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压力测控技术》课程设计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76725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压力测控技术》课程设计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矿山压力测控技术》课程设计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矿山压力测控技术》课程设计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矿山压力测控技术》课程设计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矿山压力测控技术》课程设计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山压力测控技术》课程设计实施方案.docx

《《矿山压力测控技术》课程设计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压力测控技术》课程设计实施方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山压力测控技术》课程设计实施方案.docx

《矿山压力测控技术》课程设计实施方案

矿山压力测控技术课程设计实施方案

项目一矿山压力显现识别能力

任务一畅想没有力的世界

一、课时:

2课时

二、地点:

综合楼E203

三、方案设计

1.六个一案例讲解(5分钟)

题材:

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

作为20世纪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另一个是量子力学),其质能方程E=mc2著称于世,并因为“对理论物理的贡献,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因病逝世。

爱因斯坦一生成就卓越,其名字已成为“天才”的代名词。

2.教师讲述本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

(5分钟)

按照逻辑关系,化整为零,将任务分为五个小任务,并简单解释每个小任务在任务中的地位。

任务1:

什么是力?

任务2:

用什么方法去准确怎样确定一个力。

任务3:

胸口碎大石表现出力的哪一面?

任务4:

力大无穷的张飞右手提着自己的头发,但是不能把自己提起来,你知道为什么吗?

任务5:

畅想没有力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3.组织学生分组按照逻辑关系研讨五个小任务(60分钟)

(1)人员组织

班级分组,每个小组5-8人不等,学员自由结合,共分为5个小组。

(2)研讨

鼓励小组成员间有声讨论,可以通过网络、教材等信息源完成任务。

不允许小组间交流,不允许随意下座位。

每个小组在最后研讨答辩之前不知道自己的题目是哪一个小任务。

(3)答辩

运用随机抽签的方式,按照小任务的顺序随机抽取小组进行对针对小任务的答辩讲解,由老师和其他小组作为评委。

(4)考核

根据其他小组对该小组的答辩满意度进行量化打分,形成良性竞争。

4.老师分析总结:

(15分钟)

(1)讲解内容方面

(2)讲解逻辑方面

(3)演讲技巧

5.电子作业(5分钟)

本节课各小组答辩总结

项目一矿山压力显现识别能力

任务二揭开矿山压力的神秘面纱

一、课时:

2课时

二、地点:

综合楼E203

三、方案设计

1.六个一案例讲解(5分钟)

题材:

神秘辐射环视地球附近反物质监测呈现异常

意大利罗马大学研究人员研究发现,据PAMELA卫星数据显示,关于在地球附近存在一个反质子环的理论是正确的。

这个环是由于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顶部粒子的原子核发生碰撞而产生的。

为了检验这个高能辐射环理论,研究人员转向使用用于反物质探测的方法,该卫星上装载有一个宇宙射线探测器的接受板,定期进行监测。

探测器经过的区域,被科学家称为“南大西洋异常”区域,在这个区域内,范艾伦辐射环穿过地球的高层大气

2.教师讲述本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

(5分钟)

按照逻辑关系,化整为零,将任务分为六个小任务,解释每个小任务在任务中的地位。

任务1:

网络收集泥石流并从泥石流中的一个小石头的角度分析泥石流。

任务2:

网络搜索地震,并从实稳前后分别分析楼房的受力情况。

任务3:

根据新闻,分析盗墓者所打盗洞塌方可能原因。

任务4:

根据任务3,讲解矿山压力的由来。

任务5:

根据任务4,讲解矿山压力显现的由来,并用两个字概括矿山压力显现。

任务6:

根据任务3、4讲解什么是矿山压力控制,并用两个字概括矿山压力控制。

3.组织学生分组按照逻辑关系研讨六个小任务(60分钟)

(1)人员组织

班级分组,每个小组5-8人不等,学员自由结合,共分为6个小组。

(2)研讨

鼓励小组成员间有声讨论,可以通过网络、教材等信息源完成任务。

不允许小组间交流,不允许随意下座位。

每个小组在最后研讨答辩之前不知道自己的题目是哪一个小任务。

(3)答辩

运用随机抽签的方式,按照小任务的顺序随机抽取小组进行对针对小任务的答辩讲解,由老师和其他小组作为评委。

(4)考核

根据其他小组对该小组的答辩满意度进行量化打分,形成良性竞争。

4.老师分析总结:

(15分钟)

(1)讲解内容方面

(2)讲解逻辑方面

(3)演讲技巧

5.电子作业(5分钟)

本节课各小组答辩总结

项目一矿山压力显现识别能力

任务三把握巷道围岩应力状态及矿山压力显现的脉搏

一、课时:

2课时

二、地点:

综合楼E203

三、方案设计

1.六个一案例讲解(5分钟)

题材:

炼焦

炼焦是指炼焦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1000℃左右(高温干馏),通过热分解和结焦产生焦炭、焦炉煤气和其他炼焦化学产品的工艺过程。

冶金焦炭含碳量高,气孔率高,强度大(特别是高温强度),是高炉炼铁的重要燃料和还原剂,也是整个高炉料柱的支撑剂和疏松剂。

炼焦副产的焦炉煤气发热值高,是平炉和加热炉的优良气体燃料,在钢铁联合企业中是重要的能源组分。

炼焦化学产品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因此炼焦生产是现代钢铁工业的一个重要环节。

2.教师讲述本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

(5分钟)

按照逻辑关系,化整为零,将任务分为六个小任务,解释每个小任务在任务中的地位。

任务1:

距离巷道又近到远,围岩的状态会发生怎么的变化?

任务2:

矩形巷道和椭圆巷道那种应力集中系数低?

巷道半径越大,极限平衡区越小,对吗?

岩石强度越低,极限平衡区越大,对吗?

任务3:

简述掘进阶段以及无采掘影响阶段顶底板移近量的变化情况?

任务4:

简述采动影响阶段顶底板移近量的变化情况?

任务5:

分别简述采动稳定阶段、二次采动影响阶段顶底板移近量变化情况?

任务6:

为什么通常将底板岩巷布置在c区(p18图1-18)?

3.组织学生分组按照逻辑关系研讨六个小任务(60分钟)

(1)人员组织

班级分组,每个小组5-8人不等,学员自由结合,共分为6个小组。

(2)研讨

鼓励小组成员间有声讨论,可以通过网络、教材等信息源完成任务。

不允许小组间交流,不允许随意下座位。

每个小组在最后研讨答辩之前不知道自己的题目是哪一个小任务。

(3)答辩

运用随机抽签的方式,按照小任务的顺序随机抽取小组进行对针对小任务的答辩讲解,由老师和其他小组作为评委。

(4)考核

根据其他小组对该小组的答辩满意度进行量化打分,形成良性竞争。

4.老师分析总结:

(15分钟)

(1)讲解内容方面

(2)讲解逻辑方面

(3)演讲技巧

5.电子作业(5分钟)

本节课各小组答辩总结

项目一矿山压力显现识别能力

任务四模拟演练采煤工作面内矿山压力显现

一、课时:

4课时

二、地点综合楼E203

三、方案设计

1.六个一案例讲解(10分钟)

题材:

地球磁极与生命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有磁场,这是我们早已知道的常识,但很少有人研究地磁场与生命之间的关系。

从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升空,太空人经历了没有引力而且还失去地磁场的环境后,科学家开始研究地磁场对生命的影响。

一旦地磁场消失,地球上的居民将就会面临难以抵御的种种威胁。

因为磁性层将人类与宇宙中最危险的带电粒子隔离起来,好似地球的保护罩。

一旦失去这一保护罩,蔬菜谷物都会因受到0.3微米波长的强紫外线辐射而减产,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减弱,海洋藻类、鱼类将大批死亡。

更严重的是,人类将因强紫外线辐射而患上皮肤癌,生物将因染色体变化而发生遗传性疾病,某些生物,包括高级智能生命,将面临灭顶之灾。

2.教师讲述本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

(10分钟)

按照逻辑关系,化整为零,将任务分为六个小任务,解释每个小任务在任务中的地位。

任务1、请简述回采工作面的概念,并说出回采工作面有哪些部分构成,最后详细介绍顶板的分类,以及不同类型顶板之间的区别。

任务2、讲解处理采空区的原因,并说出常用的采空区的处理方法。

任务3、为什么要研究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破断规律及其形成结构的稳定性。

并举例说明。

任务4、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的相关理论和假说有哪些?

截止到目前较为成熟的是哪一种?

并对其特征给予简单介绍。

任务5、什么是直接顶的初次垮落距?

初次垮落是由什么决定的?

最后说出当直接顶的厚度与采高成什么关系时,直接顶垮落后能充满采空区?

任务6、什么是基本顶的初次断裂步距?

其计算公式是什么?

基本顶发生断裂时,先从哪里开始断裂,并说出原因?

最后断裂形状是什么?

3.组织学生分组按照逻辑关系研讨六个小任务(120分钟)

(1)人员组织

班级分组,每个小组5-8人不等,学员自由结合,共分为6个小组。

(2)研讨

鼓励小组成员间有声讨论,可以通过网络、教材等信息源完成任务。

不允许小组间交流,不允许随意下座位。

每个小组在最后研讨答辩之前不知道自己的题目是哪一个小任务。

(3)答辩

运用随机抽签的方式,按照小任务的顺序随机抽取小组进行对针对小任务的答辩讲解,由老师和其他小组作为评委。

(4)考核

根据其他小组对该小组的答辩满意度进行量化打分,形成良性竞争。

4.老师分析总结:

(30分钟)

(1)讲解内容方面

(2)讲解逻辑方面

(3)演讲技巧

5.电子作业(10分钟)

本节课各小组答辩总结

项目一矿山压力显现识别能力

任务五寻找冲击矿压形成之路

一、课时:

2

二、地点:

综合楼E203

三、方案设计

1.六个一案例讲解(5分钟)

题材:

新技术照亮煤炭应用前景

煤炭目前约占全球能源消费量的1/4,是仅次于石油的第2大能源,也是成本最低的发电原料之一。

但由于燃烧煤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煤炭的形象不佳,应用受到限制。

为此,发达国家近年来加快了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步伐,使煤炭的应用前景变得亮丽起来。

2.教师讲述本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

(5分钟)

按照逻辑关系,化整为零,将任务分为三个小任务,解释每个小任务在任务中的地位。

任务1:

网络搜索什么是冲击矿压。

任务2:

冲击矿压能够产生哪些危害。

任务3:

冲击矿压是由于什么原因产生的。

3.组织学生分组按照逻辑关系研讨三个小任务(60分钟)

(1)人员组织

班级分组,学员自由结合,共分为三个小组。

(2)研讨

鼓励小组成员间有声讨论,可以通过网络、教材等信息源完成任务。

不允许小组间交流,不允许随意下座位。

每个小组在最后研讨答辩之前不知道自己的题目是哪一个小任务。

(3)答辩

运用随机抽签的方式,按照小任务的顺序随机抽取小组进行对针对小任务的答辩讲解,由老师和其他小组作为评委。

(4)考核

根据其他小组对该小组的答辩满意度进行量化打分,形成良性竞争。

4.老师分析总结:

(15分钟)

(1)讲解内容方面

(2)讲解逻辑方面

(3)演讲技巧

5.电子作业(5分钟)

本节课各小组答辩总结

项目一矿山压力显现识别能力

任务六矿山压力显现的识别能力考核

一、课时:

2

二、地点:

教学矿井

三、方案设计

1.六个一案例讲解(5分钟)

题材:

选煤

也称洗煤。

从原煤中分选出符合用户质量要求的精煤的过程。

炼焦用煤对灰分、硫分均有一定要求者,必须使用用经过洗选的精煤。

煤的岩相组成以及煤中矿物质的数量、种类、性质和分布状态,都是影响煤的可选性的因素。

针对原煤可选性的难易程度,选煤厂常用的工艺有跳汰、重介旋流器、重介浅槽、动筛跳汰、浮选等。

其它选煤方法还有风选、螺旋分选等2.考核介绍。

(5分钟)

矿山压力显现识别能力分为以下几个能力小任务进行考核:

任务1:

教学矿井运输大巷内手指口述矿山压力形成过程、矿山压力显现、矿山压力控制等概念。

任务2:

教学矿井盘区回风巷内手指口述冲击矿压形成过程。

任务3:

综采面运输平巷内手指口述常见的矿山压力显现。

任务4:

综采面内手指口述顶板移动情况、矿压显现情况。

3.组织学生分组,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接受考核(60分钟)

(1)人员组织

班级分组,学员自由结合,共分为四个小组。

(2)研讨

鼓励小组成员间交流。

不允许小组间交流。

每个小组在最后答题前不知道自己的题目是哪一个任务。

(3)考核

运用随机抽签的方式,按照小任务的顺序随机抽取小组进行对针对小任务的任务考核,由老师和其他小组作为评委。

4.老师分析总结:

(15分钟)

(1)讲解内容方面

(2)讲解逻辑方面

(3)演讲技巧

5.电子作业(5分钟)

矿山压力显现识别能力总结报告,1500字以上

项目二矿山压力显现的测量和测量结果分析能力

任务一测量巷道表面位移

一、课时:

2课时

二、地点:

教学矿井

三、方案设计

1.六个一案例讲解(5分钟)

课题:

3D打印

8月24日上海,10幢3D打印建筑在上海张江高新青浦园区内交付使用,作为当地动迁工程的办公用房。

这些“打印”出来的建筑墙体是用建筑垃圾制成的特殊“油墨”,按照电脑设计的图纸和方案,经一台大型的3D打印机层层叠加喷绘而成,10幢小屋的建筑过程仅花费24小时。

2.教师讲述本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

(5分钟)

按照施工顺序,化整为零,将任务分为六个小任务,解释每个小任务在任务中的地位。

任务1、我们要测量的巷道表面位移有哪些,这些位移是怎么产生的?

任务2、在教学矿井高档面运输顺畅内布置测站和测点。

任务3、在水平应力大的巷道内布置测点,应该注意什么?

任务4、ddj测杆的使用。

任务5、收敛计的使用。

任务6、超声波断面测量仪的使用。

3.组织学生分组按照施工顺序完成六个小任务(60分钟)

(1)人员组织

班级分组,每个小组5-8人不等,学员自由结合,共分为6个小组。

(2)行动

每个小组自主去工作指定地点去完成各自的任务,等待老师验收。

(3)验收

运用随机抽签的方式,每一组同学课前抽取一个任务,然后整节课只需完成该任务即可,完成后等待老师验收并打分。

4.老师分析总结:

(15分钟)

(1)施工内容完整性

(2)施工顺序正确性

5.电子作业(5分钟)

本节课各小组实践总结

项目二矿山压力显现的测量和测量结果分析能力

任务二测量巷道支护设备载荷和变形量

一、课时:

2

二、地点:

教学矿井

三、方案设计

1.六个一案例讲解(5分钟)

题材:

神奇的材料

【科技讯】8月22日消息,章鱼和乌贼能够通过改变皮肤颜色将自己融入周围环境当中。

现在,一个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布满感光元件的可弯曲变色材料来模拟章鱼的皮肤。

这种材料上带有对温度敏感的染料,能够自动感知周围环境,并产生与周围环境相近的颜色。

这项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用于商业、工业以及军事目的。

研究论文于8月18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2.教师讲述本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

(5分钟)

按照施工顺序,化整为零,将任务分为六个小任务,解释每个小任务在任务中的地位。

任务1、在教学矿井内盘区回风巷内的拱形巷道支护区域布置测站、测点观测支架所受载荷以及变形量。

任务2、在教学矿井内盘区回风巷内的拱形巷道支护区域布置测量断面测量拱形支架所受载荷、变形量。

任务3、在教学矿井高档面回风平巷内布置测量断面测量梯形支架所承受的载荷、变形量。

任务4、以话剧形式讲解机械式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任务5、以话剧形式讲解液压式测力计工作原理。

任务6、以话剧形式讲解钢弦式测力计工作原理。

3.组织学生分组按照施工顺序完成六个小任务(60分钟)

(1)人员组织

班级分组,每个小组5-8人不等,学员自由结合,共分为6个小组。

(2)行动

每个小组自主去工作指定地点去完成各自的任务,等待老师验收。

(3)验收

运用随机抽签的方式,每一组同学课前抽取一个任务,然后整节课只需完成该任务即可,完成后等待老师验收并打分。

4.老师分析总结:

(15分钟)

(1)施工内容完整性

(2)施工顺序正确性

5.电子作业(5)

本节课各小组实践总结

项目二矿山压力显现的测量和测量结果分析能力

任务三测量巷道围岩内的松动圈

一、课时:

2课时

二、地点:

教学矿井

三、方案设计

1.六个一案例讲解(5分钟)

题材:

岩石力学概述

美国地质协会岩石力学委员会于1964年提出的岩石力学定义为:

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力学性状的一门理论和应用科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岩石在不同物理环境的力场中产生各种力学效应的学科。

该定义概况了岩石破碎和稳定两方面的主题,也概括了岩石在不同物理环境中各种应力状态下的变形、破坏规律。

这是一个较广泛、较严密并得到广泛认可的定义。

岩石力学又称为岩体力学。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岩石与岩体已有严格的区分,因此有人认为应将岩石力学改为岩体力学更切合本学科的研究主题。

但是,岩石力学这一名词沿用已久且使用普遍,所以岩石力学和岩体力学是同一学科。

2.教师讲述本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

(5分钟)

按照施工顺序,化整为零,将任务分为三个小任务,解释每个小任务在任务中的地位。

任务1、教学矿井内手指口述巷道围岩内的松动圈是如何形成的。

任务2、模拟研习超声波测井探测法。

任务3、模拟研习深基点位移计观测方法。

3.组织学生分组按照施工顺序完成三个小任务(60分钟)

(1)人员组织

班级分组,学员自由结合,共分为3个小组。

(2)行动

每个小组自主去工作指定地点去完成各自的任务,等待老师验收。

(3)验收

运用随机抽签的方式,每一组同学课前抽取一个任务,然后整节课只需完成该任务即可,完成后等待老师验收并打分。

4.老师分析总结:

(15分钟)

(1)施工内容完整性

(2)施工顺序正确性

5.电子作业(5分钟)

本节课各小组实践总结

项目二矿山压力显现的测量和测量结果分析能力

任务四、监测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

一、课时:

2课时

二、地点:

教学矿井

三、方案设计

1.六个一案例讲解(5分钟)

题材:

人生建议

(2)

6)不要指望生活会完全公平的。

7)如果一场战役的失败会为你赢来整个战役的胜利,不要犹豫,果断地放弃(这场战役)。

[此句为直译,其含意是有时需要及时放弃局部战役上的目标,确保整体目标的实现]

8)不要怕说“我不知道”。

9)每天称赞3个人。

10)一年至少欣赏一次黎明的到来。

2.教师讲述本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

(5分钟)

按照施工顺序,化整为零,将任务分为四个小任务,解释每个小任务在任务中的地位。

任务1、教学矿井高档面内布置测站。

任务2、教学矿井高档面测站内安设测量仪器。

任务3、高档面内模拟观测方法与记录。

任务4、观测数据的处理

3.组织学生分组按照施工顺序完成四个小任务(60分钟)

(1)人员组织

班级分组,学员自由结合,共分为4个小组。

(2)行动

每个小组自主去工作指定地点去完成各自的任务,等待老师验收。

(3)验收

运用随机抽签的方式,每一组同学课前抽取一个任务,然后整节课只需完成该任务即可,完成后等待老师验收并打分。

4.老师分析总结:

(15分钟)

(1)施工内容完整性

(2)施工顺序正确性

5.电子作业(5分钟)

本节课各小组实践总结

项目二矿山压力显现的测量和测量结果分析能力

任务五监测综采液压支架工作面

一、课时:

2

二、地点:

教学矿井

三、方案设计

1.六个一案例讲解(5分钟)

题材:

煤矿一次死亡百人以上事故

河南省新豫煤矿公司宜洛煤矿事故原因:

自然通风,井下没有禁止明火的规定,认为是工人卸照明灯具或吸烟引起。

1950年2月27日义马局义洛矿老李沟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87人,伤39人该矿煤层,内含大量沼气。

因系土法开采,自然通风,其工程多不合规格。

每届春夏及夏秋季之交,风压时达平衡,风流不畅,沼气存积,遇有明火,即起爆炸。

2.教师讲述本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

(5分钟)

按照施工顺序,化整为零,将任务分为四个小任务,解释每个小任务在任务中的地位。

任务1、教学矿井综采面内布置测站。

任务2、教学矿井综采面测站内安设测量仪器。

任务3、综采面内模拟观测方法与记录。

任务4、观测数据的处理

3.组织学生分组按照施工顺序完成四个小任务(60分钟)

(1)人员组织

班级分组,学员自由结合,共分为4个小组。

(2)行动

每个小组自主去工作指定地点去完成各自的任务,等待老师验收。

(3)验收

运用随机抽签的方式,每一组同学课前抽取一个任务,然后整节课只需完成该任务即可,完成后等待老师验收并打分。

4.老师分析总结:

(15分钟)

(1)施工内容完整性

(2)施工顺序正确性

5.电子作业(5分钟)

本节课各小组实践总结

项目三矿山压力显现的测量和测量结果分析能力

任务六预报和观测顶板变形与破坏

一、课时:

2

二、地点:

教学矿井

三、方案设计

1.六个一案例讲解(5分钟)

题材:

四月份云南透水事故

4月7日4时50分,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黎明实业有限公司下海子煤矿一采区工作面放炮引发透水事故,造成22人被困。

截至4月18日20时,经搜救在井下找到21名被困矿工遗体,尚有1人被困。

2.教师讲述本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

(5分钟)

按照施工顺序,化整为零,将任务分为六个小任务,解释每个小任务在任务中的地位。

任务1、教学矿井综采面顶板区域模拟布置顶板移动的测点测站。

任务2、收集和整理顶板移动的资料。

任务3、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对顶板移动进行预报。

任务4、教学矿井综采煤顶板区布置测点测站,监测顶板来压情况。

任务5、观测数据处理。

任务6、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对来压进行预报。

3.组织学生分组按照施工顺序完成六个小任务(60分钟)

(1)人员组织

班级分组,学员自由结合,共分为6个小组。

(2)行动

每个小组自主去工作指定地点去完成各自的任务,等待老师验收。

(3)验收

运用随机抽签的方式,每一组同学课前抽取一个任务,然后整节课只需完成该任务即可,完成后等待老师验收并打分。

4.老师分析总结:

(15分钟)

(1)施工内容完整性

(2)施工顺序正确性

5.电子作业(5分钟)

本节课各小组实践总结

项目二矿山压力显现的测量和测量结果分析能力

任务七、编写矿压观测报告

一、课时:

2

二、地点:

综合楼E203

三、方案设计

1.六个一案例讲解(5分钟)

题材:

德国维特根露天采矿机

1)首次在中国使用

2)产品特点介绍

3)采矿机优点介绍

4)采矿机结构介绍

5)使用案例分析—胜利煤矿

2.教师讲述本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

(5分钟)

给学生提供6份现场资料,让学生参考编写矿压监测报告

3.组织学生分组研究6分现场资料。

(70分钟)

(1)人员组织

班级分组,学员自由结合,共分为6个小组。

(2)研讨分析

鼓励小组成员间有声讨论,可以通过网络、教材等信息源完成任务。

不允许小组间交流,不允许随意下座位。

(3)提交作品

(4)老师打分

根据其他小组对该小组的答辩满意度进行量化打分,形成良性竞争。

4.老师分析总结:

(10分钟)

(1)报告格式

(2)报告内容

项目二矿山压力显现的测量和测量结果分析能力

任务八矿山压力显现的测量能力考核

一、课时:

2

二、地点:

教学矿井

三、方案设计

1.六个一案例讲解(5分钟)

题材:

一带一路

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50多个国家、44亿人口和21万亿经济体。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考核介绍。

(5分钟)

矿山压力显现测量能力分为以下几个能力小任务进行考核:

任务1:

模拟测量教学矿井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