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78086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哈尔滨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哈尔滨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哈尔滨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哈尔滨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尔滨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

《哈尔滨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哈尔滨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

哈尔滨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0年哈尔滨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得 分

 

评卷人

 

 

一、积累·运用(共26分)

1.按照提示或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

(8分)

(1) ,玉垒浮云变古今。

(2)池上碧苔三四点, 。

(3)刘方平《夜月》中,诗人敏感地捕捉深夜稀疏的几声虫鸣,表现生命萌动的欢乐情绪的诗句是:

“,       ”。

(4)2009年7月11日,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病逝。

他的学生回忆道:

季老先生在九十多岁高龄仍笔耕不辍。

对此,季老曾引用苏轼的《浣溪沙》中“

?

的词句作答。

(5)夜,不论是歌舞宴饮,还是更深人静,常引发诗人绵绵的情思。

请从你的积累中,列举一首古诗词中含“夜”字的上下句,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伧俗(cāng)  蓑草连天重峦叠嶂(ruán)因地制宜

B.瞥见(piě)广袤无垠颔首低眉(hàn)长嘘短叹

C.喑哑(yīn)强聒不舍恼羞成怒(nǎo)涕泗横流

D.恻隐(chè)有列可援鳞次栉比(zhì)如座针毡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为了做好太湖蓝藻治理工作,省委主要领导赶赴无锡,下车伊始便亲临现场查看情况。

B.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

C.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美丽的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一块冰冷的“大石头”。

D.取缔黄色网站,净化网络环境,眼前当务之急的任务是加大执法力度。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今年“五一”期间,我是个别景点由于垃圾箱设置过少,导致游客垃圾乱丢。

对此,我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

B.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C.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D.我们的报刊、杂志,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5.2009年10月31日上午,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先生在北京逝世。

巨星殒落,他的崇高人格将永驻人间,如同闪耀在天际的星光,照亮后来人前行的路程。

就在一个月前,钱学森被评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这是他深爱的人民在他生前给他的最高评价。

感动中国,感动世界,人们会记住宇宙中有一颗不落星,叫“钱学森星”

拟写对联,悼念大师。

(2分)

上联:

学问高于山峰人格超越时空精忠报国真君子

下联: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时任中国驻美大使的李肇星,一次在美国俄亥俄州大学演讲时,一个美国老太太问他:

“你们为什么要‘侵略’西藏?

”李肇星一改往日之态,没有直接反击,在得知老太太是德克萨斯州人后,他说:

“你们德克萨斯州1845年才加入美国,而早在13世纪中叶,西藏已纳入中国版图。

您瞧,您的胳膊本来就是你身体的一部分,您能说您的身体侵略了您的胳膊吗?

”老太太一听就乐了,她热烈地拥抱住李肇星,连声说:

“谢谢您,谢谢您让我明白了历史的真相。

李肇星的讲话表达了哪两层意思(每层15字以内)?

为什么他能成功说服老太太?

(1)表达的意思:

(2)成功说服的原因:

7.综合性学习(7分)

六十年峥嵘,弹指一挥间。

“新中国60华诞庆典”落下帷幕之际,语文老师组织了以“走进‘盛世中国,举国同庆'”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班级的一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

图景描述(2分)

下面图片展示的是“56根民族团结柱整整齐齐地排列成两行,朝着庄严的天安门城楼,在国庆大典上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画面。

请你展开联想,描述这道亮丽的风景。

(100字左右)

(2)活动二:

寓意解读(2分)

请你根据积累和历史知识,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10时,隶属于武警北京总队礼炮支队的112名礼炮手操作56门礼炮交替鸣放60响,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伴随着第一声炮响,国旗护卫队队员托枪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出发,绕行孙中山像,到达国旗杆基座后列队站好,放下枪。

这时,最后一声礼炮刚好结束。

国旗护卫队行进过程中迈出正步169步,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

现场解说(3分)

认真观看下面图片,为其拟写一段现场解说词。

要求:

突出“方队”的特征,赞誉其风貌;语言简洁得体;50-100字。

 

得 分

 

评卷人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9——10题。

(4分)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棒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8.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

从哪句诗可以看出?

(2分)

 

9.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

(2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喜雨亭(节选)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一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10.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1分)

官吏相与庆于庭

1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

(1)明年:

(2)治:

(3)相与:

12.翻译句子。

(2分)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13.从文中哪些句子能看出“喜雨”二字?

(2分)

1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么的思想感情?

(2分)

得 分

 

评卷人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秋天的树(17分)

赵丽宏

①【A】秋风在大地上游荡。

夏日的酷暑像一群惊慌失措的野兽,在悄然而至的秋风里一哄而散,逃遁得不知去向。

②秋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

年轻时代生活在乡村的那几年,我真正理解了成熟和收获与秋天的关系。

在高旷澄澈的蓝天下,等待收割的稻田金浪起伏,长江边的芦花银波荡漾,迁徙的雁群排着整齐的队伍飞向远方,天地之间回荡着它们的鸣唱……这是无比美妙的景象。

在城市里,看不到成熟的秋林和原野,也闻不到成熟的果实和稻谷的清香,你只能从气温的变化中感觉秋天。

高楼大厦一年四季以不变的姿态屹立在你的视野里,它们绝不会因季节的变化而有所动。

③从我书房的那扇西窗中望出去,能看到三棵树,一棵樟树,一棵月桂,还有一棵枇杷树。

也许,在一年四季中,吸引我的目光时间最多的是这几棵树。

在休息的时候,在思索的时候,我总是凝视着窗外,欣赏它们婀娜多姿的绿色身影。

它们向我展现着生命轮回的过程,向我昭示着自然兴衰起伏的生机,使我联想起我在大自然中曾经有过的种种美妙经历。

④春天,它们最早把清新的绿色送入我的眼帘,使我感受到生命的蓬勃和多彩。

夏天,它们用浓浓的绿茵遮挡炎阳,在酷暑中带来些许清凉。

这三棵树,引来了很多飞鸟,每天早晨,都能听到鸟在树阴中快乐地唱歌。

此刻,那棵月桂树上已经蓓蕾满枝,再过些日子,空气中就会飘漾起桂花的清芬。

空气中如果有树的气息,世界也会变得清新亲切。

⑤我知道,随着秋风的加剧,随着气温的下降,很多大树的绿叶会枯黄,会从枝头脱落。

⑥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衰亡和没落。

冬天,那些常青的树木依然用绿色证明着它们的存在。

而那些脱尽了树叶的树木,同样使我感觉到生命的顽强。

【B】在寒风和霜雪中,光秃秃的树杈就像无数伸向天空的手臂,它们似乎是想拥抱什么,召唤什么。

凝望这些冬天的树,我的心里不会有枯萎的联想,冬天是无法消灭这些树木的,等春风一来,它们马上会萌芽长叶,把绿色的春的消息传遍人间。

⑦是的,此刻,我想为树,为这些人类的朋友说几句感激的话。

它们默默地屹立在我们身边,给我们绿,给我们宁静,给我们清新的空气,却从来不会要人类回报它们。

在我们这个城市里,有不少年龄比我们上一代的老人们还要老的大树,它们目睹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也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这座城市。

它们不但没有使我们的城市变得衰老,还使一代又一代人从它们身上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我们的城市因为它们而显得年轻。

树是沉默的,面对自然,它们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然而面对人类的摧残,它们却无可奈何,只能逆来顺受。

在这个世界上,树是人类最重要最可靠的朋友,我们理应对它们满怀感激之心。

15.文章第②段写了乡村秋天的哪些自然景象?

请加以概括。

(3分)

16.下面一段话是从原文抽出来的:

(3分)

“好在城市里有树。

树,向城里的人们报告者秋天的消息。

这段话的恰当位置在第自然段与第自然段之间。

理由是:

17.从文中划线的语句中任选一句,指出它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

(3分)

【A】秋天在大地上游荡。

夏日的酷暑像一群惊慌失措的野兽,在悄然而至的秋风里一哄而散,逃遁得不知去向。

【B】在寒风和霜雪中,光秃秃的树杈就像无数伸向天空的手臂,它们似乎是想拥抱什么,召唤什么。

18.书房的窗外只有三棵树,但在一年四季中却能吸引“我”的目光时间最多,这是为什么?

(4分)

19.本文的作者对城市里的树情有独钟,感慨良多。

你认为他从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迪?

(4分)

 

(二)

人带着海洋的印记(13分)

(一)人体水分和海洋动物相似

①地球之所以物种繁茂,生命昌盛,是因为有约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

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很多动物都还残留着海洋的印记。

比如,很多哺乳动物,包括人,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产生鳃裂,这就是它们的祖先适应海洋生活的证据。

经测定,婴儿在子宫中发育到第三天时,胚胎所含的水分占体重的97﹪,与海洋中的水母所含水分的比重91﹪相似;新生儿身上含水量达80﹪;1岁的孩子身体内的含水量就和成人一样了,占体重的70﹪左右。

(二)血液很像原始的海水

②前苏联科学家弗·杰普戈利茨还特意把海水和人类血液进行对比测量,结果发现海水和血液中溶解的化学元素的相对含量惊人相似。

在海水中:

氯为55.0﹪,钠为30.6﹪,氧为5.6﹪,钾为1.1﹪,钙为1.2﹪,其他元素为6.5﹪;在血液中:

氯为49.3﹪,钠为30.0﹪,氧为9.9﹪,钾为1.8﹪,钙为0.8﹪,其他元素为8.2﹪。

这应该不是偶然的巧合。

③海水的固有特征就是带有咸味,当你吃东西不慎咬破舌头时,你也会尝到血的咸味。

经测定,血液的含盐度,一般为千分之十左右(海洋学规定,盐度以千分比计),币普通海水的平均含盐度(3.5﹪)要低一些。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人类的远祖由海中登上陆地的时候,海水咸度还不像现在这样高,恰和现在人血的咸度相等。

(三)人体内也有个“小海洋”

④海洋中的海流永不停息地循环运动,不断地进行着水的运移和再分配,同时也为地球带来了动力并调节着温度。

人体里也存在这样一个“小海洋”,不断地进行着这种水体的运移和再分配:

血液也不停地循环,犹如海洋中的海流。

一颗健康的心脏就像一个自动泵,每分钟要泵3.5-5.5升血液。

对于一个80岁高龄的老人来说,他一生中心脏压出的血液约2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深2米,直径约360米的小海湾的水量。

(四)人体内部海洋”作用大

⑤当人体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失水时,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给患者皮下或静脉中注射生理盐水,最常用的是浓度为0.85﹪-0.9﹪的氯化钠溶液。

这就是向人体内部“海洋”补充“海水”,是维持生命必需的。

一个人要维持自己的生命,每昼夜必须吸收2.5升水,否则,人的机体就会因失水而致病。

如此计算,一个人一生中所喝的水大约为900吨!

⑥水是良好的溶剂,人体中的有毒物质和代谢的残余物质都溶解在水中,随尿液排出体外。

产生尿液的肾就像是自动过滤器,成年人在一昼夜间血液会通过肾360次,约每4分钟就会循环一周。

由此可见,人体“内部海水”流动得是多么剧烈!

⑦人体中的任何部位都离不开水:

汗水通过毛孔由皮肤表面排出,调节了人体的温度;眼泪不停地排出,润湿了人们的眼睛,冲洗出眼睛中的灰尘;还有唾液、胆汁、胃液、淋巴液………无一不是在水的参与下才得以发挥作用。

人类的生活、繁衍,乃至人生死的全部过程,也始终离不开水。

⑧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处于水平衡状态。

一旦破坏了这一平衡,就会产生严重后果。

如果水不能正常排出,就会在体内泛滥,身体浮肿!

如果体内的水比正常量减少1﹪,人就会感到口渴;当减少5﹪时,皮肤会起皱纹,口腔干燥,意识模糊;当失水15﹪时,人就会死亡。

⑨可见,维持人体内部“海洋”中的正常水量是何等的重要!

20.为什么说“人带着海洋的印记”?

(4分)

 

21.第⑤段中的“海洋”和“海水”为什么要加引号?

(1分)

 

22.用表格来举例介绍本文使用的两种主要说明方法及作用。

(4分)

 

说明方法

举例

作用

23.说说下列加点的词语是否能够去掉?

为什么?

(2分)

1岁的孩子身体内的含水量就和成人一样了,占体重的70﹪左右。

 

24.把第④段中的划线句子改为平实的说明后,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变化?

(2分)

 

得 分

 

评卷人

 

四.25.作文

广袤无垠的草原上,一轮火红的太阳徐徐升起,我们期待着美好一天;辽远深邃的夜空中,一弯钩月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烈日炎炎的夏天,妈妈手中的小小蒲扇,恰似一杯凉茶沁人心脾;寒风凛凛的冬天,老师不经意地关门,让瑟缩的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暖意……这自然的美景、人间的真情,需我们用心去感受,需我们用笔去描绘,请你以“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

④字迹工整,书写清楚(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00

400

6600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古诗文积累

(1)锦江春色来天地

(2)叶底黄鹂一两声(3)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4)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5)示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C3.C

4.D(A.“并非”和“不无”,同时本句又是一个否定句,这就相当于是三重否定,表意恰好相反;B句中的数量短语位置不当,表意不明,句中的“几个”既可修饰“学校”,又可修饰“领导”D句中的“此”指代不明,可指“嘴上说说”,也可指“采取果断措施”)

5.森林大过沙漠功劳永载史册万古流芳科学家

6.表达的意思:

(1)西藏早就是中国领土

(2)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第一部分;说话得体,用类比和比喻的手法,从老太太身边熟知的事情说起

7.

(1)示例:

在庆祝新中国六十华诞之际,宽广的天安门广场新添了一道壮美的图景:

56根民族团结柱矗立在广场东西两侧。

远看如将士列阵,威武豪壮;近看如楼桩初起,勃然向上。

沐秋风玉露,披朝霞夕照,蔚为大观。

(2)56个民族共同庆祝国庆60周年;从1840年至今169年的不平凡历程。

(3)示例:

下面接受检阅的是三军女兵方队,秋风送爽,风和日丽,在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众多“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姑娘正迈着整齐的步伐接受胡锦涛主席的检阅。

“英武、靓丽、秀美”的女兵方队列阵,再一次刷新了社会对新一代青年的印象。

二.古诗文阅读

8.开放之早,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9.表现其凌寒独开的精神品质

古文译文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修建官舍。

在厅堂的北面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作为休息的场所。

这一年的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这件事,预示为丰收年。

后来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老百姓才因此担忧,过了三月份,一连下了三天才停住。

于是官吏们在厅堂中一起庆贺,商人们在市场上一起歌唱,农夫们在田野里一起欢欣,忧愁的人因此快乐,生病的人因此痊愈,而我的亭子恰好建成。

10.官吏/相与庆于庭

11.

(1)第二年

(2)修建(3)一起

12.后来却整月不下雨,百姓正为此忧虑

13.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14抒发作者喜雨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心。

三.现代文阅读

(一)

15.稻谷成熟,芦花盛放,雁群迁徙

16.在②-③段之间。

因为第②段写的是同为秋天但在城市与乡村却有不同感受,第③段开始直至结尾作者写的都是城市的树,所抽取的段落是过渡段,从乡村的秋天过渡到城市的秋天,所以应放在②-③段之间。

17.【A】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酷暑比作野兽,化抽象为形象,用“一哄而散”“逃遁”把季节的更替表现得具体可感。

【B】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赋予枝杈以人的情态,生动地展现了枝杈生命的顽强。

18.因为这三棵树向“我”展现着生命轮回的过程,昭示着自然的兴衰起伏的生机,使“我”联想起在大自然中曾经有过的种种美妙经历,让“我”感受到生命的蓬勃与顽强。

19.树将生命奉献给了城市但不求回报,面对自然与人类的摧残它们只是坚韧而顽强的活着,作者从中感悟到我们应该感激树,要向树一样善良、顽强和宽容。

(谈个人启迪要联系生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二)

20.

(1)人体所含水分的比重相似;

(2)海水和血液中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含量惊人的相似;(3)海水咸度和人血的咸度相似;(4)海洋中的海水不停地循环运动,人体内也存在这样一个“小海洋”,不断地进行着水体运移和再分配;(5)人体“内部海水”流动如同海水流动,人体处于水平衡状态。

21.因为用在这儿,不是海洋、海水的常用词义,而是特殊的含义,即指人体内部血液循环和血液

22.示例:

说明方法

举例

作用

列数字

如果体内的水比正常量减少1%,人就会感到口渴;当减少5%时,皮肤会起皱纹,口腔干燥,意识模糊;当失水15%时,人就会死亡。

通过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人体处于水平衡状态的重要性,也即缺水对人体的危害。

作比较

经测定,婴儿在子宫中发育到第三天时,胚胎所含的水分占体重的97%,与海洋中的水母所含水分的比重91%相似。

通过作比较,给读者留下具体鲜明的印象,突出人体水分和海洋动物相似的特点。

23.不能去掉。

因为“左右”不确定,表示范围,说明1岁的孩子身体内的含水量可以大于70%,也可以小于70%,去掉“左右”就成了确数,与事实不符,使说明不准确。

24.平时说明:

血液如海洋中海流一样不停地循环。

一颗健康的心脏,每分钟需要压出3.5—5.5升血液。

(意思相近即可)生动说明比平时说明语言更形象,更能吸引读者,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25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