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纤维.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547026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部分纤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一部分纤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一部分纤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一部分纤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一部分纤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纤维.docx

《第一部分纤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纤维.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部分纤维.docx

第一部分纤维

第二部分:

纺纱

2.1.纱的构造

纺织这名词系由搭拉丁字Texere所演译而来的,因此广泛使用到所有纺织品如棉、毛、蚕丝、等适合被纺或织成布,而纺织工业也被推广至包括纺纱、织布及其它,因此对纺织的认识不能不从纱线着手。

纱(Yarn)是纤维原料中最基本的素材之一,一论及单纱,难免有缝纫纱或手勾纱、编织纱之连想,但在平织品、针织物的构成中,所用的平织纱、针织纱亦以纱的型态存在,其它诸如网状物、绳索用等资材用料中,纱亦扮演重要角色。

因此配合多重目的、品质,要求能广泛应用的纱之开发倍受瞩目。

对纱线的认识,除了由于原料状态及纤维的长度致纱线的构成方法有所不同外。

 

2.1.1.纱线的构成方法

●短纤维〔棉、麻、毛、废蚕茧、棉状(Staple)纤维〕纺纱(SpunYarn),(短纤维纱)

  缫丝练丝

●蚕丝─→生丝─→蚕丝→丝状纤维(Filament)

纺丝

●合纤粘液(化学纤维)─→各种化纤丝状纤维

不论是单纱、捻纱、合纱、合捻纱,对纱线的认识不外乎由捻纱的方法、捻纱的强度、纱的卷取方法着手。

2.1.1.1.单纱

单纱,以一条就能纺织的纱称为单纱。

单纱在纺纱时可加上轻捻。

2.1.1.2.捻纱

捻纱,在棉纱及麻纱的制造过程中,加上轻捻的纱普通不称作捻纱。

捻纱是指做好的纱加上强捻,以及由单纱或2条以上所捻成的纱。

2.1.1.3.合纱

合纱,由数条单纱所捻成的纱通称为合纱。

依单纱的合纱条数而有双股纱、三股纱、四股纱、五股纱、六股纱等称呼。

这些总称为合纱。

2.1.1.4.合捻纱

合捻纱,由数条蚕丝及化学长纤所形成的连续纤维纱,加上轻捻者称为片捻纱。

由两条以上的片捻所合捻而成的纱就称为合捻纱。

片捻纱依条数的不同而有2条合、3条合等的称呼。

 

2.1.2.捻的方法

捻度就是表示纱每一吋长时间所加捻之次数,称为捻度(TwistPerInch)简称T.P.I例如16捻(写为16TPI).... 即此纱每一吋间有16回转之捻数之意。

S捻和Z捻,依其捻向可分成S捻与Z捻,如图2-1所示,这是由捻所产生的斜线以相当于罗马字所表示的记号。

图2-1

图2-2

我国及日式的表示法是S表右捻(LeftHandTwist),Z表左捻( RightHandTwist )。

但由于和欧美的念法正好相反,所以,最近就直接称为S捻、Z捻。

此外,双纱(图2-2所示)以上合捻时,其捻的方向必定与单纱的捻方向相反,如此一来合捻时不会恢复原状。

此时,最初单纱之捻称为下捻,后来合纱的合捻称为上捻。

普通上捻的捻度是下捻的捻度之80%为宜。

 

2.1.3.捻的强度

捻的强弱与纱之使用目的有密切关系,因此捻的程度区分有如下的名称。

普通Spun纱是以1吋间的捻数来表示,而长纤则以1米间的捻数表示之。

捻的强弱及捻数间的关系表示如表2-3,其范围依纱的种类而有所回异。

表2-3捻的强弱及捻数间的关系:

 捻的种类 

 1米长度的捻数 

 轻捻纱

 中捻纱

 强捻纱

 高强捻纱 

 300回以下

 300~1000回

 1000~3000回

 3000回以上 

 

2.1.4.纱的卷取方法

  捻过的纱依使用的目的而被卷成各种形状。

从工厂制造的阶段开始就以绞纱卷取、筒纱(Cheese)卷取、纱饼卷取等方式而卷在各种大小的纱管上,以备供给的目的使用。

市面亦售有适合家庭用的绞纱卷、线卷、圆片卷、圆卷等方式的纱线。

 

2.2.纱的粗度与表示方法

纱依使用的目的而被纺制成各种粗细、大小。

当有人问及『纱的粗细大小大概是什么程度』时,不知如何表达是好,可真伤脑筋。

纱是由一束束的纤维集合而成的,其间的密合度与集合状态很复杂,且纤维的侧面及横面的形态也各式各样,因此若以普通的方法测试其直径是很牵强。

由于纱的全部构造还处于柔软且易变形的形态,因此不能以铁丝大小的粗来测。

此处我们将设定一表达纱之粗度的方法,即设定一基准单位,以此基准单位的倍数来表示。

 

2.2.1.纱支粗细的表示

2.2.1.1.支数、丹尼、Tex(德式)

支数法(恒重式):

订定标准重量,用以表示相对于标准重量的标准长度的倍数的数值,即为支数。

表2-4 短纤粗度的标准(支):

纱的种类

方 式

标准重量

标  准

棉、蚕丝、化纤短纤

英制式

英制式

公制式

 1Lb(453.6g) 

 1Lb(453.6g) 

 1g

 840码(768.1m) 

 300码(274.3m) 

 1km

N=(W/L)X(L0/M)

L0:

测定的长度

N:

支数W:

标准重量

W:

测定重量

L:

相对于准重量的标准长

W/L=K

K是依纤维种类所制定的定数

棉纱、蚕丝、化纤纺绩纱K=0.591

麻(纱)K=1.654

毛(纱)K=1

2.2.1.2.丹尼尔(Denier)法(恒长式):

  订定标准长、标准重之倍数的数值,并以号码来表示的方法。

以标准重量除标准长之纱长所得的结果即为Denier(以长纤为对象的方式):

 

表2-5 长纤粗度之标准:

纱的种类

标  准 长

标准重量

蚕丝、化纤(长纤)

450m(或9000m)

0.5g(或1g)

 

D=(L/W)X(W/L0)

D=Denier

L=标准长W=标准重

L0=测得长度W=测得重量

L/W=K=9000(定数)

∴D=(W/L0)X9000

2.2.1.3.Tex(共通式):

恒重式的支数其依纱的种类来决定标准的定夺,有其烦杂之处。

而这种方法是任何种类的纱皆以相当于1000公尺的重量单位(克)来表达其支数。

单位以Tex表示:

N:

毛纱支数(公制)N':

棉纱支数(英制)D:

denierT:

Tex支数

 [例]  标准长   单位重   粗度单位

     [1000m]  [1g]   [1Tex]

     [1000m]  1mg   1mgTex

     [1000m]  1kg   1kgTex

表2-6 支数换算表:

    所得支数

已知支数

纱支数

(共通式)

棉纱支数

长纤纱

(denier)

Tex支数

毛纱(公制)1000g,1000m

1

0.591×N

9000/N

1000/N

棉 纱(英制)453.6g(1磅)768.1m(840码)

1.695×N'

1

5315/N'

591/N'

长纤(denier式)9000m,1g

9000/D

5315/D

1

0.1111×1

Tex支数(共通式)1000m,1g

1000/T

591/T

T/0.1111

1

N:

毛纱支数(公制)N':

棉纱支数(英制)

D:

denierT:

Tex支数

 

 

 

 

 

2.2.2.纱的表示法

依纱的构成而设定其表示法

2.2.2.1.棉、麻、粘胶、蚕丝、化纤短纤:

以英支数来表示。

[例]  20支单纱 20s或20;S/1

   30支双股纱          30/2s或30'S/2

   60支三股纱          60/3s或60'S/3

   20支五股的3条捻纱      20/5/3s或20'S/5/3

   20支单股纱及30支双股纱的捻纱 20、30/2/2s或20×30/2s

   30支双条合捻纱        30//2s或30'S//2

2.2.2.2.毛(纱):

以公制支数来表达。

[例] 20支单股纱          1/20

   30支双股纱          2/30

   60支三股纱          3/5/20

   20支单股纱及30支双股纱的捻纱 2/1/20,2/30或1/20×2/30

   30支双条合捻纱        2//30

2.2.2.3.以Tex支数表达。

[例] 20支单股纱          20tex

30支双股纱          30tex×2

60支2根合捻纱        60tex//2

2.2.2.4.纱之混纺率的表示

 支数与混纺率的合记如下:

 

支数(混纺纤维名A、混纺率。

混纺纤维名B、混纺率)

     混纺纤维名A、混纺率

 或 支数(混纺纤维名B、混纺率)

 

[例]20支粗的A纤维70%与B纤维30%混纺的情形。

    以棉支数法表达为20s(A70、B30)或A/B70/3020'S

    公制支数法为1/20(A70‧B30)

2.2.2.5.捻纱的捻向的表示:

 棉支数以下捻方向∕上捻方向来表示。

[例1]单股纱Z捻再添2条以上做S捻的情形........Z/S

[例2]单股纱Z捻后,加2条以上做S捻,复再添2条以上做Z捻....Z/S/Z

 公制支数法则以上捻方向∕下捻方向来表示。

 [例1]单股纱Z捻后,添2条以上纱做S捻........S/Z

 [例2]单股纱S捻后,与2条以上纱做Z捻,复再与2条以上纱做S捻....S/Z/S

2.2.2.6.捻数与捻向并记的情形:

●以棉支数表示时

单股纱..捻向,捻数/2.54cm

[例]捻数18的Z捻的单股纱....Z18/2.54cm

捻纱....下捻方向,下捻数∕上捻方向,上捻数。

[例1]Z18的单股纱2条以上合捻,上捻数12的S燃的纱表示为:

Z18/S12/2.54cm

[例2]Z18的单股纱以3条以上合捻后,以S12下捻所得之物再与2条以上纱合捻,上捻数为6的Z捻的纱表示为:

Z18/S12/Z6/2.54cm

●以公制支数法表示时

单股纱是....捻向,捻数/m

 [例] 捻数480的Z捻的单股纱....Z480/m

 

捻纱....上捻方向,上捻数∕下捻方向,下捻数。

 [例1]Z500的单纱二股以上合捻,上捻数为480的S捻的纱表示为:

S480/Z500/m

 [例2]2条以上Z500的单纱合捻,以S480下捻之后再以2条合捻,Z250/S480/Z500/m

2.2.2.7.长纱的粗度:

 在表示长纱粗度的数字之后加上D或d较好。

[例1]120denier粗度表为1202D或1202d

[例2]120denier的纱2条合捻的情形120//D或120//d

 

2.3.纤维工业中常用之主要单位的换算

2.3.1.序言

在纤维工业上的各种测试,除了特殊事例外、均是以数值来表示。

甚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有使用度量衡来表达数值之习惯。

如长度的公尺、重量的公斤、时间的分、温度的℃等均溶入于生活中。

此种单位可进行高精度的表达,亦可赋与正确性,藉此表达亦可获知正确的意义。

又,此在国际上亦通用,以10米来表达时,其长度在世界各地均是相同的。

为了表达科学和技术上的知识,以及日常生活的一般性目的,故必需有各式各样的单位。

兹举一简单例说明之;如汽车的速度每小时时120公里或炮弹的速度每秒1200米一般,速度单位系长度单位的公尺与时间单位的时、分、秒之组合,这些单位的标准全部是经由国际性的定义而所表达的。

不过,因为在以往所使用的单位中也有意义不太清楚者,故而从科学上或产业上研究出了具有正确的科学性之国际单位(SI)。

在此,就一事例说明之;卡洛里(Calorie)在SI里并没有规定,从以前在热关系等方面上,Calorie就已广为使用,但后来则是采用使用焦耳(J)或瓦特(W)此种单位。

Calorie也能使用在水的方面,但为了将1g的水的温度提高1℃所需的能源会因温度而改变故如下表所示般,有各式各样的定义,据此,而以J来加以统一、而Calorie就被废止不用了。

1Cal15:

4.1855J(15℃Calorie)1CalIT:

4.1868J(ITCalorie亦称为国际Calorie,在工学上广为全球所使用)

实际上,问题之所在系因蒸气表、比热、热导率等对焦耳的换算很不容易,而在各方面的数值换算时,必需要确定该Calorie是上表的哪一种。

我们在表达食品的热量时,使用每天需2500Calorie这种表达,而此Calorie实际上即是指Kcal。

为了解决此种混淆,故需有科学上及国际上均通用的单位。

 

2.3.2.国际单位制SI

在计量单位上,以英美的码、磅制及米为主流,但在英美也是有打算转换成米制的企图,该米制也混用了MKS制、CGS制、重力制而使得全球的计量单位杂乱无章,故而拟以国际性的单位制进行标准化。

发动此种标准化的是英国,英国计量单位的复杂是有目共睹的,兹举长度来看,有吋(Inch)、呎(Feet)、码Yard、Fathom、Pole、Chain、Furlong、Mile,此非+进制,不但复杂且按用途各不相同。

英国是从1965年开始转换成国际单位,现今仍在进行转换中。

世界各国均在进行此种国际单位制的移转中。

国际单位制SI(Syst'emeInternationale)系1960年由国际度量衡总会的决议所命名者,系由7个基本单位和2个补助单位共计9个单位及这些单位的组合所成之许多单位所构成的。

只要使用这些基本单位、补助单位及组合单位,几乎全部的物理量均可计测之。

而像非SI单位但是以前就广受使用的单位,有许多是在实用上颇具重要性者,这些单位可与SI单位并用之。

例如:

以时间单位的秒来说,可与时、分、日等并用。

另,SI单位在10的整数倍时,必需附加一定的接头词。

在后面将论述之纤维工业关系上被广为使用的有K(Kilo)=103、d(deci)=10-1、C(Centi)=10-2、M(Milli)=10-3、μ(micro)=10-6等。

 

2.3.3.纤维工业上单位的进展

纤维工业在初期系按地域性、各自独立分开发展的。

在一个国家里就分别有许多称为纤维工业产地者。

其中也有纤维原料不同的情形,甚至还有原料产地和机织业地区也不相同的。

此种纤维中心地的差异,在纤维工业创始人的英国尤其显著,当然生产者之计量单位也会产生产地独特者。

在纺纱技术受教自英国的日本,棉纺支数及公制支数、麻支数、精纺毛支数、粗纺毛支数、以及后来根据出口观点之丹尼尔支数等,各式纱线针对所使用之原料别而有各种的支数表示。

  在其发源地之英国是使用何种支数公式呢﹖观1953年的TextileMercury之YearBook可知有如下各种。

2.3.3.1.定重制

棉(英国式)840yd.hanks/lb

棉(大陆式)1000m.hanks/0.5kg

棉bumpyarnyds/oz.

绢丝840yd.hanks/lb

嫘萦短纤纱840yd.hanks/lb

亚麻(湿式纺)300yd.hanks/lb

精纺毛560yd.hanks/lb

粗纺毛(Yorkshiresks.)256yd.hanks/lb

粗纺毛(Galashielscut)300yd.cuts/240z

粗纺毛(Hawick)500yd.cuts/260z

粗纺毛(W.ofEngland)Snaps(320yd/hanks)/lb

粗纺毛(Dewsbury)yds/lb

粗纺毛(Alloa)11,520yd.Spyndles/24lb

粗纺毛(Americancut)300yd.hanks/lb

粗纺毛(AmericanRun)100yd.hanks/lb

蚕丝1000yd.hanks/lb

公制式kmhanks/kg

Typp1000yd.hanks/lb

2.3.3.2.定长制

丹尼尔9000m之g数

亚麻(干式纺),大麻,黄麻)14,400yd之lb数

粗纺毛(Aberdeen)14,400yd之lb数

粗纺毛(Americangrain)grain/20yd

  

如此多而复杂的支数当然是很难登上国际性的流通机构。

随着纤维产业朝国际性发展成长,当然对于国际贸易所需之绝对标准就要有所企划了。

藉属于制定国际标准之机关的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之手,已制作了在纤维工业及纤维产业上之利用SI单位系的单位。

 

2.3.4.纤维工业上之SI单位

在纤维工业中仍存在着旧习,在采用SI单位方面较为延缓。

而且所使用的公式仍未国际化,但已逐渐在转换成SI单位之中。

  如从以前之度量衡制转换成公制法般,虽然在法律上未行转换,但来自欧洲之纤维机械型录上,已经施行此种SI单位制之记载了。

如使用min-1取代表旋转数之rpm,荷重方面也使用3N(牛顿)而不再使用kgf。

像这般世界所到之处均采用SI单位,故对其也需要充分地理解之必要。

 

2.3.4.1.纤维与长丝

表纺织用的纤维与长丝之纤度所使用之SI单位,每单位长度的重量或纱线密度是以tex单位为基础。

若把某纤维、长丝或纱线的tex值视为T,则每1000m就具有Tg的重量。

此种tex的单位对纱线很适当,但对纤细物,即对于制织用或针织物用纱纤维,在线线密度上为求方便而使用decitex(dtex)。

即是说;每1000m为0.1g,换言之即每1000m为1公克(g)。

纤维及长丝的dtex值系和丹尼尔支数之每900m为1g之值相近似,故以dtex来表示,容易获知与丹尼尔支数具有亲近感之关系者。

  

细棉纤(棉、毛)在以往系以mg/cm×105来表其重量,若使用tdx单位时则为Millitex(mtex),即每1,000,000m之公克(g)量,换言之即是以每1000m之m公克量来表示。

在表纤维长度时,单纤维系以mm表之,但棉纤维在习惯上仍是使用英吋单位而以1/32"之倍数表之。

衣服及家庭用品所使用之人造纤维系因用途而有所差异,亦有与天然纤维之混纺用者,范围大致在1-3dtex内。

在绒毛地毯纱线用途上更有使用6dtex及6dtex以上之粗纤维。

棉类中最细的有海岛棉,平均纤维密度150(即1.5dtex)。

反之,粗者有印度棉,平均为300mtex,美棉之中级短纤型为200mtex,被广泛使用在各种用途上。

最细的美丽诺羊毛约5dtex、粗者约为杂交种的12dtex。

亚麻在3-5dtex的范围内、蚕丝纤维约1dtex。

人造纤维中的短纤依用途及目的而可制成适当的直径或长度。

棉纤维的长度系和粗细呈反比关系,细海岛棉的纤维长为50mm,美棉之中级型为25mm、印度棉之粗者则为20mm。

羊毛和亚麻这种关系则相反,美丽诺种羊毛的纤维长为40~120mm、且最粗的杂交种差毛长达400nm、细亚麻为300nm、粗亚麻为500mm。

 

2.3.4.2.丝

纤维纱线的粗细,采用tex单位表示。

此种tex单位亦适用于产业资材用之类的连续性长丝纱,不过,连续长丝纱大致是以dtex使用最多。

单纱方面的写法如24tex般,双股线为R24/3tex、三股线为R24/3tex般,R字头意味着结果或最终。

R24/2tex其构成的tex为12。

换言之;tex为定长制,故拟算出捻纱支数(tex)时,只要加上捻纱前之纱线支数即可,计算上很轻松。

现在,在长丝纱方面仍是使用丹尼尔、而棉或嫘萦短纤纱之英式支数、粗纺毛、精纺毛仍是使用公制支数,但将逐渐转换成tex制了。

表纱之纱支支数tex与丹尼尔支数相同系纱越粗、数字越大,故和感觉上很一致,但若为其它的支数时,则是纱越细则数字越大。

接着将表tex支数、丹尼尔及棉支数之换算表示于图1。

有关各支数的换算请参考最后的列表。

兹就tex之实例说明之;蚕丝的单纤维约1tex、绢丝的15丹尼尔为16.6tex,府绸和衬衫料所使用之40支数大致为15tex,被单料所使用之20支数约为30tex,厚窗帘用之粗纬纱10支数之粗纺毛纱约为60tex。

 

2.3.4.3.捻度

捻度系以每米之捻数表之。

一般是以以前之英式来表每英吋之捻数(TPI)或每cm之捻数。

捻转的方向系为以前就有之S捻和Z捻两方向。

在研究捻数方面,如图2所示般,观察粗纱和细纱的捻数时,即使捻转的角度α相同,但每米的捻数也会不同,为了获得相同的纱线起见,粗纱要比细纱进行更多的捻数。

因此,每米的捻数系和纱线的线支有关,纱线本身所示之捻数角度不具充份的示度。

此时,即使纱线的粗细有差异,但为了使捻转、程度均相同,而使用捻系数。

换言之,这些以相同的捻系数所施捻的纱线、其捻转状态是相同的,和纱线的粗细并没有关联,捻系数可如下表示之。

纱系数=捻数/m×√tex÷100

此种相同捻系数的纱线,在外观上、纱支支数看起来并不相同。

以往在计算捻系数时系以下式来进行的。

捻系数=捻数/英吋÷√棉支数

若为棉纱纺纱法之短纤维细纱织成之一般织物所使用之纱线,则使用30~40的捻系数,以此程度的捻转可获得纱线的最大强力。

有关对纱线强力最适当的捻系数系因纤维的种类、纤维的粗细、尤其是因纤维的长度而有所差异,原则上,长纤维的强力会较低。

以针织用纱来说;捻系数不需如此多,而以要求具柔软性、制成稍微松捻之纱线者居多。

但也有如巴里纱(Voile)用之强捻纱(捻系数约50)或如绉类织物用般更为强捻(捻系数约70)般之特殊纱。

捻转的范围很广泛,从长丝连续纱之无捻到强捻纱均有,而有各式各样的捻系数。

 

2.3.4.4.纤维与纱线的强力

SI单位系使用牛顿(N)作为力的单位。

因此在纤维工业关系上,纤维及纱线等均是以此单位来进行标示,目前除了特别的公定物之外,均是使用kg/cm2、g/d、d/ted。

1N=1kg、m/s2

从kgf转换成N之理由,虽非正题,但为供参考而拟说明之。

在地球上,物体具有和其质量成正比之重力作用,我们即是藉此力、即重量来感受物体质量的大小。

因此,在机械工学上系不同于MSK单位,而是使用以质量一kg等于一千克为基本之重力单位制。

但在其单位记号上是使用和质量相同的kg。

因此为了预防混淆,而在重量千克上逐渐使用kgW、kp、但世界通用的是kgf。

但,重力强度(指每单位质量的重力、因单位为m/s2,故亦称为重力加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