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农民康居工程建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78484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海农民康居工程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临海农民康居工程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临海农民康居工程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临海农民康居工程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临海农民康居工程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海农民康居工程建设.docx

《临海农民康居工程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海农民康居工程建设.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海农民康居工程建设.docx

临海农民康居工程建设

临海市农民康居工程建设

简报

第一期

临海市农民康居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二〇一二年一月十日

【年度成果】

2011年临海市农民康居工程建设工作成果

【总结和思路】

临海市2011年农民康居工程建设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路

【康居回望】

“盼了多年的建房梦终于实现了”

——汛桥镇白岩下村康居工程建设侧记

 

【年度成果】

2011年临海市农民康居工程建设工作成果

2011年全市共启动康居工程实施村91个,通过工作考核74个村,主要工作成果有:

一、规划区内清理并收回情况。

通过这次康居工程共清理并收回宅基地面积共计68万平方米(约1020亩),其中拆除危旧屋4932间26万平方米(约390亩);清理并收回空闲宅基地和自留地面积42万平方米(约630亩)。

二、宅基地复垦情况。

完成复垦面积260亩,通过市级初验。

三、解决农民建房和自然村搬迁情况。

有效解决了实施村绝大多数农民居住问题,共落实建房1280户2385间,建筑占地面积16.75万平方米(约251亩),同时采用建设村级安居房的办法解决了困难户无力建房的问题,共建设安居房25间,建筑面积1562平方米。

实施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民搬迁至生产生活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区,提高生活质量,共撤并了13个自然村,当年实现搬迁人口1686人。

四、康居工程的补助政策兑现情况(投入资金4530万元,减免规费735万元。

)对拆除老屋、危旧房按政策给予30、35、40元不等的补助,共计586万元;在存量建设用地上建房奖励,共计375万元;建设村级安居房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80元进行补助,共计20万元,撤并自然村的搬迁户根据整村撤并率给予补助253万元。

同时全额补助了91个实施村的规划编制和地形测绘费用,共计391万元,减免所有实施村个人建房报批费477万元和近258万元配套费,宅基地复垦共投入资金2600万元。

先进单位奖励170万元,魅力宜居乡村奖励135万元。

五、村庄整治和基础设施投入情况(约7529万元)。

通过康居工程整治了村容村貌,分别开展了道路硬化、污水治理、公厕建设和自来水管道改造等工作。

其中有65个实施村对村庄内道路进行硬化,面积47.9万平方米,共投入资金3729万元;有36个实施村修建污水池84座,铺设了污水管路8.2万米,共计投入资金1261万元;有40个实施村进行了自来水管网改造,铺设管线达10.96万米,投入资金862万元,有43个实施村新建了公厕85座,共投入资金408万元;有26个实施村进行了电网升级改造,共投入资金1269万元。

(临海市康居办)

【总结和思路】

2011年临海市农民康居工程建设工作总结及

2012年工作思路

一、2011年工作开展情况

临海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房改造工作,把该项工作作为推进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来实施,早在2008年就探索启动了农村宅基地“三统一”工作,09年在更高起点系统谋划,启动实施农民康居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09、10连续两年被评为省农房改造先进县市。

2011年,我市继续围绕“分类指导、突出示范、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不断完善政策、强化措施、创新机制,全面推进农民康居工程建设,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去年我市共启动实施91个村,考核合格74个村,完成台州市下达的年度任务的116%;共拆除旧房4932间26万平方米,清理并收回村内空闲宅基地和自留地面积630亩,复垦新增耕地260亩,落实农民建房1280户2385间;全市完成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235户,改造建设农房8738户。

去年市级投入康居工程奖补政策资金4530万元,镇村两级共投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7529万元,拉动全市农村住房消费18.5亿元。

2011年8月份,全省农房改造建设与中心镇发展改革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我市的农房改造工作得到了赵书记、吕省长的高度肯定。

具体来说,去年我们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作了不懈努力:

(一)强化组织领导。

针对去年换届年的特殊情况,我市强化对农村康居工程建设组织建设,及时调整完善市、镇、村三级组织网络。

市级层面,党政主要负责人到位后,多次召开会议布置任务,及时将实施目标和年度建设任务全部分解下达到镇(街道)及行政村,并签订三方责任状,落实责任。

镇村层面,在及时调整镇、村康居工程领导小组人员的基础上,市康居办多次召集镇村一线干部,开展业务培训和政策宣传,并要求各镇(街道)完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落实专人具体抓”的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做到任务、人员、措施“三落实”。

(二)强化规划引领。

农村住房改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我们把规划修编作为关键环节来抓。

去年,我市补助400多万元,用于91个实施村修编村庄规划。

并根据各村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区位、地形地貌和产业结构,因村制宜,分类指导。

在理念上,按安居、康居、宜居三种需求来推进,继续开展评比“魅力宜居”乡村活动,积极培育“可看、可比、可学”的示范点,2011年评选了江南张家岙等5个“魅力宜居”乡村,落实奖励资金135万元(奖励标准按大、中、小村分别给予35万、25万和15万元奖励)。

在实施上,按整村改造、清理整合、村庄整治三种类型分类实施。

在方式上,按城中村社区化、城郊村集聚化、平原村多样化、山区村特色化等“四化”要求进行改造,坚持建设与保护相结合,对能展示地方历史和人文特色的场所实行保留、整治和归并,彰显农村的民俗和乡土文化。

(三)强化要素保障。

推进农房改造工作,土地和资金要素保障是关键。

在土地保障上,积极落实“政策保地、整合生地、周转用地”措施,在年度指标安排上向农房建设倾斜,确保“年度用地指标中安排不少于20%比例用于农民个人建房”;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将其与农房改造建设紧密结合,规定土地综合整治复垦的指标和康居工程清理盘活的指标,必须优先用于解决农民建房。

去年投入1000多万,启动实施10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完成8个项目,共复垦新增耕地208亩,落实农民建房指标180亩。

在资金保障上,通过政府专项划拨、金融机构贷款、部门涉农资金整合、农民自筹和市场化运作等方式拓宽渠道,破解农民建房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难题。

其中,市财政划出专项资金2000多万用于康居工程建设;减免实施村农民建房行政事业性收费500多万元;市农信社发挥“小额丰收贷款卡”优势,加大对困难农户建房的信贷扶持力度,去年对全市农户发放贷款48.36亿,其中用于农房改造项目的贷款4.19亿元。

(四)强化服务管理。

在建房审批上,针对审批手续繁、环节多、周期长问题,我们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将全市农民建房审批权全部下放到镇(街道),提供规划审批一站式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保障建房审批通畅。

在质量监管上,在全市组建农民建筑工匠义务协管会,将行业自律监管与政府管理相结合,组织培训工匠1000多人次,发放通用图集1000册,加强了农房质量和安全管理。

在完善政策上,去年我市相继出台新农村建设“三十条”、加快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意见、康居工程考核验收办法等政策文件,为康居工程及新农村建设推进提供了政策支持。

在宣传发动上,我们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简报、网络等方式开辟康居工程专栏,宣传和解答政策,推介先进典型,并结合电影下乡、远程教育,在全市各实施村播放康居工程专题片,努力使康居工程深入人心,为推进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此外,还组织开展了“美丽新农居”摄影大赛,扩大了农民康居工程影响力。

(五)强化督查考核。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1-2个月分片到各地进行专题调研和督查;邀请组织百名市政协委员开展为期3个月的农民康居工程建设专项民主监督,建言献策。

同时,继续将康居工程纳入镇(街道)“两个社会”考核范围,实行加扣分制度,建立完善了月通报制度,做到周分析、月通报,在全市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年终根据各镇(街道)的工作实绩进行统一评比,评选出永丰镇等6个先进单位,落实奖励资金170万元(一等奖1个,奖励50万元;二等奖2个,奖励30万元;三等奖3个,奖励20万元)。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在农房改造建设推进工程中,我市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用地指标紧张,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市农民建房指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年度计划指标总量有限,每年仅1500亩左右,而我市每年农村个人建房需求约1200亩,用地指标严重不足,面临农民建房违法抢建的压力。

二是农房改造建设亮点不亮,特色不突出。

我市开展农民住房改造建设已有4年,验收通过了299个村,但是真正建成有特色的还不多,缺少亮点,像杜桥南溪村这样典型太少。

三是资金筹措困难。

市级层面,随着宅基地复垦指标的取消,导致康居工程建设变成纯粹的财政投入,项目内资金难以平衡,财政资金压力大。

村级层面,村集体组织大部分经济困难,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难,缺口大。

农民层面,建房普遍缺少建设资金,金融机构出于资金安全和盈利需要,很大一部分农民还是贷不了款,不敢贷款。

三、2012年工作打算

今年,我市将根据赵洪祝书记在全省千万工程暨农房改建现场会的讲话精神,围绕临海市委第十三届党代会“千年古城新崛起”的奋斗目标和“全面推进三大示范区建设”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开展康居工程建设,解决农民建房难题,提升我市新农村建设水平,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抓任务落实。

今年我市农民康居工程的工作目标是新启动实施村63个,完成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200户,农房改造建设4800户。

目前各镇(街道)选点立项工作已全面开展,力求早立项、早启动、早建设。

二是抓规划引领。

围绕“两年实施、三年提升,应拆尽拆、应建尽建”的十二五规划要求修编村庄规划,因村制宜,合理确定改造建设的方式、途径、内容和标准,确保有特色、有亮点,确保科学性、合理性。

继续按照城中村社区化、郊区村集聚化、平原村多样化、山区村特色化的“四个化”建设要求,有侧重地分类推进。

三是抓建设管理。

在质量监管上,严格落实“按图施工、内行人施工”、工程监理等规定,提高农房改造建设质量。

在建房模式上,将在全市范围内着力推广杜桥镇南溪村(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监管)、白水洋镇东山村(拼户联建)和古城街道灵江村(立改套和统一代建)等三种建房管理模式。

同时,建立行业自律监管与政府管理相结合的农民建筑工匠协管会,严格建筑工匠资格证的发放和年审考核工作

四是抓资源整合。

我们将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民康居工程、“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美丽乡村、坡地村庄、中心村建设等工作的有机结合,加强对山坡地的利用和开发、存量建设用地的复垦、盘活,进一步整合各部门的涉农资金,破解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

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引导农民通过宅基地有偿退出、跨村镇置换、换城镇住房等途径,向集镇区、中心村及移民小区集聚。

 

【康居回望】

“盼了多年的建房梦终于实现了”

——汛桥镇白岩下村康居工程建设侧记

近段时间来,汛桥镇白岩下村的蒋敏香每天心里像吃了蜜似的,整天乐呵呵。

“过年前我们就可以搬进新房了!

”蒋敏香指着正在建造的两层小洋楼一脸幸福的说。

“我的老房子是上世纪80年代造的,到现在已经破破烂烂了,和周围的新房子比差远了。

一直想有个舒适宽敞的新家,可建房指标太紧张了。

多亏了康居工程,村里给我安排了宅基地,盼了多年的建房梦终于实现了。

高兴的还不只是蒋敏香一家,今年白岩下村通过康居工程建设,一共帮助53户村民解决了建房指标。

过去,由于建房指标有限等原因,“建房难”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村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十分强烈。

“盖房子是村民一辈子的大事,我们一直在想办法解决,但没有指标也只能干着急。

”村党支部书记蒋行林谈起以前的情况时显得有些无奈。

今年全市康居工程启动后,村“两委”决定抓住这一有利契机,进一步加快村庄建设,切实解决村民“建房难”的问题。

为此,他们通过入户调查和宣传发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并多次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传达上级有关精神,积极宣传康居工程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认识,为康居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此基础上,该村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村庄规划,开展应拆未拆老屋排摸处理。

对涉及到的村民,由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分头走访,做好思想工作,解释优惠政策,分析利弊关系,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在党员干部的带头下,村民们纷纷拆除了破旧建筑。

期间,共拆除老屋39户52间,清理出空闲宅基地2543平方米,完成宅基地复垦20亩。

“这些宅基地清理回收后,村民建新房的指标就有了着落。

”村民委主任蒋功利如是说。

在解决好村民“建房难”问题的同时,该村又对村庄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共拆除违章构筑物30处1600平方米。

同时,进一步完善道路、排污、公厕、自来水等基础设施,村内路宽了、水清了、地绿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康居工程给老百姓带来了大实惠,不仅让我们住上了新房,也让村内的环境变得越来越漂亮了。

”如今,面对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白岩下村村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更高了。

(汛桥镇康居办)

 

报:

台州市委办、市府办,台州市国土局、台州市建设局、台州市

农办、台州市财政局,市农民康居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发:

各镇(街道)、市级各相关部门

签发:

周洪华编校:

吴锋EMAIL:

lhsty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