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534407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32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工程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模板工程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模板工程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模板工程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模板工程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工程专项方案.docx

《模板工程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工程专项方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板工程专项方案.docx

模板工程专项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施工规范和标准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⑵、《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⑷、《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⑸、《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4-2002);

⑺、《木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0-2002);

⑻、《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⑼、《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⑽、《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⑾、《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⑾、《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⑿、《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⒀、《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2)

第二章、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闽侯县旧城改造安置房B地块S7#、B1~3#、B5#、B6#楼

工程地点:

福州市闽侯县甘庶旧城区,福古路以北,甘洲路以南建设单位:

闽侯县人民政府甘蔗街道办事处

设计单位: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工程规模:

本工程共由B1、B2、B3、B5、B6、S7,共6栋楼组成,六栋楼的地下室为连体地下室。

其中:

B1#楼为地上17层地下一层、B2#楼为地上26层地下一层,B3#楼为地上30层地下一层,B5#楼为地上33层地下一层,B6#为地上33层,地下一层,S7#为地上2层,地下一层。

建筑总高度(室外地面至女儿墙高度)B1#楼为51.40m(消防高度为49.90m),B2#楼为80.40m(消防高度为78.90m),B3#楼为89.10m(消防高度为87.60m),B5#楼为97.80m(消防高度为96.30m),B6#为98.50m(消防高度为97.0m),S7#为9m。

工程总工期为20个月。

本工程地下室板厚为250-400mm,为高大模板(详经过专家论证的高大模板施工方案),本方案主要对其他部位的模板支撑体系进行阐述。

主要结构概况如下(不含地下室部分):

柱截面尺寸主要有:

300×300mm、350×350mm、400×400mm、400×450mm、400×500mm、450×500mm、500×500mm、500×600mm、500×1000mm、600×600mm、600×950mm;梁截面尺寸主要有:

200×300、200×350、200×400、200×450、200×500、200×600、200×700、200×800、250×450、250×500、250×600、250×700、250×900、300×500、300×600、300×700、300×750;300×800。

剪力墙厚为:

200mm、250mm、300mm;

板厚度尺寸主要为:

100mm,

层高主要为2.7m、2.9m、3.6m、4.5m、4.6m、5.05m。

其中标准层层高为2.9m。

第三章、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在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及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这两项工作,并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会审记录、施工方案和施工规范等技术文件,做好三级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减少和避免施工误差。

3.2物资准备

(1)材料准备:

确保材料质量合格,货源充足,按材料进场计划分期分批进场,并按规定地点存放,做好遮盖保护。

同时对各种进场材料进行抽检试验并附有新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其质量检验报告及其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钢管必须涂有防不锈漆。

项目选择的模板在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表面光洁度,阴阳角模板统一整齐。

1、柱、墙模板:

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在模板加工场地制作施工现场组拼,背内楞采用100×100木方,柱箍采用100×100木方围檩加固,采用可回收m12对拉螺栓进行加固。

边角处采用木板条找补,保证楞角方直、美观。

2、梁模板:

面板采用18mm胶合面板100×100木方(内楞)现场拼制,100×100木方(外楞)支撑,采用可回收m12对拉螺栓进行加固。

梁底采用100×100木方支撑。

承重架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

3、板模板:

板底采用18mm支撑,承重架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

4、周转材料准备:

做好模板、钢管支顶等周转料的备料工作,分批分期进场。

项目预投入模板2.5套用于现场施工,过程中模板损耗另补充。

钢管支撑采取上层未浇捣完毕,下层支撑不拆除的原则。

3.3劳动力准备

(4)根据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工人进场,并安排好工人生活。

水、电管线架设和安装已完成,能够满足工程施工及工程管理、施工人员生活的用水、用电需要。

1、为确保工程进度的需要,同时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征和模板支撑的工程量,确定本工程模板支撑搭设按下表配置人力资源,操作工均有上岗作业证书。

2、建立由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搭设技术员组成的管理机构,搭设负责人负有指挥、调配、检查的直接责任。

3、模板支撑的搭设和拆除,均应有项目技术负责人的认可,方可进行施工作业,并必须配备有足够的辅助人员和必要的工具。

(一)、劳动力安排表

工种

人数

技术管理

2

安全监督

3

质量检查

1

测量放线

4

模板工

120

(二)、机具配备

机具名称

数量

备注

架子扳手

40把

搭设和拆除支撑用

力矩扳手

4把

检查扣件拧紧力度是否达到要求

倒链

20把

调整支撑水平弯曲度

4、做好施工人员进场的安全、质量、防火、文明施工等教育工作,进行岗前培训,对关键技术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按规定进行三级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

施工进度计划;各项安全、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求;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等。

必要时进行现场示范,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

第四章、方案选择

4.1方案选择

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4、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便于检查验收;

5、综合以上几点,模板及模板支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JCJ59-2011检查标准要求,要符合贵阳市文明标化工地的有关标准。

6、结合以上模板及模板支架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采用碗扣件钢管架支架方案。

项目选择的模板在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表面光洁度,阴阳角模板统一整齐。

1、柱模板

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在模板加工场地制作施工现场组拼,背内楞采用100×100木方,柱箍采用100×100木方围檩加固,采用可回收m12对拉螺栓进行加固。

边角处采用木板条找补,保证楞角方直、美观。

2、梁模板

面板采用18mm胶合面板100×100木方(内楞)现场拼制,100×100木方(外楞)支撑,采用可回收m12对拉螺栓进行加固。

梁底采用100×100木方支撑。

承重架采用碗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

3、板模板

板底采用18mm支撑,承重架采用碗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

4、碗扣件

1、碗扣式脚手架用钢管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92)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的Q235A级普通钢管,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

2、碗扣架用钢管规格为Φ48×3.5mm,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5-0.025mm。

3、上碗扣、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螺母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GB9440中KTH330-08及GB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

4、下碗扣、横杆接头、斜杆接头应采用碳素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GB11352中ZG230-450的规定。

5、采用钢板热冲压整体成形的下碗扣,钢板应符合GB700标准中Q235A级钢的要求,板材厚度不得小于6mm。

并经600~650·C的时效处理。

严禁利用废旧锈蚀钢板改制。

6、立杆连接外套管壁厚不得小于3.5-0.025mm,内径不大于50mm,外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60mm,外伸长度不小于110mm。

7、杆件的焊接应在专用工装上进行,各焊接部位应牢固可靠,焊缝高度不小于3.5mm,其组焊的形位公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杆件组焊形位公差要求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杆件管口平面与钢管轴线垂直度

0.5

2

 立杆下碗扣间距

±1

3

 下碗扣碗口平面与钢管轴线垂直度

≤1

4

 接头的接触弧面与横杆轴心垂直度

≤1

5

 横杆两接头接触弧面的轴心线平行度

≤1

8、立杆上的上碗扣应能上下串动和灵活转动,不得有卡滞现象;杆件最上端应有防止上碗扣脱落的措施。

9、立杆与立杆连接的连接孔处应能插入Φ12mm连接销。

10、碗扣节点上同时安装1—4个横杆,上碗扣均应能锁紧。

11、构配件外观质量要求:

a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不得采用接长钢管;

b铸造件表面应光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

c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

d各焊缝应饱满,焊药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肉、裂纹等缺陷;

e构配件防锈漆涂层均匀、牢固。

f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厂标识应清晰。

12、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丝杆与螺母捏合长度不得少于4-5扣,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碗扣件构成:

由上碗扣、下碗扣、立杆、横杆接头和上碗扣限位销组成。

碗扣件节点构成图

4.2支撑系统的设计:

1、柱模竖向次楞布置应贯穿整根柱长,在梁柱交接处不得断开,交接处梁净高≥600mm时,柱头位置应加设对拉螺栓。

方柱四角竖向次楞木应对称对顶。

(见下图)

2、柱模第一道箍离柱底不应大于150mm,最下两箍间距不应大于500mm。

当需设置穿柱对拉螺栓时,对拉螺栓沿柱高度方向的布置应与柱箍等距等量。

(见下图)

3、柱、墙临空面的模板面板与次楞应从楼面起向下延伸200mm,并在内模与楼面梁侧用2mm厚双面胶带封贴。

(见下图)

4、墙模第一道主楞离墙底不应大于150mm,墙边第一列对拉螺栓离端头不宜大于305mm。

墙模主次楞、对拉螺栓间距应满足设计计算要求,且竖向次楞不宜大于305mm;主楞不宜大于455mm;对拉螺栓不宜大于455×455mm。

结构外墙及其他有防水要求的墙体,应采用止水型对拉螺栓。

5、梁侧模上口应设置纵向通长托木,下口应设置纵向通长夹木且不得兼做梁底模主、次楞,托木与夹木间应设置竖向立档,其间距不应大于800mm。

梁面板的对接处应紧密,面板外侧应加设帮条木。

(见下图)

6、高度大于400mm的梁,梁底模应设有主、次楞,不得随意取消次楞木而用纵向主楞木代替。

采用传统安装法,次楞木间距应符合设计计算要求,且不宜大于350mm;采用次楞平行于梁跨的纵向布置安装法。

7、梁净高≥600mm时,应设置穿梁对拉螺栓,对拉螺栓固定应有两根并列通长的方木或双肢φ48×3.5钢管作支托,不得直接固定在梁侧面板上。

(见下图)

8、楼板底模应设有主、次楞,其间距应符合设计计算要求,且采用100×100mm方木做次楞的,不宜大于500mm;采用100×100mm方木做主楞的,不宜大于1500mm。

9、除跨度不大于1200mm的楼板外,楼板模板主、次楞木的端头不应搁置在梁侧模板上,楼板模板竖向支撑应独立。

10、楼板与墙等构件交接处的模板面板外侧应设置通长封口托木。

模板面板的接缝应紧密,采用非整板胶合板时,拼缝前其板口应先加工平直。

11、楼梯模板侧边应设置钉有固定踏步侧板木档的外帮板,不得用平板代替外帮板。

当楼梯较宽时,中部应按每600mm设置一道通长反三角木,不得用压板或压条代替反三角木。

12、与楼梯踏步相连的墙体模板,应在踏步槽口上方增设一道斜楞木,并用穿墙对拉螺栓固定。

(见下图)

 

13、梁模板支架立杆横向布置应对称,其数量、间距应符合设计计算要求,且数量不得少于2根。

梁、板模板支架的扫地杆距楼地面高度应不大于200mm,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应不大于350mm。

立杆上端包括顶托可调螺杆在内,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大于相关规范的规定时,应增设水平杆。

有梁楼板结构的梁、板模板支架立杆在水平方向应相互拉接。

支撑高度大于3.5m的架体应按满堂架的要求设置竖向和水平剪刀撑。

边跨梁模板的横向立杆上方受力点应布置对称、合理。

采用调斜外立杆方式的,立杆上的每道水平拉杆应与楼板模板支架的立杆相连接至少三道立杆。

第五章模板的安装

5.1施工顺序

放出轴线及梁位置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梁板顶架安装

架设梁底木枋龙骨于顶托上

梁底模及侧模安装

架设板底木枋龙骨于顶托上

楼板模板安装

梁板钢筋绑扎铺设

梁板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保养,达到100%砼设计强度

拆模令经监理审批,同意拆模,拆下顶托

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

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立杆

楼面梁、板支撑系统采用碗扣钢管组合而成。

梁模板支撑的顶架采用垂直于梁轴线的布置方式,板模板支撑时采用平行于板短向而布置,并根据梁底及板底的高度组合拼装。

梁和楼板的脚手架跨距和间距应按实际荷载经设计确定。

5.2碗扣架支撑的搭设

1、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基底处理→立杆底座→立杆→横杆→接头锁紧→脚手板→上

层立杆、横杆→顶托。

(2)碗扣件搭设:

在已处理好的地基或楼面上按设计位置安放立杆垫座或可调座。

安装

1.2m长立杆,调整立杆可调座,使同一层立杆接头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以便装横杆。

(3)接头搭设:

1)接头是立杆同横杆的连接装置,应确保接头锁紧。

搭设时,先将上碗扣搁置在限位

销上,将横杆接头插入下碗扣,使接头弧面与立杆密贴,待全部接头插入后,将上碗扣套下,并用榔头顺时针沿切线敲击上碗扣凸头,直至上碗扣被限位销卡紧不再转动为止。

2)如发现上碗扣扣不紧,或限位销不能进入上碗扣螺旋面,应检查立杆与横杆是否垂

直,相邻的两个碗扣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即横杆水平度是否符合要求);下碗扣与立杆的同轴等是否符合要求;下碗扣的水平面同立杆轴线的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横杆接头与横杆是否变形;横杆接头的弧面中心线同横杆轴线是否垂直;下碗扣内有无砂浆等杂物充填等;如是装配原因,则因调整后锁紧;如是杆件本身原因,则应拆除,并送去整修。

(4)注意事项

1)模板支撑架搭设应与模板施工相配合,利用可调底座或可调托撑调整底模标高。

2)按施工方案弹线定位,放置可调底座后分别按先立杆后横杆再斜杆的搭设顺序进行。

3)建筑楼板多层连续施工时,应保证上下层支撑立杆在同一轴线上。

2、质量标准和检查验收:

(1)立杆最大弯曲变形矢高不超过L/500,横杆斜杆变形矢高不超过L/250。

(2)对于直线布置的脚手架,其纵向直线度应小于L/200。

(3)横杆的水平度,即横杆两端的高度偏差应小于L/400。

5.3模板安装

梁底、梁侧模采用18mm胶合板,梁底平板模铺设在横向次龙骨上,次龙骨搁置在主龙骨上。

楼板模采用18mm胶合板,顶托用100×100mm枋木,横枋采用100×100mm枋木。

模板的安装顺序如下:

梁模板的安装:

1)先在柱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控制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整碗扣式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木方。

固定木方后在其上

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L/1000~3L/1000。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梁底模安装后,再安装侧模、压脚板及斜撑。

2)为了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

a、支模应遵守侧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b、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将梁侧模钉固。

c、砼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

砼浇筑时,不得采用使支撑系统产生偏心荷载的砼浇筑顺序,泵送砼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砼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楼面模板的安装:

首先通线,然后调整碗扣式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到预定的高度,在可调顶托托板上架设木方80mm×80mm木枋作主龙骨,主龙骨固定后架设横楞,然后在横楞上安装胶合板模板。

铺胶合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5.4验收及拆除的批准程序

支模安装完毕后,通知公司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并报监理单位、质监站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邦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支模拆除前,必须向监理单位申请拆模报告,监理单位签字同意后方可拆模。

5.5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模板及其支架须符合选材和材质的有关要求,同时还须符合下如规定:

A、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B、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并不致发生不允许的下沉和变形。

C、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便于后继工序的施工。

D、模板内侧要平整,接缝严密,接缝不应漏浆。

E、模板的设计、制作和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应规定。

配制木模板尺寸时,要考虑模板拼装接合的需要,适当加长或缩短某一部位长度。

F、模板应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

(2)模板安装须符合下如规定:

A、模板安装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B、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当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路长度的1/1000~3/1000。

C、采取分层分段支模的方法,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应满足下列要求:

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撑;上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的立柱,并铺设垫板;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注意控制模板安装的偏差。

D、模板工程完成后要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轴线位置、相邻标高关系、几何尺寸、形状、垂直度等,并仔细检查各构件是否牢固,经质安员、技术员复核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派专人经常检查。

如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应及时修整牢固。

E、模板安装和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确。

(3)模板支撑组装完毕后应进行下列各项内容的验收检查,并必须符合本方案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

1)钢管脚手架设置情况是否按本方案搭设;

2)纵横杆、扫地杆及斜撑等配置情况;

3)底座、托顶螺旋杆伸出长度;

4)限位销等牢固情况;

5)垫木情况。

(4)本工艺应具备以下主要质量记录:

模板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模板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拆模申请报告。

 

第六章、支模的拆除

6.1支顶、模板的拆除

拆除顺序:

梁上顶托→梁底木方→梁底模板→板上顶托→板底木方→板底模板→纵

横水平拉杆→剪刀撑→支撑立柱→下托座→垫木。

本工程由于支模体系面积大,为保证支模的稳定性以及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要求支架水平拉杆每隔一道均与与结构砼墙柱拉结,混凝土必须达到100%设计强度才能整体拆除。

由于支架体重较大,在其楼板结构施工期间,要求对下一层楼层结构保留支架不拆,楼板加设回头顶,以保证楼板有足够的承载力,避免破坏楼板结构。

支撑系统的水平纵横杆、剪力撑等不得随意拆除。

拆除每层支撑及模板前,应将该层混凝土试件送实验室检测,当试块达到规定的强度达到下表要求后,并呈报监理公司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办理书面手续并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

规范要求的砼拆摸强度要求一览表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设计强度标准值百分率(%)

梁、拱、壳

≤8m

≥75

>8m

100

≤2m

≥50

>2m、≤8m

≥75

>8m

100

悬臂结构

100

注:

“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是指与设计强度等级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拆除4m高度以上梁、柱、墙模板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设防护栏杆。

拆除时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撬落或拉倒。

拆除平台、楼板的底模时,应设临时支撑,防止大片模板坠落。

拆立柱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待拆范围以外安全地区拉拆,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敲拆底模。

严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

严格控制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

拆除脚手架支撑前,应清除支模支撑上存留的零星物件等杂物。

拆除脚手架支撑时,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

拆除模板和支顶时,先将脚手架可调顶托松下,用钢钎撬动模板,使模板卸下,取下模板和木方,然后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脚手架。

模板拆除后,要清理模板面,涂刷脱模剂。

脚手架支撑的拆除应在统一指挥下,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及下列安全作业的要求运行:

脚手架支撑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

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

通长水平杆,必须在脚手架支撑拆卸到相关的钢管时方可拆除。

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连接棒应放入袋内,交叉支撑应先传递至地面并放室内堆存。

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卡钩上的锁片旋转至开启位置,然后开始拆除,不得硬拉,严禁敲击。

6.2模板的清理维修、存放

(1)模板清理维修

拆除后的模板运至后台进行清理维修,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板边刷封边漆,堵螺栓孔,要求板面平整干净,严重破损的予以更换。

(2)模板的堆放

现场拆下的模板不要码放,须修整的及时运至后台。

清理好的模板所放地点要高出周围地面150mm,防止下雨时受潮。

(3)模板拆除成品保护要求:

1)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和楞角。

2)坚持每次使用后清理板面。

3)按楼板部位层层复安,减少损耗。

4)材料应按编号分类堆放。

5)对已完成的混凝土楼面应加以保护,工人不得将材料用力抛掷向楼面。

第七章、支模施工的安全管理

7.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1、以项目经理部为核心组成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分级负责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2、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统筹协调、指挥、全面负责安全管理。

3、技术负责人是安全技术的第一责任者,负责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核批准。

4、工长、专职安全员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领导劳务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