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自然界的水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87523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2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单元 自然界的水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4单元 自然界的水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4单元 自然界的水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4单元 自然界的水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4单元 自然界的水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4单元 自然界的水解析版.docx

《第4单元 自然界的水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单元 自然界的水解析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4单元 自然界的水解析版.docx

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解析版

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

 

一、选择题

1.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2.自然界里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水的化学性质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

C.水的物理性质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3.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是由电子决定

5.如图所示实验不能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释的是(  )

A.

闻到气味B.

气体混合C.

刻出划痕D.

品红溶解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电性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7.对于图示H

H2

氢气理解错误的是(  )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B.可用

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8.下列对原子、分子、离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相同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C.原子核里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9.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核外共有10个电子

B.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3

C.该离子是阳离子

D.该离子的最外电子层具有稳定结构

10.根据下列各组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组是(  )

A.

B.

C.

D.

11.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B.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C.该粒子易形成阴离子D.该粒子呈电中性

12.某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B.该粒子为阴离子

C.该粒子核电荷数为10D.该粒子为Na+

13.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表示的是一个原子B.③表示的是非金属元素

C.①③表示的是阳离子D.①②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14.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铈的原子序数是58B.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是58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15.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

A.

都属于阳离子B.

都属于阴离子

C.

属于一种原子D.

属于一种元素

 

二、填空题

16.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现象: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右图:

(1)水减少的原因是  :

(2)如果水受热会减少得更快,原因是  .

17.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  .

(2)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汞是由构成的  .

18.利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事实:

(1)加油站里的汽油已贮存在油罐中,但在离油罐一定距离内仍要“严禁烟火”.      .

(2)液氧和氧气的状态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

(3)酒精温度计能指示温度的高低.        .

(4)木材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5)气体容易压缩,而液体、固体难以压缩.        .

(6)把糖放在水里,糖块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

19.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属于  种元素的粒子.

(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  .

(3)D中x=  .

(4)表示阳离子的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表示阴离子的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5)A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三、推断题

20.有A、B、C、D四种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元素原子第三电子层比第二电子层少1个电子,C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以及D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所得粒子均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请写出:

(1)上述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A.  ;B.  ;C.  ;D.  .

(2)画出A原子和C原子结构示意图:

A原子  ;C原子  .

四、简答题

21.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  相同.

(2)表中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画出④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⑤的离子符号为  .

22.“化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耕耘元素周期表”.如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2)16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该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写出表中关于8号元素的一条信息:

  .

23.下图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根据此图,试分别从物质组成、分子构成、物质变化的角度各说出一种观点:

(1)          

(2)          

(3)          .

五、实验探究题

24.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以下三组实验.已知: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2)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1),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的现象分别是  ,这一现象说明  ,B烧杯的作用是  .

(4)乙同学将实验进行改进(如图2)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

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了  .

(5)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3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  (填“高”“低”或“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  ,同时还可以说明  .

 

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考虑;B、根据原子的构成考虑;C、根据纯净物的特点考虑;D、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考虑.

【解答】解: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A错;

B、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B错;

C、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由一种分子构成,故C正确;

D、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

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D错.

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分子和原子的特点和性质,本质区别,纯净物的概念,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自然界里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水的化学性质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C.水的物理性质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

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且温度越高微粒之间的间隔越大,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体积发生改变是由于微粒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解答】解:

水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转变,主要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在变化过程中,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大小、质量不发生改变,分子仍然在不断地运动.

故选:

A.【点评】本题要理解微观粒子之间的间隔在固态时很小,在液态时较小,在气态时较大,但是水分子没有变.

3.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D.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逐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酒精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故A正确;

B、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受热时间隔变大,所以,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分子的体积不变,故B错误;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C错误;

D、冰融化成水是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分子种类没有改变,故D错误.

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是由电子决定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变化情况考虑;B、根据原子中各微粒的质量大小考虑;

C、根据质子数与核电荷数的关系考虑;D、根据原子性质的决定因素考虑.

【解答】解: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够再分,故A说法错误;

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B说法正确;

C、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还等于核外电子数,故C说法正确;

D、原子的性质,主要是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故D说法正确.

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了解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的关系.

5.如图所示实验不能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释的是(  )

A.

闻到气味B.

气体混合C.

刻出划痕D.

品红溶解

【考点】物质的微粒性.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

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解答】解:

A、用手轻轻煽动,少量的气体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孔中,人才会闻到气味,能说明分子不断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抽出玻璃后,二氧化氮和空气之间发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此选不项符合题意;

C、黄铜和铜相互刻划,铜的表面留下痕迹,说明合金的硬度大,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此选项符合题意;

D、品红放到水中逐渐溶解是因为品红的分子运动到水分子,能说明分子不断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内容的理解情况,需要将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后进行解答.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电性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构成有分子、原子、离子及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失去电子,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得到电子的关系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

A、根据常见物质,如水、铁、氯化钠可知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说法正确,故A不选;

B、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则原子不显电性,说法正确,故B不选;

C、因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说法错误,故选C;

D、原子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说法正确,故D不选;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微观粒子的有关性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学生应注重基础,建立微观概念及能从微观角度来分析相关问题. 

7.对于图示H

H2

氢气理解错误的是(  )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B.可用

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反应的实质.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

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

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

【解答】解: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分子也可以分解成原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B、可用

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该选项说法正确;

C、物质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有的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点评】化学变化形形色色,无论怎样变化,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总个数不变,要注意理解.

8.下列对原子、分子、离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相同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C.原子核里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据此解答

【解答】解:

A、有些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例如金属元素的原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或某些固态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故A错误;

B、相同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如,水和双氧水,故B正确;

C、原子核里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C正确;

D、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故D正确;

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构成的基本微粒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9.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核外共有10个电子B.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3

C.该离子是阳离子D.该离子的最外电子层具有稳定结构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由题目中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

由最外层电子数可知是否达稳定结构;元素种类为铝元素;离子种类(阳离子、阴离子)等信息,根据原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也可以推测原子的电子层排布情况.

【解答】解:

A、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质子数为13,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该元素的原子核外应有13个电子,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由题目中的粒子结构示意图,知质子数为13,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该粒子符合“阳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特点,所以是一种阳离子,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该粒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点评】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特点;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 

10.根据下列各组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组是(  )

A.

B.

C.

D.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易失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易得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He除外),性质稳定.

【解答】解:

A、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均为6个电子,都易得2个电子而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相似;故A正确;

B、虽然两种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却不同.质子数为1的H元素,易得1个电子而形成最外层为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而质子数为11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不稳定,易失最外层的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故B不正确;

C、虽然两种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却完全不同.质子数为2的He为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稳定;而质子数为12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不稳定,易失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故C不正确;

D、两种元素的原子电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7,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Na元素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最外层为7的Cl元素易得到电子;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故D不正确.

故选A.【点评】在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能反映出其化学性质,一般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即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要注意与特殊的元素区别开来. 

11.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B.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C.该粒子易形成阴离子D.该粒子呈电中性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A、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正确;

B、该粒子是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C、该粒子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形成阳离子,错误;

D、该粒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呈电中性,正确;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微观结构示意图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2.某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B.该粒子为阴离子C.该粒子核电荷数为10D.该粒子为Na+

【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题意,某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据此推断出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结合各选项的说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氖的核电荷数是10,根据原子中: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以知道氖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又由于该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个电子,其核电荷数为11.

A、该元素核电荷数为11,核外有3个电子层,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故选项错误.

B、该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为阳离子,故选项错误.

C、该粒子核电荷数为11,故选项错误.

D、该粒子为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的钠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故选项正确.

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掌握原子与离子相互转化、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13.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表示的是一个原子B.③表示的是非金属元素

C.①③表示的是阳离子D.①②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及原子和离子的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分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相对稳定结构是指最外层电子数为8,只有一个电子层时为2的结构.

【解答】解:

A、①②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表示的是一个原子;③中质子数12大于核外电子数10,表示的是一个阳离子,故A错误;

B、③中的质子数12,属于镁元素,是金属元素,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①表示的是一个原子;③表示的是一个阳离子,故C错误;

D、①②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故D正确.

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等是解题的关键. 

14.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铈的原子序数是58B.铈属于非金属元素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是58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8,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8,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铈,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8,表示原子序数为5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铈原子的质子数为58;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5.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

A.

都属于阳离子B.

都属于阴离子

C.

属于一种原子D.

属于一种元素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元素的概念.

【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

【分析】A、根据“阳离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判定;

B、根据“阴离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判定;

C、质子数不同,不是一种原子;

D、质子数相同,是属于一种元素,为铝元素的离子、原子.

【解答】解:

A、前为氖原子,后为钠离子为阳离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