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考 劳动力市场学 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485692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自考 劳动力市场学 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广东自考 劳动力市场学 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广东自考 劳动力市场学 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广东自考 劳动力市场学 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广东自考 劳动力市场学 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自考 劳动力市场学 试题及答案.docx

《广东自考 劳动力市场学 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自考 劳动力市场学 试题及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自考 劳动力市场学 试题及答案.docx

广东自考劳动力市场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力市场学试卷

(课程代码11365)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激进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秉承的分析方法主要是(C)

A、凯恩斯主义分析方法B、边际主义分析方法

C、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D、民族社会主义分析方法

2、人力资源政策主要针对的失业类型是(B)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

C、季节性失业D、隐性失业

3、社会学对特殊劳动群体的研究源自于(D)

A、职业分层理论B、社会差别理论

C、社会隔离理论D、社会分层理论

4、劳动力市场上对第三部门的研究始于(D)

A、19世纪20年代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5、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D)

A、大卫·休谟B、大卫·李嘉图

C、亚当·斯密D、约翰·穆勒和凯恩斯

6、目前各项社会保险基本上是(C)

A、按行业分配B、按地区分配

C、按职务分配D、按性别分配

7、按照亚当·斯密的理论,劳动力市场(D)

A、存在分割B、存在制度分割

C、存在城乡分割D、不存在分割

8、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工资的决定因素是(A)

A、边际劳动生产力B、复杂多变的

C、教育水平D、职位

9、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A)

A、完善的、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不可能自发形成

B、完善的、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一定可以自发形成

C、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可能自发形成

D、劳动力市场不需干预

10、造成来自农村劳动力和来自城镇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的差别最主要源于(D)

A、法律地位的不平等B、城乡收入机会不平等

C、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D、就业机会不平等

11、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最重要的自我制衡机制是(A)

A、工资机制B、竞争机制

C、市场机制D、供求机制

12、国家公务员市场是(B)

A、不完全竞争市场B、买方垄断市场

C、卖方劳动力市场D、自由竞争市场

1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工资率水平提高时,短期内劳动力市场需求会(B)

A、增加B、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

14、一个人时间密集型闲暇消费主要发生在早年和晚年,而中年往往会花更多的时间在有报酬的工作上,这个现象属于(D)

A、附加工人效应B、灰心丧气的工人效应

C、劳动力供给的条件反应D、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

15、所有单个商品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及其同事均衡问题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就是(C)

A、局部均衡分析B、静态均衡分析

C、一般均衡分析D、动态均衡分析

16、在一组工资率下,两个以上的多个劳动力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是(A)

A、多维劳动力市场均衡B、多维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

C、单个劳动力市场的均衡D、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

17、劳动力从一个地方的劳动力市场转到另外一个地方的劳动力市场,或从一个地区转到另外一个地区的流动是指(B)

A、企业集团内部的流动B、地区之间的流动

C、国家之间的流动D、企业组织之间的流动

18、在劳动力流动理论模型中,把经济发展过程和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的是(B)

A、二元经济结构模型B、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C、托达罗模型D、哈里斯对托达罗模型的修订

19、新古典学派认为工资对劳动力的调节是(A)

A、没有迟滞的B、缓慢的

C、滞后的D、表现出刚性的

20、提出自然失业率这一概念的是(A)

A、货币学派B、供给学派

C、新古典学派D、凯恩斯学派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核心内容包括(BCD)

A、允许城乡居民自由流动B、以行政法律的形式严格限制农民流入城市

C、限制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D、确立严格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

E、对人口进行人性化管理

22、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主要表现为(ABCDE)

A、在经济活动中处于劣势B、从业的劳动报酬较低

C、常常没有固定收入来源D、相对恶劣的工作环境和待遇

E、相对恶劣的社会保障和政治地位

23、公共就业服务产生的原因有(ABCDE)

A、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B、劳动力市场配置资源的需要

C、获取特定劳动能力需要时间D、供需双方的信息很难及时获得

E、劳动力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

24、劳动力市场的功能体现在(ABCDE)

A、资源配置B、激励鞭策

C、经济促进D、信息传递

E、窗口导向

25、劳动力供给对劳动力价格或工资的反应的形式主要有(ABDE)

A、劳动力供给的负弹性B、劳动力供给的正弹性

C、劳动力供给的逆变弹性D、劳动力供给的无弹性

E、无限弹性的劳动力供给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劳动力市场分割

27、体制性劳动力市场分割

28、弱势群体

29、劳动力需求

30、劳动力供给弹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31、简述就业具有的社会功能。

P182

32、中国第三部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P214

33、简述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存在的问题。

P241

34、简述劳动力市场的构成要素。

P6

35、简述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成因。

P110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中国发展第三部门在哪些方面有助于解决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问题?

P215

37、试述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

P119

2011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力市场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常见的劳动力市场形式是(C)

A.完全竞争市场B.垄断市场C.不完全竞争市场D.寡头市场

2.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与工资的关系表现为(A)

A.劳动力供过于求,工资下降B.劳动力供小于求,工资下降

C.工资增加,一定导致劳动力供给增加D.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与工资没有关系

3.处于生产第二阶段,下列表述比较恰当的是(C)

A.TP以递减的速率增加B.MP增加且大于APC.MP减少且小于APD.AP增加

4.在等产量图示中,将不同的等产量线上斜率为无穷大或为零的点分别连接起来的曲线就是脊线,在脊线区域以内,等产量线的斜率(B)

A.为0B.为负C.为正D.不能确定

5.假设企业劳动力需求有A、B两类,A类劳动力需求变动对B类劳动力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称为(D)

A.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B.劳动力需求的供给弹性

C.劳动力需求的要素替代弹性D.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弹性

6.计划经济体制中存在自下而上层层提高工资的倾向,以及这种倾向造成的工作轮番上升现象是(C)

A.劳动力过剩B.平均主义C.工资漂浮D.劳动力短缺

7.劳动力的居住地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职位发生了变动,可能是劳动力由于自己或外界的原因主动转换职业,这种流动属于(D)

A.地域之间的流动B.地区之间的流动C.国家之间的流动D.职业间的流动

8.补充了“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并回答了为什么农村向城市的移民过程中会不顾城市失业或隐蔽失业的存在而继续进行的是(C)

A.二元经济结构模型B.哈利斯模型C.托达罗模型D.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9.在主要劳动力市场活动的劳动力,有可能获得相对较高的以货币收入或非货币收入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形式存在的收益称为(A)

A.分割性收益B.隐性收益C.体制外收益D.市场收益

10.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目标是(C)

A.干预市场B.增加政府收入C.实现充分就业D.实现宏观调控

11.从刺激总需求的角度提高就业水平的政策是(D)

A.社会保险政策B.劳动立法C.人力资源政策D.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2.公共部门的就业最直接受制于(C)

A.政府机构的规模B.社会产品的规模C.财政收入的规模D.财政赤字

13.劳动保护就是要保护生产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主要的实现途径是(D)

A.政府立法B.政府投入C.工会干预D.用工单位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14.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化,劳动力需求量都是不变的,这种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是(A)

A.需求无弹性B.需求无限弹性C.需求富有弹性D.需求缺乏弹性

15.根据经济学原理,当工资率提高时,意味着单位劳动时间价格上升,闲暇的机会成本(B)

A.降低B.升高C.不变D.无法确定

16.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有无穷的劳动力供给称为(D)

A.正弹性的劳动力供给B.单位弹性的劳动力供给

C.逆变弹性的劳动力供给D.无限弹性的劳动力供给

17.社会学对特殊劳动群体的研究源自(A)

A.社会分层理论B.职业分层理论C.社会差别理论D.社会隔离理论

18.从第三部门的管理看,其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日渐(C)

A.多元化B.社会化C.市场化D.竞争化

19.失业保障体系的主体是(A)

A.失业保险制度B.失业救济制度C.失业补贴制度D.免费职业培训指导

20.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工资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是(C)

A.滞后的B.缓慢的C.迅速的、及时的D.表现为一种粘性特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对劳动力市场的理解正确的有(ABCD)

A.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某一专业的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双方自愿进行的劳动力使用权转让与购买的一系列活动

B.劳动力市场是有有形与无形之分,和其他生产要素市场一样,也有自身的载体和形式,是内在机制与外在形式的统一

C.劳动力市场代表着一种经济关系,实质是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一种机制

D.劳动力市场除了受市场因素影响之外,还受到诸如组织及社会因素的影响

E.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买卖双方的一个简单组合,它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2.根据劳动力工资需求弹性的不同取值,可以把劳动力的工资需求弹性划分为(ABCDE)

A.需求无弹性B.需求有无限弹性C.单位需求弹性D.需求富有弹性E.需求缺乏弹性

3.下列关于家庭生产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E)

A.不同家庭的最低劳动力供给价格呈现正态分布

B.家务劳动的存在对劳动力参与具有负向的影响

C.人力资本投资将会对劳动力供给产生负向的影响

D.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制度劳动时间缩短,劳动力供给增加

E.家庭已就业成员劳动收入的增加对非就业成员的参与将产生负向影响

4.我国劳动力流动的主要趋势是(ABCDE)

A.从农村、小城镇向大中城市流动B.从内地落后地区向沿海发达地区流动

C.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流动D.在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之间流动

E.由技术力量雄厚的单位向技术力量薄弱的单位流动

5.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包括(AD)

A.体制性分割B.差异性分割C.区域性分割D.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E.体制内分割

6.就业对劳动者个人的功能体现在(ABE)

A.保障基本生活B.实现自我价值和发展C.增加社会财富D.身体健康E.服务社会

7.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应包括(BCD)

A.覆盖面增加B.健全最低保障制度C.广泛的经济援助D.精神援助E.加强社会保障方法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劳动力需求

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量。

它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2.劳动力参与率

是一个与劳动力供给相关的基本概念,它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其含义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现实劳动力占该范围的劳动适龄人口(或潜在劳动力)的比例

3.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正是相对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分割提出的,它是指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4.阶段性就业

指在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中,资源退出社会劳动的一个阶段后,再参加社会劳动的一种就业形式。

它是与终生就业相对应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析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答:

①斜率为负②凸向原点③在一个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④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工作-闲暇偏好

2.简析内部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原因

答:

导致内部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原因之间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①存在劳动力替换的成本②岗位的特殊性③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性

3.简述二元劳动力市场模型的含义

答:

二元劳动力市场模型假定某一经济由两类劳动力市场构成。

①其中一类劳动力市场具有较高的工资、就业保证制度完善,晋升机会较多

②而另一类劳动力市场具有较低的工资、就业保障制度不完善,晋升机会较少

该模型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都标志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形成。

4.简述我国发展非正规就业的意义

答:

①可以缓解我国目前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的基本稳定

②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运行体制的市场化

③有利于国有经济的体制改革

5.对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弱势群体,政府应提供哪些方面的社会政策支持?

答:

①强化政府的社会政策支持

首先,对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支持是政府的责任;其次,政府通过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协调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向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支持。

②发展社区服务

国家在通过社会政策进行扶持和保护的同时,还必须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建立社会互助网络。

6.就业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答:

①上岗资格培训②转岗技能与知识培训③在岗技术与知识的培训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试述国外公共就业服务所采取的新举措。

答:

①采取政事分开、自主管理的模式

不过多受行政干预,有利于就业服务向专业化发展;便于用工单位和工会组织保持合作关系,提高服务效率;灵活设立分支机构并调整力量,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

②各国推动公共与私营就业服务机构及其他中介机构组织开展合作

通过合作,引起就业服务机构之间的竞争,以克服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一些不足,从而提供更优质的就业服务

③提供“一站式服务”

把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指导、失业保险管理与发放等职能集中在一起,提供一条龙式的服务。

④重点放在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帮助上

就业服务机构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使失业者成功就业并能够在新的岗位上工作较长时间。

2.各国对劳动力市场进行经常性调节的人力资源政策主要内容有哪?

答:

①加强就业服务,包括充当职业中介和提供劳动力市场信息

②试试创业就业计划,即资助具备一定条件的失业者创办微型企业或小企业,以帮助他们实现自谋职业和吸纳他人就业。

③加大教育投资。

随着科技、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要求劳动者的基本素质不断提高,也要求劳动者的生产技能不断提高。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对新型劳动力的需求,就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

④激励就业,一是鼓励失业者尽快就业,二是鼓励企业雇用失业人员。

⑤开发临时性就业岗位,由政府开办一些市政基础工程项目或社区服务项目等临时性工作岗位,以安排困难失业者临时就业。

 

2009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力市场学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

113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B)

A、促进经济B、资源配置

C、信息传递D、增加收入

2、劳动力市场竞争过程中重要的自我制衡机制是(A)

A、工资机制B、市场机制

C、供求机制D、竞争机制

3、在短期生产内,额外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量所带来的产出增量是(C)

A、产出增量B、平均产量

C、边际产量D、总产量

4、在短期内,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则劳动力需求的弹性(C)

A、为0B、越小

C、越大D、不变

5、自家庭成立(结婚)至家庭解体(丧偶或离异),家庭全体成员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的总和,我们称其为(B)

A、个别劳动力的供给B、家庭劳动力供给

C、社会劳动力供给D、劳动力总供给

6、一般均衡假定各种商品的供求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的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其代表人物是(D)

A、马克思B、凯恩斯

C、希克斯D、瓦尔拉斯

7、劳动者在企业组织内部各种工作、职位之间进行的流动是(D)

A、国家之间的流动B、企业集团内部的流动C、地域之间的流动D、企业组织内部的流动

8、在分析劳动力流动的过程中,根据“预期”收入最大化目标为出发点来分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民进行决策的模型是(C)

A、刘易斯模型B、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C、托达罗模型D、哈利斯模型

9、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使资源配置达到效率最大化的是( A)

A、自由竞争B、垄断竞争

C、政府干预D、寡头垄断

10、实行最低工资保障的直接目的是(B)

A、确保劳动者的工资水平B、确保劳动者所得工资足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

C、约束雇主的行为D、维持社会稳定

11、工会在其发展中承担着多种功能,其最基本的功能是(C)

A、参加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

B、与雇主合作,为其找到最理想的工人

C、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体谈判,参与决定基本劳动条件,并对各项劳动条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D、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和参加用人单位民主管理

12、就业对劳动者个人而言,最基本的功能是(B)

A、自我价值实现B、生活保障功能

C、养家糊口D、服务社会

13、在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的力量是(A)

A、政府B、个人

C、家庭D、社会

14、残疾人群体是一种(B)

A、社会性弱势群体B、生理性弱势群体

C、先天性弱势群体D、民间性弱势群体

15、现阶段我国就业弱势群体问题的日益严重,违背了(B)

A、机会平等原则B、社会公正原则

C、自由竞争原则D、社会公平原则

16、公共就业服务最传统的服务项目是(A)

A、职业介绍B、职业培训

C、发放失业津贴D、组织生产自救

17、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经济运行的常态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不存在(D)

A、自然失业B、磨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D、非自愿性失业

18、凯恩斯认为,失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C)

A、工资刚性B、工资粘性

C、有效需求不足D、通货膨胀

19、自然失业率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A)

A、货币学派B、供给学派

C、新古典学派D、凯恩斯学派

20、下列理论中属于新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力市场理论的是(B)

A、向上流动的劳动供给理论B、效率工资理论

C、自然失业率假说D、IS—LM模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交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工资的基本形式是(BDE)

A、按劳分配的工资B、基本工资

C、货币工资D、奖金

E、津贴

22、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劳动力合理利用重要意义包括(ABCE)

A、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地位B、能够保证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效率

C、能够促进人类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D、促进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

E、促进经济增长,产生最佳经济效益

23、形成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包括(ABCDE)

A、歧视B、文化习俗

C、技术进步D、竞争因素

E、政策法则

24、灵活就业的特征包括(BCDE)

A、一般采用月工资、日工资的报酬形式B、与社会保险几乎没有制度性联系

C、劳动报酬低、环境差D、劳务收入处于税务监督的“盲区”

E、劳动关系非正常化

25、下列关于新古典学派提出的磨擦性失业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有( AB  )

A、一种临时性失业的状态     B、季节性停工引起的暂性失业

C、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的失业    D、在新古典学派描述的就业均衡里,不存在这种失业

E、仅在非充分就业状态时,才存在这种失业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答: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相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可变要素的投入而言;(1分)某种不变要素(如资本)和某种的可变要素(如劳动)的持续追加的搭配进行生产活动,一旦可变要素的数量超过某一水平是时,则持续增加的可变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也即边际产量会不断减少。

(2分)

27、内部劳动力市场

答:

内部劳动力市场如果把组织外部的各种人才供给来源称为“外部劳动力市场”。

(1分)那么,与之相对应的,组织内部的人才资源都可以称为内部劳动力市场。

(2分)

28、二元经济

答:

二元经济是指生产部门而言,(1分)不发达经济(或者发展中国家经济)由两个部门构成,一个是以现代方法进行生产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部门;(1分)另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法生产、以农村为中心的农业部门。

(1分)

29、自然失业率

答:

自然失业率是指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1分)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1分)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1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30、简析影响劳动力参与变化的因素。

答:

影响劳动力参与变化的因素:

(1)宏观经济状况。

(2)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

(3)劳动适龄人口规模。

(4)教育体制与教育供给规模。

(5)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

(6)社会保障制度。

(7)人们商品意识程度和社会分工水平。

(答了其中6点即可给满分,每点1分)

31、简析工资漂浮与平均主义之间的关系。

答;在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过剩普遍存在的条件下,工资漂浮必然导致工资收入的平均分配,即平均主义;(2分)因为在劳动力短缺与劳动力过剩并存的情况下,会造成不同劳动者的忙闲不均,而其责任在于哪个或者劳动集团;(1分)劳动者个人或集团之间支出劳动的多少完全决定于劳动机会不均等。

而不是哪个劳动者个人或集团自愿增加或减少劳动支出的结果。

(1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工资分配完全以劳动支出为标准,就会引起劳动机会少的人不满。

机会不均等只好通过收入均等来弥补,因此工资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形成。

(2分)

32、简述体制性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主要表现。

答:

(1)体制性分割是我国在转轨过程中存在的就业双轨造成的,它主要表现在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劳动力市场的差别。

(2分)

(2)一方面,在城市公有制领域,劳动力资源实现了完全的市场配置,劳动力价格完全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工资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