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80124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1.docx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1.docx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枧槽乡双河小学

2015年春期

音乐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2人,平时上课时纪律比较好,各个方面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

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

小学音乐二年级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

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

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三、教学目的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

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3、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4、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四、教学措施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力求使学生掌握知识。

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性。

4、加强自身基本功训练,提高工作水平。

5、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6、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7、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8、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音乐教学,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努力实践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春之歌》、《春风》,演唱《大地妈妈》、《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春之歌》、《春风》,演唱《大地妈妈》、《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1、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2、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准备:

沙锤、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聆听《嘀哩嘀哩》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后,提示学生回答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

2、边听边表演歌曲。

二、聆听《春晓》教学基本要求

三、表演《小树快长高》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对小树的讨论“你为小树做了什么?

”加深对爱护树木,保护绿色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结合课本上的口风琴吹奏标记,根据本班学生的水平决定是先奏后唱,还是先唱后奏,把演唱、演奏放在不难为学生的基点上操作,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爱护,逐渐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

四、编创与活动

还可以视学生的能力情况,发动学生创编带有“0”的节奏歌谣,使学生有兴趣地掌握“0”准确休止的时值。

五、表演《郊游》教学基本要求

完整地聆听歌曲,要有让学生听会的思想,让学生轻松地学会歌曲。

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可提示学生拍击节奏、读歌词等活动,积极地听,感受音高,为准确地演唱歌曲做好听觉上的准备。

六、编创与活动

七、小结:

这节课拟学到了什么,你会唱了吗?

八、板书设计:

春天来了

《春之歌》这首歌曲自创作以来深受孩子们喜爱,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咏唱春天,抒发了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

《春风》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

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

难忘的歌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并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用口风琴吹DO、FA两个音,按节怕为歌曲伴奏。

3、能用打击乐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学习歌曲《儿童团放哨歌》、《卖报歌》

2、能用口风琴吹DO、FA两个音,按节怕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

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

口风琴,电子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表演《共产儿童团歌》

1、会用听觉尽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完整聆听歌曲中学会歌曲。

教师可提示学生用手击节怕、踏步走等形式感受歌曲,在多次不同方式的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注意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3、跟琴小声熟悉歌曲,对准歌词,尤其是一音多字处。

二、编创与活动

1、本课安排了一组固定音型伴奏的方式,让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尽快加入器乐表演中去,尝试伴奏、合作的愉快。

2、可让学生听着歌曲录音伴奏,试着跟上歌曲的节奏。

3、分组互相伴奏。

歌曲是44拍,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突出强拍,第一拍要强,第三拍次之。

三、聆听《儿童团放哨歌》

1、聆听歌曲,歌曲唱出了那些内容?

你知道儿童团都做过哪些事?

2、复听时边听边表演。

3、用一句话谈谈对这首歌的感受。

第一部分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活泼跳跃,干脆利落,透着稚气与顽强。

第二部分,旋律完全由新的因素构成,节奏则起着前后统一的作用。

四、小结:

这节课拟学到会了吗?

五、板书设计:

难忘的歌

1、会用听觉尽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完整聆听歌曲中学会歌曲。

教师可提示学生用手击节怕、踏步走等形式感受歌曲,在多次不同方式的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注意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过聆听《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并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2、用口风琴吹DO、FA两个音,按节怕为歌曲伴奏。

3、用打击乐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学习歌曲《儿童团放哨歌》、《卖报歌》

教学难点:

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

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1、整地聆听歌曲。

聆听时,教师可利用图片简介影片《英雄八路》的故事。

提示:

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

提示:

歌曲中对少先队提出了哪些要求?

每人简要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

3、复听,可轻声合着音乐唱一唱,并用手击节拍。

二、创编与活动

分组为大家表演,看哪组节奏准确、三声部合作得好、声势效果好。

三、《卖报歌》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

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

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简要叙述。

2、复听《卖报歌》并出示歌片,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可将不会的字注音)。

3、随琴轻声跟唱,认真填词。

4、分小组讨论歌曲的情感。

提示:

说说歌曲给你的感受。

5、分组编创动作,也可简单化装成小报童表演,如:

拿报、背上卖报的袋子,分组。

6、歌曲学会后,加上沙球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教师注意歌曲演唱与伴奏合作的整体效果。

四、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难忘的歌

过聆听《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并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六、教学反思:

这一课学生积极性很高,但是应该给他们扩展知识,看一下《红孩子》或《英雄小八路》等革命影片,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歌曲。

飞呀飞

教学内容:

《蜜蜂》《蝴蝶》《小蜜蜂》《一对好朋友》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表演,体验与本课主题“飞呀飞”相关的音乐内容。

感受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2、能杂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

3、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拍手游戏。

教学重点:

学唱《一对好朋友》

教学难点:

感受音乐情绪

教学教具:

钢琴,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聆听《蜜蜂》

1、导入

师:

“小朋友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动物?

师:

“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关于动物的歌”——出示《蜜蜂》音乐

2、引导学生体会活泼有趣快乐的音乐情绪。

3、复听乐曲,试着让学生说出音乐中有哪些特殊的声音,在听到乐曲中模仿蜜蜂的声音用手势表示出来。

4、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或模仿敲击某种乐器。

二、聆听《蝴蝶》

1、导入

师:

“看到小狗拉着雪橇你想到什么?

”——出示《蝴蝶》图文

2、初听音乐

提示:

音乐中描绘的蝴蝶是怎么出发的?

你仿佛听到什么?

3、复听时,让学生随乐曲进行表演。

三、学唱《一对好朋友》

1、导入

师: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好朋友呢?

师:

“北京的小朋友在玩拍手游戏时交了很多朋友,你们听听”——出示《一对好朋友》音乐

2、提问:

他们关系好吗?

3、通过听唱法学唱歌曲。

4、歌曲基本学会后做拍手游戏。

四、学唱歌曲《小蜜蜂》

1、导入

师:

“小朋友们有没有看见过蜜蜂”——出示蜜蜂图

2、聆听音乐。

——出示《小蜜蜂》音乐

提问:

这首歌讲的是关于小蜜蜂的什么故事?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歌曲学会后请学生分组创编动作:

有人做葡萄架,有人学小蜜蜂。

通过音乐实践体会坚持下去就一定胜利的道理。

五、教学小结:

你会唱了吗?

板书设计:

飞呀飞

体验与本课主题“飞呀飞”相关的音乐内容。

感受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教学反思:

在学欣赏课的时候,多给学生留出时间来听,而且要多听几遍,每一遍都有问题让他们回答,这样他们会很有兴趣,如果再让小组之间比赛的话效果会更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内容的聆听和表演,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

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2、能准确地吹奏口风琴为歌曲《小蜜蜂》伴奏。

3、能演唱并准确唱出四个唱名的歌。

4、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能准确地吹奏口风琴为歌曲《小蜜蜂》伴奏。

教学难点:

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材过程:

一、聆听《蜜蜂》

1、完整地聆听全曲。

听赏前可不揭示课题,让学生通过对音乐形象的感知,自由想像说出乐曲表现的是哪一种动物。

2、复听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做动作,或边听音乐边用手指在课本上比划动作进一步体验,待学生比较接近地说出是“飞”的动物后,再揭示曲名。

3、让学生选择打击乐器,参与到乐曲的表现或歌曲的伴奏中。

4、教师要提示根据乐曲和歌曲所描述的音乐形象,采用哪几件更合适。

二、聆听《蝴蝶》

1、完整地聆听钢琴曲。

感受钢琴伴奏《蝴蝶》的生动形象。

2、复听时让学生在课本上画线条,画出自己听到的蝴蝶。

3、进行唱名编创旋律的练习。

活动拟定是为小蜜蜂的歌填写完整,赋予实践活动一种趣味性。

4、练习可分小组进行,一小组内编唱的旋律不可重复,按编唱的字母提示接着编下去,然后分组唱一唱,吹一吹,看哪一组编唱的旋律流畅,唱奏得准确。

三、表演《小蜜蜂》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教师可采用歌曲录音或自身范唱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

范唱可进行几次,视学生接受程度确定。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指导学生咬字、吐字清楚,尤其在八分音符处的每个字都要交待清楚。

还要注意全曲的速度统一,避免起速快,到八分音符处放慢速度。

3、歌曲学会后,有感情地边唱边表演。

再跟着老师用唱名唱一唱。

4、用口风琴吹一吹。

一拍一个音,并试着这样为歌曲伴奏,也可以由教师弹奏旋律,一组学生伴奏,其他学生唱歌。

5、让学生选择打击乐器,参与到乐曲的表现或歌曲的伴奏中。

6、教师要提示根据乐曲和歌曲所描述的音乐形象,采用哪几件更合适,分组试一试效果,学生评价。

四、教学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飞呀飞

通过聆听和表演,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

快乐的舞蹈

教学课题:

快乐的舞蹈

教学内容:

《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加沃特舞曲》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用快乐的心情歌唱并用幸福的表情进行表演,从而培养学生演唱和表演的自信心及表现力。

2、通过音乐律动和音乐游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能够用动作体现音的高低。

3、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体荣誉精神。

教学重点:

聆听音乐,激发学生用快乐的心情歌唱并用幸福的表情进行表演,从而培养学生演唱和表演的自信心及表现力。

教学难点:

1、感受歌曲音乐的快乐及舞蹈性

2、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学用具:

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1234|5—|155|155|5432|1-|

同学们好!

您好您好老师您好!

师:

看这是什么?

二、进入教学

A、《加沃特舞曲》(为《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的情绪铺垫)

师:

听一听这段音乐你熟悉吗?

曾经在哪里听过呢?

(播放音乐)

(1)聆听音乐(节选)

师:

谁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

请一位同学来告诉我们。

(2)简单的律动(2次)

师:

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跟着音乐来做

(跟着节奏有规律的拍打身体,老师先用简单的动作带学生律动A段用一组动作,B段用另一组动作)

设计目的:

此律动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

B、《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图片展示问:

看老师手上拿的卡片上画的是什么?

你能用动作做出来吗?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来试一试看能不能有节奏的跟着音乐来做卡片上的动作,看看你的反应够不够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知识,进入本节课知识。

二、新课讲授:

1、《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师:

这次我们跟音乐一起来好吗!

(跟音乐原速范唱)

(1)、学生跟音乐节奏在老师的提示下做出动作反应。

(2)、师:

游戏玩得高兴吗?

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唱一次好吗?

2、唱一唱

(1)看着歌词歌谱跟着钢琴伴奏(慢唱)边唱边做动作反应。

(2)看着歌词歌谱跟着音乐(原速)跟唱

3、跳一跳

师:

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边唱边跳,看谁唱得认真跳得也好。

4、编一编

启发:

师:

如果你高兴的时候你还会怎么样?

(启示:

唱唱歌、拍拍屁股)

三、复听《加沃特舞曲》

师:

刚刚我们一起听了《加沃特舞曲》,舞曲是给人们跳舞用的音乐那我们也来一起手拉着手跳一跳吧?

(1)围着桌子绕圆圈进行律动

师:

音乐后三拍在原地做,其他跟着节拍走动,一句左右的换一个方向最后音乐结束后可以摆个造型,你可以自己来做造型,也可以和别的同学一起摆一个造型。

①先围圆圈左右走动

师:

刚才我们是边听音乐边走路,我们既然可以用脚合着音乐走路那一定还可以跟着音乐做其他的动作。

②启发怎样用各种动作表现。

师:

想想你怎样把你高兴的时候做的动作加到前三拍动作里去呢?

(请学生合作示范)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试一次吧!

四、教学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快乐的舞蹈

快乐的舞蹈:

1、激发学生用快乐的心情歌唱并用幸福的表情进行表演,从而培养学生演唱和表演的自信心及表现力。

2、通过音乐律动和音乐游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能够用动作体现音的高低。

3、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体荣誉精神

4、感受歌曲音乐的快乐及舞蹈性

5、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兽王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

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

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2、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本课歌曲。

并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3、能用打击乐及乐器尝试编创有情景的打击乐合奏。

教学重点:

能够准确的把握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并将它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用打击乐尝试编创有情景的打击乐合奏。

教学准备:

小蜜蜂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两只老虎》

2、聆听《狮王进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动物说话》自由律动,拉近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平等、轻松、自由的气氛下进入音乐课堂。

提出问题:

刚才我们表演了一首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孩子们你们还会唱哪些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呢?

(自由表演唱,培养孩子们自信演唱的能力)

二、演唱《两只老虎》:

“孩子们,老师看出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小动物,下面老师为你们变出两只可爱的动物兄弟,好不好?

请你闭上眼睛,一、二、三,变!

(随《两只老虎》音乐两只小老虎走入教室模仿其行走特点在孩子们当中走一圈)

1、老师引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两只老虎》第一声部

2、分声部按节奏朗读歌词

3、两声部配合按节奏朗读歌词

4、用“Lu”模唱歌曲旋律,注意两声部的配合

5、随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分别帮助两声部稳定节奏、音准

6、歌曲处理:

有趣地

7、随伴奏模仿老虎的动作特点,边唱边表演

三、聆听《狮王进行曲》:

“两只奇怪的小老虎引来了许多看热闹的小动物,(放音效:

狮子吼声)呀!

这是什么声音?

原来大狮子也来了。

(出示狮子卡片)”

完整初听乐曲《狮王进行曲》,老师在狮吼时,适当加以引导,让孩子体会乐曲所描绘的森林之王的音调是怎样的。

复听乐曲,让孩子认真聆听,狮子吼叫的次数。

再听乐曲时,将事先准备的狮子卡片发放给孩子,让孩子边听音乐边贴卡片,并用自己喜欢的色彩线条将他们连接起来。

四、教学小结:

今天我们见到了两位“森林之王”,可以看出来,同学们非常喜欢他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朋友呢?

对,我们应该关心、爱护我们的动物朋友们,与它们和谐相处!

板书设计:

两只老虎

演唱《两只老虎》:

1、老师引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两只老虎》第一声部

2、分声部按节奏朗读歌词

3、两声部配合按节奏朗读歌词

4、用“Lu”模唱歌曲旋律,注意两声部的配合

5、随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分别帮助两声部稳定节奏、音准

6、歌曲处理:

有趣地

7、随伴奏模仿老虎的动作特点,边唱边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猫虎歌》

2、聆听《老虎磨牙》

3、用打击乐跟着乐曲《老虎磨牙》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两只老虎》自由律动、演唱,进入音乐课堂。

二、表演《猫虎歌》:

故事导入新课:

“孩子们,今天老师为你们讲一个关于《森林之王老虎学艺》的故事好不好?

”(如果有孩子听过这个故事,就让孩子来讲述)

“故事非常有意思,我们把它变成一首歌来唱一唱,好吗?

”(老师有表情的范唱,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用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

让孩子自由发挥,表演歌曲中的故事情节,利用头饰进行小小表演唱,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表演中来,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及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三、聆听、表演《老虎磨牙》

“好可爱的一只小猫,好糊涂的一只老虎,老师还有一位老虎朋友没有请出来呢,你听,他来了!

1、初听乐曲《老虎磨牙》

孩子们,你们听老虎朋友在干什么呢?

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形象。

2、复听乐曲

让孩子们模仿所听出的乐器的演奏方法,随乐曲表演,让孩子们体会音乐带给自己的感受。

3、用自制打击乐跟着乐曲《老虎磨牙》表演

老师将准备好的塑料锯齿尺子、空易拉罐、白卡纸等分组发放给学生,让孩子们分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参与合适,随乐曲击打自制的乐器参与到乐曲的表现中来。

四、教学小结:

孩子们,你们的表演太精彩了,下课后,请大家自由组合,模仿一个场景,用你们的打击乐器,来表现演奏它,下节课我们看看哪一组的同学表演的最精彩。

板书设计:

《猫虎歌》和《老虎磨牙》

表演《猫虎歌》:

让孩子自由发挥,表演歌曲中的故事情节,利用头饰进行小小表演唱,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表演中来,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及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聆听、表演《老虎磨牙》:

1、“好可爱的一只小猫,好糊涂的一只老虎,老师还有一位老虎朋友没有请出来呢,你听,他来了!

2、让孩子们模仿所听出的乐器的演奏方法,随乐曲表演,让孩子们体会音乐带给自己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