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488164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docx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docx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

(一)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1.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铺垫:

晚清以来文学变革的态势和思想资源

(1)“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

(2)让诗歌“适用于俗,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

(3)企求“改良群治”“新民”的“小说界革命”

(4)要求打破桐城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新文体”的“文界革命”

(5)晚清已经开始的白话文倡议。

(6)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借鉴与模仿中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引起文学内部结构变迁

2.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机缘:

(1)辛亥革命结束帝制

(2)民族工业的发展,新兴社会力量的出现

(3)清末的新式教育造就一批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自主开放意识的新型知识者群体,运动主体

(4)现代出版业的发展,报纸副刊和文学杂志的出现,现代文学市场形成

(5)稿费制度规范化,职业作家出现

(6)走马灯式的军阀政权无法实施严密的思想控制

3.新文化运动的本质:

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他们相信只有国民精神的解放才会有社会的革新进化,当务之急是打破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专制主义文化束缚,精神启蒙救国。

1915.9《青年杂志》上海创刊(第二卷起变为《新青年》)1917迁京,1919借五四大势将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推向高潮

4.从两个方面推进思想启蒙运动:

(1)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

知识者“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讨论宗教、劳工、妇女、教育、文学、贞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使思想启蒙课题具体化。

(2)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争相译介文艺复兴以来各样思潮理论(人道主义、进化论、社会主义思潮等)进行思想启蒙。

不足:

为了冲破罗网立足于“破”而矫枉过正。

4.新文化运动直接促成文学革命:

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有浓厚的思想启蒙功力色彩。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文学进化论,“八事”:

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勿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三大主义”:

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议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钱玄同,致信《新青年》,语言文字进化论角度,斥拟古骈散文“选学妖孽,桐城谬种”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改革韵文、散文,使用标点符号。

傅斯年,“文言合一制定国语”

为打破平静,钱玄同刘半农“双簧信”。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欲将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结合,扩大文学革命影响。

周作人《人的文学》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试图将19C欧洲文学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道主义直接移用于中国新闻学,使文学革命内容具体化。

陈独秀李大钊办《每周评论》傅斯年罗家伦办《新潮》 使文学革命影响愈大

集中力量摧毁旧文学阵地,重点批判“黑幕派”“鸳鸯蝴蝶派”和旧戏曲。

   

5.文学革命的三次论辩:

(1)与林纾(林琴南):

含沙射影诅咒文学革命领袖小说《荆生》《妖梦》,人身攻击,政治要挟。

(2)与学衡派1922:

(3)与甲寅派1925

6.文学革命的实绩:

(1)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2)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呈现出我国历史前所未有的思想大解放局面

(3)文学理论建设的初步成果

(4)创作上引人注目的成绩。

(鲁迅、叶圣陶、冰心、郁达夫、许地山、王统照、胡适、郭沫若、汪静之)作品不够圆熟,但充溢着个性解放民族解放的时代精神,从内容到形式都追求现代性品格。

 

二、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三、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

四、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1.第一个十年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

1917.1-1919.5.4幼稚粗糙,除了鲁迅

(2)活跃阶段:

1919.5.4-1926.3.18重要作家出现,文学流派、新文体形成发展

(3)沉寂阶段:

1926.3.18-1927.4.12北伐,创作沉寂。

对“革命文学”的理论提倡和创作实验。

    2.“五四”思潮体现在创作上的时代品格:

     (1)理性精神的显现。

鲁迅、文学研究会、创造社:

“重新估定价值”的理性批判精神与由于“人的发现”“文学的发现”引起的理性探索精神。

“问题小说”热。

初期新诗说理写实成分重,诗味不浓。

“小诗”融入哲学联想

“随感录”作者群的现代散文,重议论重批评。

     (2)感伤情调的流行。

苦闷感、孤独感、彷徨感。

问题小说、乡土小说、“自叙传”抒情小说,散文,话剧都充斥感伤情调。

新诗相对来说较多地体现“五四”时代精神和情绪昂扬向上的方面。

感伤是“五四”历史转折时期普遍的社会心理。

新思潮唤醒了广大青年,但多数人觉醒之后又一时找不到出路,在十字街头彷徨,现代意识促使他们追求人生价值和美好理想,但现实的压迫黑暗又使他们苦闷失望。

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反映着中国知识者艰难追求新生的精神历程。

     (3)个性化的追求。

五四提倡个性解放,鼓励个性发展。

创造社“表现自我”是自觉的文学追求,《女神》时代精神与诗人创作个性的统一。

“自叙传”小说。

文学研究会,作品也有强烈的主观性,如庐隐,许地山。

作家创作风格的千姿百态。

作品内容狭窄,题材情节形象有类似和重复。

     (4)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

以主观性抒情性为特征的浪漫主义(普遍倾向)、现实主义(鲁迅出手水平高)、现代主义(尤其是象征派)并存,后期大多转向现实主义。

第二章鲁迅

(一)

从小受传统文化(儒家、佛道墨法)和民间文化熏陶,后求学广泛接触西方文化。

短篇小说、散文诗、散文、杂文、学术著作。

几乎所有的现代作家都是在鲁迅开创的基础上发展了不同方面的文学风格体式。

鲁迅具有超前性。

一、《呐喊》与《彷徨》:

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

内容与形式的现代化特征

(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

1.从“为人生”“启蒙主义”的文学观念出发,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2.独特的眼光:

始终关注“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苦”

开掘人的精神病苦:

农民的愚昧麻木,知识分子的精神创伤、危机。

小说具有内向性:

显示的是人的灵魂,是对中国人的灵魂拷问。

但鲁迅揭示精神病态的目的在于揭示造成人的病态的社会——开掘“封建社会吃人”的主题,肉体和灵魂的双面摧残。

他不以拷问本身为目的,也不鉴赏人的精神痛苦,反对任何形式的忍从,他的最终指向是反抗:

反抗社会,甚至人自身。

3.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

(1)看与被看模式(象征意味、二元对立)

1看客与被看者

《祝福》中乡村的老女人们正是在“看”(鉴赏)他人(祥林嫂)的痛苦的过程中,鉴赏自己的表演(“留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从中得到某种满足(自我崇高化),同时在叹息与评论中是自己的不幸和痛苦得到宣泄转移和遗忘。

在把别人的痛苦咀嚼殆尽以后,就立刻厌烦和唾弃,施以又冷又尖的笑。

但,这些看客同样也是被看者:

被“我”(隐含作者)用悲悯的眼光,激愤地嘲讽着看客的麻木残酷,形成反讽的距离。

2先驱者与群众

鲁迅苦涩地发现:

“先驱者”一旦成为“被看”的对象,一切崇高理由,真实奋斗全都成了“表演”,变得毫无意义,空洞,无聊又可笑。

在《药》中,看/被看模式进一步转化为吃/被吃模式。

启蒙的结果是启蒙者被启蒙对象活活吃掉,构成鲁迅对启蒙者和被启蒙者甚至启蒙本身的双重批判。

人物与作者距离的缩小,夫子自道。

(2)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归乡模式

叙述者在叙述他人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构成了一个复调。

1被迫离乡,在都市辗转挣扎而失去精神家园,怀着希望寻梦回到故乡,发现梦被现实压塌,绝望再度远走。

(离乡回乡再离乡,始于蓬船终于蓬船的循环。

2不在对故乡心怀希望,早已决议要走,成为没有家的永远的漂泊者。

(世界性、现代性的生存困境)

《在酒楼上》的自白:

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又只能算一个客子,无论那边的干雪怎样纷飞,这里的柔雪又怎样的依恋,于我都没有什么关系了。

这里表现的是一种更深沉的无家可归的悬浮感,无可附着的漂泊感。

1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与“乡土中国”“在”而“不属于”的关系2人在“飞向远方、高空”与“落脚于大地”之间选择的困惑,以及相关的“冲决与回归”、“躁动与安宁”、“剧变与稳定”、“创新与守旧”……两极间摇摆的生存困境。

隐含鲁迅内心的绝望。

但鲁迅自己又对这绝望提出了质疑:

他在宣布“希望”为“虚妄”的同时也宣布了“绝望”的“虚妄”。

相信“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这“走”正是对世界与自我双重绝望的抗战。

鲁迅小说结构上的“顶点”:

人物死亡、情感绝望、绝望后的挑战、死后之生——内蕴着“反抗绝望”的鲁迅哲学。

(二)“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1.

二、说不尽的阿Q——接受史

1.20年代启蒙主义+340年代民族救亡时期:

提出“民族的自我批判”时代课题,阿Q成为“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

人们对精神胜利法的阐释:

尽管阿Q出于未庄社会的最底层,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王胡、小D的冲突中是永远的失败者,但他对自己的失败命运和奴隶地位采取令人难以置信的辩护与粉饰态度。

1不承认自己落后与被奴役,沉醉在臆想的自尊中。

2忘却所受的屈辱3通过向更弱者泄愤得到满足4自轻自贱,甘于落后被奴役。

这些都失灵后,就自欺欺人,在幻觉中变现实失败为精神上的虚幻胜利。

(儿子打老子,自扇嘴巴觉得在扇别人)人们发现“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

2.50-70年代:

人们用“阶级分析”方法,把阿Q视为落后农民典型,他是未庄第一个造反者,认为鲁迅是“从被压迫的农民的观点”对资产阶级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进行深刻的批判。

3.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

强调阿Q造反的负面,他将以自己为核心重新组织起一个新的未庄封建等级结构。

辛亥革命的教训正是“政治革命行动脱离思想革命行动,忽略了国民的精神改造”

4.改革开放:

阿Q的人类学内涵:

他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几乎面临人的一切生存困境:

基本生存欲求不能满足的生的困恼,无家可归的惶惑,面对死亡的恐惧,而他的一切努力挣扎包括投奔给革命都不免走向绝望的轮回。

无可奈何他只能选择精神胜利法,但是这种选择丝毫没有改变人失败屈辱的生存状态,只会使人麻痹进而屈服现实,成为现实生存环境的奴隶。

因此为摆脱绝望所做的选择反而使人堕入更加绝望的深渊,于是人的生存困境就是永远不能摆脱的。

 

三、《野草》与《朝花夕拾》

1.鲁迅最个人化的写作

2.开创了现代散文的两个创作潮流与传统:

“闲话风”散文与“独语体”散文。

鲁迅的文体家特色。

《朝花夕拾》

是对童年“谈闲天”的追忆和模拟。

作者和读者处于绝对平等的地位,是说话者和听话者的关系,对“五四”时期盛行的我说你听我启你蒙,灌输式布道式演讲风散文的否定和超越。

展现的是对于人类生存的基本命题“爱”与“死”的童年体验的追记于成年的思考。

(《呼兰河传》?

)慈爱柔和、深沉悲怆又批判嘲讽。

闲话风的闲,“任心闲谈”,五四散文含着挣扎与战斗,但因为取法英国的随笔,又带有一点幽默与雍容,五四知识分子在精神上充满紧张、沉重、严峻、激烈的同时还有洒脱、放纵、雍容、闲适的一面,与魏晋时代知识者及“清峻”“通脱”于一身,有相近之处。

闲话又称“漫笔”。

1题材上漫无边际2行文结构上兴之所至的随意性3追求“原生味”的语言,保留生活语言的丰富性生动性复杂性,能更好的“沟通心灵”。

《野草》

“独语体”,不需要读者,唯有排除他人的干扰,才能径直逼视自己灵魂的最深处,捕捉自我微妙的难以言传的感觉、情绪、心理、意识,进行更高、更深层的哲理思考。

鲁迅哲学:

基本单位是一些客观形象与主观意趣相统一的意象:

死火、影子、过客、看客、老女人……自我审视的因素大,同时也有针对现实的篇章。

对“绝望”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与“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将《野草》内在地统一起来。

变异:

语言——超越日常生活用语,集华丽与艰涩于一身,文体——散文的诗化,小说化、戏剧化倾向。

彻底摆脱传统的写实的摹写,借助想象、象征、变形、以及神话,传说,传统意向,创造出全新的艺术世界。

第三章小说

(一)

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

1.五四之前,小说从文学边缘地位向中心地位的移动已然开始。

(小说界革命、市民读者群体、职业小说家)但,新小说附属于维新运动本身,本身不独立,一旦政治陷落,商品化给小说带来的媚俗倾向大大抬头,谴责小说流入“黑幕”,狭邪小说流入“鸳蝴”

2.五四小说取得正宗地位的原因

1中国现代小说从一开始就肩负了沉重的社会使命(以致后来形成同不那么担负社会使命的小说的对峙)

2新式教育产生的作者读者群

3政府施行的国语教育

4西洋小说的引入:

163种林译小说的历史性作用——读者对小说正宗位置的首肯,为现代中国人了解世界打开一扇窗口,为20世纪中国小说的创作准备了作家和读者。

周译小说《域外小说集》,译介日俄及其他弱小民族的小说,影响五四小说的内容、形式、风格。

小说的观念、文体,叙事、语言等各方面都受到翻译小说的影响。

3.小说的现代化进程:

新人涌现、女性小说家突出、重要作品迭出,小说更向文学的中心地位移动,不仅因为数量、读者众多,更因为它在特定时期所扮演的思想启蒙的角色。

五四到20年代中后期的小说为现代小说开辟了多样的源头。

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

1.1919冰心《斯人独憔悴》开创了“问题小说”风气,1921文学研究会倡导“为人生”,将问题小说创作引向高潮。

2.问题小说形成的原因:

1作为思想启蒙运动的五四运动造就了“思考的一代”。

问题小说涉及当时青年关怀家族礼教,婚恋家庭,妇女贞操,劳工、战争等问题。

问题的尖锐性是第一位的,疏忽形象化的要求,问题小说存在着概念化,人物成为某种“主义”的传声筒,塑造粗糙的弊病。

2问题小说的出现受到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题的作品的直接刺激。

1918《新青年》易卜生专号,使社会问题剧风行一时。

3.问题小说的作者是“爱”与“美”的鼓吹者。

冰心《两个家庭》肯定资产阶级教育的女子,否定封建家庭培养的女子

《斯人独憔悴》青年走向社会的父与子的冲突

《超人》支配人生的,是爱还是憎?

(代表当时冰心的小说文体:

不事情节,着力揭示人物的内心,侧重抒发作者对生活的主观感受。

这同注重故事的传统小说相去较远,冰心一出手就显露“五四”性质)

30年代《分》

王统照,突出爱与美

《沉思》爱与美的象征模特儿想通过自己的身体通过画面将爱与美传递给人们,可是破灭了。

《微笑》女犯人的微笑感化小偷。

美育思想的艺术放大。

现代中长篇小说的实践者。

《一叶》

4.问题小说与近代社会小说:

晚清社会小说是事涉国体,政体和社会斗争的,等于是政治小说,而问题小说探问人生的终极,关顾每个人的人生价值,生存真谛,比较形而上些。

5.五四人生派小说:

1叶圣陶,关注封建宗法制度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

《苦菜》知识分子与农民

《一个朋友》夫妻之间。

专心刻写学校知识分子和市镇小市民的精神历程。

《潘先生在难中》于暴露色彩中内蕴讽刺喜剧手法。

开创的“逃难”题材是最适合讽刺的题材。

较少写爱情故事,又提炼出一种冷静的客观的叙述语言,所以对五四小说脱掉稚气,对人生派写实小说的完型贡献甚大。

2文学研究会乡土小说作家群:

鲁迅是现代乡土小说开风气的大师。

乡土小说:

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

王鲁彦《柚子》对军阀草菅人命的愤怒,通过玩世者“我”貌似油滑的叙述进行控诉。

《菊英的出嫁》写冥婚,叙述奇特的封建陋习的残存,具有民俗学价值。

《许是不至于罢》浙东

彭家煌《怂恿》《活鬼》悲剧故事渗入喜剧色彩。

湖南

台静农《地之子》集。

安徽。

描写宗法制度对乡村底层的精神统治。

《烛焰》冲喜恶俗《蚯蚓们》《负伤者》典妻卖妻

许钦文《故乡》《父亲的花园》

蹇先艾《水葬》贵州

许杰《惨雾》原始性械斗《赌徒吉顺》卖妻。

他将暴露转为喜剧式嘲讽

6.乡土小说的作用和影响:

1突破了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主要写知识青年的相对狭小的题材

2影响吸引了一大批作家将关注的目光转向社会民众身上。

3影响20C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从关注个人到关注社会,从浪漫理想转向对现实的探索;纠正旧小说遗留的简括式叙述方式,加强实地描写、加强场面、人物的细节描写,小说的重心有情绪情节的展示转向以人物为中心的刻画。

三、“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

第四章通俗小说

(一)

一、民国旧派小说

二、新文学迫使旧派向“俗”定位

第五章郭沫若

一、《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二、《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

三、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

四、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剧作

第六章新诗

(一)

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四、新诗的“规范化”——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

五、“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起象征派诗歌

六、早期无产阶级诗歌

第七章散文

(一)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三、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

四、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

五、“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

第八章戏剧

(一)

一、文明新戏:

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

三、业余的、非营业性的“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的倡导

四、“小剧场”培育的田汉、丁西林等话剧文学的开创者及其创作

第九章文学思潮与运动

(二)

一、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二、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三、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

四、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第九章茅盾

——创造时代典型和宏伟叙事体质的左翼文学大师,构成30年代之后的“革命文学传统”,与从“五四”发源的“鲁迅传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开创新的文学范式

1.将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人生派”的现实主义精神接过来,加以发展,建立起当时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把三十年代同五四划开。

大规模地、全景式地反映刚刚逝去不久的,甚至是正在发生中的社会现实,表现各种矛盾斗争中的阶级和人。

(自然主义、现实主义)

2.文体开拓:

是彻底改变五四中长篇小说幼稚状态,使之走向完善的最突出的小说家。

(《蚀》三部曲:

《幻灭》《动摇》《追求》,《子夜》)。

鲁迅,短篇,茅盾,中长篇。

大大提高中国现代小说反映生活和人的心灵深广度的可能性。

3.逐渐成为左翼文学主流的创作方法:

依靠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从典型环境来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性强的情节中突现人物性格极其成长史。

“社会剖析小说”

4.开始表现都市的题材。

二十年代小说:

自叙传、问题、乡土、人生派、鲁迅,大多是表现个人和农村和社会问题(虚)的。

三十年代小说家要表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处于急剧变动中的,正在走向现代化的都市生活。

(茅盾巴金老舍)

5.与外国文学:

喜欢希腊罗马文艺复兴诸位大师,尤其喜欢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最喜欢托尔斯泰:

概括及其纷繁社会现象,揭示出复杂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

二、茅盾的小说成就

(一)茅盾的艺术探索

1.题材的选择与主题的开掘:

主题的时代性与重大性,能反映时代全貌及其发展的史诗性。

(不同鲁迅,努力发掘平凡生活的悲剧性和喜剧性)从五四运动到40年代末的社会风貌及其变化、各阶层的生活动向和彼此间的冲突,都有写到。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世纪初,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社会巨变前的种种征兆:

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级代表(惠利轮船公司经理王伯申)与封建没落地主代表(赵守义)之间的钩心斗角;青年地主钱良材改良主义的努力和失败;围绕着他们的家庭生活的变迁及各成员感情世界的微妙变化。

此为第一部。

续写:

张婉卿,中国旧式妇女的现代蜕变。

继续发挥第一部便有的对浙江富裕家庭内部琐屑事故的如实描写和对男女两性婚姻关系的细致刻画,于宏大布局中融入中国言情小说描写人物服饰、环境场面的纤细笔调。

《虹》时代女性梅行素,从五四到五卅的时代大波澜中的种种挣扎、反抗,写出了中国知识青年从单纯反抗封建婚姻对个人的压迫到投身群众斗争行列的曲折历程。

《蚀》反映刚刚过去的大革命的历史和大革命失败后的社会心理,《幻灭》静女士,怀着小资产阶级的天真幻想向往革命,身临革命实际,幻想破灭,即由失望、空虚而推出革命,回到个人恋爱的小天地。

《动摇》方罗兰、胡国光《追求》

《蚀》不避历史教训,反映出茅盾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角度独特:

用大革命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角度来反映大革命。

---一开始就有别于其他脱离中国现实生活的革命文学。

《子夜》全方位:

在帝国主义侵略下三十年代经济大崩溃中的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生死搏斗,农民的破产与暴动,中小城镇商业的凋残,市民阶层的破产,知识分子的苦闷和毫无出路,以及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与爱国抗日运动的最初发动。

“革命现实主义”里程碑式的作品。

农村三部曲:

《春蚕》《秋收》《残冬》

《林家铺子》

抗战后:

“急就章”《第一阶段的故事》

《走上岗位》

《锻炼》上海八一三事变至上陷落,全民族抗日情绪的普遍高涨,工人和民众自觉反抗,民族资本家先犹豫动摇,后在工人的斗争下开始抗日,国民党的不抵抗和背后卖国勾当。

《腐蚀》皖南事变为背景,女特务赵惠明的日记,暴露了国民党大后方酷烈的特务统治。

剧作《清明前后》女性民族资本家赵自芳、丈夫林永清,抗战后期民族资产阶级的挣扎苦斗,夫妇俩初步觉醒,建立民族自由独立的新中国才有出路。

2.题材:

社会斗争为故事轴心,强烈政治性。

3.小说的叙述者并非像五四时期大部分以个人立场叙述,所持的是社会化,集体化的立脚点。

小说叙述人显出个人化体验的缺乏,而是历史的代言者。

(二)茅盾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

1.立体化刻画

不同于鲁迅的传神勾勒的白描手法,茅盾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复杂性,从多方面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来突出人物性格及其发展,有别于鲁迅从人物精神去展现人物性格命运。

(1st十年强调文学与思想革命的关系。

2nd十年强调文学与无产阶级政治、经济革命的关系)

《子夜》(《夕阳》)的吴荪甫:

似强实弱、外强中干。

与买办资产阶级斗法,又疯狂镇压工人运动

2.人物形象系列

民族资本家:

《霜》王伯申,吴荪甫,林永清夫妇等

时代新女性:

1传统的东方女性气质:

方太太、静女士,

2西方型女性:

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崇尚享乐、厌恶平庸、追求刺激,强悍泼辣,茅盾早起偏爱此类,虽然她们趋于极端,易于动摇,但是在思想性格方面都具有反封建的叛逆性,潜在的革命者。

《腐蚀》赵惠明也是此类人,但是她堕落了。

对西方型时代新女性政治、道德、审美评价上的转变,与对东方型女性传统美德的再发掘,再肯定(张婉卿),反映了4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潮流中社会心理的变化。

(三)茅盾长篇小说结构

发展:

三部曲:

各部独立,章法各异

虹:

以时空转移为故事发展线索

子夜:

蛛网式密集结构

三、理论批评与其他方面的贡献

1.理论家与批评家:

1五四时期提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1925年演变为革命现实主义。

长期坚持反对公式化、概念化倾向,注重艺术形式与艺术技巧的探索2主持《小说月报》首先把文艺批评与文艺创作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