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917.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97110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9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六单元9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六单元9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六单元9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六单元9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917.docx

《第六单元9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917.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单元917.docx

第六单元917

第9课时练习七

(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72页练习七1—5题。

教学目标要求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进一步巩固加法验算,提高计算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等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疑点分析

第3题给出658、708、567、194、433、342等六个数,要求学生从中找出相加得1000的两个数。

学生寻找和是1000的两个数,就会经历连续进位的过程,无论他们是心算还是笔算,都绕不开连续的三次进位。

而且,学生善于看出能够凑成整百、整千的两个数,有利于以后进行简便运算。

第5题是一个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通过解答这道题,一方面能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初步体会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一些方法,从而为学习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作些孕伏。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相加的笔算加法,谁来说说怎样算这类的加法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有关的计算。

(板书课题)

二、计算练习

1.练习七第1题

(1)请学生们一组一组的进行口算。

(2)组织学生进行反馈,重点说说第二行的几道题分别是怎样算的。

(3)比一比,每组题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指出:

在计算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了十,都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

2.笔算,完成练习七第2题。

(1)学生们笔算,指明板演,要求做出得数后利用原来的竖式再验算一遍。

(2)组织进行集体订正,逐题检查,结合提问相加满十的数位上是怎样算的,怎样写的。

(3)请学生说说进行笔算加法,可以怎样验算。

3.完成“练习七”第3题。

让学生估算出哪两张卡片和加起来是1000。

三、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1.练习七第4题

(1)出示第4题放大图,让学生弄清图意,理解题意。

(2)提问:

提问:

你知道一共要栽树多少棵吗?

(3)说一说数量关系。

2.练习七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交流,请大家说说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全课总结

 

第10课时练习七

(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72页练习七6-11题。

教学目标要求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进一步巩固加法验算,提高计算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等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疑点分析

第8题是三个数连加,学生可以列两个竖式,也可以写成连竖式,这些都在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里学习过。

但三个数的连加竖式没有教过,如果希望学生用连加竖式计算,需要教一下。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回忆前面学习的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算法。

大家还记得是怎样计算的?

2.大家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

计算时一定要细心,可以用估算的方法帮助检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今天就一起来继续完成“练习七”。

板书:

练习七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七”第6题。

指名学生口算。

2.完成“练习七”第7题。

学生独立在草稿纸上计算,填表。

表扬正确率高、计算快的学生。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七”第8题。

三个数连加,怎么办?

2.完成“练习七”第9题。

出示题目,求一共去了多少人,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3.完成“练习七”第10题。

先估算,再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并集体交流。

4.完成“练习七”第11题。

让学生读题,独立思考解答。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第11课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

教学内容

课本第74-7,5页,例6、“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要求

1.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计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学会减法的验算方法,

2.体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培养积极思考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疑点分析

在学生尝试计算后,可以要求学生具体说说计算的过程。

结合学生的交流,相机提出问题:

十位上1减9不够减,怎么办?

百位上退1要当作几个十?

差的十位上的“2”是怎样算出来的?

被减数要怎样?

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启发:

以前我们学过从十位退1,要当作10个一;现在我们又知道了从百位上退1,要当作10个十。

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可以怎么说?

从而使学生明确:

计算减法时,如果遇到不够减的情况,要从被减数的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

在明确了笔算减法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以后,可以启发学生:

要想知道得数算得是否正确,可以怎么办?

当学生提出验算后,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打算怎么验算,并相机指出:

可以用加法验算减法。

由此,进一步启发:

把剩下的本数和借出的本数合起来,应该等于什么?

那么算式中的差加减数应该等于什么?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按讨论的方法进行验算。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1.用竖式计算:

43-2168-7

说一说笔算两位数减法怎样算?

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利用以上的知识学习千以内的笔算减法,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的减法。

2.情境导入:

同学们:

我们学校是书香校园,图书室里有许多同学们喜欢看的书。

想不想去看一看?

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出示一个书柜)

提问:

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借出93本,还剩多少本?

借出93本是多了还是少了?

要求还剩多少本用什么方法解决?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探讨:

215-93=

提问:

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答:

215-93=

提问:

怎样计算这道横式?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竖式计算

(2)汇报:

我是用竖式计算的:

百十个

215

-93

—————

122

①刚才在计算时,大家都碰到了十位上的1减9不够减,你们是怎么办的?

②在百位上的数相减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为了不忘掉被减数百位上退走的1,可以怎么办?

提问:

用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怎样计算?

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小结:

刚才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我们在写竖式时一定要注意这几点,最后还不能忘记写横式上的得数哦!

2.探讨215—93的验算方法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道题做得对吗?

(对)

你们怎么知道是对的?

会检查吗?

(学生探索几种检查方法,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检查的),列出你的检查方法。

(2)汇报

(3)小结:

这几位同学说得真好!

同学们,这也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减法的验算”。

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验算有所不同。

(减法验算的结果不是算式中的得数,而是原式中的被减数或减数)

总结:

同学们一定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因为“算得对不对只有验算才知道”。

这样才能保证在做题时正确率高。

3.教学“试一试”。

指名板演并验算,并向全班同学解释自己的计算过程和方法。

同桌学生互相说说怎样计算的,着重强调百位上是几减几。

4.总结计算方法。

小组内讨论:

用减法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通过讨论小结出: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三、反馈完善: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239745926

—54—438—846

————————————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完成。

比较每组中的两道题,看看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上面一题中的被减数是下面一题中的和,上面一题的减数和差分别是下面一题中的两个加数)由此你发现了什么?

(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3.想想做做第4题

(1)生自己看图,完整口述题意。

(2)生独立完成。

(3)集体核对。

(4)生说一说解题思路。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能用简短的话告诉大家吗?

我们要会用学到的本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12课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练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76页,“想想做做”第5-9题。

教学目标要求

1.掌握一百几十减几十的口算方法,进一步巩固笔算减法的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复习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连续退位的笔算。

教学难点

熟练应用减法的验算方法。

疑点分析

笔算减法,特别是笔算过程中退位的处理方法相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复杂的,学生掌握和理解笔算的算理、算法需要一个过程。

所以在这里安排练习使学生有了更多的练习机会,为下一课时学习隔位退位减法打好基础。

在进行笔算和验算练习时,要选择一两题让学生说说笔算的过程和验算的方法,并结合典型的例子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验算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验算意识。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笔算减法,谁来说一说,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练习。

(板书课题)

二、计算练习

1.计算练习

120-40170-90160-80140-70

指名口算,并说说口算过程。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口算。

(1)同桌互指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2)开火车说答案。

3.想想做做第6题。

(1)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每组中的两题。

(2)说一说:

在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互说后汇报。

(3)发现每小题下面一组题是连续退位减。

(4)师小结:

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就越小;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小,差就越小。

4.想想做做第7题。

第7题练习连续退位减法,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注意验算,同桌互评共同订正。

5.想想做做第8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再让学生独立解答。

6.想想做做第9题。

学生看表格,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13课时被减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隔位退位减

教学内容

课本第77-78页的例7、“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要求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笔算减法中隔位退位减计算方法的过程,明确退位后被减数十位、百位上数的变化,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发展自主探索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

疑点分析

在学生列出算式以后,可围绕“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结合学生的讨论,相机演示用计数器计算的过程:

先拨出204;再从百位上拨去1,在十位上拨上10,表示从百位退1,当作10个十;然后从十位拨去1,在个位拨上10,表示从十位退1,当作10个一。

由此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此时个位上要算几减几?

被减数“14”是怎么得到的?

十位上要算几减几?

被减数“9”是怎么得到的?

百位上呢?

从而使学生初步理解隔位退位减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用竖式再算一算,并提醒他们:

第一、以防止遗忘可在相应数位上面标出“退位点”;第二,要特别注意退位后被减数十位上的数的变化。

教学准备挂图、计数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教材例7中的画面,让学生阅读人物对话。

提问:

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二、交流共享

1.谈话:

求“一年级同学画了多少幅儿童画?

”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204—108=?

(幅)

列出竖式,让学生观察竖式,并思考:

按我们已经学过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现在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

(学生回答)

2.谈话:

“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

十位上是0,怎么办?

”这是一个新的问题,我们这节课就要解决这个问题。

你能用拨算珠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1)学生拨算珠计算。

可以自己算,也可以与同学交流。

在班内交流拨珠计算方法。

交流过程中提问:

①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十位上又是0,你是怎么办的?

②百位上拨去一颗算珠,接下去应该怎么办?

十位上现在有十颗算珠了,再接下去该怎么办?

(2)联系拨珠的过程进行竖式计算。

先在小组内研究计算方法,自己在教材上算出得数,再在班内交流。

交流时指名学生说出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3.谈话:

像这样难算的题目,要想知道我们算得对不对,应该怎么办?

让学生一起验算。

小结。

提问:

这节课的减法计算与以往的有什么不同?

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在学生回答时板书课题。

三、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做题。

指定两人板演,每人做一组题。

全班订正交流,比较每组两题的不同点。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帮助啄木鸟指出题中的错误在哪里。

交流:

在减法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独立订正。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计算。

验算时,对已发现的错误要查找原因。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

观察题中插图,你了解哪些信息?

自由发言,全班学生列式计算。

对学生进行保护牙齿的教育。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读题,口答,交流:

你是怎样想的?

四、反思总结

提问: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

这节课学习了两步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

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某个数位退去了1,要记得减去1,再减减数。

第14课时练习八

(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79页练习八第1-5题

教学目标要求

1.通过练习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促进相应计算技能的形成。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隔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复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疑点分析

在教学第2题时,每个题组里都有三道减法题,要让学生逐组计算,并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由每组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说出每组题目在计算方法上的形同点和不同点,以突出需要隔位退位的减法式题的基本特点,帮助学生巩固隔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

例如,603-373不需要隔位退位,603-376和605-396需要隔位退位,而且605-396的差的十位上是0。

又如,900-899、900-89、900-9都是隔位退位减法,但它们的百位上,在退位以后分别是8减8、8减0,所以差的百位上分别是0或8。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上节课我们学会了如何计算被减数的中间或末尾出现0的情况,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课题:

练习八)

2.完成“练习八”第1题。

指名学生板演。

提醒学生连续退位减要注意什么。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八”第2题。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分组讨论,比较每组练习的特点。

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交流,逐一分析每组练习。

注意被减数、减数的变化情况。

2.完成“练习八”第3题。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巩固退位减的方法,并进行验算。

指名板演,逐一交流。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八”第4题。

提问:

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怎样计算?

学生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八”第5题。

指名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获得解题思路。

四年级订多少份?

六年级呢?

该怎样列式?

列式解答,组织交流。

四、反思总结

提问:

通过这一节课的练习你进一步学会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的体会?

希望大家在课后多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第15课时练习八

(二)

教学内容

练习八6-10题。

教学目标要求

1.进一步巩固减法计算中需要隔位退位的情况,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同时结合练习教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初步感知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疑点分析

在进行计算练习时,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再从练习题中选几题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适当的强调隔位退位的处理方法。

在进行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估算的教学时,要通过交流,让学生说说分别是怎样估算的,从而突出估算三位数减三位数时,可以先把被减数和减数都看作与其接近的整百数,再口算出结果。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二、知识再现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三位数的减法。

板书课题(练习八)

2.口算。

出示“练习八”第6题。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口答,齐说得数。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八”第7题。

组织学生讨论,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计算完成填表。

2.完成“练习八”第8题。

提问:

三个数连减你准备怎样计算?

学生计算,指名板演。

小结并订正。

3.完成“练习八”第9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中的信息。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根据题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减法计算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自己解答。

集体交流。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八”第10题。

指名学生读题,提问:

你知道了什么?

要求什么?

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八”思考题。

先组织学生理解题意。

组织学生列式计算。

解题交流,揭示规律。

教师讲解,提示重点。

四、反思总结

今天我们完成了“练习八”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第16课时复习

(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81页1—6题。

教学目标要求

1.帮助学生进一步整理本单元的学习的口算、估算和笔算,巩固相关的计算方法,形成合力的认知结构,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经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口算、笔算以及估算的计算方法的整理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

熟练地进行估算。

疑点分析

笔算是本单元的重点。

第2题把427+192、427+195、427+595编成一个题组,其中有一次进位的题、两次连续进位的题、三次连续进位的题,笔算里的进位都被罗列出来了。

把573-345、523-345、503-345编成一个题组,里面有从相邻数位直接退位的减法、有隔位退位的减法;有只要一次退位的减法,有连续两次退位的减法。

笔算里的退位被整理得清清楚楚。

把700-169、700-196、700-691编排成一组,它们都是隔位退位减法,其中有些差是三位数,有些差是两位数;有些差里没有0,有些差的十位上是0,指出了笔算时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应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整理,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再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整理的方法。

二、计算练习

1.完成“复习”第1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引导学生说说口算的思考过程。

2.完成“复习”第2题。

(1)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复习”第3、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在小组中交流计算的方法,检查计算结果。

三、解决问题

1.完成“复习”第5、6题。

组织学生理解题意。

板演列式计算。

集体交流订正。

2.思维训练:

祖国

爱祖国

+爱祖国

986爱=()祖=()国=()

四、全课总结

 

第17课时复习

(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82-83页第7—13题。

教学目标要求

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地进行估算,用竖式计算及检验。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疑点分析

第7题的第一个题组是236+152和388-236、388-152,这组题表现出“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这个关系既是加法中的各部分关系,也体现了减法的意义。

即减法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把三道计算题的顺序略加调整,又可以表现出“被减数-差=减数”“减数+差=被减数”。

这些关系是减法中的各部分关系,也表现出减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

这些要引导学生明白。

第8题,在表格里求两个数的和,或者求某个未知加数;求两个数的差、或者求未知的减数或被减数。

第9题,让学生把加、减竖式补填完整。

这些都是应用上面一题得出的加、减法中的各部分关系,巩固对这些关系的体验与记忆。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千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有关知识和本领。

(出示课题)

笔算练习。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复习”第8、9题。

组织学生填表填空。

注意加法算式中,加数与和的关系,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关系。

2.完成“复习”第10题。

让学生完成两组算式,发现其中的规律,自己写一个三位数,试试自己总结的规律是否正确。

3.完成“复习”第6题。

组织学生理解题意。

板演列式计算。

集体交流订正。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复习”第11题。

指名学生读题。

帮助学生分析题目意思。

先求二等座位个数,再求二等座还剩多少空座。

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复习”第12题。

组织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

注意区分“这时博物馆里有多少人?

”和“进馆参观有多少人?

”问题的不同。

3.完成“复习”第13题。

学生自读题目。

通过估算哪三个年级人数靠近1000人,把它们分成两组。

4.完成“复习”思考题。

学生自己圈数计算,比较发现什么时候差最大,什么时候差最小。

教师帮助小结规律。

四、反思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