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试讲稿汇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549360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试讲稿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下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试讲稿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下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试讲稿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下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试讲稿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下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试讲稿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试讲稿汇总.docx

《下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试讲稿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试讲稿汇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试讲稿汇总.docx

下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试讲稿汇总

2017下半年《初中物理》教资逐字试讲稿汇总

 

《温度计》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应聘中学物理的x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试讲题目是《温度计》,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师:

现在我给大家发一些我事先制作好的“冰糖”,请大家吃了冷饮之后,用心去体验“冷”的感觉。

师:

接着,再喝一口饮用水,有什么感觉?

生:

冷,热。

师:

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师:

我现在三只烧杯中分别放冰水、自来水和足够热的水,想请一些同学上来进行“冷”“热”的体验:

A.把左手放入冰水中,再放到自来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B.把右手放入足够热的水中,再放到自来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

为什么同一杯自来水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内有两种差异很大的冷热感觉呢?

生:

看来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

师: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凭自身的经验和感觉去判断事物,然而这种经验和感觉今天遭遇到了挑战,怎么办?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种科学地显示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二、新授

11、实验演示,了解原理

师:

对于温度计,同学们一定不陌生,为了使大家更清楚的了解它,请同学们看一个小实验:

(利用老教材中做“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的器材,在锥形瓶中分别放入酒精、水和煤油,观察加热和停止加热时液面的变化)。

师:

现在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

生:

液面上升了。

师:

停止加热,继续观察。

生:

液面下降。

师:

平时,你观察到过类似的现象吗?

生:

家中烧开水时,如果水壶中的水灌得太满,刚刚开始烧水,水就会溢出。

师:

很好!

这样的现象我们送它一个物理名称──热胀冷缩。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里面可以用酒精、煤油还有用水银的。

师:

现在我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哈。

师:

各种不同的温度计各有各的妙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常见的玻璃液体温度计,它们在结构上基本相同,分别有:

装液体的液泡、细内管、刻有示数的玻璃柱,根据液泡中的不同液体通常使用的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

22、阅读讨论,了解单位

师:

大家自行阅读,理解单位的意思。

看看表示温度的单位是什么?

生:

字母“℃”的意思:

表示摄氏温度。

师:

没有错,这里需要给大家讲解一下0摄氏度的规定:

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记作0℃。

后面的课程我们会学习到大气压。

师:

同样的道理,100摄氏度的规定:

在一个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记作100℃。

那么我们可以用分数意义来理解1摄氏度:

0℃和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个等份代表1℃。

师:

那么大家知道我们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多少吗?

师:

实际上,人体的正常体温37℃,读作:

37摄氏度。

我们可以把这个当做常识给记住。

师:

大家经常看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主持人很喜欢把温度读作:

100度,1600度。

你认为妥当吗?

生:

不妥当,感觉很不符合读法的标准。

33、尝试探索,学会使用

师:

观察实验桌上的两支温度计,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生1:

一支测普通的温度,一支是测体温的。

生2:

上面标的数字范围不同。

生3:

每一小格表示的温度也不同。

生4:

体温计的下面是弯的。

生5:

体温计的玻璃柱不是圆的。

生6:

体温计的玻璃柱可以起到放大的作用。

师:

非常的棒哦!

同学们都作了细致的观察。

这里包含着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测量时必须遵守的两个要求──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1)量程──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量程为:

20℃~110℃。

体温计的量程为:

35℃~42℃。

(2)分度值──最小一个代表的值。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

体温计的分度值为:

0.1℃。

师:

两支温度计就在空气中,现在温度计的示数应该就是空气的温度,请大家读出来。

生1:

(手中拿的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示数为:

(注意单位)。

生2:

(手中拿的是体温计)读不出来。

师:

为什么读不出来呢?

生:

现在的空气温度没有达到体温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

师:

回答的很好!

师:

没有读出空气温度的同学可能有些气馁,没关系,请做下一个环节──测体温。

师:

请同学们将温度计放在腋下,根据经验,要等待一会,在等待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课本“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正确方法”。

师:

对。

测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着温度升高,发生膨胀,通过细管挤到直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它表示的仍然是人体的温度。

每次使用前,都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甩下去。

师:

学习了温度计的相关知识后,让我们一起来测量这杯热水的温度!

请同学们把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以正确的方法同时放入热水中。

生:

哎呀!

我的体温计坏了。

师:

坏了就好啊!

从中大家能获得什么启示呢?

生3:

温度的测量不能超过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的

三、练习

(1)温度反映的是物体的()

A.体积大小B.运动快慢C.冷热程度D.振动快慢

(2)-20℃的正确读法是()

A.零下20度B.零下摄氏20度C.负摄氏20度D.零下20摄氏度(3)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四、小结

师: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节课就要结束了,你在这节课上有什么收获呢?

或者说你有什么

感想呢?

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好吗?

五、作业

师:

请同学们自己寻找生活中的温度并尝试着读出来。

我的试讲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声的利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知识的应用。

2、通过学习课本内容,观察有关的实验、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利用方面的知识。

3、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了解声音在信息方面和传递能量方面的利用。

2、难点:

学生对能量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观看有关视频资料,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视频,猜测会发生什么现象。

(播放视频。

师:

女高音歌唱家为什么会这么厉害呢?

要想知道答案,那么请认真学习本节内容:

声的利用。

(打开幻灯片。

师: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知识的应用。

22、新授环节

<1>让学生自学课本声与信息部分的知识,完成导学案自学指导1

(在大屏幕上打出:

1、声与信息。

师: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

声与信息

师:

下面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自学指导1。

<2>提问学生回答导学案1——4题。

重点让学生举出几个声传递信息的例子。

师:

第1题,第2题,第3题,回答的非常好,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声传递信息的例子,谁能说一下?

生:

……

师:

大家回答的非常好,那么来看大屏幕上的几个例子。

(大屏幕展示图片等)

师:

……

生:

……

<3>总结第一部分内容师:

那么以上这些共同说明了?

生:

……

声与能量。

(通过展示实验和阅读课本声与能量方面的知识,了解声在传递能量方面的应用)

<1>实验展示,总结出声能传递能量师:

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部分内容:

声与能量。

(在屏幕上显示2、声与能量)

师:

我们先来做两个小实验。

(展示第一个实验,介绍实验器材)

师: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能使蜡烛熄灭?

生:

用嘴吹或用手扇

师:

不管是嘴吹还是用手扇,我们都消耗了能量,这个能量使蜡烛熄灭。

生:

是师:

同学们,我用另外一种方法也可以使蜡烛熄灭,请注意观察。

(展示实验1)

师:

谁给蜡烛施加的能量呢?

很明显是它,……这个实验就说明了声可以传递能量。

(展示实验2)

师: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

谁能说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现象,那么这个现象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2>让学生自学课本声与能量部分的知识,完成导学案自学指导2

师:

下面请同学们完成自学指导2

(提问回答5——7题)

<3>让学生分组完成合作探究(老师适当给予提示,并找学生举出例子)师:

这个例子非常好

<4>展示一些声传递能量的例子,并总结第二部分内容。

师:

以上这些例子说明了?

生:

声可以传递能量。

<5>本节小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师:

请总结一下我们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生:

…….

(展示幻灯片小结部分)

33、当堂训练师:

快速完成9——16题

(5分钟后让学生交换试卷,看大屏幕核对答案,进行批改,把试卷还给本人)师:

8道题全对的请举手。

错一个的请举手。

……

(老师及时对结果进行评价)

师:

出错的同学下去再认真思考一下。

44、作业布置

P41动手动脑学物理1、2、3。

看不见的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知道看不见的光的存在。

2.确定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它们的性质。

3.了解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生产、军事、高科技领域等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尝试对不可见的事物通过其可见的效应来对该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红外线、紫外线在高科技上的应用,体会科技的力量。

2.客观地看到社会进步的同时,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遭到了破坏,从而形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情况学生活动情况引入新课:

通过新奇的实验引入新课,提高学生的兴趣。

师:

我有气功,同学们相信吗?

演示:

打开红外线演示仪开关,让它发出音乐,当教师用手靠近红外线演示仪,阻断了它的红外线(不要接触到仪器),发现音乐嘎然而止。

师: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学生猜测、疑惑,都不信。

学生踊跃。

“老师,我也会”,

其中一个学生上来演示了这个实验。

学生观察,思考,说:

“这个位置肯定有光线的,

要不为什么,手一挡住这一位置,音乐就停止呢?

激发学生自行设计出方案。

设计的成功给学生带来喜悦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信心。

新课教学

物理学史在介绍的同时,也渗透了物理学的一种经典方法:

对不可见的事物通过观察其可见的效应来对该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

课前的查找资料,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不同学生获取的资料不同,通过交流能够互相补充,且有利于培养合作、交流的精神。

由于红外线应用的物品,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用多媒体展示,能够补充这一方面的不足,同时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科技的力量,逐步形成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

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的意识。

知道一个事物都有其正反两面,从而养成客观看待事物的态度。

介绍紫外线指数,目

的在于给

学生一些实际的生活知识。

给学生一个发挥的空间,教师应多鼓励,舍得花时间。

学会从生活中找物理,用物理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师:

这是一种什么光呢?

师:

怎样证明这种光是激光还是红外线或是其他的光呢?

演示:

用空气清香喷雾器对着红外线演示仪的红外线处喷射,果然看不见光。

师:

说明这里的光线并不是前面所学的光线,那么,这种看不见的光是什么光呢?

而人们又是怎样发现这种看不见的光线呢?

师介绍:

英国物理学家赫谢耳(1738-1822)在1800年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暗室中唯一的窗户用木板堵住,然后在板上开了一个矩形的孔,孔中正好装上分光棱镜,于是得到了一组彩色的光带。

师演示:

用幻灯机演示光的色散实验。

播放多媒体展示:

光谱和声音的频率图。

通过多媒体展示,说明光谱,并类比于人耳可听到的声音只占声的一部分,说明人眼可看见的光也同样只是光谱中的一部分,从而引出红外线和紫外线。

师介绍:

赫谢耳为了研究光谱里的各种色光的热效应,用温度计去测量各光带中不同色光的温度时,他发现有一区域的温度特别高,同学们能猜猜是哪一区域吗?

师:

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温度最高的温区,总是位于光带最边缘处的红光外面。

多次反复实验,都是这样。

这就是人类首次发现红外线的过程。

红外线的发现标志着人类对自

然界认识的又一个飞跃。

显然,红外线最突出的性质就是热作用强;另外,红外线穿透云雾烟尘的能力也特别强,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不分昼夜)发射和吸收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

射的红外线越强。

随着对红外线的不断探索与研究,已形成红外技术这个专门学科领域。

请同学们根据红外线的特征,拿出课前准备的资料,共同讨论和交流,红外线在生活、生产以及军事中能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多媒体展示并介绍:

1.媒体展示:

出生7个月的女婴在登机前接受便携式体温测量计的检查。

师介绍:

“五一”期间,国内最先进的红外线测温热像仪和便携式红外线体温测量计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投入使用,受测人员不必与测温仪器接触,一秒钟便可以直接显示出测

温结果,不仅安全卫生,而且大大加快了机场进出港人员的客流速度。

2.媒体展示:

红外线夜视仪。

3.媒体展示:

在红外线夜视仪的观察下,所有的伪装都失效。

红外线夜视仪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应用。

4.媒体展示:

红外摄像仪。

5.媒体展示:

暗箱中的钥匙在红外线照相机下清楚可见。

6.媒体展示红外遥感:

通过卫星拍摄到的大兴安岭火灾的照片。

7.电视机的遥控器。

8.媒体展示:

美F/A-22“猛禽”成功试射响尾蛇导弹。

介绍:

美国《每日航宇》12月9日报道,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美空军F/A-22型

机测试小组于11月22日成功发射一枚未填装弹药的AIM-9M型导弹,击中了一架超音速QF-4

无人靶机。

介绍:

德国物理学家里特(1776-1810)在1802年发现,在光谱的紫光区域的外测也存在着看不见的射线,这就是紫外线。

紫外线的主要特点是化学作用强,用紫外线照相能区分出

物质间的细微差别,例如能清晰地分辨出留在纸上的指纹。

紫外线有很强的荧光效应,这个效应有许多应用。

日光灯就是用紫外线来激发荧光物质发光的。

演示:

用紫外线验钞笔,来辨认两张百元钞票的真假。

展示:

用紫外线照相的相片。

紫外线还有杀菌消菌作用,医院里常用紫外线来消毒病房和手术室。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紫外线还能促进生理作用和治疗皮肤病、软骨病等。

经常在矿井下劳动的工人,适当地照射紫外线,能促进身体健康。

但过强的紫外线能伤害人的眼睛和皮肤。

多媒体展示:

1.媒体展示:

银行用的验钞机。

2.媒体展示:

紫外线消毒柜。

3.媒体展示:

电焊工人在电焊时,穿好工作服,带上防护面罩。

4.媒体展示紫外线指数:

0一2最弱安全可以不采取防护措施。

3一4弱正常外出戴防护帽或太阳镜

5-6中等注意除戴防护帽和太阳镜外,涂擦防晒霜(防晒霜SPF指数>15)

7-9较强在上午十点至下午四点时段避免外出活动,外出时应尽可能在遮荫处

>10很强有害尽量不外出,必须外出时,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5.播放一段本地的天气预报中有关紫外线指数的片断。

6.动画播放:

被称之为“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

师介绍《蒙特利尔议定书》,并进行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情感教育。

7.媒体展示最新消息:

美国宇航局(NASA)科学家近日发表一份报告,称他们在南极洲上空观测到一个规模巨大的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283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美国领土面积的

3倍。

这是迄今观测到的最大的臭氧层空洞,也是南极洲上空臭氧层严重受损的征兆。

它是因人类使用像含氯氟烃这类化学药品而导致保护。

地球的臭气严重受损而引起的。

最后,请同学们观看影片《偷天陷阱》中的一个片断。

并回答:

1.影片中小偷用的一个仪器是什么仪器?

(答案为红外摄像仪)2.博物馆中错综复杂的防盗光线是激光还是红外线?

(答案为激光)。

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是激光,有的说是红外线,众说纷纭。

学生:

“用喷雾器(空气清香喷雾器)来喷喷看。

”学生:

“这种光不是激光。

[说明:

由于,在前面学习光线时,学生已经能够设计出在空气中用喷雾器看到一般光线的传播路径,所以,此处的设计安排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灵感。

」学生首先猜的是红色,而后是紫……

学生讨论并交流:

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可以来加热物体、烘干油漆和谷物等,如在家庭中用的红外线食品烤箱来烘烤食品,在医院中用红外线烘干物体等;

由于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不分昼夜)发射和吸收红外线,可以不分白天和黑夜进行红外线拍摄,不必受限于其他光线,而且从照片上能分辨出普通照片不易看清的情况,且可以实现

远距离的拍摄,这种技术叫做红外线遥感;利用红外线遥感技术,可以在飞机或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监测森林火情、估计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报台风寒潮等;遥感技术在现代军事上也有很多重要的用途。

同学们讨论:

紫外线的危害以及在生活中有哪些防止紫外线的措施。

有的学生介绍:

太阳镜、太阳伞、防晒霜、玻璃等物品。

有的学生介绍:

需关注天气预报中的紫外线指数。

有的学生课件介绍:

为什么登山运动员都要戴一副墨镜。

高山上阳光辐射特别强烈,紫外线和红外线随之而增加。

眼睛是人体最灵敏的感光器官,

强烈的紫外线和红外线照射在眼睛的视网膜上,能灼伤视网膜的视觉细胞,引起视力减退,严

重的甚至会造成完全失明,医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雪盲。

有的学生课件介绍:

山上有防紫外线的帐篷。

有的学生课件介绍:

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会损坏人和动物的免疫功能,诱发皮肤癌和白内障,会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据报道,位于南极臭氧层边缘的智利南部已经出现了农作物受损和牧场的动物失明的情况。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讨论关于地球、环境与人类的话题。

这是一部精彩、经典的影片,学生都被吸引。

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学生基本能回答,而第二个问题,则需学生动脑筋,注意观察影片中的一些细节,并根据前面设计区别红外线还是激光时的方法进行判断。

电流和电路

教学内容

电流、电路和电路图;电源和用电器及他们的作用。

课型:

讲授课课时:

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流、电路。

会识别和画简单的电路图。

2、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电路的连接,让学生初步了解电路的组成。

认识简单的电路中的各元件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动脑筋找出新的连接电路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简析重点

认识电流和电路难点认识电路图

教学准备

师:

多媒体及课件,电学演示试验装置。

生:

电池盒及电池、开关、导线、小灯泡。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约分钟,让学生尝试实验的成功感,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和求知欲)师:

1、你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度过的。

(引出与电有关的话题)

2、请同学们让桌上的小灯泡亮起来,不妨一试。

3、对学生们实验情况做出评价。

4、请同学们间相互讨论试验中还有什么问题。

5、请同学们想一想能否控制小灯泡的亮灭。

6、提醒同学们在试验中注意课本P101页的警示。

强调:

我们必须牢记,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用导线直接连在一起。

二、电流和电路(约分钟,让学生知道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的功能。

1、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方向:

电流是有方向的,(最好用二极管引入)。

科学家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称为电流方向。

3、电路的组成:

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

4、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各元件在电路中的符号。

5、电路图:

用统一规定的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6、请同学们根据元件符号画出电路图。

三、电源和用电器(约分钟,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电源和用电器)

1、分析电源的作用。

设问:

在你连接的电路中,你认为电源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

你见过的电源有哪些?

展示各种电池和发动机等电源。

总结电源的作用。

2、用电器:

像实验中的灯泡就是靠用电来工作的,称为用电器。

四、电路的状态

1.通路:

接通的电路

2.开路:

断开的电路

3.短路:

电源短路:

用导线直接把电源两极接通

用电器短路:

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相连

五、小结

1、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称为电流方向。

3、电路的组成:

电源、开关、导线和用电器

4、电路图:

用统一规定的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作业设置

P105页第1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