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整理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50552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心理学整理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整理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整理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整理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整理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心理学整理1.docx

《高等教育心理学整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心理学整理1.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教育心理学整理1.docx

高等教育心理学整理1

第一章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师:

所谓“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自我效能感:

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个成分。

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

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就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

教学效能感: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

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思考题

一.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

1.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认识学与教的心理活动规律,做到科学育人

2.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

4.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二.简述教师角色的构成。

1.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

2.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

3.榜样和模范公民

4.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5.教育科学研究人员

三.简述教师角色的影响与作用。

1.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2.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

3.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4.教师的举止言谈对学生的影响

四.简述教学效能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

(1)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2)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

(3)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五.简述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构成。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六.试述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一是教师能正确、全面地发现和觉察自己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二是教师具备了解决教学活动中所存在问题的足够的知识经验;三是已有的知识能和现存的问题联系起来,进而进行合理的、有效的知识重组。

第二章

名词解释

心理差异:

心理差异是指心理的个别差异或个体心理的差别性,即一个人在其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起来的不同于他人的、相对稳定的个体心理特点。

人格:

人格是个体内在心理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人格主要包括气质和性格。

气质:

是指个体内在的、不依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而转移的,稳定持久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使全部心理活动染上个人独特的色彩。

性格:

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个体性格特征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

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

能力:

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

个体的能力由智力、知识与技能、实践三个要素构成。

其中智力是个体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知识与技能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实践是指个体运用自己的智力接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通过实践才能形成自己的能力。

学习风格:

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学习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步骤,学习倾向是每一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偏好。

认知风格:

又称认知方式、认知模式,是指个人在认知过程中所经常采用的、习惯化的方式。

具体说,是在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等信息加工过程中个体所偏爱的、习惯化了的倾向和方式。

思考题

1.简述气质典型的类型及其特点。

1.胆汁质

具有胆汁质型气质的人精力旺盛,热情直率,意志坚强;脾气躁,不稳重,好挑衅;勇敢,乐于助人;思维敏捷,但准确性差。

他们心理活动的明显特点是兴奋性高,不均衡,带有迅速而突发的色彩。

2.多血质

这种人的行动有很高的反应性,他们容易适应新环境,结交新朋友,具有高度可塑性。

他们给人以活泼热情,充满朝气,善于合作的印象。

但他们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很难适应要求耐心细致的平凡而持久的工作。

这种人属于敏捷好动的类型。

3.粘液质

属于粘液质的人缄默而沉静,由于神经过程平静而灵活性低,反应比较缓慢。

这种人常常严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注意稳定且难转移。

给人的外表感觉为态度持重,沉着稳健,不爱作空泛的清谈。

这种气质类型的不足之处是有些固执冷淡,不够灵活,因而显得因循守旧,不易合作。

那些要求持久、有条理、冷静的工作,对于粘液质的人最为合适。

4.抑郁质

这种人具有较高的感受性和较低的敏捷性。

他们反应缓慢,动作迟钝,缺乏生气,不爱交际。

他们的主动性差,在困难面前常常优柔寡断,面对危险常常恐惧畏缩。

这种人很少在外表上表现自己的情感,而内心体验则相当强烈。

具有这种气质类型的人往往富于想象,善于体察他人情绪,对力所能及的工作任务,具有较强责任心和完成任务的坚韧精神。

2.简述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

学习风格主要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划分。

学习风格的生理要素是指学习者对学习环境中某些要素的偏爱。

学习风格的社会因素体现在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形式上(如独自学习与结伴学习、竞争与合作等)。

学习风格的心理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方面。

3.简述适应学习风格差异的教学含义。

适应学习风格的教学首先必须全面分析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这是进行适应学生学习风格教学的前提。

然后,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对学习风格不同的学生要一视同仁。

最后,教师要根据学习风格的类型和要素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扬长策略,即采用与学习风格中的长处和学习者偏爱的方式相一致的匹配策略。

它能使学生学得更快、更多,但是却无法弥补学习方式或机能上的欠缺。

二是补短策略,即针对学习风格中的短处或劣势采取有意识的失配策略加以弥补。

这种策略虽然在开始实施时学生会表现出学习速度慢、学得少,难以理解所学内容,但它的特殊作用在于它能弥补学生学习方式或机能上的欠缺或不足。

4.大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

自学能力:

是指大学生依靠自己的知识、智力和经验,独立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

表达能力:

包括口头、文字、图表以及数理计算等方面的表情达意能力。

操作能力:

是指完成学习活动、文体活动、专业训练和生产活动的实践动作能力,其主要特征是动手。

适应能力:

是指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和时代的变迁,改变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改变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方式的能力。

创造能力:

是指大学生运用自己积累的知识,在头脑中独立地形成新形象,提出新见解,以及产生新产物的能力。

5.试述如何根据大学生气质的特点进行教育。

1.教育学生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气质

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气质的消极品质,发扬积极品质,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善于分析和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缺点,做自己气质的主人。

2.根据不同的气质类型,因势利导,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

偏于多血质的学生,要防止其粗心大意、虎头蛇尾、兴趣多移的弱点。

偏于粘液质的学生,往往在集体中“默默无闻”而容易被忽视。

偏于胆汁质的学生,要防止和克服粗暴、任性、高傲等个性特点,

偏于抑郁质的学生,平时给人以呆板而羞涩的印象,这类学生最易出现伤感、沮丧、忧郁、孤僻等行为倾向。

6.试述如何根据大学生性格的特点进行教育。

1.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因人施教

2.注重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健全他们的性格

3.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性格

4.通过榜样的作用培养性格。

7.试述如何根据大学生能力的差异进行教育培养。

一、针对大学生的能力类型差异,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能力

教师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授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对能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2、实践对能力特别对特殊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勤奋是提高能力的必由之路,是大学生能力发展的内因。

二、针对大学生的能力水平差异,在教学方法上要因人施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意中等程度的学生。

第三章

名词解释:

广义的学习:

包括人的学习和动物的学习。

一般来说,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经验,并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的较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狭义的学习:

是指人类的学习。

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活动而积累经验,进而产生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

符号学习:

即学习单个符号的意义

概念学习:

即掌握概念的关键特征,是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方式获得的

命题学习:

即学习由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学习。

有意义学习:

是一种以获得心理意义为目的,以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和潜在意义为条件,通过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将二者结合起来而实现的。

观察学习: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产生学习,被称为观察学习,亦称社会学习。

思考题:

1.简述大学生的学习的特点。

(一)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二)学习过程的阶段性

(三)学习内容的特殊性

(四)学习组织的主体性

2.简述学习的类型。

(一)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

我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潘菽从学校教育的实际出发,按照学习的内容和结果把学习划分为4种类型:

(1)知识的学习。

其中包括学习知识时的感知、理解等;

(2)技能和熟练的学习。

主要指运动的、动作的技能和熟练;(3)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4)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冯忠良教授把学习划分为3种类型:

(1)知识的学习。

主要指知识的理解、巩固、应用;

(2)技能的学习。

包括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学习;(3)行为规范的学习。

(二)加涅的学习分类

加涅又提出以学习结果对学习进行分类,认为学习结果是各种习得能力,即五种学习能力:

(1)智力技能。

(2)言语信息。

(3)认知策略。

(4)动作技能。

(5)态度。

(三)奥苏伯尔(D.P.Ausubel)对学习的分类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言语学习,有意义学习有三种类型:

(1)符号学习,即学习单个符号的意义;

(2)概念学习,即掌握概念的关键特征,是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方式获得的;(3)命题学习,即学习由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学习。

3.简述加涅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

1.动机阶段。

动机反映了学习者要控制和掌握他周围的环境来达到既定目标的自然倾向。

学习需要动机,动机建立在对事物的期待上,不仅要讲明学习的作用,还要把学习兴趣和学习目的结合起来。

2.领会阶段。

学习的领会阶段包括学习者对刺激的注意和知觉。

有了学习动机之后,把与目标有关的刺激优先选择出来并加以安排,教师应该善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要善于与分心做斗争。

3.获得阶段。

指学习者对信息加工处理过程,即编码并存储在大脑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这个阶段。

4.保持阶段。

把编码的信息保存起来。

这个阶段强调对经过编码存储的知识进行巩固、增强和保持。

5.回忆阶段。

把学习的东西恢复出来,用信息加工理论来说,就是检索过程。

6.概括阶段。

学到的知识将来能够用得上,即迁移。

7.动作(或作业)阶段。

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组织起来,做出行动,学生动作(作业)能够反映出学生学到多少知识。

8.反馈阶段。

即强化阶段。

反馈是学习的最后阶段,它是通过强化过程发生的。

4.试述班杜拉观察学习的基本观点。

在班杜拉看来,观察之所以产生学习,主要是通过榜样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