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505952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本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本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本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本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本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部编本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本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部编本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与反思

部编本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与反思

1.《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5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4个生字,查阅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自主积累词语。

   3.体会这首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唐代李商隐曾经有一首诗描写了雨后初晴的景象,也留下了千古传诵的美好诗句: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也写了一首这样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在天晴了的时候》。

   2.读课题,请学生谈自己的初步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

要求:

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作上记号。

   (3)指名朗读,纠正。

要求读通顺。

   3.了解课文的内容提示:

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小组讨论。

   

(2)相互交流。

  三、再读课文

   1.默读全诗,想想课文哪些诗句写出了雨过天晴时的景物,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2.朗读全诗,体味诗句之美。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朗读全诗,说说文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

(教师板书)

    小路

    小草

    小白菊

    凤蝶……

  二、交待目标

    这首诗描画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图,让我们继续欣赏这幅图,来品味诗中的语言,感受诗中的美景,记住这首诗。

  三、品味诗句、练习背诵

  

(一)引导学生品读诗句。

    1.指名读描写小路的诗句。

    2.为什么小路会是凉爽又温柔?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3.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4.背诵诗句。

    5.小结学法:

    

(1)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2)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3)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4)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

  

(二)自学课文再交流讨论。

     你喜欢哪句诗,说说为什么喜欢?

(在讨论中引导学生结合重点的词句来说)进一步体会诗句的美好,想象画面练习背诵。

  (三)你还看到了哪些雨后的景象?

说一说。

  四、朗读、背诵全诗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模仿这首诗的写法,把你观察到的雨过天晴的景象写出来。

 

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5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4个生字,查阅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自主积累词语。

   3、体会这首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中感悟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戴望舒”:

同学们,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吗?

知道他是谁吗?

   2、教师小结:

戴望舒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出示课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

   3、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

要求:

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作上记号。

   (3)指名朗读,纠正。

要求读通顺。

   3、了解课文的内容提示:

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小组讨论。

   

(2)相互交流。

  三、再读课文

   1、默读全诗,想想课文哪些诗句写出了雨过天晴时的景物,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2、朗读全诗,体味诗句之美。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深入研读,欣赏美景

   1、自由朗读诗歌的第一节,想一想文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

用横线把景物名称画出来。

   2、指名反馈。

(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

   3、找出相关的诗句,读一读。

   4、指名反馈。

   5、齐读第一节,想象画面。

   6、指名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画面,然后再读一读。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7、师导:

通过诗人的描述,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碟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8、出示:

(  )的小路   (  )的小草

       (  )的小白菊  (  )的凤蝶儿

   9、师导:

同学扪,雨后的景色是多么的美丽而清新!

在天晴了的时候,我们真该到小径中去走一走。

因为——(学生读描写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

   10、在读了诗人描写天晴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后,你们发现了诗歌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拟人)

   11、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12、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节。

  二、拓展思维,丰富画面。

   1、同学们,天晴了,除了可以看到润湿的销路、炫耀着新绿的小草、绽放的小白菊、自在闲游的凤蝶儿,还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呢?

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第三节。

   2、指名反馈:

诗歌描绘的天晴了所看到的景象有哪些?

   3、小结: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乌云散了,一切显得那样的明朗:

溪中波光荡漾,林中树影婆娑,天空云儿闲游……多美呀!

我们一起把这三行诗句读一读。

   4、拓展思维:

你留心观察过雨后天晴时的景象吗?

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说一说。

   5、小结:

雨后的景色多美呀!

所以作者不断地倡议我们在天晴的时候出去走走,我们一起来读第二节。

  三、品味诗句、练习背诵。

   1、自由诵读课文。

   2、指名读一读。

集体评议。

   3、集体读一读。

   4、熟读成诵。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我们只是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和戴望舒一样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留心观察,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做课后练习,完成一课一练。

  板书设计           泥路:

温柔

                 小草:

新绿

             走走

                小白菊:

绽透

                凤蝶儿:

闲游

  1在天晴了的时候新阳

                   溪水

             看看    暗绿

                   云

 

3.《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反思之一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一首生动、富有情趣的小诗。

教学时主要是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诗的意境,大自然的美丽。

在这节课中,我觉得自己在成功之处:

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来品味诗的语言,想象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去读,在个性化的朗读中感悟诗的语言。

  比如当学生谈到描写小白菊的诗句: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语句非常的柔美,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诗中的美,我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找到从那感受到小白菊生命力?

我先引导学生去想象小百菊绽放的情景。

然后我通过容情入境的语言让学生走进诗的意境中,例如“小白菊试试寒,试试暖它开的多轻柔呀”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对于学生在朗读时就是一个指示。

为了能够走进诗的语言,我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指表演小白菊开放的情形,感受那种一瓣瓣努力开放的瞬间。

通过一个“透”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说出好像看到小白菊开到极限,然后我让学生把这种感受送到文中去,通过读让别人感受出来,通过诗中重点的词语让学生慢慢走进诗句。

  其次,我觉得比较成功之处,就是能够合理利用多媒体,通过图片和音乐来烘托出诗的意境。

例如,在学习凤蝶一段时,我在音乐的烘托下,先是老师动情的朗读,帮助学生走进诗的情景,然后让他们展开想像的翅膀,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头脑中的画面,然后再让学生一边想像画面,一边读,我觉得这种设计能很自然的让学生走进诗的意境,感受诗的语言的美。

当然,语文教学就是一门永远不完美的艺术,在我的这堂课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教学机智不足,在讲课中我采用了配乐朗诵的方式。

但是由于自己在课前准备的不足,没有把音量控制到一定合理的程度,学生与老师互动的过程,下面听课的老师不能听的很清楚。

如果我能在课上,及时调整音量,效果会更好。

另外,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没能及时抓住学生在问题回答的精彩之处进行鼓励,例如在学生比较一、二小节在感情色彩上的区别时,有一个学生说出第二小节诗人更加激动,其实学生已经感受到这两小节区别,但是没有达到我的预想效果,所以老师继续追问,即耗费了时间,也失去了最有效的教学时机。

2、对于文本挖掘的不够深,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远,有很多诗句都蕴涵着很深的意境。

但是我在本节课中有很多词语挖掘的不够深刻,例如“润”“暗绿”“晕皱”等字,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诗人用词的绝妙。

3、虽然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让学生根据诗的语句想像画面,但是我在这节课设计中让学生想像画面的环节过多,所以特别浪费时间,如果我在本节课有重点的让学生想像,会更能够节约时间。

4、对于最后一节的设计的过于草率,最后一节应该是感情的升华,但是我在设计上过于简单,所以没能达到情感上的升华。

我想如果抓住一些重点词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效果会更好。

 

4.《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反思之二

本课是一首生动、富有情趣的小诗,教学时主要是以读为主,再读中感受诗的意境,大自然的美丽。

学生可能是刚开学,学习情绪很高涨,都能够根据教师的讲解阅读本诗。

我想本课教学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学生们对于新字词达到了会写,根据上下文也能理解。

  2、在理解熟读的基础上达到了会背,就连很差的王蕊同学也能背下来

  3、对修辞手法的教学很成功。

如:

诗中: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学生们根据以前的经验基础知道它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为了加深印象,我还让他们进行练说。

我想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学习的话,相信我们的作文水平会在不知不觉中有一个新的提高。

  另外,在教学中我也有失误的地方,那就是对文中的个别字的读音上。

比如:

诗中一句:

吸水在温风中晕皱中yun四声,而我却教给学生读一声,教学后通过我与老师们请教分析,觉得读四声比较合适,于是我又弥补了这一过失。

  通过教学本课,我想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误,只要我们是认

  真教了,改了,那么我们的效率就一定能提高,因为我们也是在探索中求得真理今后我会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走向完美,让成功永远伴随着我,让失误推动着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