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安全隐患处治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572311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9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安全隐患处治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公路安全隐患处治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公路安全隐患处治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公路安全隐患处治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公路安全隐患处治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安全隐患处治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

《公路安全隐患处治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安全隐患处治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路安全隐患处治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docx

公路安全隐患处治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

版本:

第一版

报告编号:

KR-APJ/GZJJ-XXXX

XXXXXXXX

公路安全隐患处治工程

安全预评价报告

 

XXXXXXXX安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

APJ-(X)-00X3-XXXX

二零一零年四月

 

 

地址:

XXX省XXX市XX号XXX大厦X楼

邮编:

电话:

传真:

网址:

Email:

 

XXXXXXXX公路安全隐患处治工程

安全预评价报告

 

法定代表人:

XXXX

技术负责人:

XXXX

评价项目负责人:

XXXX

 

二O一O年四月

 

评价人员

姓名

资格证书号

从业登记号

签名

项目负责人

XXX

项目组成员

XXX

XXX

XXX

XXX

报告编制人

XXX

XXX

XXX

XXX

报告审核人

XXX

过程控制负责人

XXX

技术负责人

XXX

0800000000205XXX

 

前言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规范安全生产条件,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要求,进一步加强XXX道路运输业等公众聚集场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关于做好建设项目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2006】124号)和《关于加强有色、冶金、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电力、贸易、服务、交通、军工、民爆、信息产业、城市燃气等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管工作的通知》(湘安监管二【2006】132号)等国家和XXX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法律法规、有关文件精神,应对XXX道路运输安全保障设施严格按照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开展安全评价工作。

XXX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委托XXXXXXXX安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对XXX公路安全隐患处治工程的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进行安全评价。

XXXXXXXX安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接受安全预评价委托后,迅速成立了由国家注册安全评价师组成的安全评价项目组。

在XXX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XXX局大力支持与配合下,项目组通过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资料,对评价对象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并按照《安全预评价导则》的要求,根据其一阶段施工图设计的内容、评价单位提供的资料及现场勘查所收集材料,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该技改项目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影响等级,并据此提出消除、预防和降低事故的对策措施,以达到该项目建设取得最低事故率、最小损失、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的目的。

同时按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提出了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在此基础上编写了《XXXXXXXX公路安全隐患处治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

 

第一章概述

1.1评价目的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为XXXXXX公路安全隐患处治工程建设项目安全性预测提供科学依据,对本建设项目存在安全注意事项的系统或单元提出安全措施,以利于提高XXX公路安全隐患处治工程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满足安全运营要求。

1.2评价依据

1.2.1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本次安全预评价依据的职业安全卫生法规和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及各部委颁布的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依据的法律和法规见表1-1,依据的标准见表1-2。

表1-1主要的法律和法规

法规名称

文号及发布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199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1989】

《工伤保险条例》

国务院令375号【2003】(修改稿未公布)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393号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

发改投资1346号【2003】

《关于做好建设项目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协调124号【2006】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办字[2001]39号

《漏电保护器安全监察规定》

劳安字16号【1990】

《关于加强有色、冶金、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电力、贸易、服务、交通、军工、民爆、信息产业、城市燃气等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管工作的通知》

湘安监管二132号【2006】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549号【2009】

《关于印发《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的通知》

国经贸189号【2000】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国经贸委令第13号【1999】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安全监察规定》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2000】

表1-2本次安全预评价依据的标准

标准名称

标准号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安全色》

GB2893-200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2894-2008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1986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1994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

《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18053-200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11651-2000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GB8196-2003

《机械安全防止意外启动》

GB/T19670-2005

《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T5226.1-2002

1.2.2有关工程项目的技术文件、资料

1)、《XXXXXXXX公路安全隐患处治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XXXXXX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0.3

2)、《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XXX地质,参考用),XXX省XXX工程勘察院,2007.12

3)、其他会议纪要及设计图纸等

1.3评价范围

本次安全预评价的范围是:

XXX公路安全隐患处治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等)中道路安全保障条件等安全设施设计情况。

本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涉及到环保、地质灾害等内容,以相关部门的专项评价为依据。

1.4评价程序

安全预评价程序一般包括:

前期准备;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等。

1)前期准备

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组建评价组;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例;对类比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等内容。

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生产工艺流程或场所的特点,识别和分析其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3)划分评价单元

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分析基础上,根据评价的需要,将建设项目分成若干个评价单元。

4)选择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根据被评价对象的特点,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

根据选择的评价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以确定事故可能发生的部位、频次、严重程度的等级及相关结果,为制定安全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6)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及建议。

7)做出安全评价结论

根据分析评价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指出建设项目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明确应重视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给出建设项目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结论。

8)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

本项目预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1。

图1-1安全预评价程序图

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

XXXXXX是国家重点AAAA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

建设项目主要对XXX道路安全隐患进行处治,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

2.1工程背景及位置

工程项目位于XXXXXXXX,该XXX位于XXX省的西北部,属XXX管辖。

距市区XXkm,距省会XXX市XXkm,内、外部交通非常便利。

XXXXXXXX面积达264平方公里,XXX内三千座石峰拨地而起,八百条溪流蜿蜒曲折。

XXX内岔路口非常多,很多漂亮的景点比较偏僻,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游人往往无法正确的估计时间,绕路和走往返的冤枉路是很多纯粹的自助旅游者所经常碰到的事情。

完善道路交通体系和路标指示体系成为保障旅游便捷与安全的重要工作。

XXXXXX每年接待游客达XX人次,自驾车X万台次,高峰期达XX台次/日。

而XXX道路多为20世纪80年代所建,技术等级、线形指标低下,连续急弯、陡坡现象严重,属典型的山岭重丘道路,特别是XXX独特的地理环境,沿线大部分路段路侧为深山峡谷、地势险要,现有的安全保障设施简单、防护等级较低,事故隐患突出。

而XXX道路作为连接各景点游客运输的重要通道,道路安全保障为重中之重。

因此,随着XXX旅游业的不断发展,XXX道路交通量大增,提高公路通行质量、确保行车安全已成为创建安全和谐的XXX旅游环境的重要保障。

2010年3月XXX持续雨雪,最低气温降至零度以下,3月8日,由XXX区委、政府领导带队,组织交通、运管、交警、XXX等相关部门40余人,冒着严寒深入核心XXX开展综合调研和交通秩序整治工作。

3月15日,区委常委、副区长XXX在关于XXX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有关问题的办公会议中指出,安全重于泰山,XXX道路交通畅安十分重要,各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全区要实行部门联动,适时采取超强超硬措施,全面落实安全防事故各项措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核心XXX道路交通安全和秩序井然。

并成立XXXXXX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建设领导小组,确定“XXXXXXXX公路安全隐患处治工程”。

随后,XXXXXX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在2010年3月提交《XXXXXXXX公路安全隐患处治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2.3项目所在地的气象水文

XXX属亚热带山地季风型湿润气候区。

终年气温温和,年平均气温12~15℃左右,其中海拔XX米以下的地带,年平均气温X℃左右,海拔X米以上的中、高山地带,年平均气温X℃左右。

一年之中,最冷为X月,月平均气温X~X℃之间。

最热为X月,月平均气温X~X℃左右。

全年降雨量X到X毫升,年降雨日140~180天,无霜期260~300天。

XXX四季分明,冬长夏短。

春季为每年的3月到6月,到了6月下旬,XXX开始进入夏季,直至9月上旬。

夏季平均气温在22到26℃之间,最高时也不过32℃左右。

秋季大约从9月中旬开始,终于11月底,共约80天。

月平均气温12~15℃。

冬季气温较低,从12月到次年2月。

区内地表无大的水系。

2.4工程实施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2.4.1地形地貌

工程建设道路区域地处XXX北褶皱侵蚀、剥蚀山地北东部,所处的地形主要为泥盆系中统云台观组砂岩形成的构造侵蚀、剥蚀型中低山地形。

地貌类型只有砂岩峰林侵蚀构造重力地貌和河谷侵蚀堆积地貌两种类型。

2.4.2地层岩性

道路建设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层、冲洪积层和泥盆系中统云台观组。

现分述如下。

1)第四系

残坡积层分布于山坡坡脚及冲沟两岸地形平缓处,上部为褐黄色~桔黄色含粉砂质粘土、粉质粘土及腐殖土;下部为含粉砂质碎石土。

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冲洪积层分布于XXX溪河床两岸,上部为粘性土,下部为碎石土。

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2)泥盆系中统云台观组

道路建设区域均有分布,主要为灰白色薄~肉红色中厚层砂岩。

2.4.3构造及地震

1)地质构造

道路建设区域所处大地构造为扬子准地台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中段,具体位于区域性XXX—XXX—XXX深大断裂的北西盘。

褶皱构造位置属XXX向斜的北西翼,评估区内出露地层泥盆系中统云台观组,岩层总体倾向北东30°~50°,倾角为4°~15°。

场区内节理裂隙主要发育于泥盆系中统云台观组砂岩中,区内发育的节理主要有四组。

在长期的风化淋滤作用下,形成了建设场地内独特的峰林景观地貌。

从上看出,评估区地质构造简单。

2)区域地壳稳定性

场区内新构造运动表现为地壳缓慢上升,间隙性抬升是本区新构造运动的主要形式,发育有多级剥蚀夷平面。

新构造运动对道路保障设施改造工程不产生具体影响。

场区内地震较弱,根据国家标准GBl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标定,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对照原基本烈度表,相当于烈度6度震区。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4.4水文地质

道路改造场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

1)松散岩类孔隙水

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冲积层和斜坡浅层残坡积层中,冲积层含水层为沙砾石层,含水性好,残坡积层含水层为碎石土层,含水微弱,地下水位埋深一般较浅,随季节变化较大。

2)基岩裂隙水

主要分布在基岩裂隙中,含水层为砂岩中的节理裂隙。

水位埋深随地形变化而变化。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评价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

2.4.5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场区内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其中主要有公路建设、公用建筑场地平整等,其影响主要为切坡、填方及弃土可能导致坡体失稳而产生滑坡、崩塌,目前场区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2.4.6地质环境条件小结

根据XXX省XXX工程勘察院对XXX省XXX岩土工程勘察研究成果,有如下一些特殊地质条件需要在本工程中注意参考:

1.该区域场地易产生危岩崩塌、泥石流及滑坡等地质灾害,属抗震危险地段,场地稳定性和地基适宜性较差。

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对基础施工有一定影响。

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较大,宜在枯水期进行基础施工。

3.本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

2.5工程实施条件

2.5.1实施路段

以下4条路段为典型的弯急、坡陡山区公路。

l、XXXX线(K0+000~K8+065)为XXX至XXX必经之路,路段弯多,坡陡,路面平均宽度5.5m。

2、XXXX线(K0+000~K15+570)为XXX至XXX必经之路,路段弯多,坡陡,路面平均宽度5m。

3、XXXX线(K0+000`K10+178)为XXX至XXX必经之路,路段弯多,坡陡,路面平均宽度5m。

4、XXXXXX支线(K0+000~Kl+539.89)、XXXXXX支线(K0+000~K0+910.4)、XXX上站支线(K0+000~K2+267.24)、XXX下站支线(K0+000、K0+760.6)为XXX进入XXX索道,XXX必经之路,路段弯多,坡陡,路面平均宽度5.5m。

2.5.2道路现状

1)原有道路状况

原有道路全部位于XXX内,山岭重丘区,多为20世纪80年代所建公路,技术等级低,部分路段处于等外级公路标准,线形指标低下,急弯、陡坡路段集中,且大部分路段伴山临崖,路侧险要级别高,行车安全隐患严重。

90年代进行了路面硬化及后期的通乡公路改造,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或沥青铺装,路面宽度5.5m~6.5m不等。

随着近年交通量的增大,路面病害较为严重,有待进行改造改善。

2)原有安保设置

标志:

实施路段除原XXX公路标志设置较为齐全外,其他路段标志均设置不全,部分标志版面污染损坏严重,容易降低驾驶人员对这些标志的注意力。

同时缺少桥梁限重标志,大部分桥梁为老桥,未重新改造加固,需结合桥梁设计的实际情况,添加部分限重标志。

防护设施:

部分段路侧防护设置主要以砖砌挡块为主,部分险要路段以示警墩、柱代替,无防撞作用。

如XXX线K3+700~K4+000路段处,XXX线K13+210~K13+290路段,弯道外侧险要,且处于曲线急弯外侧,仅设置柱式护栏,极易发生车辆冲出路面,造成了严重事故。

部分路段路侧险要,无安全设施,极易造成严重事故,如XXX线K3+680路段,位于急弯外侧,右侧为高坎,坎下有民房,无安全防护设施;如XXX线K2+780路段,位于急弯外侧,路侧高边坡,险要程度高,无任何防护设施及必要的标志,因车辆转弯惯性,极易导致车辆驶出路外,酿成交通事故。

路基病害:

部分道路路基下边坡沉陷,路面悬空,给安全行车带来巨大隐患,如XXX线K7+600处;路基上边坡坍塌,造成路基积水,如XXX线K5+600~K5+660处。

2.6工程实施方案

2.6.1设计原则

设计单位根据对现场的调查与分析,针对不同的路线特点,不同的事故及隐患特征,在技术上实施以“主动引导、突出重点,适度防护、全时保障”为准则,避免只侧重被动防护而盲目设防或过度设防,对环境及景观造成破坏。

根据现有道路交通安全情况,优先解决已经存在安全问题的路段,然后按照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区别实施。

在各类安保措施形式的选择上,确保工程实施“经济可能、技术可行、方案有效”,并力求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实现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

1、对重点路段(事故多发点及事故隐患路段)加强安全控制,并与公路、交警等部门现场勘察,分析其特点,确定导致事故及隐患的具体原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理处治措施;其他路段适度防护。

2、对原有防护设施尽量利用,安全等级不够的予以重建(拆除重建或加固利用):

对原有的标志、标线进行利用,缺损、毁坏的应重新修复,同时对事故多发及隐患路段增加补充。

3、对急弯、陡坡主要采用警告、限速、视线诱导等措施进行处治;视距不良路段进行弯道内侧的宽容绿化处理,对桥涵、路侧险要、库区沿线路段采用增设不同级别的防撞护栏及视线诱导等综合处治措施。

4、实施宽容路侧处理措施,可以采用合理的标志、标线等设施,加强诱导,以利于行车安全;通过对边沟与路肩的处治、路侧净区范围内的障碍物处理,提供可能宽度的路侧净区,减少车辆驶出路外可能造成的伤害。

2.6.2标志标牌

通过交通标志的引导、提醒、警示,向公路使用者提供正确无误的信息,使司机能提前预知前方道路变化,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及时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交通标志全线统一布局,形成整体性,其设置应为其功能性服务,力求以最少的表识数量,正确的布设位置,最及时、充分发挥其警示作用,对已有标志牌应完全利用、版面损坏、污染的应及时修复、清洗,以发挥其作用。

1)布设原则

(1)在公路线形急变、纵坡较陡路段前后设置急弯、连续下坡、道路变窄、等警告标志提醒司机减速慢行;

(2)在急弯,行车视距不良地段设置凸反光面镜。

(3)在与沿线环境有关的地带,如临崖、水库、村庄路段设置伴山险路、注意落石、村庄等警告标志,注意安全;

(4)在事故易发路段设置注意危险、减速慢行等警告标志。

(5)根据道路等级及其功能制定限速、停车让行等禁令标志。

(6)根据桥涵设计荷载、现状等设立限制轴重禁令标志。

2)版面设计原则

(1)标志版面字高取40cm。

(2)汉字、数字的字体、高度、粗细及其间距均严格按照《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执行。

3)结构及反光材料

标志结构的选择,主要遵循安全、美观、耐用的原则。

针对不同标志主要采用的支撑方式有:

单柱式、单悬臂。

为了提高标志版面夜间的视觉效果,标志版面均采用三级反光膜。

4)材料规格

(1)标志立柱和横梁:

立柱和横粱采用热轧无缝钢管,并应符合YB231—70和GB8162—87的规定。

标志立柱柱帽、横梁帽、抱箍以及其它钢结构件均采用GB2517—81《一般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中钢号为RJ235及以上的钢板,并应符合GB700—88的规定。

(2)标志板:

采用牌号为2024,T4状态的硬铝合金板,并符合GT/T279—2004《公路交通标志板》的规定。

即:

铝合金板的化学成分,冷轧板材牌号、规格、力学性能、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GB3190,GB3880,GB3194的规定。

(3)滑动槽铝:

采用LC4铝合金挤压型材,并符合YB1703—77《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的规定。

(4)高强螺栓:

高强连接螺栓和高强地脚螺栓(包括相应的螺母、垫圈),应采用40B或45号钢,并符合GB1231—76的规定。

(5)水泥混凝土基础材料:

符合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6)钢筋:

采用热轧结构钢筋(Φ14及以上为II级钢筋),应符合GB1499—91及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7)反光膜:

性能指标应符合部颁《公路交通标志板》(JT/T279—2004)第5.3.4条中标志面的技术条件各款的要术。

(8)标志结构构件中的所有钢铁件(包括螺母、螺栓等)均进行热浸镀锌处理。

5)技术要求及施工注意事项

(1)交通标志的形状、图案、汉字、数字的字体、颜色应严格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及设计图纸要求制造。

(2)所有钢构件均应先加工制作,后热浸镀锌,严禁镀锌后加工。

(3)主要钢构件(如立柱、横梁、法兰盘等)镀锌量为600g/m2,紧固件(如连接螺栓、螺母、垫圈等)的镀锌量为350g/m2,热浸镀锌所用的锌应为《锌镀》(GB470-83)中所规定的0号或1号锌。

(4)单柱式标志的标志板内缘到土路肩边缘的距离不少于25cm,悬臂式标志板下缘距路面净空高度不得小于5.2m。

(5)钢筋混凝土基础应提前施工,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方可安装立柱及标志板。

(6)标志设置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可在小范围内调整布设桩号。

2.6.3标线

1)布设原则

本次设计路面标线主要为道路横向的薄层铺装减速标线,设置部位主要集中在路线急弯前后、长陡坡地段,事故隐患及多发地段,通过薄层铺装的色彩及振动作用,用以提示驾驶人前方道路状况、减速慢行,以提高行车安全。

2)材料要求

采用熔剂型彩色防滑道路标线涂料,施工时掺配以石英砂等高强填充剂。

3)技术要求及施工注意事项

(1)本工程标线采用热熔型。

热熔型涂料中的树脂必须是热塑性的,热塑标线材料,必须服合交通标线的技术要求:

耐久、耐磨耗、耐腐蚀,与路面粘结强;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具有较好的辩认性;具有防滑性能和一定的粗度,便于施工,与人无害。

(2)本路标线采用《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第4条表1规定的反光型热热熔涂料。

其品质应符合第5.2条表3的规定,所用玻璃珠的品质应符合JT/T466的有关规定。

(3)划标线的路面不得有灰尘、砂土、积水等,彻底清扫干净后才可以进行放样工作,标线的放样一定要与道路的线形相吻合,在横断上分配合理,线形流畅美观。

对不符合要求的标线进行修整,去除溢出和垂落的涂膜,检查厚度、尺寸、玻璃珠的散布情况及划线的形状等。

要修剔不合规格的标线,收集四处散落的玻璃珠。

2.6.4护栏

1)布设原则

所采用的护栏应尽可能达到以下功能:

具有防止失控车辆冲出路外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吸收碰撞能量的能力;具有导向功能,能使以较小角度撞向护栏的车辆基本转至正常行驶方向;具有诱导视线的功能。

根据以上要求,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项目护栏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