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古代中国经济讲高考二轮复习历史附解析 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69885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9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2古代中国经济讲高考二轮复习历史附解析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专题02古代中国经济讲高考二轮复习历史附解析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专题02古代中国经济讲高考二轮复习历史附解析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专题02古代中国经济讲高考二轮复习历史附解析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专题02古代中国经济讲高考二轮复习历史附解析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2古代中国经济讲高考二轮复习历史附解析 1.docx

《专题02古代中国经济讲高考二轮复习历史附解析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2古代中国经济讲高考二轮复习历史附解析 1.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02古代中国经济讲高考二轮复习历史附解析 1.docx

专题02古代中国经济讲高考二轮复习历史附解析1

考向一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及其特点

1.讲高考

(1)考纲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土地制度的演进和主要的水利灌溉工程,同时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命题规律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也是必考内容。

考查的内容有:

古代中国的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主要的水利灌溉技术和水利工程等;主要同手工业和商业混合考查,继续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较少出现材料题。

例1【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答案】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名师点睛】本题以《齐民要术》的总结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通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精耕细作的目的是通过劳动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生产工具的改进、农田管理的规范、农田水利的兴修等都是精耕细作的表现。

古代农业生产模式是教材的主干知识,也是全国卷以及各地方卷命题的高频考点,我们平时复习时要注意。

例2【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

“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这里“水车”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答案】B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经济和灌溉工具•翻车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以及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题能力。

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为突出特征。

复习时候要掌握古代水利灌溉工具,从水利工程:

战国出现了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等和灌溉工具:

曹魏时改制的翻车,唐朝创制筒车,宋朝出现水力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等角度掌握。

2.讲基础

1.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铁犁牛耕(主要方式)

发展阶段

耕作方式变化

农具的变化

原始阶段

刀耕火种

石、骨、木

商周时期

石器锄耕(耜耕)

石、骨、木;青铜农具(少)

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铁制农具(发达地区)

汉代

牛耕普及全国

耦犁―→一牛挽犁

唐代

铁犁牛耕

曲辕犁

2.经营模式:

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古代水利灌溉

(1)灌溉工具:

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2)水利工程:

春秋战国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和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黄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工程。

4.土地制度

(1)史实

①井田制:

出现于商周时期,是一种土地国有的所有制形式;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

②土地私有制:

战国时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主要形式有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③土地国有制:

北魏、隋唐都曾经实行过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唐朝后期,均田制瓦解。

(2)影响

①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带来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造成社会两极分化,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激化了农民与地主、国家与地主之间的矛盾。

②以上矛盾的发展将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使兼并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直接导致农民战争的爆发。

3.讲典例

【例1】【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图片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本题以古代的农业生产形式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东汉王朝建立后,由于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盛行,土地兼并的迅速发展和西汉末年的战乱等原因,豪强地主建立了一个个封建地主田庄。

地主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它占有大片土地和山林川泽,种植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还经营手工业、渔牧业等,通常采用田庄式的规模经营。

本题的干扰项为C项,井田制下也采用集体劳作的方式,但井田制下土地名义上是国家共有,实际上是君主私人所有。

井田制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而逐渐崩溃,所以汉代没有土地公有制的情况。

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土地制度和农业生产制度的一个小细节,还是提醒我们在备考时注意对细节的把握。

【趁热打铁】【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

【答案】B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宋代的土地制度

【名师点睛】从唐两税法开始,到宋代完成的经济关系、土地制度变革,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次重大的变革。

这种变革有的学者将它归结为两个分离,即,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国家同社会经济活动的分离,而这两个分离在新社会历史条件下,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本上介绍了宋代实行的主要是租佃制,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导出这种制度的实质性内涵。

租佃制最主要的就是在土地兼并问题上的一种新型的选择,通过调节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来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例2】【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17】在古代文学家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

”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土地过度集中B.有田者无力可耕

C.小农户个体经营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中引文的准确理解与分析。

题干中引文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经济形态的向往,也就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一种自然的较为淳朴的生活,与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的模式状态相符合,故C项正确;题干中只是谈到人们“佃则有田”,而没有阐释土地过度集中,故A项排除;“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说明人们有力可耕,故B项排除;题干中地权依然三是地主阶级,作为劳动者的农民,两者是无法契合。

故D项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小农经济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解题的难点在于题干中引文是文言文,对于此类型的选择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解答:

1、通过阅读题干,搞清楚材料情境的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理解材料所述情境的历史时代或历史现象, 确定历史现象所涉及的历史背景。

2、据题干情境,关联相关历史现象或历史阶段特征,回忆所学的历史现象的本质及历史发展规律进行思考。

3、在判断和关联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各备选项的内涵及其与题干情境的关系,运用历史本质、历史发展规律的相关知识,进行判断和选择。

【趁热打铁】【2015年新课标Ⅰ卷文综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

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答案】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个体小农经济

4.讲方法

对于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考生在复习本考向时要注意细化知识点。

特别注意耕作方式的变化,耕作技术的演进,耕作工具的进步;同时注意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的演变,即为先秦时期的井田制,北魏到唐的均田制;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和对黄河的治理等。

在细化知识点的同时还要注意到宏观上把握知识点,即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注意和今天的三农问题等社会热点相结合;总之考生在复习时要宏观、微观结合,经济和政治、思想文化相结合,整体上来把握本考向。

全国卷对本考点命题切入点多集中于耕作方式演进、土地制度、小农经济的特点、形成条件等,其中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近5年没有考题涉及,这就给2017年备考提供了方向。

5.讲易错

【题目1】明朝人于慎行在《谷山笔麈》中记载:

“华亭相(明朝内阁首辅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徐光启文集》载: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

……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

……(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材料反映当时

A.官商勾结现象严重

B.田庄手工业比较发达

C.大商人买田置地现象普遍

D.士大夫经商致富

【错选】A

【错因】考生对题干材料并未真正读懂和知识的再现时出现紊乱现象。

【答案】D

【反思】考生对古文字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所致。

考生平时要注意加强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的训练。

【题目2】(2015年上海卷历史6)“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

”描述的是(  )

A、西周诸侯封地的情况B、秦朝实行郡县制后的情况

C、汉武帝时代的情况D、东汉豪强势力膨胀的情况

【错选】C

【错因】考生极有可能根据材料来选择答案,但是忘记结合所学的知识背景。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东汉豪强地主。

由材料关键信息“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可知,这描述的是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大量兼并土地的现象,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西周实行的是井田制,不符合“井田之变”的信息,故A项错误;秦朝地方行政机构是君县两级,这不符合“州郡”的信息,故B项错误;汉武帝时期大力抑制土地兼并,因此材料不符合汉武帝时期的情况,故C项错误。

【反思】考生注意读懂材料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背景答题。

考向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和商业经济

1.讲高考

(1)考纲要求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2)命题规律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和商业经济内容比较繁杂,但是是高考的必考和常考内容之一,考生应当给予足够重视。

命题常以混合题的形式出现,题型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考生在复习时注意整体掌握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

全国卷在本考点命题几率要低于农业,角度多集中于三大经营类别、生产分工与区域化分布,一般要求记忆高,思维难度不大,背诵、记忆则是备考2017年高考的有效策略。

例1【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答案】B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汉字·西周的宗法制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

本题以中国古代青铜器铭文的材料为切入点,对其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角度综合考查,命题手法高超,具有相当的难度。

材料已被翻译成白话文,比较容易理解,迷惑性最大的是D项,需要考生快速理解“青铜器的功用”的含义:

盛装物件和陈设布列。

因此这启示我们在备考中一定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综合理解主干知识。

例2【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15】定州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下列关于定州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汉始置州

②唐代私营绫织作坊兴起

③宋代以制瓷业闻名天下

④元代为中书省辖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定州丝织业、制瓷业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中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及运用的能力,试题以定州为切入点,分别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考查古代中国的相关史实。

试题难度不大,但是要以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为前提,解题时一方面需要学生明确州的设置时间、行省的管辖范围,这些均在教材中有明确叙述,另一方面要明确唐代与宋代在定州的丝织业与制瓷业的相关史实,两者都熟悉,解答本题就会得心应手。

2.讲基础

关键词:

经营形态、手工工场、“市”、“坊”、“交子”、“商帮”、“工商业城镇”

1.手工业发展历程

从先秦

到秦汉

形成与发展

①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②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③汉代开始用煤作为燃料冶铁;西汉时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于鼓风冶铁

从魏晋

南北朝

到宋元

发展与繁荣

①魏晋南北朝:

出现灌钢法的炼钢技术,北方烧制白瓷

②隋唐:

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③宋元:

制瓷业兴盛,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技术

明清

辉煌与滞后

①生产方式:

明代中叶以后,在某些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手工业产品:

明代创制出斗彩瓷和五彩瓷,清代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2.区域分布变化:

受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不少手工业生产部门、手工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转移到南方(丝织业分布变化最明显)。

3.

时期

发展表现

阶段特征

先秦

时期

(1)商朝人善于经商,是“商人”的来历

(2)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

(3)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兴起和繁荣发展

秦汉

时期

(1)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

(2)商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有所发展

隋唐

时期

(1)长安、洛阳等城市商业繁荣

(2)农村集市(草市)贸易发展起来

(3)出现柜坊和飞钱

宋元

时期

(1)商品种类繁多,东京城市商业发达

(2)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4)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商品品种齐全

打破时空限制,商业贸易发达

明清

时期

(1)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专业性工商业城市

(2)大量农副产品如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3)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4)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讲典例

【例1】(2015年福建卷文综14)《景德镇陶录》记:

“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

于世昌南镇瓷名天下”。

《江西通志》载:

“景德镇……水土宜陶。

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

材料反映了()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答案】D

【解析】根据“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景德镇”,可见“景德镇”这一称呼是在宋朝出现,排除A;根据“镇民陶玉者”,可见陶玉身份不是官营手工业者,排除B;题干中并没有体现该产品闻名海外,排除C;根据“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说明陶玉通过进贡朝廷,使得瓷器闻名天下,因此选D。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的发展。

【名师点睛】文字材料型选择题的材料来源可以是历史文献、诗词、名言警句、对联和口号等。

解答试题的主要方法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如本题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唐朝时期此地名为昌南镇而非景德镇,陶玉为私营手工业者,材料没有涉及该产品畅销海外,因此排除ABC项后可得出答案。

【趁热打铁】(2015年江苏卷历史5)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

“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

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

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

”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答案】D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清朝江南经济发展。

【名师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中信息的正确解读,材料中“多金商贾”体现尊富思想,“人家勤织”“机杼”是解题的题眼,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尊富重利思想的产生,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例2】(2016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5)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

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

这说明当时

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答案】A

【解析】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古代的商业·明朝的商业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于中列出三组或组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

也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于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多项选择题取消后,该类选择题有增多的趋势。

解题方法:

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

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依此顺藤摸瓜,选出答案。

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委字列竖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趁热打铁】(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1)图1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

A.商    B.周    C.秦    D.唐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葡萄传入中国最早是在西汉,故A项、B项和C项错误;西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此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与中亚、西亚经济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葡萄、苜蓿等作物品种从西域传入中原,因此这面铜镜的制作应当是唐代,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对外贸易•丝绸之路

【名师点睛】本题以唐代铜镜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葡萄、苜蓿等农作物的传入,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素材。

本题契合当今“一带一路”的热点问题,历史高考一般通过隐性的方式考查热点,这要求我们老师在把握热点的基础上,要深入研究考查的形式和载体。

4.讲方法

本考向主要以选择题为主,间以材料题。

考生在复习时注意整体上把握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以应对材料题。

对于手工业的成就、商业中的不同时期的“市”的类型以及历代政府对其的管理机构时考生注意选择题。

总之,考生在复习时注意整体把握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同时细化到每个知识点,做到统分结合。

5.讲易错

【题目1】宋初“衣服递有等级”,从《清明上河图》看,上层人物多穿齐整的袍衫,长可掩足;平民大众则捋袖敞襟,系带裹腿,以便活动。

但在南宋,已是“衣服之章,上下混淆”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阶级的日益腐朽  B.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C.社会风尚的开明开放D.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

【错选】C

【错因】考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不足,对于历史知识记忆形成思维定势,不能灵活运用。

【答案】B

【反思】考生在备考时,不仅要学习历史知识,同时更重的是掌握历史学科素养。

【题目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元年)令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

于是麾兵拆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

……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

材料二 (康熙五十五年下诏)海外有吕宋、葛喇巴等处,常留汉人,自明以来有之,此即海贼之薮也……东洋可使贸易,若南洋,商船不可令往。

——《清圣祖实录》

材料三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

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窘迫)。

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致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清】蓝鼎元《论南洋事宜书》

(1)据材料一,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2)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的主要目的。

这里的“海禁”与材料一中的“海禁”有什么不同?

(3)据材料三,指出“开海”的积极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海禁”对中国社会长远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由“开海”与“海禁”的反复,指出清朝统治者政治决策上的根本出发点。

【错因】考生在复习备考时注重知识记忆的同时,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答案】

(1)封锁台湾(或收复台湾需要)。

给沿海居民带来巨大灾难。

(2)清除海贼(防止沿海商人与海盗勾结)。

材料一:

完全禁止。

材料二:

限制。

(3)人民富足;社会安定。

消极:

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延缓了中国发展步伐。

(4)维护封建统治。

【解析】第

(1)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中“绝接济台湾之患”分析,是为了封锁台湾。

影响根据“生灵之祸,莫惨于此”分析,给广东居民带来灾难。

【反思】考生在备考时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特别是材料的阅读理解与归纳概括能力。

考向三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与资本主义萌芽

1.讲高考

(1)考纲要求

了解“重农抑商”、“工商管理”和“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命题规律

本考向是本专题的重点内容,是历来高考必考内容之一,考生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对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所带来的影响。

对于资本主义萌芽,考生要注意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上来把握。

本考向对于材料题和选择题都有涉及,考生在复习时应该注意。

例1(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答案】A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

本题以市镇经济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对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

材料虽然新,但考点是高频考点也是主干知识,考生比较熟悉,所以比较容易得分。

解题逻辑思维是“雇工态度的变化(现象)——市镇经济与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本质)”。

此题再次启示我们复习备考千万不能忽视主干知识的复习。

例2(2015年上海卷历史11)以下哪项表述是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