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箱出运安装方案07.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77503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箱出运安装方案0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沉箱出运安装方案0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沉箱出运安装方案0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沉箱出运安装方案0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沉箱出运安装方案0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沉箱出运安装方案07.docx

《沉箱出运安装方案0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箱出运安装方案07.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沉箱出运安装方案07.docx

沉箱出运安装方案07

长乐长屿陆岛交通码头工程沉箱出运、安装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长乐长屿陆岛交通码头工程项目经理部

 

长乐长屿陆岛交通码头工程沉箱出运、安装施工方案

 

主编单位: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厂有限公司

长乐陆岛交通码头工程项目经理部

主编:

审核人:

编制日期:

编报日期:

二0一五年八月

一、工程概况

1.1简述

长乐长屿陆岛交通码头工程沉箱共计16座,其中CX1型12个,CX2型4个。

沉箱出运时用300t起重船配合1000t平板驳从松下码头预制场运输至施工现场,现场采用起重船吊装。

2.2气象

本工程采用长乐气象站资料,统计成果如下:

(1)气温

年平均气温19.3℃;极端最高气温39.5℃;极端最低气温-1.30℃。

(2)降水

平均年降水量1383.3mm;年最大降水量1916.0mm;

一日最大降水量254.0mm;

降水量主要集在5、6月和8、9月,其中5、6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31%,10月至翌年1月降水量仅占全年13%,全年降水量≥25mm的降水日数为14.4天。

(3)雾况

多年平均雾日数为7.2天,多出现在1~4月份,尤以4月份最多。

(4)风况

多年平均风速为4.1m/s,强风向为NE,最大风速为34m/s,常风向为NE,频率为31%。

盛行风除7月份多为SSW风向外,其余为NE方向风,每年5~10月本区可能受热带风暴(台风)影响。

全年≥8级风天数平均35.4天,最多80天,最少7天。

2.3潮位特征值

根据牛头湾2003年短期潮位资料统计,反映牛头湾附近海域潮汐特征值如下:

实测最高潮位:

7.53m

实测最低潮位:

-0.07m

平均高潮位:

5.98m

平均低潮位:

1.60m

最大潮差:

6.84m

最小潮差:

1.92m

平均涨潮历时6h6min

平均落潮历时6h19min

(3)设计水位

设计高水位:

7.03m

设计低水位:

0.80m

极端高水位:

8.32m

极端低水位:

-0.36m

二、编制依据

2.1《长乐长屿陆岛交通码头工程》工程设计图纸。

2.2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2.3业主对本工程的质量和工期等要求(施工合同)。

2.4《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57-2008)。

3、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3.1沉箱出运

沉箱在预制场预制完成砼达到设计强度(100%)后出运,由预制场负责出运吊装上驳,吊装采用300t起重船起吊,1000t驳船运输。

由于小沉箱单座最大重量为187t,1000t驳船一次可运输3座。

沉箱运输前,考虑起重船在装载过程中的稳定及在不同装载情况下的抗风浪能力等。

沉箱上驳后应确保重心与驳船中心线重合,并检查沉箱是否垂直坐落,有无倾斜,并及时调整。

沉箱装运前,在运输船舶底部预墩放沉箱位置铺设20mm厚木板,木板块与块之间进行可靠连接,两边采用压杠压紧,保证木板不滑移、不跑位,并采用红油漆在预墩放沉箱位置画上记号(沉箱底面方框),便于起重起吊上驳。

3.1.1沉箱起吊上驳

①在试吊荷载基础上继续加载,至沉箱离开沉箱支墩或纵移车50cm~100cm距离。

②沉箱起吊稳定后,缓慢匀速下放至运输驳船预先标记要墩放沉箱的位置上,并确保沉箱垂直平稳坐落。

③沉箱起吊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加强沟通,指挥手势要统一。

3.1.2沉箱运输

①对沉箱运输航道提前进行水深测量(主要是临时航道),并进行试航,以确运输船舶的吃水要求。

沉箱运输过程中采用GPS导航控制。

②根据本海域气象、水文资料,及时收听天气预报选择运输时间。

③沉箱采用1300t驳船运输至现场,航行过程中配备拖轮1条,以确保沉箱运输安全。

④航行运输过程设专人跟踪负责,随时向项目部汇报,包括船位、航速、航向、风力、风向及江面情况和沉箱状况,发现船倾斜或其它问题及时采用措施。

3.2沉箱安装

3.2.1工艺流程

3.2.2施工方法

沉箱在预制场预制完成砼达到设计强度(100%)后出运,由预制场负责出运吊装上驳,吊装采用300t起重船起吊,1000t驳船运输。

由于小沉箱单座最大重量为187t,1000t驳船一次可运输3座。

沉箱运输前,考虑起重船在装载过程中的稳定及在不同装载情况下的抗风浪能力等。

沉箱上驳后应确保重心与驳船中心线重合,并检查沉箱是否垂直坐落,有无倾斜,并及时调整。

3.2.2.1起吊、安装沉箱

①在试吊荷载基础上继续加载,至沉箱离开驳船顶面50cm~100cm距离。

②沉箱稳定后,带动起重船锚缆,使沉箱大致就位于基床预安位置,并将沉箱紧贴定位驳船,进行测量定位。

③沉箱就位后,缓慢匀速下沉,下沉至沉箱底面距基床顶面1.5m~2m时,停止下沉,测量人员持GPS上沉箱顶面进行精确定位,起重人员利用沉箱顶面预埋的拉环进行带缆,与起重驳船或已安沉箱采用滑轮组连结,人工拉紧各点缆绳,起重船匀速下放使沉箱准确就位。

在沉箱即将就位时测量人员要随时将GPS数据反馈给沉箱安装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再指挥安装人员和起重船上操作人员根据水流、风向情况调整锚缆和滑轮组,使沉箱平稳、准确的落在基床上。

④沉箱落至基床后,测量人员继续利用GPS进行观测,并记录临水面与施工准线偏移数据和沉箱四个控制点标高。

如测得的数据超出设计和规范要求,需重新起吊后进行安装。

后续沉箱安装按照技术交底中交待的沉箱安装顺序和基床整平顺序进行安装,沉箱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沉箱间距、平面位置和码头前沿线的顺直度。

⑤沉箱安装完毕后,在沉箱四控制点布设沉降和纵向位移观测点,测量初始值,以后按规范规定时间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3.2.2.2进水孔封堵

沉箱安装合格后及时进行箱内回填砂,回填前,需对沉箱底部预留的进水孔进行水下封堵,防止沉箱内漏砂。

沉箱底部进水孔采用预制的圆台型砼块緾无纺土工布进行封堵,封堵时要确保封堵严实、不脱落、不漏砂。

4、质量保证措施

4.1沉箱安装前,对所用基线、控制点进行校核;检查基床有无落淤或异物,合格后方可安装,否则需吸泥、清理后再安装。

4.2沉箱起吊和运输必须按主办工程师的技术交底严格控制,确保满足沉箱起吊平衡和整体稳定。

4.3沉箱的吊运、安装过程中要防止碰撞,在沉箱周围布设旧轮胎或废弃的D型护弦。

4.4沉箱安装后在顶面设立明显标志(标志应带有闪光灯),以防止高潮时及夜间过往船只撞坏沉箱。

4.5沉箱安装是施工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实际施工中要充分优化技术方案,通过典型施工进行技术改进创新,提高沉箱安装质量及效率。

4.6在沉箱安装过程中,严格控制码头前沿线的顺直度,确保安装质量,码头总长度的施工误差要按施工段逐段消除,使码头岸线总长度控制在规范要求之内。

沉箱安装时,缝宽尽量按照负误差控制,测量人员要随时测量剩余空档的距离,做好预控工作,确保安装质量和码头岸线长度。

4.7沉箱的牵引、安装过程中都要防止碰撞,在沉箱接缝处要放木枋等揉性材料,一方面控制缝宽,另一方面保护沉箱。

4.8起重人员要定期检查索具设备情况,确保安全。

4.9沉箱安装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见下表)

沉箱安装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见下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

(mm)

检验单元和数量

单元测点

检验方法

1

临水面与施工准线的偏差

逐件检查

2

经纬仪、钢尺测量前沿两角顶部角顶部

2

临水面错台

100

1

用钢尺测量

3

接缝宽度

50

2

用钢尺测量顶部前后两端

4

竖向倾斜

H/250

2

水准仪、全站仪

5

轴线位置

150

2

用经纬仪测量纵横两方向

五、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5.1沉箱运至现场起吊安装前必须确保运输船驻位稳定后(锚缆已带紧)方可起吊。

5.2吊装时应严格按技术交底要求的起吊顺序(先中间后两边),严禁随意吊装,避免船头船尾高差过大,造成危险。

5.3沉箱吊装时,注意观察各种设备的状态,并作好记录。

发现异常要及时向技术员等主管人员反映并采取措施解决,避免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作业。

5.4起重船应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站在明显位置,必须带袖标,指令清晰,按规定的哨声、手势或信号进行起吊作业。

5.5连接索具时,递送工具不得抛掷,应用绳索系送,防止落物伤人。

施工人员不得到沉箱墙体上面,以免高处坠落。

5.6沉箱上挂软梯安装时应检查其可靠性。

使用人员在确认软梯与沉箱固定牢靠的前提下方能使用。

5.7进行沉箱吊装作业必须穿好救生衣。

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严禁班前、班中喝酒。

5.8沉箱安装尽量避免夜间作业,如需夜间作业,必须在有足够的照明和确实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方可作业。

六、环保措施

6.1环境方针:

预防污染、节能降耗、文明施工、构筑屏障、造福社会;

6.2施工人员做到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省工程材料、降低噪音、废弃物按指定地点排放,不得向海水中乱扔杂物,规范施工用品中的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管理,杜绝火灾,防止污染;

6.3所有的施工船舶、机械和设备要做到定期的维修保养,保持在良好的标准状态运行,减少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6.4每天对各种机械进行检查,及早发现问题,防止机械漏油污染环境;

6.5工作完毕后,要及时关闭电源,减小电的消耗。

减轻机械负担;

6.6卡环、木枋等小物件需用专用的工具袋存放,严禁乱抛乱放;

6.7施工废料集中到指定地点堆放,统一运走或处理。

对质地较轻的材料要有防护措施,防止因海边大风四处吹散;

6.8施工材料妥善保管、节约使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现象;

6.9合理控制施工现场的噪声污染。

昼间小于70db,夜间小于55d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