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课外阅读的问题和对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96975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课外阅读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生课外阅读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生课外阅读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生课外阅读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生课外阅读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课外阅读的问题和对策.docx

《初中生课外阅读的问题和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课外阅读的问题和对策.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生课外阅读的问题和对策.docx

初中生课外阅读的问题和对策

初中生课外阅读的问题和对策

结题报告

邳州市运河初级中学鲍志鑫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过程是一个自我跟文本和大师对话的过程,通过阅读从而丰富充实深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感受与思考,强壮自己的精神,丰富自己的心灵,提高每个人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从某种程度上说,阅读的过程是引导每个人精神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丰富人的精神经验、丰富发展人的生命个性的教育”,也是一种“本民族文化的教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吸收的过程。

为了加强阅读,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背诵篇数和课外阅读量,并增加了阅读推荐篇目。

而在2001年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7—9年级“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至三部名著。

背诵篇数不少于80篇。

”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阅读推荐篇目。

推荐篇目大多是古今中外一流大家的精品,如《西游记》、《水浒》、《骆驼祥子》、《繁星春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语文课程标准更强调了要重视阅读,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逐步学会欣赏,提倡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

社会上大声疾呼利用读名著等方式唤起学生的人文精神,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家长、学生也认识到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课外阅读对语文成绩的直接影响的确不如课内阅读,在中考的指挥棒下,考试成绩的利益攸关,让人难以理直气壮地为课外阅读撑腰:

学生爱读,却怕家长老师反对,家长和老师都怕孩子读课外书而影响了学习成绩。

所以,目前很多学生,达不到课标要求的阅读量。

二、现状调查

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巨大反差,也可以从下面的对我校学生的一个调查来印证。

在2009年4月,我拟定了一份《学生课外阅调查问卷》,对在校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

运河初级中学学生课外阅读调查问卷

1、什么是课外读物?

A、课堂以外的书籍B、报纸杂志C、网络D、不清楚2、你阅读文章的方法是

A、默读B、朗读C、指读D、其他3、你对某篇文章印象最深的是

A、文章的词、句、段落B、文章的主要内容

C、文章的表达方法D、其他

4、你一般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课外知识?

A、书籍B、报刊C、网络D、其他

5、你喜欢阅读吗?

A、非常喜欢B、比较喜欢C、一般D、不喜欢

6、你阅读的书籍或报刊是从哪儿来的?

A、买的B、送的C、借的D、换的E、其他

7、你喜欢用怎样的姿势看书?

A、躺着B、趴着C、坐着D、随意

8、你经常看哪一类书?

A、科普类B、动画卡通类C、学习辅导类D、故事类E、其他

9、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为多少小时?

A、无B、半小时以内(包括半小时)

C、半小时——1小时D、1小时以上

10、在什么环境下,看书效果好?

A、安静B、比较安静C、吵闹D、无所谓

11、看书有困难时,你以何种方式解决?

A、查资料B、请教C、跳过D、不看了E、其他

12、看书时,你进行其他活动吗?

A、吃东西B、听音乐(广播)C、看电视D、不进行

13、你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A、喜欢B、提高语文水平C、与他人交流D、为完成任务

14、阅读了一本好书后,你会干什么?

A、说给别人听B、做读书笔记C、运用于习作中D、看过就算了

15、属于你个人的课外书有多少?

A、没有B、1——20本(包括20本)

C、20——40本(包括40本)D、40本以上

16、你看书受谁影响最大?

A、爸爸妈妈B、同学、伙伴C、老师D、其他

17、你希望学校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吗?

A、很希望B、比较希望C、随便D、不需要

18、学校的报栏,你经常阅读吗?

A、经常B、偶尔C、不看D、不知道

19、你对学校的报栏橱窗有什么建议?

---------------------------------------------------

20、写出你最喜欢看的五本书或杂志:

(按喜欢程度排列)

21、你最近在看什么书?

22、你知道哪些名著?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其基本情况是:

1、初中生课外阅读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

阅读量不足是普遍现象。

半数以上的学生阅读热情来源于兴趣,爱看什么就看什么;其次是因为阅读可增长知识,提高写作水平;再次是为修身养性,陶治性情;少数人将课外阅读作为消遣。

2、大多数学生表示喜欢看课外书。

调查结果显示:

初一年级,76%以上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3小时以上;21%以上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2个小时以上;3%以上的学生每周阅读时间达到1小时左右.

初二年级,57%左右的学生每周阅读3小时以上,32%左右的学生达到2小时以上,7%左右在1小时以上,只有不到4%的学生每周的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下。

初三年级,37%的学生每周的阅读时间在3小时以上,24%的学生在2小时以上,而每周阅读时间1小时或1小时以下的占39%。

从以上数据的分析看,初一年级的阅读情况还比较不错,但随着年级的增加,阅读情况变得越来越差。

这说明学生大多数都有看课外书的意识,但真正坚持做到的不多。

尤其初三年级,能坚持阅读的也仅有三分之一了。

当然,初三年级面临毕业,课业负担重,时间紧是事实,所以,阅读对于大多数初三学生来说只是一种应付的作业。

3大多数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并没能作硬性要求。

但是,多数以上的家长和老师对孩子读课外书不是太支持,就是怕读课外书而影响了学生的考试成绩。

 4、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爱看杂志(55%),小说(50%)及科普类书籍(50%),其中《读者》最受欢迎。

对古代文学、地理、历史、外国名著及专业研究涉及较少。

对学校的报栏关注极少,因为没有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三、对现状的原因分析

课外阅读对语文成绩的直接影响的确不如课内阅读,在中考的指挥棒下,考试成绩的利益攸关,让人难以理直气壮地为课外阅读撑腰:

学生爱读,却怕家长老师反对,家长老师也不是不想让学生读,但学生若因此影响了成绩,却是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的。

我觉得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造成初中生课外阅读达不到新课标要求的主要原因还有:

就是教师的观念和家长的认识不到位,加之学校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一直处于一种漠视状态。

一方面,由于某些学校的办学思想不端正,急功近利,无法(也不愿)充分认识语文学科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然很难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

他们的目标是想把学生训练成缺乏人性的应试机器,尽管他们也口口声声喊着“素质教育”。

更有些神经过敏的老师(主要是班主任),一看到学生手里或课桌上有《三国演义》、《水浒》、《读者》、《小小说》等一类的书籍杂志,总是横眉怒目,甚至大加挞伐。

作为班主任的语文老师,也担心因学生读课外书影响了自己班级的总体成绩,而加以遏制。

家长更是如此,孩子书房里只要有一本杂志类的东西,便严加管教,生怕因读课外书而影响了学习成绩(当然,现在书市鱼龙混杂,孩子可能会接触到一些有害书籍,这是家长所担心的。

这倒可以理解。

)。

试想,哪个学生愿意冒这个“课外阅读的风险”呢?

同时,平时由于作业量大,课业负担重,学生忙于应付各种作业,也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了。

另一方面,作为语文教师总是对课堂教学投入极大的热情,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予以应有的关注和指导。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说到底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与素养。

叶圣陶说的好:

语文不仅仅是“教材”、“课堂”所包容得了的,“课文只是例子”,语文是生活,是贯穿学生一生的东西。

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不是目的,而是通过“课堂”引导学生扎进无限的课外阅读的空间中去,去关注现实,感悟人生。

造成学生课外阅读不景气的又一原因,就是语文教师缺乏进取精神,腹内空空。

语文教师很少读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本来可以把从大学学得的最新知识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而过了一两年后,却发现不能达到应有的目标。

因为初中生畏惧严厉的老师,而把大量精力用在学习严厉老师所教的那门功课上,而大多数和蔼可亲的语文老师只好,也不得不让道了,所以结果是学生成绩不好,领导要找谈话,家长提意见,甚至影响到下一年的聘任。

教师迫于工作压力,参与分数竞争,整天忙于备课、批改作业、批评教育学生中(不是说备课、改作业不重要,这诚然是主要的),又要培优补差,还要应付各种检查等,天天忙得不亦乐乎,一旦稍有空闲,就无所事事,不知课外还有“读物”,要不就去网络休闲一下。

而有些教龄长的教师,则凭“经验”行事,死抱教参和教科书,甚至照本宣科,只要成绩还不赖,说得过去,也就万事大吉,得过且过了,不肯花点时间和精力用于对课外读物的阅读和研究。

由于教师腹内空空,讲课自然也就捉襟见肘,索然无味了,学生学语文也没了兴趣,更不要说去读课外书了。

四.应对措施及途径

针对以上对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我们认为要搞好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要改变目前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必须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

我们认为:

指导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作用,把学生的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首先要更新观念,加强协调。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及“灌输式”教法的熏陶,初中生存在着“重记忆、轻理解,重课内、轻课外”的倾向。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水平和效益,必须要让学生更新观念,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们先让学生了解“新课标”中对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明确自己在阅读量方面的差距。

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体现创新精神的中考题和一些简单的高考题,让学生明白:

仅凭死记硬背及有限的课内阅读是不可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

作文课上常常读一些考场优秀作文,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广泛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

另外,作为语文老师,应该经常与班主任和其他课任老师讨论交流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实效性,征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如果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去读规定的课外书,一般不加干涉(最好在完成所有课任老师作业的前提下进行的)。

对于家长,可以以书信的形式让家长把意见反馈给我们,我们把家长集中反映的问题予以一一分析、解答,也让家长理解、支持和配合,效果非常明显。

学校方面,我们提议在抓分数和升学率的同时,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要定期开放图书馆和阅览室,报栏一天一换,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条件和空间。

只要学生、老师、家长和学校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加强理解与协调,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课外阅读环境,学生的阅读欲望自然会被激发起来。

第二激发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孔子有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旦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也就能使学生自发地去阅读课外读物了。

据我们调查发现:

我们的学生大都有阅读课外书的强烈愿望,只是迫于老师和家长的严管,加之平时作业量大,老师挤得紧,学生根本没有空余时间去读课外书。

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导地位作用让语文课充满激情与活力,把语文课讲得声情并茂,以此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服”你。

在此基础上,把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

如提到文学常识,延伸到作者的传记;讲名著节选时,延伸到原著,引导他们去主动的读原著……记得在讲《鲁迅自传》时,除文中提及的内容外,我们可以大讲鲁迅的童年、他为何弃医从文、经历了哪些变故、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等,学生听起来很感兴趣。

然后水到渠成:

引导学生读鲁迅的《朝花夕拾》、《呐喊》、《彷徨》等作品,学生自然乐意去做。

这比我们平时硬性要求学生去读鲁迅的作品的效果要好的多。

有时,在辅导课上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伟人、名人的事迹,或介绍高考优秀学生的读书方法,给学生讲明读课外书要会找零碎时间,也可向学生介绍老师自己读的新书。

如果某位同学也读了这本书,一定会很激动、很开心:

我读的书,老师也喜欢读!

这样更能激发这位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影响到了其他的同学。

课余时间与同学们一起交流、评论毕淑敏、余秋雨,议韩寒、比尔·盖茨、周杰伦等学生们感兴趣的人物。

我曾与同学们经常交流读书心得,就课外阅读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展开过辩论,从而消除了学生的顾虑,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有了兴趣和习惯,你不想让他读都难,几天不读书,他就会觉得空荡荡的、难受。

第三正确引导与选材。

书海茫茫。

初中生初涉其间,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加之初中生年龄偏小,书市又不规范,作为语文老师就有必要正确引导,严格把关,避免学生选择品味低或不健康的垃圾书籍。

选材总的原则是“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

选取阅读材料应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着眼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视野的拓宽,面要广,量要大,文要精。

或采取民主讨论的形式进行摸底,尽量将符合学生心智特点的优秀课外读物推荐给学生。

因此,除“新课标”上规定的书目外,教师要建议学生读一些具有鲜活时代特点、文化快餐式的优秀报刊杂志。

如《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杂文》、《读写月报》、《时文选粹》、《美文拔萃》等。

其中在我校报栏内常见的报纸中指定一些版面让学生阅读。

例如:

《新华日报》的“新潮”、“新华箴言”栏目,《中国教育报》的“读书”栏目,《徐州日报》的放鹤版和教育版,《扬子晚报》的“繁星”和“美文拔萃”等。

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进行屏幕阅读和网上阅读。

但这方面不容易掌控,必须有家长配合才能进行。

平时教师也应选取一些文质俱佳、形神兼备的时文佳作与学生共同欣赏,让学生们知道:

老师也在阅读。

这样做,不仅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动机、兴趣和情意,而且促使学生乐读、善读、勤读,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四加强激励,注重积累与训练。

由于初中生学习科目多,任务重,课外阅读不断受到冲击,语文教师要适时安排一系列活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调控和监督,激励学生保持持久的阅读内驱力。

同时注重阅读积累与训练。

我从初一年级开始,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精美的笔记本,把平时读到的优美词句,好的语段、篇章,摘记下来,平时在早读课上再读读,甚至背诵下来。

这样,长期积累,学生的语文积淀会不断加强,为作文、为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学生课外阅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靠一时的热情就可取得效果的,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通过长期有步骤地进行下去,学生的语文素质一定会得到提高。

我们应该把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当作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而且,我们的语文课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任务,要把这个工作看成是语文教育改革实践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因为阅读是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是伴随人一生的。

更重要的是,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

同时,阅读既是一个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过程,即通过阅读来反刍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这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来不读书的人是一个修养良好、内心丰富的人。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语文课程新探》陆志平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做个视野开阔的中国人》刘国正《中学语文教与学》2001年第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