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系列调研报告之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80938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系列调研报告之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系列调研报告之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系列调研报告之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系列调研报告之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系列调研报告之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系列调研报告之三.docx

《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系列调研报告之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系列调研报告之三.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系列调研报告之三.docx

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系列调研报告之三

“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系列调研报告之三——让每个学子都拥有公平的机会

 

   教育公平,特别是有关农家子弟上大学的问题,牵动着亿万民众的心弦。

高考扩招以来,农家子弟上大学,特别是上名牌大学的机会是否增加?

本研究将“农家子弟”细分为“农户子弟”(上大学前户籍为农业户口)、“农村子弟”(上大学前居住在农村)和“农民子弟”(父母中至少有一方从事农业劳动)三类。

数据显示:

目前高校在校生中农户子弟所占比例超过半数,农村子弟的比例也接近一半,农民子弟比例较小,为四分之一;从时间变化趋势上看,三类农家子弟在高校学生中的比例都呈现上升趋势;三类农家子弟多次参加高考的比例略高于总体平均水平,而获得自主招生的机会都低于平均水平;近年来,三类农家子弟新增教育机会主要集中在本科(学院)教育层次,在优势教育资源上尚存在劣势;家长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农家子弟进入“985”、“211”高校比例的提升有明显促进作用。

 

    近年来,关于清华、北大等国内知名高等学府中农家子弟学生比例的变化,引起了人们的持续关注。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中心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从2010年开始进行“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

问卷中详细询问了学生的户籍信息、居住情况、父母职业、高考情况、保送、自主招生和加减分录取待遇等情况。

这使得我们能够对农家子弟的教育机会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本报告综合该调查2010年与2011年数据,并根据抽样过程进行加权处理,最终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样本68406个。

 

    本研究认为: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和子女随迁入城,农家子弟内部已经出现分化。

农业户口子弟、在农村居住的子弟和父母务农子弟的教育条件与情况已经不能一概而论。

关于农家子弟教育机会的讨论,以及制定切实有助于改善农家子弟教育机会的有效政策,都需要首先界定清楚“农家子弟”概念。

 

    在本报告中,我们首先提出界定“农家子弟”的标准:

第一、本人是否是农业户口;第二、家庭是否在农村居住;第三、父母是否从事农业。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三类农家子弟分别称作“农户子弟”(上大学前户籍为农业户口)、“农村子弟”(上大学前居住在农村)和“农民子弟”(父母中至少有一方从事农业劳动)。

围绕这三类“农家子弟”的教育机会,本报告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描述农家子弟在高等学校学生中的比例、趋势及学校层次差异,以回答农家子弟大学生的比重问题;其次,分析农家子弟参加高考的次数及最终效果;第三,考察农家子弟获得保送、自主招生机会的情况,尤其是获得“985”、“211”高校保送和自主招生机会的比例;第四,分析加分和降分录取对于农家子弟教育机会的作用;最后,分析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农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关系,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大学生中农家子弟的比例有多大?

 

    研究发现: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中农户子弟已经为大多数,所占比例为63.3%。

农村子弟的比例也接近一半,达48%。

值得关注的是,农民子弟的比例较小,为25.8%。

从时间趋势看,三类农家子弟在高校学生中的比例都呈现上升趋势。

 

    利用《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的相关数据,我们发现三类农家子弟群体的辈出率都低于三类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其中农民子弟的辈出率最低,为0.87,而农村子弟的比例较高,为0.95,接近于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

 

    从时间趋势上看,三类农家子弟在高校学生中的比例都呈现上升趋势。

2006年入学的农户子弟、农村子弟和农民子弟的比例分别为52.9%、38.8%和14.8%。

2010年这一比例分别上升到68.8%、50%和30.4%。

 

    农家子弟在“好学校”中的比例如何?

对不同层次院校中农家子弟的比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农家子弟在优势教育资源上的确存在劣势。

在“985”高校中,三类农家子弟的比例都较小,农业户口子弟所占比例为49.8%,农村子弟所占比例为39.4%,农民子弟仅为24.3%。

而在“211”高校中,三类农家子弟的比例都很大,农户子弟的比例甚至高于非农业户口子弟,达到52%。

 

    近年来,三类农家子弟新增教育机会主要集中在本科(学院)层次上。

2006年入学的农户子弟、农村子弟和农民子弟在本科(学院)中的比例分别为47.2%、32.4%和11.5%。

2010年这一比例分别上升到68.5%、50.5%、32.7%。

而同期,在“985”、“211”高校这些优势教育资源上,农户子弟和农村子弟的教育机会都出现下降趋势。

在“985”高校中的比例,分别从54.7%下降到45.7%,从43%下降到34.6%。

 

    二、农家子弟参加高考情况如何?

 

    研究发现:

三类农家子弟多次参加高考的比例略高于总体平均水平。

在参加过两次及以上高考的三类农家子弟中,较大比例学生最终进入一般本科院校学习。

在农家子弟心目中,通过考试进入好大学仍然是改变他们人生命运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98.6%的学生参加过高考。

在参加过高考的学生中,72.3%的学生只参加过一次高考,参加过两次、三次及以上高考的学生比例分别为26.4%和1.3%。

三类农家子弟参加高考的比例略高于总体平均水平。

其中,农民子弟参加高考的比例高于其他两类子弟,为99.2%。

农户子弟与农村子弟参加高考的比例分别为98.9%和99.1%。

 

    农家子弟参加多次高考的比例高于总体平均水平。

在参加过高考的三类农家子弟中,农民子弟参加多次高考的比例更大。

参加过高考的农民子弟中33.2%的学生参加过两次高考,另有2.0%参加过3次以上高考。

农村子弟中相应的比例分别为32%和1.7%,农户子弟中则为29.7%和1.5%。

 

    在参加过两次及以上高考的三类农家子弟中,较大比例最终进入一般本科院校学习,农户子弟、农村子弟和农民子弟中这一比例分别为55%、55.9%和58.5%,均高于总体平均水平53.5%。

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子弟参加过多次高考后进入“985”、“211”高校的比例较高,为11%,高于农户子弟的9.6%,以及农村子弟的10%,乃至总体平均水平的10.3%。

这表明,很多农民子弟以多次参加高考的方式获得了更好的教育机会。

进一步分析表明,农民子弟有更强的进入更好大学的愿望,他们愿意参加更多次数的高考以最终进入“985”、“211”高校。

这说明,在农家子弟的心目中,通过考试进入好大学仍然是改变他们人生命运的重要手段之一。

 

    进入“985”、“211”高校的三类农家子弟参加两次及以上高考的比例都明显高于总体平均水平(20.1%)。

其中,农民子弟参加多次高考的比例最高,为41.20%。

其次分别是农村子弟(39.8%)、农户子弟(37.5%)。

从时间趋势看,三类农家子弟进入“985”、“211”高校需要多次高考的比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从2006年到2010年,农户子弟中这一比例从35.8%减少到35.1%,农民子弟中这一比例由39%下降到38.3%。

只有农村子弟略微特殊,这一比例有所上升,从37.2%上升到38%。

 

    三、农家子弟获得保送机会的情况如何?

 

    研究发现:

三类农家子弟中,农户子弟获得保送的比例较大,为0.4%,接近于总体平均水平。

而农村学生和农民学生则明显低于平均水平。

在获得保送进入“好学校”的机会上,三类农家子弟的比例明显低于总体平均水平。

 

    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1.3%的学生曾经提出过保送申请,最终占总体0.47%的学生获得了保送资格。

三类农家子弟中,农户子弟获得保送的比例较大,为0.4%,接近于总体平均水平。

而农村学生和农民学生则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分别仅有0.21%和0.16%的学生获得了保送资格。

 

    从时间趋势看,虽然三类农家子弟的保送机会都有所增长,但农户子弟的保送机会增长明显更快,三类农家子弟的差距呈现出不断拉大的趋势。

从2006年到2010年,农户子弟中获得保送资格的比例从0.19%增长到0.46%,增长了0.27个百分点。

而同期农村子弟和农民子弟分别增加了0.1个百分点和0.02个百分点。

2006年农民子弟与农户子弟保送机会的差距是0.07个百分点,这一比例到2010年拉大到0.32个百分点。

 

    总的来说,0.12%的学生获得了保送进入“985”、“211”高校的机会。

而三类农家子弟中这一比例明显低于总体平均水平。

其中,农户子弟中的比例最高,为0.057%。

而农村子弟和农民子弟中这一比例分别为0.034%和0.038%。

 

    从趋势上可以看出,随着各大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推广,通过保送方式进入“985”、“211”高校的比例出现下降,从2006年的0.128%下降到2010年的0.115%,减少了0.013个百分点。

而三类农家子弟通过保送进入“985”、“211”高校的机会也在下降。

从2006年到2010年,农户子弟中获得保送进入“985”、“211”高校机会的比例从0.134%减少到0.036%,而同期农村子弟和农民子弟也分别减少了0.070个百分点和0.101个百分点。

三类农家子弟的减幅都大于总体平均水平。

 

    四、农家子弟获得自主招生机会的情况如何?

 

    研究发现:

三类农家子弟获得自主招生的机会都低于平均水平,其中,农户子弟获得自主招生的机会较大。

从时间趋势看,三类农家子弟的自主招生机会都有明显增长,但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好学校”的比例仍明显低于总体平均水平。

 

    6%的受调查学生曾经申请过自主招生,最终占总体3.41%的学生获得了自主招生名额。

而三类农家子弟获得自主招生的机会都低于平均水平。

农户子弟中有2.78%的学生获得了自主招生机会,而农村子弟、农户子弟中这一比例分别为2.39%和1.76%。

这表明三类农家子弟中,农户子弟获得自主招生的机会较大。

 

    从时间趋势看,三类农家子弟的自主招生机会都有明显增长。

2010年农户子弟获得自主招生机会的比例达到3.15%,已经接近总体平均水平。

从2006年到2010年,农户子弟中获得自主招生机会的比例从1.27%增长到3.15%,增长了1.88个百分点。

农村子弟和农民子弟虽然在自主招生机会上也有所增加,但仍然低于总体平均水平,并且增幅明显落后于农户子弟,从2006年到2010年,仅分别增加了1.33个百分点和0.9个百分点。

三类农家子弟获得自主招生机会的差异也越来越大。

2006年农民子弟与农户子弟自主招生机会的差距是0.30个百分点,这一比例到2010年拉大到1.28个百分点。

 

    在学校层次上,总体来说,0.407%的学生获得了自主招生进入“985”、“211”高校的机会。

而三类农家子弟的这一比例明显低于总体平均水平。

其中,农户子弟中的比例最高。

0.174%的农户子弟获得了自主招生进入“985”、“211”高校的机会,农村子弟和农民子弟中这一比例分别为0.146%和0.150%。

 

    从时间趋势上可以看出,随着自主招生政策的推广,通过自主招生方式进入“985”、“211”高校的比例不断上升,从2006年的0.329%上升到2010年的0.425%,增加了0.096个百分点。

但三类农家子弟通过自主招生进入“985”、“211”高校的机会落后于总体平均水平。

从2006年到2010年,农户子弟中通过自主招生进入“985”、“211”高校机会的比例从0.208%减少到0.170%,同期农村子弟维持在0.15%,农民子弟从0.06%略微增加到0.07%。

 

    五、农家子弟获得高考加分或降分录取待遇的情况如何?

 

    研究发现:

在加分和减分录取方面,三类农家子弟与总体差异不大。

从趋势看,三类农家子弟的加分/减分录取机会都出现上升,但通过加分或降分录取进入“好学校”的比例却在缩小。

三类农家子弟通过“少数民族”、“优秀学生干部”、“学科竞赛中获奖”等加分政策获得加分或减分录取的比例均接近甚至高于总体平均水平。

 

    总体上,有11.56%的学生获得过加分或减分录取待遇。

三类农家子弟与总体差异不大。

其中,农民子弟的比例较高,达到11.06%;其次是农户子弟,为10.94%;农村子弟中有10.85%的人获得了加分或减分录取待遇。

 

    从趋势看,三类农家子弟的加分/减分录取机会都出现上升。

2010年农民子弟中有11.89%获得了加分或减分录取待遇,超过了总体平均水平。

而农户子弟、农村子弟也分别从2006年的7.58%、7.17%上升到11.20%和11.53%,都非常接近于总体平均水平。

 

    总体中有1.3%的学生通过加分或减分录取进入了“985”、“211”高校。

农民子弟在三类农家子弟中最高,为1.03%。

农村子弟和农户子弟分别为0.93%和0.92%。

结合入学年份,我们发现,三类农家子弟的这一机会都在缩小。

减幅最大的是农民子弟,从2006年的2.672%减少到2010年的0.722%,减少了1.950个百分点。

而农村子弟与农户子弟也分别减少了1.803个百分点和1.494个百分点。

 

    对获得加分或降分录取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此前三类农家子弟获得加分或降分录取的比例较高,与我国的高考加分政策密切相关。

其中有两大方面政策非常有利于农家子弟:

第一,针对少数民族、贫困山区、三峡地区等特殊人群的加分政策;第二,针对思想政治表现突出(如见义勇为、劳动模范等),报考农、林、地、矿等艰苦或冷门专业、国防生、定向生的加分政策。

分析表明,三类农家子弟通过“少数民族”、“优秀学生干部、优秀三好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奖,比如奥赛等”等加分政策获得加分或减分录取的比例均接近甚至高于总体平均水平,农民子弟在各项加分政策上的比例都是较高的。

 

    随着自主招生政策的推进,农家子弟曾经享受到的这一照顾政策的作用受到冲击。

在获得三项及以上加分政策的农民子弟中,加分政策比例较高的项目是“学科竞赛中获奖,比如奥赛等”、“优秀学生干部、优秀三好学生”、“思想政治表现突出(如见义勇为、劳动模范)”,均超过65%,而自主招生的比例为0。

而在总体中,获得三项及以上加分政策的学生中,有2.1%的学生获得了自主招生的加分政策。

由此可以认为,保送与自主招生政策的确影响到了农家子弟进入“985”、“211”高校的教育机会。

而随着加分、减分政策影响力的削弱以及自主招生的扩大,这些原本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加分政策的作用将越来越微弱。

 

    综上,结合前文对保送与自主招生情况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农家子弟的教育机会的确有所增加,所占比例,保送、自主招生和加分或减分录取机会都有所增加。

但另一方面,这些教育机会的增加主要集中在一般本科层次的高校上,在“985”、“211”高校方面,农家子弟的教育机会受到自主招生等政策的冲击,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比例下降。

而在三类农家子弟中,农户子弟的情况越来越接近于总体平均水平,而农民子弟的教育机会特别值得关注。

 

    六、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农家子弟的教育机会有何影响?

 

    研究发现:

相对总体而言,三类农家子弟父母的文化水平更集中在高中及以下水平。

而家长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农家子弟进入“985”、“211”高校比例的提升有明显促进作用。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将父母的教育程度合并为一个变量,选取的是父母两人中最高的受教育程度,我们称之为“家庭受教育水平”。

对由此得到的数据分析发现,接受调查的所有大学生中,“家庭受教育水平”以“高中或相当”比例最大,为36.89%;其次是“初中”,为24.66%。

相对总体而言,三类农家子弟的文化水平更加集中在高中及以下水平。

总体中这一比例为64.94%,而农民子弟中这一比例高达84.81%,农村子弟与农户子弟中分别为79.39%和78.45%。

农户子弟和农村子弟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水平的比例分别为5.32%、3.9%,都要明显高于农民子弟(2.97%)。

 

    父母教育程度对子女教育机会的影响分析表明,家庭受教育水平越高,子女进入“985”、“211”高校的比例就高。

总体中,家庭受教育水平为“大专/本科”的子弟进入985高校的比例为3.35%,进入211高校的比例为11.99%。

明显高于家庭受教育水平低的子弟。

而这一趋势在三类农家子弟中也非常明显,家庭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农家子弟进入“985”、“211”高校比例的提升有明显促进作用。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同一类群体内部家庭受教育水平越高,农家子弟的进入“985”、“211”高校的比例就更高。

以农村子弟为例,家庭受教育水平为高中的农村子弟进入“985”、“211”高校的比例为1.50%和8.80%,而家庭受教育水平为大专或本科的农村子弟进入“985”、“211”高校的比例则增加到2.22%和10.00%,增益非常明显。

其次,家庭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农家子弟的教育机会高于较低家庭受教育水平的总体平均水平。

以农户子弟为例,家庭受教育水平为成人教育的农户子弟进入“985”、“211”高校的比例分别为1.60%和8.10%,而总体而言,家庭受教育水平为高中或相当水平的学生进入“985”、“211”高校的比例为1.39%和6.05%。

以上结果表明,提高农家子弟家庭受教育水平,改善农家子弟父母教育程度偏低的状况,有利于消解农家子弟与城市子女的教育机会差距。

 

    实现社会公平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推进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和社会改革步伐的加快,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将使更多百姓,特别是农家子弟受益。

现阶段的重要工作是针对中国高等教育及社会转型期的特殊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增惠社会弱势群体的政策,使其能够通过教育,增强社会发展的机会和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