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想》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99472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想》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想》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想》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想》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想》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想》教学设计.docx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想》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想》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想》教学设计.docx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想》教学设计

《我想》(第二课时)

东关逸夫小学王永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会认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重点指导“谷、柳、英、商”4个字的书写。

⑵理解“汲取、篷帐”“悠荡”等词语的意思。

⑶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小节。

⑷鼓励学生大胆想像,仿照课文前三节再编一段。

⑸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过程与方法:

⑴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为学习诗歌打好基础。

⑵播放相关音乐及图片,引导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相应的情景,展开神奇的想象,大胆追求美好的愿望。

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想象,展开丰富的联想。

⑶本诗生动、浅显,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感情朗读。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3.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前三节再编一段。

三、课时划分:

两课时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重点指导“谷、柳、英、商”4个字的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教学重、难点:

会认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重点指导“谷、柳、英、商”4个字的书写。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汲取、篷帐”“悠荡”等词语的意思。

⑵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一节。

⑶鼓励学生大胆想像,仿照课文前三节再编一段。

⑷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创设情景,做动作等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⑵通过创设情景,播放音乐及图片,引导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相应的情景,展开神奇的想象,大胆追求美好的愿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多种形式朗读,理解诗人的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

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前三节再编一段。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遐想。

1、播放歌曲《种太阳》,开启想象之门。

看到同学们坐的那么端正,今天有个小朋友她也走进我们的课堂,她呀!

带来一个美好的愿望,听听,是什么愿望呢?

2、歌曲中这位小朋友的愿望是——种太阳(指屏幕),他有大胆而神奇的想象,你们曾经有过什么愿望?

指名说。

点评:

生1:

哇!

真难得,你有那么丰富的想象力。

生2:

.了不起的想象力。

生3这个想法真有意思。

生4:

说不定,这个想法就能被你实现哦!

3、教师导言引入:

同学们有那么多精彩的、大胆的、有意思的想法,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我想》,瞧瞧文中的小作者又有哪些奇妙的幻想。

二.检测回顾,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翻到86页,带着这个问题同桌合作读课文。

一人读一个小节,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读完后,要是他读得好,就夸夸他,要是读得不好,就——帮帮他。

2.检查读:

看你们的表情,我就知道你们的收获一定很多。

那接下来,我可就要检查同学们到底读得怎么样?

听清楚要求:

一大组读第一节,二大组读第二节,三大组读第三节,四大组读第四节,最后一节全班齐读。

齐读课题。

3学生点评:

读完了,谁来评价一下你们读得怎么样?

你真像一个小老师,能及时发现同学们读错的地方。

我们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你真像一个小老师,点评的头头是道啊。

4、通过读课文,谁知道在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我有哪些美好的愿望?

5、指名汇报:

(生讲完,再板书)注意表述要完整。

A按顺序说:

不着急,慢一点,小作者的第一个愿望是。

一起说(师板书:

手儿——接)

你接着再说。

,第二个,第三个。

第四个,一起说。

B没按顺序:

你是个认真读书的孩子,但要注意读书的方法,我们要按顺序来说,小作者的第一个愿望是。

第一个愿望(板书:

手儿——接)

第二个愿望(板书:

脚丫——连)

第三个愿望(板书:

眼睛——装)

第四个愿望(板书:

自己——种)

过渡:

小作者的想法可真有意思。

接下来,王老师当导游,领着同学们进入作者的想象世界,开始一段神奇之旅,看看谁的收获最大。

三.快乐品读,理解诗境,感悟诗情。

(一).品读第一节诗:

1女生读

我们的第一个景点是桃树林,下面请女孩子带着我们走进这片美丽的桃树林,女孩子,准备。

我想,起——师接读:

“声声歌唱”,好)

师评:

多美的桃树林啊,我仿佛看到了含苞欲放的花苞。

2.PPT出示“带着一串花苞,随着风儿悠荡”

“我”的手儿接在桃树枝上,可以做什么呢?

——可以带着一串花苞,随着风儿悠荡。

PPT出示“带着一串花苞,随着风儿悠荡”

3.谁知道“悠荡”是什么意思?

评价:

哦。

像这样,在空中来回地,慢悠悠地随着风儿飘动。

就叫做悠荡。

4.做动作理解。

现在就请你们当当那棵随风悠荡的小桃树,想象在温暖的阳光下,在和煦的春风中,你们舒展着细细的,长长的,带着花苞的枝条,轻轻地,慢慢地悠荡。

小桃枝是那样的柔软、轻盈,随风飘逸。

5.老师来采访一下,小桃树,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6小桃树们,高兴时你想做什么?

生——唱歌,跳舞。

是啊,小桃树随着风儿悠荡,就像是唱跳一曲支赞美春天的舞蹈。

7.齐读该句。

我们一起来赞美,读。

(带着一串花苞,随着风儿悠荡。

8.出示“悠哇,悠——悠出布谷鸟的声声歌唱”

悠啊,悠——板书:

“悠”。

悠荡的桃树枝引来了谁呢?

请同学们抬头看屏幕,读。

出示PPT

9指导读:

悠啊,悠——

悠的轻,悠的柔,才能引来布谷鸟,一起再读读这三个字。

(悠啊,悠——)

10对了,这样悠荡的桃树枝才能引来布谷鸟。

谁来学学布谷鸟是怎样歌唱的?

——生学。

布谷鸟的叫声真清脆。

大家都来学学布谷鸟的叫声。

11创设情景,配乐范读第一节。

真热闹啊,娇嫩的桃花,清脆的布谷鸟鸣叫声,组成了一副鸟语花香的美景图,同学们,你们想身临其境地去欣赏这片好景致么?

——生:

想。

配乐引言:

好,那请你们闭上眼睛。

想象你的眼前是一片桃树,树上挂满了花苞,羞羞答答地互相簇拥着,仿佛是一群胆怯羞涩的小姑娘,谁也不肯第一个绽开笑脸。

微吐红点的小花苞,如脂,如玉,是那么娇嫩,那么水灵,那么晶莹,那么透亮。

师范读第一节。

12同学们请睁开眼睛,(停顿2秒)说说刚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答:

蝴蝶。

(请你把话说完整)

追问:

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蝴蝶。

生——美丽的蝴蝶。

再追问:

你还看到了什么样的什么?

生——

能把你看到的连起来说说么?

评价:

你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

谁再来说说?

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2。

生3.

13师总结:

什么样的什么,如此美丽的大自然真让我们陶醉啊。

同学们,把你的这些感受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去吧。

赞美这明媚的春天,赞美这充满生机的大自然。

谁想读?

14、指导读第一节,指名读。

生A读,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生B(杨海霞)评后,生B读。

15全班齐读:

读得太好了。

全班同学像生B那样,带着你的感受一起来读第一节。

16、加动作齐读第一节。

读的多好啊,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起来读读,同学们,请起立,让我们加上自己的动作,把这种愉快的心情告诉给所有人吧!

17背第一节。

读得真棒,咱们来试着背一背。

我想——手指黑板。

瞧,这幅美景图都装进你们的心里了呢。

(二).品读第二节诗:

过渡:

穿过鸟语花香的桃树林,迎接我们的是第二个景点。

1.下面请男孩子带着我们一起去瞧一瞧在这节诗歌中,小作者想干什么?

(作者想把脚丫连在柳树根上)

2.引导理解“汲取”。

作者把脚丫连在柳树根上,是想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

谁知道“汲取”是什么意思?

(生——吸取。

评价:

你真聪明,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汲取”的意思。

3.我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汲取甜美的营养,长啊,长——,后来长成什么了?

生:

长出一座绿色的篷帐。

——板书:

长。

4、你们见过“篷帐”吗?

它是做什么用的?

帐篷的意思。

撑在地上可以临时居住的棚子,能够遮风挡雨。

5能遮风挡雨的篷帐,一定非常——大,还非常——高。

6那像绿色篷帐一样又高又大的柳树会是什么样的呢?

像篷帐一样的柳树它的枝叶一定非常——茂盛、多,树干一定非常——壮、粗。

那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呢?

生——茂密、茂盛、生机勃勃。

7.谁想当当这棵又高又大的柳树?

给我们读读第二节。

(指名2-3人)

评价:

我觉得长啊,长——这几个字,你读的特别好。

谁还想读?

从你的朗读声中,我听出了快快长大的愿望。

8还有想读的么?

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吧,我们齐读第二节。

你们朗读的本领一次次地在进步呢。

(三.)品读第三、四、五节诗:

过渡:

小作者还有好多奇妙的想法,下面还有更多精彩的旅程等着我们呢!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四节。

1.小作者的想象越来越神奇,他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2、板书:

望。

作者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干什么呢?

——板书:

望。

3、小作者把眼睛装在风筝上,看一看柔软的白云,瞧一瞧明亮的太阳,多惬意啊!

蓝天中还有哪些事物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呢?

师:

蓝天总会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想,激起了我们想探索奥秘的愿望。

所以说,蓝天是——我的课堂。

4.、师导言引趣:

紧接着,小作者还有哪些奇妙的幻想呢?

生——小作者想变小草、小花、柳絮和蒲公英。

5、在这些愿望中,小作者最大的愿望是——变成柳絮和蒲公英。

成为柳絮和蒲公英是小作者最大的愿望。

6、“柳絮和蒲公英”有什么共同点?

(课件出示柳絮和蒲公英的图片,认识、感受特点:

轻,可以随风飘摇。

除了这些,柳絮和蒲公英还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先要在妈妈的呵护下逐渐成长,等它们成熟后,就要离开妈妈的怀抱,随风飘落到新的地方安家落户,开始新的生活了)

7、那作者希望自己成为柳絮和蒲公英,是因为作者想长大以后也向它们一样——

离开(妈妈的怀抱),飞呀飞,(板书飞)飞到遥远的地方。

在我们飞的时候,说明我们已经长大了,能够独立自强。

9、不过,飞到“遥远的地方”还要注意什么?

——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10、从“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里可以看出小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爱父母,不让父母担心。

11、回顾整篇课文的内容,我们知道了最初作者想把手儿接在桃树枝上,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接着作者想把脚丫连在柳树跟上,长出一座绿色的篷帐,寄寓着作者想快快长大的期盼。

紧接着,作者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飞向蓝天,流露出作者对自由及知识的渴望。

最后,作者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向远方,预示着作者长大了,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了。

整首诗,也是作者逐步成长的过程。

12你从(指板书)那么多想像中感觉到作者还爱什么?

作者爱桃树,爱柳树,爱小花小草,爱父母,也就是他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13(引导体会,相机板书:

爱生活,爱大自然。

四.配乐朗读,体味情感。

1、这个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孩子,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多么清新可爱的诗歌呀,让我们配上音乐美美地读一读,好好的回顾这段旅程。

2、师点拨(配乐)引读:

在那桃花盛开的春天,“我”想象自己的小手接在了桃树枝上……(生读);旭日下,和风中,垂柳拂岸,“我”想象自己的脚丫连在柳树根上……(生读);春天是放风筝的季节,蓝天白云,风筝飘飞,给人们带来多少欢乐,“我”把自己的眼睛装在风筝上,……(生读);阳春三月,绿草成茵,花繁似锦,“我”把自己想象成了大地……(生读);我是个向往自由的孩子,也是听话的孩子……(生读)。

五.拓展延伸,仿写诗歌。

1、师导:

读了这首有趣可爱的儿童诗后,同学们的思想大概已经像小鸟一样,飞呀飞,飞进那奇异的想象世界了。

那就让我们也来模仿课文一、二、三节的写法,也试着编一编。

只要找到窍门,你也可以当小诗人。

作者的小窍门是什么?

大家看看每一节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想象——春天

自己身体哪个部位的变化,——有什么变化呢?

我们来看看,小作者把自己的手儿接在桃树枝上,脚丫连在柳树根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土地上。

3.作者写的多有意思啊,老师也忍不住,写了一节。

同学们来看看。

我想把眼睛

安在小草叶上。

观察蚂蚁搬家,

欣赏蝴蝶跳舞,

看啊——看

看不够神奇的景象。

4.小诗人们,下面该你们露一手了。

请你也仿照诗歌前三节的写法,编一节。

给同学们一点时间,先认真思考一下。

5.指名汇报。

评价:

你的思维真是敏捷。

简直是出口成章嘛!

比小作者写的还要好,真能干。

改成。

是不是更好些呢。

没关系,看来是思考的时间不够,再想一想。

老师想看看你们每个人写的诗歌,请把你想到的写在写话本上。

课后完成。

六.总结全文。

在同学们精彩的诗歌创作中,我们结束了这段神奇之旅。

但是同学们会发现,自己的想象大门已经悄悄地开启了,在今后的学习中,老师希望你们能好好发挥自己无穷的想象力。

好,下课!

读了这首有趣可爱的儿童诗后,同学们的思想大概已经像小鸟一样,飞呀飞,飞进那奇异的想象世界了。

那就让我们也来模仿课文一、二、三节的写法,也试着编一编。

请同学们课后完成这项作业。

下课。

七.板书:

手儿—接—悠

我想脚丫—连—长

(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眼睛—装—望

自己—种—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