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浙江省嘉兴市七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90238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七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七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七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七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七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七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七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浙江省嘉兴市七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七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七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嘉兴市七校2018-2019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亚当·斯密说:

“发现美洲和好望角,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

”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好望角”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麦哲伦、达·伽马

B.哥伦布、迪亚士

C.哥伦布、达·伽马

D.迪亚士、麦哲伦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迪亚士开辟了大西洋到非洲好望角的新航路;达﹒伽马沿着迪亚士的航路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哥伦布远洋航行发现了美洲;麦哲伦进行了全球航行。

结合设问要求“发现美洲和好望角”的历史人物,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分别是哥伦布和迪亚士。

故答案为B项。

AD项,麦哲伦进行的是环球航行,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迪亚士开辟了大西洋至非洲南端好望角的航线,而不是达·伽马,不符合题意,排除。

2.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远洋航行,甩开了横亘东西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辟了欧洲与亚洲贸易交通的新通道,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

其所产生的影响是

A.重新联结传统商路

B.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基本形成

C.世界市场形成

D.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答案】D

【解析】

材料是强调新航路开辟“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故答案为D项。

A项,从材料中“甩开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看出它抛弃了传统的丝绸之路而不是重新联结传统商路,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国际劳动分工格局”问题,而且国际分工格局基本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只是出现了世界市场的雏形,排除。

3.马克思把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变化定义为:

“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

”下列不属于马克思所说的这场“大革命”带来的影响是

A.流通商品种类明显增多

B.一批特权贸易公司建立

C.传统商品的交易量下降

D.商路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可知马克思说的大革命是商业革命,传统商品的交易量下降不属于商业革命的影响,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流通商品种类明显增多属于商业革命的影响,A选项排除。

一批特权贸易公司建立属于商业革命的影响,B选项排除。

商路贸易中心发生转移属于商业革命的影响,D选项排除。

4.发现美洲以来,许多诞生于动荡之中的宝藏就在新大陆和传统的欧洲大陆之间穿梭。

美洲品种多样的植物更是别具一格。

由印第安人培植的,对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张,促进人口快速增长起重要作用的作物是

A.马铃薯、玉米

B.小麦、甘薯

C.玉米、水稻

D.烟草、可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据材料“许多诞生于动荡之中的宝藏就在新大陆和传统的欧洲大陆之间穿梭。

……由印第安人培植的,对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张,促进人口快速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马铃薯、玉米从美洲传播开来的意义,故A正确。

小麦,不是美洲原产,故B排除。

水稻不是美洲原产,故C排除。

烟草、可可,不属于粮食作物,故D排除。

5.“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

此诗反映的历史情景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可耻的鸦片贸易

C.对印第安人实行大规模屠杀

D.罪恶的奴隶贸易

【答案】D

【解析】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第一批黑人从非洲被运到海地,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持续时间长达三四百年。

再根据材料信息“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可知,指的是奴隶贸易。

故答案为D项。

A项,开辟新航路与“卖给另一个奴隶主”不符,排除;B项,鸦片贸易与“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符,排除;C项,对印第安人实行大规模屠杀属于对当地居民的种族灭绝政策,与材料中“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不符,排除。

6.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

A.交通运输业

B.棉纺织业

C.冶金采矿业

D.机械制造业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

“珍妮纺织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故答案为B项。

AC项,工业革命开始后,在交通运输、冶金采矿业等领域深入发展,排除;D项,机械制造业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排除。

7.查尔斯•辛格在《技术史》中写道:

“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早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式出现了惊人的发展,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果。

”下列属于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因素有

①英国君主专制政体的确立

②圈地运动的开展

③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④手工工场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而英国于1689年就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先进的政治制度是其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

圈地运动增加了雇佣劳动力,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生产技术知识。

以上都是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不符合题意,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项。

ABC项,综上分析可知,此三项都包含不符合题意①,排除。

8.下图所示的信息,可以反映出

五大主要工业经济体的规模(1820~1913年)

①英国的经济规模被赶超

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日益增强

③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仔细观察图片发现,图中信息反映的是1820—1913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经济体的发展概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对各国产生影响。

分析图片信息可知,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英国“世界工厂”地位被美国赶超,①符合题意;五大主要工业经济体的规模整体都在上涨,反映出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日益增强,②符合题意;世界市场孕育开始于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时期,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③不符合题意;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一战”爆发的原因,④符合题意。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项。

ACD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此三项都包含不符合题意的③,排除。

9.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通讯工具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答案】C

【解析】

无论是“蒸汽时代”还是“电气时代”都是以能源来命名一个时代,说明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能源动力,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A选项错误,两者都体现出的是工业化的机械;B选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并没有出现新的通讯工具;D选项错误,交通工具主要是火车和汽车的差异,与此无关。

10.2016年为德国电子电器之父维尔纳·冯·西门子诞辰200周年,其一生最大成就是

A.发明电动机

B.发明电灯

C.发明大功率发电机

D.发明有线电报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维尔纳·冯·西门子”最大的成就是发明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故答案为C项。

A项,电动机的发明者是法拉第,排除;B项,发明电灯的是爱迪生,排除;D项,发明有线电报的是莫尔斯,排除。

11.下图是1976年民主德国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纪念一项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成果诞生100周年,这项成果的发明者是

A.贝尔

B.西门子

C.卡尔·本茨

D.爱迪生

【答案】A

【解析】

图片反映了电话的问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贝尔发明了电话。

故答案为A项。

B项,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排除;C项,卡尔·本茨发明汽车,排除;D项,电灯的发明者是爱迪生,排除。

12.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中,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1/3以上,失业工人超过3千万,有人哀叹:

“世界末日已经来临。

”这体现出这场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A.范围广

B.破坏力强

C.持续时间长

D.来势凶猛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数据反映了“工业产量下降”、“失业工人”增多等现象,依据材料中时间“1929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经济危机造成的现象,从数量之多以及人们的“哀叹:

‘世界末日已经来临’”可以看出,经济危机的破坏性特别巨大。

故答案为B项。

A项,根据所学可知,范围广是指20世纪20年代末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从美国爆发,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排除;C项,持续时间长是指这次经济危机从1929年爆发,直到1933年,美国等国才陆续走出危机阴影,排除;D项,来势凶猛是指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排除。

13.罗斯福新政时期,前总统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感慨地说:

“这简直是法西斯。

”这种论调是针对

A.罗斯福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罗斯福谋求加强法西斯力量

C.罗斯福政府试图改变社会性质

D.根据法律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全国工业复兴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3月,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来执行该法。

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规则,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力,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该法以恢复工业生产为目标,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以减少盲目生产;并由国家干预、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为企业复兴创造良好条件。

由此可见政府对工业进行全面的干预。

因此胡佛认为这是“法西斯”。

故答案为A项。

B项,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势力的主要力量,排除;C项,罗斯福新政的本质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排除;D项,根据法律成立劳工关系委员会是罗斯福签署的《全国劳工关系法》而不是《全国工业复兴法》,排除。

14.1935年,一份由美国商人联名签署的反对新政的宣言中写道:

“新政葬送了我们先辈所创造的繁荣,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

”宣言主要反对新政

A.增发钞票解决货币短缺

B.保护劳工各项权利

C.建立企业公平竞争规则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中“新政葬送了我们先辈所创造的繁荣,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材料侧面反映了罗斯福行政,实行社会保障体系,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援助,建立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及救济制度,以利于经济的恢复。

故答案为D项。

A项,增发钞票解决货币短缺是联邦银行的职责,排除;B项,材料中“让无功者不劳而获”可知,宣言主要针对社会保障法,并非保护劳工各项权利,排除;C项,建立企业公平竞争规则是罗斯福新政工业方面《全国工业复兴法》的要求,与材料中的“无功者不劳而获”不符,排除。

15.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采取“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

新政的措施之一是实施“蓝鹰运动”,“蓝鹰运动”属于哪一领域

A.金融业

B.工业

C.农业

D.服务业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各行业部门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规定了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工作条件等,将工业生产的各环节置于国家的监督之下,即实施了“蓝鹰运动”。

故答案为B项。

A项,罗斯福新政金融业方面是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与材料中的“蓝鹰运动”不符,排除;C项,罗斯福新政农业方面主要是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与材料中的“蓝鹰运动”不符,排除;D项,罗斯福新政包括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社会立法几个方面,不包括服务业方面,排除。

16.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其8年任期中,集中精力振兴经济,创造了美国经济史上历时最长久的低通胀、低失业和高速增长的繁荣时期。

助推这一现象出现的相关政策有

①加大环境保护投资

②适当减税

③扶植高新技术产业

④鼓励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任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

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使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他不断调整经济政策,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且精简政府机构的开支,刺激消费,以增加供应刺激需求,所以①③④符合题意;克林顿政府为解决财政赤字问题而适当增税却不是减税,所以②不符合题意。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③④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项。

ABD项,综上分析可知,此三项都包含不符合题意的②,排除。

17.某种经济学理论强调以下四原则:

一是自由,自由是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基础。

二是社会平衡,必须实行社会保障和人道主义精神。

三是个人对社会负责,每个社会成员必须通过劳动对社会作出贡献。

四是中庸,对传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扬长避短。

该经济学理论最可能是

A.自由主义理论

B.凯恩斯主义理论

C.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理论

D.社会市场经济理论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

根据所学可知,自由、社会平衡、个人对社会负责、中庸是艾哈德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四大原则,这些原则不是简单的相加和堆砌,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缺一不可的。

抽掉其中任何一点,都不符合艾哈德社会市场经济的本意,这一理论是“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发展模式。

故答案为D项。

A项,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是鼓励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排除;B项,凯恩斯主义既主张企业自主经营,又主张国家宏观调控;既重视市场调节,又重视计划指导;既提倡发展私有经济,又提倡发展国有经济,排除;C项,“二战”以后,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特点是日本利用国家政权发展经济,排除。

18.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西方学者到日本考察,探求企业成功的秘密。

当时日本所采取的是

A.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B.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

C.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经济政策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日本崛起的特殊经济体制,通常被定义为“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

其基本特征是:

官僚主导、产业保护、企业相互持股和护送船队。

这种体制在日本经济起飞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故答案为A项。

BCD项,根据所学可知,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是“二战”后法国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发展模式,“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经济政策是美国克林顿政府时期,与材料中“日本”不符,排除。

19.两极格局终结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下列相关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

②欧元正式启用

③欧元进入流通领域

④欧洲联盟成立

A.①④③②

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②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是1993年;②是1999年;③是2002年,④是1993年,选择B符合题意。

20.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经济组织。

下列对其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正式诞生于20世纪九十年代

B.美国在这些组织中都发挥了完全的主导性作用

C.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

D.成员国的经济水平和国家实力差距较大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北美自贸区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成员国经济水平和实力差距较大;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国更复杂,经济水平和实力差距更大;而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差别更大。

故答案为D项。

A项,亚太经合组织是1989年成立的,排除;B项,美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和世贸组织中不起主导作用,排除;C项,世界贸易组织是1995年成立的全球性的贸易组织,不是区域经济组织,排除。

21.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

下列各项中,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大事年表

1947年

关贸总协定建立

1989年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

1991年

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2年

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1994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1995年

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1999年

欧元正式问世

2001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A.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

B.世贸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体现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

D.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所学知识可知,世贸组织的产生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这必然推动经济区域集团向全球化的转变进程,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终归宿和必然趋势。

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而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产物。

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项。

ACD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开始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由此诞生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经济区域组织,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表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

此三项表述都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22.“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已触动许多人的切身利益。

无论富国还是穷国,全球化提供了巨大机遇、潜力与可能,但也产生了人类必须面对的新挑战与威胁。

对于多数人来说,教育、就业、收入、健康、文化、环境等事关人类切身的问题都变得更不确定与不安全。

”由此说明经济全球化

A.违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

B.经济发展同时带来问题与挑战

C.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起主导作用

D.不再是当今最主要的时代潮流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全球化提供了巨大机遇、潜力与可能,但也产生了人类必须面对的新挑战与新威胁”得出:

经济全球化发展同时带来新问题、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故答案为B项。

A项,违背了各国人民共同意愿,这一说法本身错误,各国人民也是希望经济不断发展的,排除;C项,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排除;D项,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排除。

23.全球化时代对全球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重道远。

下列项中不属于全球治理的问题是

A.环境污染

B.民族文化

C.能源危机

D.粮食短缺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及当今问题不难发现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和粮食短缺是全球性问题,要全球解决,故ACD不选;而民族文化是不同民族各自的问题,不是全球问题,故本题答案选B项。

24.有学者援引“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而无不治也”以总结汉初统治思想。

据此判断,汉初统治者吸收了先秦时期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答案】B

【解析】

汉朝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因此材料中的信息反映汉初统治者吸收了先秦时期的道家思想,故答案为B项。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主张,其他三项与此无关,排除A、C、D项。

25.马克思指出: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法家思想主张依法治国,加强君主专制,重农抑商等思想,符合“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

故答案为A项。

B项,道家思想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与材料中描述不符,排除;C项,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子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等,与材料中描述不符,排除;D项,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非攻”、“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与材料中描述不符,排除。

26.先秦有思想家认为:

“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

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

这体现了

A.民贵君轻的主张

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C.克己复礼的思想

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答案】B

【解析】

“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体现的是进入一个国家去辅佐国君,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这个国家的建议,故选B;题干没有提到君与民的关系,故排除A;C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27.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

对中国而言,这是思想文化大迸发的时代,最能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现象是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中“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得知:

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特征是“百家争鸣”。

故答案为A项。

B项,焚书坑儒出现在秦朝,排除;C项,独尊儒术出现在汉代,排除;D项,崇儒尚佛出现在唐代,排除。

28.下列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即百家争鸣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③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

西汉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所以④不符合题意。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项。

ABD项,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此三项都包含不符合题意的④,排除。

29.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这可以为下列哪一思想提供理论保障

A.君轻民贵

B.隆礼重法

C.大一统

D.君权神授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引文的大意是:

天生民性,有善的本质而不能很好,于是(为他)立王以使其更好,这是上天的意思。

结合材料中“董仲舒认为”分析可知,这与他的“君权神授”思想相通。

故答案为D项。

A项,君轻民贵是战国时期孟子的主张,排除;B项,隆礼重法是战国时期荀子的治国理念,排除;C项,“大一统”是董仲舒的思想,根本特征是思想的统一,实质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30.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他所主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