学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三 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学案新人教版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99890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4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三 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学案新人教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学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三 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学案新人教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学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三 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学案新人教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学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三 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学案新人教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学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三 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学案新人教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三 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学案新人教版doc.docx

《学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三 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学案新人教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三 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学案新人教版doc.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三 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学案新人教版doc.docx

学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三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三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学案新人教版

一、创建过程

(一)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历史条件:

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②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干部和组织条件。

2.内容:

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②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3.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4、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新在哪里?

①新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②新的革命纲领:

彻底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以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③新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④新的利益代表:

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⑤新的斗争方法:

以无产阶级为领导,放手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为动力;⑥新的光明希望;⑦新的革命范畴:

无产阶级革命一部分。

(二)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内容——制定党的革命纲领:

最高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二、重要会议

(一)党的创建时期

1.中共“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

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

3.中共“三大”(1923),确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二)土地革命时期

1.八七会议(1927、8、7,汉口)

(1)内容:

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2)意义:

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遵义会议(1935)

(1)内容:

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2

)意义: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抗日战争时期:

中共“七大”(1945,延安)

(1)内容:

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意义: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四)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9,北平)

内容:

①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

③确定了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方法。

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五)新中国成立后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

内容:

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选举国家主席,任命国务院总理。

2.中共“八大”(1956)

(1)内容:

①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③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

(2)意义:

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1)内容:

①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左”倾错误,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2)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

转折,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4.中共“十二大”(1982):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中共“十三大”(1987):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中共“十四大”(1992):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中共“十五大”(1997):

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8.中共“十六大”(2002):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武装斗争

(一)重要革命战争

1.北伐战争:

1926年5月至1927年7月,中共与国民党实行政治合作的战争。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抗日战争: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共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胜利。

3.解放战争:

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4.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至1953年,中国人民发扬了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二)军队建设

1.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2.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3.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著名论断“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4.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5.抗战开始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西北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6.解放战争至今,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7.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8.新中国成立后,对军队进行整编,成立多兵种合成部队。

9.进入新时期后,人民解放军进一步加强了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

(三)重大战事

1.五次反“围剿”:

1930年至1934年,前四次反“围剿”取得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革命的企图。

3.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4.百团大战:

1940年,是抗日战争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5.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战役:

1947年,歼灭国民党军队3万余人,粉碎了对陕北解放区重点进攻。

6.孟良崮战役:

1947年,全歼国民党军队整编七十四师,粉碎了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7.人民解放军突进中原:

1947年6月,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8.辽沈战役:

1948年9月至11月,歼敌47万多人,解放了东北全境,人民解放军人数在数量上取得了优势。

9.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歼敌55万多人,是近代以来歼敌数量最多的,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10.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歼敌52万多人,解放了华北全境。

11.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1日—23日,标志着国民党统治在大陆的结束。

四、道路探索:

(一)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中共“二大”:

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八七会议:

中共认清了中国革命的基本方向,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3.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问

题。

(二)中共对建设道路的探索: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中共“八大”正确地指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2.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又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探索误人歧途。

3.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和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4.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中共“十五大”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8.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党的建设

(一)思想建设

1、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

(1)1927年八七会议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给思想混乱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

(2)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了重要准备。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2)1992年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

(3)1997年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2002年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理论建设

中国共产党先后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在实践中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从领导民主革命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形成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思想。

①请指出这一光辉思想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

②指出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是什么: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③指出中共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对邓小平理论形成起重要作用的会议有哪些?

原因:

对中国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对世界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认识、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会议: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思想;1982年十二大最早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正式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并提出三步走战略;1992年

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五、农民问题

1、建国初期

1950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政府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运动,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使社会主义

制度在农村建立起来,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依据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由此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启示: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②党的政策要从基本国情出发,要实事求是;③土地政策要从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出发,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六、统一战线

(1)革命统一战线

①标志: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②目的: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③作用:

领导开展国民革命,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④破裂: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蒋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①背景原因: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已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目的:

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

③过程: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④作用:

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

(3)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及启示

时期

关系

原因

影响

大革命时期

(1924-1927)

合作

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

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分裂

蒋介石等叛变革命,镇压人民

导致大革命失败,形成十年内战的局面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合作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取得抗战胜利,中华民族

由衰败走向振新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分裂

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全面内战

给全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形成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

启示:

①两党合则国兴,两党分则民族和人民不幸;

②国共两党代表的是不同利益的政党。

在民主革命时期,两党两次合作,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③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应以民族利益为重,实现第三次合作,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七、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建设:

1、建国初期(1949——1952三年经济恢复时期):

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为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准备了条件。

土地改革的完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2、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1956——1976):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取得建成东北工业基地、修建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等成就),奠定了我国工业化基础;大庆油田建成,扔掉“贫油”帽子,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己;新兴的电子工业,国防航空工业(两弹一星),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条条战线涌现出一批模范任务,成为共和国经济建设的“脊梁”(王进喜、邓稼先等)。

3、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今):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开放城市、开辟经济开放区等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国企改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

4、经济建设中的严重失误、解决及失误原因:

失误: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原因:

①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②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③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对国情认识不清,又急于求成。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为发展经济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①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③建立经济特区等;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国企改革;⑤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指导经济建设。

6、从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得到哪些启示?

①进行经济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②在经济建设中一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综合平衡,稳步前进;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④发展经济,必须保证社会的稳定,安定团结至关重要;⑤党和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也是不可取的。

八、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法制建设:

1、1949年新政协会议通过《共同纲领》,地位:

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和施政方针,具有临时宪法作用。

2、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地位: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改革开放后:

①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制定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地位: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之后不断完善宪法内容,还颁布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法律。

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②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依法治国成为国家的基本方略。

九、中共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1、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中共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外交成就:

50年代的外交成就:

①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70年代的外交成就:

①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②1972年中日建交,中日关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

(改革开放后)90年代的外交成就:

①港澳回归;②中俄关系正常化;③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

21世纪的外交成就(这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表现):

①2001年APEC上海会议在我国召开;②2001年加入WTO;④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我国召开。

3、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①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③外交人员的不懈努力;④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十、中国共产党在走过的90年里,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干了三件大事:

1、这三件大事分别指什么?

①建立了新中国;②完成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③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这三件大事有什么共同意义?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3、这给我们什么认识?

①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④启示:

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中考演练】

一、选择题

(2012·湖北孝感)1.2012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某校学生决定编排历史情境剧《红旗飘扬》。

其中有一场景与历史史实不符,请帮忙找出来()B

A.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星星之火——毛泽东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成为指导思想

C.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红军长征——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2012·浙江温州)2.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不同的方针。

以下方针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D

①打倒列强,铲除军阀②一国两制,和平统一③停止内战,共同抗日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④①③D.①③④②

(2012·江苏淮安)3.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B

①西安事变发生后,确定和平解决的方针②抗战胜利前夕,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中共八大上,提出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④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12·湖南常德)4.下列会议内容或影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历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③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④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A.②①④③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2012·陕西)5.中国共产党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

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D

①中共一大正式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②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③中共七大在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召开④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012·河北)6.右图中,①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B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创

C.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D.中国工农红军听长征

(2012·河南)7.某旅行社设计了“上海―南昌―延安―北京”这样一条红色旅游线路,你认为这条线路设计的主题是为了展示()D

A.土地革命战争B.解放战争C.抗日战争D.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

二、非选择题

(2012·吉林)1.历史的瞬间定格为永恒。

下列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

结合年代尺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年度尺完成下列表格。

(3分)

关键词

开天辟地

生死攸关

伟大转折

会议名称

(2)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写出一例探索中出现的严重失误。

(1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写出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成就各一例。

(2分)

(4)中共十五大确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分)

(5)回顾党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悟?

(1分)

(2012·广东)2.《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

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

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

(1分)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1分)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哪些成果?

(2分)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

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