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联锁正 反转控制电路 说课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79823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联锁正 反转控制电路 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联锁正 反转控制电路 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联锁正 反转控制电路 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联锁正 反转控制电路 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联锁正 反转控制电路 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联锁正 反转控制电路 说课稿.docx

《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联锁正 反转控制电路 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联锁正 反转控制电路 说课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联锁正 反转控制电路 说课稿.docx

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说课稿

《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

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一)项目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项目是由杜德昌老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第六章第三节内容,正反转电路是机床电器控制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同时,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是机电学生必须具备的操作技能,又是电工资格鉴定考试和机电专业对口高职考试实综的重点必考内容。

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是以接触器自锁连续控制电路为基础,为按钮、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奠定基础,所以这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学习这节课为从事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工作奠定基础。

因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机电一体化一年级的学生,学生人数25人,女生只有4人。

他们充满激情、斗志高昂,处处能展现豁达自信、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

但是,中职生经历过中考的“优胜劣汰”心里有些障碍,这是很普遍的现象,我作为他们的任课教师,强化技能训练,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及时消除心理障碍,促其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

(三)项目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针对职高机电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项目知识目标:

(1)了解电源相序与电动机运转的关系。

(2)掌握实现电动机正、反转运转的控制方法和工作原理。

(3)会进行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与故障排除。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识图和绘图的能力。

(2)通过对电路的安装与故障排除,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和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小组内成员的协作,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让学生再一次的意识到---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对教材的处理:

从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出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对教材加以处理,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坚持以任务为引领,以学生的行为为导向,结合生产实际,确定技能训练项目,发放任务书,严格要求安装工艺规范,模拟生产过程,将课前、课中、课后有效地结合起来。

(五)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知识体系,本项目在本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以此为依据,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的工作原理。

解析重点时,通过PPT演示系统将接触器联锁的整个过程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将过程逐一分解,化抽象为直观,从而达到了突破重点的目的。

2、教学难点:

故障检修与排除。

在平时的项目实训教学中,我对学生的要求是“稳”、“准”、“狠”;平时要汇集大量的知识、经验,活学活用。

本节课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在老师的启发引导和严格要求下,完成故障的检修与排除。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如下教法:

(1)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师向学生交代学习任务,明确任务目标,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天赋和创造才能。

(2)行动导向教学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以“行动顾问”角色出现在教学中。

学生通过自己分析、实施、修正、评价等环节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3)讲练结合一体化教学法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针对性的引导,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做中学、做中教”。

(4)讨论式教学

采用讨论式教学,将学生不易理解、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通过现场讨论发现自身的错误,同时把别人已经出现自己也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

(5)情景教学

采用情景教学手段充分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6)多媒体投影系统

将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将现实生产中难以观察到的正、反转控制过程形象化地显示出来,有利于解析重点、突破难点。

2、学法指导:

问题-探究-解答-结论的自我探究的学习方法

学生分小组,接受任务书,收集、分析、消化资料,相互学习、竞争、讨论最终完成具体的操作任务。

在整个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参与讨论,在“做”中“学”,体现团队合作精神,感受学习过程带来的快乐。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1课前诊断,任务驱动、2项目分析,解析重点、3项目实施,突破难点、4反思总结,知识内化、5项目后延,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出示案例,诊断补偿并导入新课(10分钟)

任务一:

1、复习接触器自锁连续控制电路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2、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实例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价、补充并引出课题。

(PPT出示)

<学生活动>:

积极思考生产实践中的电动机正、反转的实例,踊跃发言。

<教学意图>:

1、诊断补偿是本项目教学的开门砖,为新知打下基础,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2、创设情景,任务驱动。

实例来自生产实际,形象、生动,激发学生急于要去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二)解析重点,扫除障碍。

任务二:

如何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正转用的接触器“KM1”和反转用的接触器“KM2”按什么相序接线的?

(PPT3)

<学生活动>:

观察,得出结论。

KM1按L1-L2-L3相序接线,KM2按L3-L2-L1相序接线。

分析得出:

两个接触器改变电源相序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

<教学意图>: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际的转换:

即理论(反转改变相序)→实际(主、控电路的改变).学生逐渐形成了观察、分析、概括的自我探究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后面的学习;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任务三:

1、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组成

2、接触器联锁

3、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原理

探究活动一、

教师:

出示电路图让学生读出电路图有哪些元器件?

他们有什么作用?

(PPT4)

1、FU1、FU2的作用是什么?

2、FR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

观察、分析电路图,并回答电路组成及各组成元件的作用。

(电源开关、熔断器、热继电器、接触器联锁、联锁触点)。

探究活动二、

教师:

通过提出问题“将KM1、KM2动断辅助触点互相串联在对方的控制回路中有何作用?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如果KM1和KM2同时得电会怎么样呢?

”“生产实际中会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对“接触器联锁”的概念加以引导。

学生:

思考、分析、讨论得出:

将KM1、KM2动断辅助触点互相串联在对方的控制回路中作用是使得KM1和KM2线圈不能同时通电动作,不然,易引起主回路电源短路。

<教学意图>: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个性得到极大的张扬,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的自信。

以极高的积极性迎接下一步的工作,也提高了他们的识图能力。

探究活动三、

教师:

结合PPT引导学生得出电机正转控制。

提出问题“动画过程同学注意观察按下SB1后KM1主触头、常闭触头、常开触头如何变化?

学生:

分组讨论、概括结合多媒体动画演示和老师的启发得出电机正转控制。

探究活动四、

教师:

启发学生利用正转分析反转,并给学生2分钟时间讨论。

师生共同分析反转工作原理,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反应可以给与学生适当的提示。

学生:

分组讨论,概括得出反转电路控制。

请学生上讲台陈述反转原理,其他学生评论、补充。

<教学意图>:

1、步步设疑,以导带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次次将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刻意设计的几个问题,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2、多媒体教学方法将现实生产过程中难以观察到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形象化地显示出来,这样是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降低了难度,节省了时间。

(三)分任务,分步骤,突破难点。

任务四、接触器联锁正反转电路的接线及检测。

1.准备工具和仪表。

2.根据元件明细表清点各元件的数量并检查各元件是否完好无损。

<教学意图>:

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根据原理图设计并画出安装接线图,作为安装接线的依据。

<教学意图>:

让学生感受到,实践生产必须“有依可据”、“有理可循”,让他们意识到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4.安装固定元件,按图接线。

先安装控制电路,再安装主电路。

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再次强调布线工艺。

<教学意图>: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个性得到极大的张扬,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的自信。

5.自检。

<教学意图>:

学生的自我完善又是对知识的查漏补缺,培养了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6.通电试车。

<设计意图>这一过程是学生检验工作成果的过程,是付出努力收获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

7.项目考核

<设计意图>将评价考核表在多媒体投放,让学生明了考核的项目和要求,为技能练习指明了方向,便于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

8.总结

<设计意图>学生对操作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互讨论、交流、切磋,巩固、深化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活动>:

1、下发实习任务书。

2、组织小组长领取实训材料、元件。

3、教师示范操作。

4、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布线工艺,指导学生安全生产。

对现场容易出现的问题防患未然,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5教师监督学生通电试车。

6、根据质量评价表进行项目考核。

7、对产品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且给与鼓励性评价。

<学生活动>:

1、组长领取实训材料、元件。

2、学生画出安装接线图。

3、配线安装。

4、组长检查电路图。

5、通电试车。

6、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四)任务五:

技能扩展--故障分析。

<教师活动>:

1、教师设置故障(电气故障、自然故障)

2、教师示范检修

3、学生故障分析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启发性指导。

故障一:

按下SB3,KM2吸合,但电动机不转;

故障二:

电动机只能正转、不能反转。

<学生活动>分组合作、故障分析。

<设计意图>1、教师示范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操作规范、严谨,注意安全,增强安全意识,进行安全生产。

树立学生的学习榜样,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2、这两个电气故障,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学生思考、讨论完成故障原因,当学生出现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教师再进行有效引导。

使知识顺利迁移、学以致用,目的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任务六、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的电路特点

<教师活动>:

出示PPT电路图,提出问题“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

<学生活动>学生轻而易举地得出答案,争先回答。

1、有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接触器联锁,工作安全可靠。

2、当电动机从正转变为反转时,必须先按下停止按钮,使已动作的接触器释放,复位其互锁触点后,才能按反转启动按钮,否则由于接触器的连锁作用,不能实现反转。

(六)反思总结、知识内化

<学生活动>:

学生结合板书在知识、技能、方法三方面进行项目总结评价,完成实验报告。

<教师活动>:

教师加以补充,给予鼓励性评价。

<设计意图>:

学生总结的过程既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过程。

教师给予评价,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学生的自信。

(七)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教师活动>:

1、基础练习---课堂教学的延伸。

(全体学生必须完成)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提高学习信心。

2、拓展应用巩固提高:

跳一跳吃果子的乐趣。

当电动机从正转变为反转时,必须先按下停止按钮,既然如此操作不便,同学们能不能想出解决的办法?

(有能力学生完成)

将任务后延,为下节课《按钮、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埋下了伏笔。

<学生活动>:

学生课后探究。

<设计意图>这两个任务以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课后去完成。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提出问题为基础,以交流合作为过程,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共同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纵观本节课有四大特点:

让学习从情景中进入,让知识在问题中发现,让探究在互动中进行,让能力在实践中升华。

完成本项目的整个过程中,我都是在引导、启发学生,实现了从发放任务到完成任务这样一个“引导者”的角色。

学生受任务的驱使,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过程的探究活动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层次、情感、和态度。

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把任务五放在技能训练之后,既降低了难度,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积极参加工作的热情,增强自信。

不足之处:

由于考虑到机电学生的基础较差,技能训练的时候还是对学生包办过多,没有真正的放手给学生。

现在看来,基础较差不一定是能力差。

有两位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第一位教师提上一袋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然后开始画苹果。

结果,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像西瓜,第二次画出来的像梨,第三、四次画出来的才像苹果。

第二位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只带一支粉笔,先对学生讲画苹果的注意事项,然后,在黑板上一笔一笔地示范,学生照着老师的样板画出来,结果,所有的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就像苹果。

相比之下,第一位老师的学生虽然画得费劲且不太像苹果,但画出来的却是“生活中的苹果、”“自己的苹果”。

第二位老师的学生虽然画得轻松且很像苹果,但画出来的却是“黑板上的苹果”,老师的苹果。

如果我重新进行这个项目的话,我要学习第一位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