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都匀市杨柳街张家山煤矿修改版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89687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都匀市杨柳街张家山煤矿修改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贵州省都匀市杨柳街张家山煤矿修改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贵州省都匀市杨柳街张家山煤矿修改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贵州省都匀市杨柳街张家山煤矿修改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贵州省都匀市杨柳街张家山煤矿修改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都匀市杨柳街张家山煤矿修改版1.docx

《贵州省都匀市杨柳街张家山煤矿修改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都匀市杨柳街张家山煤矿修改版1.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都匀市杨柳街张家山煤矿修改版1.docx

贵州省都匀市杨柳街张家山煤矿修改版1

贵州省都匀市杨柳街镇张家山煤矿

资源储量核实及地质勘查报告

 

贵州省地矿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

二00七年八月

 

 

附图目录

图号

顺序号

图名

比例尺

1

1

贵州省都匀市杨柳街镇张家山煤矿

地形地质图

1:

10000

2

2

都匀市杨柳街镇张家山煤矿1-1′、2-2′3-3′勘探线剖面图

1:

5000

3

3

都匀市杨柳街镇张家山煤矿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1:

10000

4

4-1

都匀市杨柳街镇张家山煤矿ZK101钻孔柱状图

1:

200

4

4-2

都匀市杨柳街镇张家山煤矿ZK201钻孔柱状图

1:

200

5

5

都匀市杨柳街镇张家山煤矿含煤地层柱状图

1:

2000

6

6

都匀市杨柳街镇张家山煤矿水、工、环地质图

1:

10000

附件

1、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2、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

3、委托书

4、承诺书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概况

一、任务及目的

受都匀市杨柳街镇张家山煤矿委托,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对该矿进行储量核实。

及补充勘查地质工作。

其目的是对扩界后的张家山煤矿采矿权许可范围内的资源储量进行核实,对扩大部份的范围进行勘查地质工作,为该煤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地质依据。

本次工作的主要任务如下:

1、初步查明地层层序和含煤地层时代,划分地层。

2、初步查明区内构造形态,初步评价区内构造复杂程度,分布范围;

3、初步查明可采煤层层位、厚度、分布范围,大致确定可采煤层煤类和煤质特征,初步评价矿区可采煤层的稳定程度。

了解可采煤层及可采煤层的工艺性能、煤类及用途,了解主要可采煤层瓦斯、煤的自然倾向、煤尘爆炸危险性。

4、了解矿区内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条件。

5、了解其它有益矿产赋存情况。

6、核实原矿权范围内采空的、压覆的,保有的资源储量。

7、对扩后矿权范围内的煤矿资源储量进行估算。

二、矿权设置情况

矿权设置:

张家山煤矿矿业权人及采矿权人为都匀市杨柳街镇张家山煤矿。

采矿权范围由四个拐点坐标圈定〔见表1〕,开采标高为1300-600m,由原都匀市张家山煤矿扩界而成。

扩界后的采矿权范围与原采矿权范围关系见附图1。

矿权拐点坐标如下:

表1矿权拐点坐标对照表

原张家山煤矿采矿权拐点坐标

扩界后张家山煤矿采权拐点坐标

点号

X坐标

Y坐标

点号

X坐标

Y坐标

A

2920470

36447760

1

2920480

26447000

B

2920460

36448460

2

2920480

36449140

C

2918770

36448450

3

2917000

36449140

D

2918770

36447740

4

2917000

36447000

2,准采标高1090m—910m。

2,准采标高1090-400m。

三、核实依据

〔1〕委托书;

〔2〕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06]206号文

〔3〕国土资源部发“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4〕国土资源部发?

煤、泥炭地质勘查标准?

及?

标准?

实施指导意见;

〔5〕采矿许可证;

〔6〕张家山煤矿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

四、收集的主要资料

1、张家山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1:

2000〕;

2、张家山煤矿井上下对照图〔1:

2000〕;

3、?

张家山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

〔2005年〕;

4、2004年10月张家山煤矿提交的?

贵州省都匀市杨柳街张家山煤矿资源量核实报告?

5、2002年3月张家山煤矿提交的?

贵州省都匀市张家山煤矿地质报告?

6、张家山煤矿施工的ZK101、ZK201钻孔柱状图。

五、矿山交通位置及矿区范围

张家山煤矿隶属都匀市杨柳街镇,位于都匀市北西方向,平距15.10km,矿井有矿区公路与320国道、贵新高等级公路及黔桂铁路相连,煤炭主要通过汽车运至杨柳街火车站,运距约5km,交通较方便。

〔见交通位置图〕

扩界后的张家山煤矿由原张家山煤矿矿界向南扩大而成,其地理坐标为:

东径107o28′08″~107o29′26″,北纬26o21′40″~26o23′33″。

扩界后的采矿权边界共由4个拐点圈定。

原矿采矿权边界与扩界后的采矿权边界拐点坐标见前表1。

2。

六、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地貌

矿区位于贵州高原南部,属低中山切割侵蚀地貌,区内最高标高1210m,最低标高890m,相对高差320m。

矿区总体上属低中山丘陵地貌,矿区峰丛、洼地等喀斯特地貌较发育,在逆向坡地带易形成陡崖、陡坡,含煤地层经屡次风化剥蚀形成低凹或缓坡地形。

2、矿区地表水

张家山煤矿地处长江流域清水江水系上游的都匀剑江河支流。

矿区范围内地表水系不发育,仅矿区东部有一条常年不枯的河流,流量不大汇入杨柳街河。

季节性的仅有“V〞型冲沟水,流程短、水量小、下雨有水,久旱即涸。

3、气象

℃℃℃℃,年平均降水量1186.7mm,雨季多集中在5-9月,年均发生暴雨2-3次,多在5-7月。

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春旱、冰雹、夏旱、夏暴雨等。

4、地震

根据?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矿区位于地震烈度6度分布区,区域稳定性良好。

5、经济概况

区内以农业为主,人口房住相对集中,主要以汉族为主,有少量的苗族杂居。

劳动力资源丰富,区内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为主,其次为麦类、豆类、薯类。

经济作物有油菜籽、烟叶等;畜牧业主要有牛、马、猪等。

工业根底薄弱,区内主要以煤矿开发为主,无其它工矿企业。

区内有10kv农网通达矿区,用电较方便。

第二节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区内煤矿地质工作程度较高,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初,为支援地方“五小〞工业企业的开展,贵州省地矿局104地质大队曾对该地区北段进行过勘查评价工作,编制了?

贵州省都匀县砂锅厂煤矿初步勘查地质报告?

2002年3月贵州省地矿局104地质大队对本矿区范围开展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并编制了?

贵州省都匀市张家山煤矿地质报告?

2004年10月贵州蒙特资源勘查开发对矿权范围内的资源进行了储量核实并提交?

贵州省都匀市杨柳街镇张家山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并经黔南州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评审,本次报告求获张家山煤矿资源储量150.68万吨,其中消耗量储量是23.40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27.28万吨,2007年8月煤矿业主根据扩界生产需要,在扩界矿权内施工了2个钻孔对煤层的深部情况进行了揭露控制。

第三节矿山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

一、老窑

老窑开采历史悠久,在解放前当地村民在区内进行表浅部开采,解放后,都匀县煤厂在区内进行开采,开采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

区内曾开有数十个小煤窑,经过屡次的矿业秩序整顿,关闭了大多数小煤矿,张家山煤矿是保存下来经过整改后于2000年取得合法矿权的煤井。

区内老窑大部份以斜井为主,沿煤层掘进,开采斜长一般20-300m,最大采掘垂深约100m。

大局部老窑巷道有积水。

由于井口垮塌、排水及通风困难政府关停压产整顿等原因停采。

本次工作调查访问老窑2个,见表1-2。

 

表1-2老窑情况

老窑

位置

开采煤层

煤厚

(m)

巷道斜长(m)

方位(°)

巷道坡角(°)

老窑1

矿区西部煤层露头线附近

4号煤

60

100°

-18°

老窑2

矿区南部煤层露头线附近

4号煤

138

110°

-23°

二、煤矿生产规模、开采等情况

原张家山煤矿始建于2000年,原生产规模为3万吨/年,现扩界、扩能为9万吨/年的井型。

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现主要开采42,采矿标高为1090-400m。

开拓方式主井口为斜井开拓,到达煤层后采用斜井和平巷掘进开采,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工作面采用人工打眼、装药、爆破落煤,支护方式采用箱木支护,“三·四〞排控顶全部陷落法管理采空区。

现已形成采面三个。

煤炭运输采用人工入糟—装车,经过运输巷运至地面储煤场,通过汽车外运。

三、煤矿建设情况

张家山煤矿整个工业场地呈南北向长条形布置,工业场地位于矿区采空区范围内。

分别为储煤场、办公室、宿舍、检身房、工房、供电房等。

矿井通风、供电、排水、运输系统工程等已全部配备。

矿井监控系统采用瓦斯监控成套设备,目前已投入使用。

四、煤矿开采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张家山煤矿浅部有老窑积水,可采煤层可能出现顶板跨塌、片帮、等工程地质问题。

为防止地面塌陷及矿井突水等各类矿山灾害事故发生,矿井开采应严格执行?

煤矿平安规程?

第四节本次工作情况

一、工作情况

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于2007年8月20日对张家山煤矿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补填了扩大部份的地质填图约6km2,调查访问老硐2个。

由于工程时间较紧,本次工作以收集资料为主。

为了编制本核实报告,我单位根据工作情况成立报告编制小组,报告编制小组到张家山煤矿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测量,调查测量了井下煤层厚度、矿井涌水量、采空区、地层产状地质构造等情况,厂方提供了巷道井上、井下对照图、2007年6月施工的ZK101、ZK202钻孔柱状图煤厚及煤质资料,收集煤矿地质报告、储量核实报告等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编写文字报告和图件,从而完本钱次核实及补充勘查工作。

本次核实工作编制图7张,文字报告1本。

本次核实工作及勘查工作取得如下地质成果:

1、初步查明了矿区地层层序,划分了地层,初步查明了矿区构造形态,矿区内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

2、初步查明了矿区内可采煤层的层数、层位、厚度、结构、及其空间分布。

确定了4煤层为较稳定煤层。

3、了解了可采煤层的煤类,初步确定了煤层风氧化带界线,评价了煤的工业利用方向。

4、根本查明了区内含、隔水层及含、隔水性,根本查明了水文地质类型、矿床充水因素,初步确定了矿区内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了解了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的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对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开采技术条件作出了初步评价。

5、对原矿区内和扩大范围的4煤层进行了资源储量估算。

二、核实后的各类资源储量

区内仅有4煤层为可采煤层,矿权内划定的400m标高以上获资源储量592万吨,其中

经济资源量〔332〕137万吨〔含预留村寨平安煤柱12万吨〕;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214万吨〔含预留村寨平安煤柱49万吨〕。

预测的资源量〔334〕82万吨。

消耗资源储量〔即采空区的资源储量〕〔111b〕159万吨。

第二章工作区地质

张家山煤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杨子准地台次级构造单元黔南台陷,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南段西冀,属于龙里—都匀聚煤盆地之都匀煤田富溪井田的一局部。

矿区位于都匀向斜北部西翼,为单斜岩层。

岩层倾80—130°,倾角18-34°,平均23°岩层产状整体较稳定。

第一节地层

一、区域地层

区域地层出露有中泥盆统蟒山组,泥盆系上统高坡场组者王组、下石炭统汤粑沟组,祥摆组、摆佐组、上石炭统黄龙—马坪组。

二叠系中上统梁山、栖霞、茅口组。

岩性主要为一套局限一半局限台地相碳酸盐岩和滨岸沼泽相陆源碎屑岩沉积。

二、矿区地层

矿区及周边出露地层由老到新有:

中泥盆统高坡场组,者王组、石炭系下统汤粑沟组,祥摆组、摆佐组及第四系〔Q〕。

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泥盆系上统高坡场组〔D3g〕:

灰浅灰色中至厚层细晶白云岩。

厚120m。

2、泥盆系上统者王组〔D3Z〕:

灰深灰色中厚层泥晶灰岩,间夹暗灰色中厚层泥灰岩,泥质灰岩。

厚35m。

3、石炭系下统汤粑沟组〔C1t〕

岩性上部以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粗晶生物屑灰岩,局部夹石英砂岩透镜体。

中部为暗灰、灰绿色钙质粉砂岩、粘土岩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细粒石英砂岩。

底部为灰色薄层瘤状细晶灰岩。

厚42—124m。

4、石炭系下统祥摆组〔C1X〕

出露于区内,为矿区含煤地层,岩性主要由浅灰色、灰色及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黑色炭质泥岩、含炭泥质粉砂岩,夹煤1—6层。

由下至上含煤6层〔1、2、3、4、5、6〕,其中1、2、3、5、6、2五层厚度仅0.02-0.50m,且变化较大,为不可采煤层。

只有4煤层较稳定为区内的可采煤层。

该组厚180m。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5、摆佐组〔C1b〕:

薄层灰岩,厚度大于100m。

6、第四系〔Q〕为灰,褐灰、黄灰色粉砂质粘土、碎石土及砾石等,厚0-10m。

第二节构造

张家山煤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杨子准地台次级构造单元黔南台陷,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南段,矿区位于都匀向斜西翼。

区内地层为单斜岩层,走向近南北向,倾向南东80-130°,倾角18-34°,一般为23°。

在矿区内及周边未发育断层构造。

第三节煤层

区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下统祥摆组〔C1X〕,主要由黑色薄层炭质页岩、页岩夹粉砂岩含煤层六层〔由下至上编号1、2、3、4、5、6〕。

地层厚180m。

一、含煤性

含煤地层祥摆组〔C1X〕厚约180m,含煤六层〔1、2、3、4、5、6〕,其中1、2、3、6煤层不在开采证范围内,5煤层厚度0.1-0.5m,小于可采厚度,区内仅4煤层为可采煤层,煤层走向长大于5km,厚1—1.7m,平均1.30m。

二、可采煤层

矿区可采煤层为4煤层,其特征简述如下:

4煤层位于祥摆组〔C1X〕中部,顶板为炭质页岩,底板为石英砂岩。

煤层为黑色块状、粉状半亮型煤,由亮煤和半亮型煤组成,结构较简单,不含夹矸。

煤层厚度为1-1.70m,平均厚约1.30m,厚度变化不大,属较稳定全区可采煤层。

三、煤层比照

〔一〕比照方法

主要采用岩性标志层法、煤层自身特征法等进行比照。

区内仅有一层可采煤层,且位于祥摆组的中部,煤层顶板为黑色炭质页岩,底板为石英砂岩。

煤层顶部为一套灰、浅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含煤层底部为一层厚0.20-0.41m的炭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在区内较稳定,是祥摆组与汤粑沟组的分界标志层可作为比照标志。

〔二〕可采煤层比照

4煤层:

位于祥摆组中部,顶板岩性为炭质页岩,底板岩性为石英砂岩,厚度变化不大,属较稳定全区可采煤层,比照拟可靠。

四、煤层风、氧化带

矿区未采风、氧化带煤层样,根据矿区生产窑及老窑开采情况,煤层风、氧化带为煤层露头往下垂深10-30m,本次工作风、氧化带下界定为煤层露头往下垂深20m。

第四节煤质

一、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

煤层:

煤的颜色为黑色块状、粉状半亮型煤,玻璃光泽,参差状断口,煤层硬度2左右,机械强度中等,呈块状,碎块及少量的粉粒状。

二、化学性质、煤类

〔一〕化学性质

煤层原煤水分〔Mad〕、灰分〔Ad〕挥发分〔Vdaf〕、硫分〔St,d〕发热量〔Q〕固定碳〔Fcd〕等见下表

表2-3煤层煤质一览表

煤层编号

水分%

〔Mad〕

灰分%

〔Ad〕

挥发分%

〔Vdaf〕

硫分%

〔St,d〕

固定碳

〔Fcd〕

发热量

〔Q〕MJ/kg

4

从上述指标可以看出区内煤层为中高硫高热值的贫煤。

煤层煤类属中硫、中低灰、贫煤。

〔三〕煤质及工业用途评价

矿区煤层为中高硫煤,煤的种类为贫煤,可作为电力、民用等动力用煤,也可用于民用燃料用煤。

第五节其它有益矿产

区内含煤地层中除煤外,无工业开采利用价值的其它矿产。

第三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第一节水文地质条件

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张家山煤矿地处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清水江上游,剑江河支流。

位于黔中高原中部,区内地形以中低山为主,内部多山间小盆地和缓坡,境内岩石类型多样,主要有上泥盆统高坡场组和者王组的灰、深灰色泥晶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

石炭系下统祥摆组石英砂岩、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及煤层以及汤粑沟组灰色中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等。

碳盐岩分布面积广,分布区多属裸露的基岩山区,地表岩溶洼地、落水洞、溶斗等较入岩溶裂隙、管道、暗河之中,岩层中赋存着丰富的岩溶水,富水性强,这些岩溶水长途径流,最后以泉的形式集中排汇于当地河谷中。

碎屑岩分布面积较小,主要包括石岩系下统祥摆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煤层。

碎屑岩靠近地表时风化作用较强列,风化裂隙较发充,含风化裂隙水,深部发育构造裂隙地段,含构造裂隙水为主,碎屑岩区地下水运动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控制,富水性总体较弱,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受地势影响,一般为近源补经,就近排汇。

区域内岩溶水和碎屑岩裂隙水均以大气降水作为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明显,一般次年5月地下水流量、水位开始上升,6—9月为最高值,其间出现1-3次峰值,10-12月份进入平水期,水位、流量开始逐渐递减,到次年三、四月份降为最低值。

区域内祥摆组4煤层上覆强岩溶含水层中的水直接通过顶板漏水矿坑。

岩溶水、溶洞水裂隙水均为矿井的充水水源,水力联系密切。

煤层底板为一层厚约20-30m厚的泥岩,炭质泥岩为良好的隔水层,汤粑沟组地层中的岩溶水通过隔水层涌入矿井的量较小。

1、矿井涌水量:

据煤井近5年来的抽排水统计资料,在每年的9月至次年3月,枯雨季节,矿井平均日抽水量50-80m3左右。

在每年的4月-9月,丰雨季节平均日抽水量200-300m3。

2、矿井供水水源的水质分析:

可作该矿供水水源的矿区中部的泉水试验数据:

矿化度0.298,总硬度12.25,阳离子含量:

钙80.27,镁9.78,铵0.12,阴离子含量:

氯0.01,硫酸盐120.17,重碳酸盐140.50,水质类型:

重碳酸盐—硫酸盐—钙型水,细菌含量:

大肠菌20〔个/升〕,细菌总数65〔个/升〕。

以上水质分析,符合一般饮用水的水质标准。

二、地层含、隔水性

1、石炭系下统祥摆组一弱含水层或隔水层。

地层呈带状出露于矿区中部及外围,呈南北向展布,岩性以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炭质泥岩等碎屑岩为主,夹煤层。

该组平均厚度约180m。

由于以碎屑岩为主,因而岩石普遍抗风化能力弱、露头区有较厚的强~中风化带,易渗入大量大气降水,含浅层风化裂隙潜水,越往深部,岩石裂隙发育程度减弱,岩石含水性相应降低,仅含微弱基岩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该组为一弱含水层。

水文地质调查:

2006年3月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地测大队调查泉点3个〔详见下表〕,水质类型为HCO3SO4—3—Ca型。

矿区泉点

泉点

位置

流量〔l/s〕

分布地层

Z1

矿区北部

C1X

Z2

矿区中部

C1X

Z3

矿区南部

D3Z

2、泥盆系高坡场组、者王组、石炭系汤粑沟组一含水层。

该组呈条带状出露于矿区东部和西部,岩性以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全组平均厚大于600。

露头区灰岩遭受风化作用、岩溶作用较强烈,岩溶裂隙、溶洞等发育,含较丰富的岩溶裂隙水,溶洞水及管道水,为区内含水层。

3、第四系〔Q〕—弱含水层

仅残留于山谷、溪沟、洼地及山间斜坡一带。

碎屑岩的残积、坡积及冲积物厚度一般小于10m,仅含微弱孔隙潜水。

调查中未发现泉点,总体上该层为一弱含水层。

三、小煤矿、老窑水文地质特征

矿区内遗留有老窑数十个,本次调查老窑2个,老窑开采历史较长,以斜井为主,见煤后沿煤层掘进,开采斜长一般50-300m。

由于井口垮塌、排水困难、通风及政府炸封等原因而停采。

大局部老窑经天长日久内部积存着大量的矿坑水。

四、充水因素分析

〔一〕充水水源

1、地表冲沟水

冲沟水沿途接受泉水及煤窑水补给,雨季还有较大面积大气降水汇入,水量较大,这些冲沟多位于含煤地层露头地带,冲沟附近的网状、脉状裂隙密集,它们与煤层风化、氧化带直接接触,冲沟水可能沿风化裂隙或采矿裂隙渗入或突入矿井,为矿井浅部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

l/s。

2、高坡组、者王组含水层:

该层含水层中的岩溶裂隙水、溶洞水通过岩石管道、裂隙直接涌水煤井,为煤井的直接充水水源。

3、第四系孔隙水

矿区内覆盖的第四系,含水性弱,加之厚度不大,蓄水量有限,对煤矿开采影响小。

4、祥摆组弱裂隙含水层

该组主要为碎屑岩,富水性总体微弱,在构造断裂及应力破坏影响的地段,含水量相对会较大,矿床开采到这些地段,矿井出水量会比正常出水量增大。

该组位于煤层开采的上部,为上部充水水源。

5、老窑采空区积水

老窑内存在着一定的积水,是浅部矿井开采的重要充水因素,在开采浅部煤层时,采空区积水易渗入矿井而成为矿井直接充水水源。

〔二〕充水通道

1、岩石天然节理裂隙

矿区内的煤层顶板以上的上覆地层中的岩酸盐岩岩层、石英砂岩等,岩石风化节理、裂隙很发育,它们是地下水活动的良好通道,并沟通上覆含水层与含煤地层的水力联系。

2、人为采矿冒落裂隙

未来的采煤活动将产生大量的采矿裂隙,这些人为裂隙也会沟通上覆含水层与含煤地层的水力联系,成为地下水活动的良好通道。

3、老窑采空区

矿区内老窑,其废弃采面或巷道会成为老窑水,采空区积水、局部地表水进入矿井的通道。

4、岩溶管道

矿区内者王组、高坡场组灰岩含水层局部地段可能发育岩溶管道,当它们被断层沟通与煤层联系时,也会成为矿井充水通道。

〔三〕充水方式

由于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露头分布较广,接受大气降水补给较强,为强含水层,充水通道主要以岩石原生和采矿节理、裂隙为主,规模一般较大,少量为断层、老窑巷道、岩溶管道导水。

因此未来矿井充水方式主要以渗水导水、滴水、淋水为主,局部可能发生突水。

五、水文地质类型

本矿区大局部煤层最低开采标高400m,而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的标高为890m,故煤层大部份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直接充水水源主要为高坡场、者王组及祥摆组上部的水和老窑采空区积水、地表冲沟水,故本矿区属于以裂隙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偏复杂的矿床。

六、矿井涌水量

矿区以裂隙充水为主,据近5年来煤矿抽排水统计资料,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5-35m3/h,最大涌水量为40-60m3/h。

七、供水水源

矿区内泉点分布在矿区工业场地附近,流量虽小,但四季不枯,可供生活用水。

矿区南东部的溪沟水可作供水水源,经沉淀净化处理后可供矿区生产生活用水。

第二节工程地质条件

一、矿区工程地质岩组的划分

矿区内工程地质岩组可划分为坚硬岩组、软弱岩组及松散岩组三类。

坚硬岩组:

主要包括中—微风化的高坡场组、者王组、汤粑沟组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祥摆组上部的石英砂岩。

软弱岩组:

主要包括强风化祥摆组的碎屑岩、煤层等。

松散岩组:

主要包括第四系残积红粘土,第四系碎屑岩残积、坡积土。

二、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一〕土体工程地质条件

第四系碎屑岩残积、坡积土层:

主要分布于煤层露头区,分布面积不大。

由炭质页岩、粉砂岩、泥岩等经长期风化、剥蚀后的残积、坡积物,土层厚度不大,缓坡及沟谷中稍厚,一般小于10m,土质多为碎石土、砂土、粉质粘土,土体呈松散或半固结状,分选性、胶结性差,土体较松散,透水性较好,土体强度弱,压缩性高,受力后土体沉降量大,边坡容易失稳。

〔二〕岩体工程地质条件

1、上覆地层

含煤地层上覆围岩为石英砂岩,主要为祥摆组上部的石英砂岩,大部为中~厚层状,岩体普遍较完整,岩体多为块状,岩石致密、坚硬,属坚硬类型,抗压强度高,抗风化能力强,岩体多属Ⅱ、Ⅲ类,岩体稳定性中等~良,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2、含煤地层

祥摆组含煤层以细砂岩炭质页岩、煤层为主,多为层状,少量碎裂结构,属软弱岩组,力学强度很低,塑性强,岩石完整性不好,岩体稳定性差。

3、下伏地层

含煤地层的下伏地层为石炭系下统汤粑沟组,该组岩石为中一厚层状灰岩,属坚硬岩组,岩体致密坚硬,稳定性好,但岩溶、裂隙发育。

〔三〕主采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条件

1、4煤层:

位于祥摆组〔C1X〕中下部,直接顶板为炭质页岩,力学强度差,局部会发生顶板跨塌。

底板为石英砂岩,力学强度高,稳定性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