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011单元修订版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485264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011单元修订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011单元修订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011单元修订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011单元修订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011单元修订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011单元修订版教案.docx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011单元修订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011单元修订版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011单元修订版教案.docx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011单元修订版教案

第十单元:

动脑筋

称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并熟练运用于词语、句子之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课文。

能具体说出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步骤。

3、使孩子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养成平时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叙述称象过程。

教学准备:

1、装水的玻璃槽、小木船、玩具象、小石块、天平。

2、收集有关曹冲的资料,小故事。

3、生字卡片,有关大象自然情况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学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

1、启发。

思考:

我们如何知道物体的重量?

当要称重的物体远远大于秤的时候,怎么办呢?

2、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象的知识。

大象的身高、宽度以及它们每天所吃食物的重量。

让学生讨论猜测一下大象的体重。

早在古代,就有一个孩子准确地测量出了大象的体重。

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他吧!

3、简单介绍曹冲: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儿子。

曹冲只活了12岁,他聪明过人,父亲曹操很喜欢他。

二、自学。

1、自己默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用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2、正音,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检查生字读音。

3、你认识了哪些字?

学生读,老师将生字卡片贴到黑板上。

全班一起认读生字,并口头扩词。

4、开火车读生字,个别抽读。

三、读课文交流。

1、指导读课文。

引读后用简短的话概括课文主要讲了发生在谁身上的什么事。

2、师生互问互答。

(1)老师问:

怎么看出大象的大?

“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2)学生质疑:

曹冲称象的方法是否准确?

共同用课前准备的工具动手测量一下,看看这种方法称体重是否准确。

(3)老师提问:

官员们有哪些方法?

曹操对这些方法满意吗?

你满意吗?

为什么?

小组讨论。

3、自己练读课文,小组比赛读,取长补短,体会课文大意。

4、比较两个句子的意思,体会语气:

(1)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2)谁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提起这杆大秤。

指名说说体会。

老师总结:

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一样,但第一句是反问句,语气比第二句陈述句强烈。

反问句用问号,意思包含在句子中,不需要回答;陈述句用句号。

5、分角色读1~3自然段,读出官员们的语气以及小曹冲的语气。

四、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复习认读,并扩词。

2、猜测,老师会将哪些生字放在一起学习?

说出你的理由。

可以将意思相近的字分到一组,也可将结构相同的字分到一组。

3、强调区别:

“称”“秤”的读音以及意思,分别组词。

4、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位置,跟老师认真练写。

并组词。

先自评,在与同桌互评,找出优点与不足,及时改正。

老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意。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能主动给别人讲故事。

一、导入:

称身材巨大的大象,曹操以及手下的人遇到了困难。

可是曹冲有他独到可行的见解,我们一起看看。

自学讨论,理解称象过程。

1、学生自读第四自然段,初步感知曹冲说的称象方法。

2、小组讨论,称象的过程,鼓励分步骤叙述。

二、交流。

1、引读课文,用简短的话概括课文主要讲谁的称象方法?

(曹冲)分哪几步?

每一步要人们做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用序号在课文中标出。

2、指名说说他标出的步骤。

鼓励学生使用“先……然后……再……最后……”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老师帮助组织语言,并演示实验提示。

请几名学生到讲台上,借助水槽、小船等工具,把称象的过程表演出来。

3、练习用“先……然后……再……最后……”句式叙述称象的步骤。

同桌之间互相练习,再在全班交流。

4、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有能力的同学续编在场官员的言词。

三、扩展。

1、假设让你称象,你能想出哪些合理、可行的好办法?

2、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遇到事情要自己动脑筋解决。

生活中,你有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的事吗?

说给大家听。

四、练习:

用“先……再……然后……”说一句话。

五、复述课文。

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讲课文。

六、练习。

1、区别组词。

象()秤()线()官()

像()称()钱()宫()

2、用“直”、“果然”写一句话。

 

狮子和兔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解决问题要动脑筋,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想象人物对话式的心理活动。

2、读懂课文,明白解决问题要动脑筋,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的道理。

教学准备:

1、酒精炉,小水壶等实验器材。

2、收集有关瓦特的资料,和其他发明家细心观察、创造发明的小故事。

3、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说说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阅读要求:

(1)选择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2)选择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遇到不会的字词做上记号。

2、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生字词认读:

又疼又痒   筋疲力尽  恼羞成怒 

蹲在     笑嘻嘻  凭     脾气

叮咬      讨厌    提醒    解决

(2)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强调重点字的书写,如:

醒  解  咬)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自学提示:

(1)狮子遇到什么困难?

它用了哪些方法对付困难?

(2)找出描写狮子和兔子动作、语言的词句,读一读,想象它们的心理活动。

2、汇报小组学习成果

(1)出示句子:

狮子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想把红蚂蚁赶走,可是        累得筋疲力尽,还是赶不走身上的蚂蚁。

找出描写狮子动作的词语,生边读边做动作,体会狮子当时的心情。

(2)联系上下文理解"恼羞成怒",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狮子的话,想象它   的心理活动。

(3)出示句子:

一句话提醒了狮子,他纵身跳进河里,河水立即把红蚂蚁冲   走了。

说说这个办法怎样?

从哪个词语能看出来?

理解"立即"。

(4) 狮子是怎样想到用这个办法的?

读读兔子的话,想想他想让狮子明白什么?

这时的狮子会想些什么?

四、总结拓展

1、总结全文

(1)说说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2)学会读懂人物对话,想象心理活动。

2、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3、拓展:

想想还有什么方法能使狮子赶走蚂蚁?

五、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2、搜集其他动脑筋的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狮子和兔子

狮子:

跳吼蹦翻滚---赶不走

积极动脑

兔子:

跳到水里---立即冲走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自读《比画风》。

2、看图讲故事。

3、学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4、自检错别字。

教学课时:

二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互相检查、纠正错误、共同提高的学习方法。

2、学会从多角度比较汉字,加深记忆。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1、反复读词语,想办法记住它们。

2、同学之间相互听写,纠正错误,加深记忆。

3、总结学习方法:

互相检查应该是大家共同参与,不能只靠组长或者学习好的同学。

注意给对方检查写对没有,纠正错误。

二、写一写,比一比加点的字。

1、写一写这四组字。

2、比较每一组字的异同。

三、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后面的部分。

1、熟悉课文,总结曹操和兔子的观点和看法。

2、发挥想象,用简洁的语言补充句子。

3、把说的话写下来。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壶盖为什么会动》,了解瓦特小时候的事迹。

2、培养自己养成认真观察思考的好习惯。

3、学会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自读短文,画出生字,独立识字。

2、简介瓦特。

3、再读课文,熟悉词语,了解词语的意思。

4、抓住关键词语,按照一定的顺序复述课文。

二、看图讲故事。

1、同学们真会动脑筋,看不见摸不着的风都能画出来!

现在有两只爱动脑筋的猴子,它们遇到困难动脑筋了,可还是把事情弄糟了,你们能帮它们想想办法吗?

2、出示图,观察讨论,看懂每幅图讲什么。

(1)用一两句话说说第一幅图画的什么?

提示:

谁,什么时候在哪里干什么?

强调天气怎样?

猜猜会遇到什么问题?

(船里积了许多水。

(2)问:

猴子想到什么?

(在船底凿一个洞放水。

(3)设想结果会怎样?

指名说说。

看第三幅图。

(猴子在船上挖洞。

)这时,船上积的水会放走吗?

(水却进得更多了。

(4)所以,最后结局怎样?

说说最后一幅图。

3、自己练习把这几幅图的内容连起来,加上自己想的,变成一个故事。

把故事讲给同桌听,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4、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老师引导全班进行评价。

三、总结复述课文的方法。

1、指名复述《比画风》。

指名评价,问:

你从哪些方面评价的?

2、指名说说复述课文要注意什么?

老师总结:

复述课文有些同学老想背课文,我们在复述前要先想想课文的内容,组织语言,简单的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

3、同桌复述自己喜欢的课文,互相评价。

四、自检。

1、指名说说你原来经常错的字有哪些?

现在还错吗?

你用什么办法改正的?

2、翻看第一单元的金钥匙,同桌互相听写经常出错的字,看看自己是否改正了,听写完后同桌互相批改,并写上评语。

 

第十一单元:

清清的水

瀑布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9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瀑布的特点,培养学生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2、体会诗歌意境,积累语言。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瀑布的资料,如诗歌、散文、图片等。

2、有关家乡水的资料。

3、收集感兴趣的现代诗歌。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事物并背诵课文。

4、引导学生体会祖国山河的无比壮丽。

一、导入:

1、课件出示,介绍瀑布。

学生观看后谈感受。

问:

在作者叶圣陶老爷爷眼中,瀑布又是怎样的呢?

2、你们知道叶圣陶爷爷吗?

二、自学。

1、读通诗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解决它。

2、汇报识字结果,说说识字的方法。

3、出示识字卡片,指名领读,正音。

口头为生字组词。

三、感悟。

1、借助媒体,学生轻声读课文,并想象:

这首诗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景象?

(海浪、松林、青山、白银、珍珠屏、烟、雾、尘)

2、再次观看瀑布课件,说明哪些景物是画面上没有的?

3、体会读诗歌,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你觉得好吗?

先小组讨论,再在全班交流看法,老师引导体会:

这样的句子以常见的事物作比,可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亲眼看到瀑布的景象一般。

4、引导学生反复体会“一道白银”指的是什么?

“如烟、如雾、如尘”形容什么?

作者把瀑布比做什么?

还比做什么?

作者听到瀑布的声音时产生了哪些联想?

5、假如此刻你就像课文插图中的小朋友一样,正站在瀑布的脚下,你会发出一句什么样的感叹?

6、把你的感叹画出来。

再读读诗句,选择一节发挥想象,画出来。

学生结合诗句评价画中的内容是否形象、生动。

四、诵读,背诵。

1、面对如此壮观的瀑布,你能不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自己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全班讨论读法,老师随机点拨:

“啊!

望件了瀑布的全身!

”应该读出终于见到瀑布全貌的惊喜。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读时高亢有力,“白银”突出了瀑布的汹涌、神奇,语调应强烈而充满惊奇。

“好伟大啊,一座珍珠的屏!

”集中体现了瀑布的美,全诗的点睛之笔,读得缓慢、优美、神情,给人无限的遐想,使人联想到阳光照射下瀑布璀璨的光芒。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这句应读得轻柔、缓慢,好象站在瀑布旁边,无数小水滴轻轻溅落在脸上,诗人神清气爽,无穷的回味……

3、配乐朗读,进一步体会意境,并逐步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语言之美,韵律之美。

一、把句子补充完整,读一读。

1、出示第一句:

“瀑布的声音像……”

背背课文,回忆课文中的比喻句。

补充句子“瀑布的声音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只填“叠叠的浪”“阵阵的风”还不能表现瀑布的声音,必须要“动”起来才能出声。

2、第二句:

“……好象一座珍珠的屏。

回忆课文,理解补充句子。

“瀑布的全身好象一座珍珠的屏。

二、试用另一个词语替换加点的词语。

“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

为“阵阵的”找同义词或近义词不太容易,应从风大小去考虑填写不同的风。

如:

“大风、狂风”等。

三、读背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自学,借助拼音朗读古诗。

2、指名读读。

全班一起朗读,一边朗读一边想想意思。

问:

你读懂哪些句子了?

指名说说。

老师相机点拨:

“烟花”指春天繁华的景物。

“唯”就是只的意思。

诗人站在岸边,望着朋友乘坐的帆船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天际,那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啊!

3、体会着再读读,直到背诵。

四、独立识字检查。

1、出示语文天地中的四句话,自己用喜欢的方式识字自读。

“钱塘江的湖水,波涛汹涌。

长白山的天池,清澈透明。

九寨沟的溪水,潺潺流淌。

黄果树的瀑布,咆哮翻腾。

2、指名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

是用什么方法认识的?

读读整个儿歌。

3、齐读儿歌。

读读你喜欢的句子。

五、背诵课文,体会对瀑布的喜爱。

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看着瀑布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给瀑布解说。

六、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识字。

指名读,并口头组词。

2、观察字形,提出有困难的生字,老师重点指导:

“瀑”右下角不是“水”,像“绿”的右下角;“阵”不要写成“陈”;“衬”是衣字旁;“丈”注意捺要出头,不要写成“大”。

3、观察老师范写,学生跟写,并自己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目的:

1、认识并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立石碑的意义。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毛主席的资料。

教学过程:

-、激发学生兴趣,歌舞创境

  1、(3名男生、3名女生台前准备,一女生主持)

  主持人: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六个人想给大家表演一段舞蹈,大家想看吗?

希望你们能喜欢。

(6名同学随着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进行表演,其他学生随曲调拍手)

  师:

你喜欢他们的表演吗?

那么,你都看懂或听懂什么了?

  2、教师相机小结,学生认识生字

  对!

这首歌曲是唱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敬爱的毛主席的(出示主席画像)。

人物简介:

(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他的一生都在为领导中国的革命事业披肝沥胆,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呕心沥血。

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人们唱给他的歌更是不绝于耳。

(相机出示:

主席、领导、革命、解放)。

让我们大家在毛主席伟大品质人格的鼓舞下大声地读出它们吧!

愿意吧吗?

  (生齐读)

  过渡: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瑞金市沙洲坝的老乡们是怎样怀念这位伟人的,好吗?

二、板书课题、理解认字

 1、齐读课题

  问:

看到课题后,你们有话要说吗?

(自由发展)

  (设想:

部分同学可能不理解“吃水”的意思,这时,教师可以让他们请教一下别的同学或者自己先来猜一猜,鼓励学生想出办法弄明白)

  2、认识生字“忘、挖、井。

  师:

谁来当今天的小悟空,用你的火眼金睛把题目中的三个生字挑出来,并用你喜欢的方式带领大家读一读吗?

(指名)

  设计意图:

孙悟空是小朋友们非常喜爱的一个传奇人物,本课创设这一小小的情境,目的是想激活学生思维,使他们学得有兴趣、乐学。

  3、你知道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

“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吗?

说说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

让学生根据前面情境大胆猜,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生自由读课文前先说说初读课文的要求,读完后找出或检验上面问题的答案,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2、师讲毛主席为乡亲们挖井的故事。

认识“战士、时刻、想念。

  意图:

在故事情境中识字,降低了识字难度。

  3、师指字板。

聪明的小悟空们,再来施展一下你们的法力,把这些字在课文中做出自己喜欢的标记,好吗?

(学生边做标记边认读,再次识记生字)

  4、同桌互相读词,说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

  设计意图:

同桌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可互相取长补短。

  5、出示句条。

老师这有几条句子,看看谁能读一读。

(如,“我今天忘记带课本了”;爸爸正在地里挖土……)生:

个别读、齐读、会读的一起读等。

  6、出示卡片。

词:

谁来当今天的小师傅(唐僧)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考考悟空们的认字情况呢?

  设计意图: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间,使他们继续保持朗读的热情。

  7、游戏:

交朋友

  想和这些生字宝宝交上朋友吗?

那就请你拿出自己的识字方法板把卡片贴在你喜欢的方法的后面,心里还要明确为什么贴在那?

这样你就能和他们交上朋友了!

  (师放轻音乐,生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进行识记,教师参与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中,尤其要注意帮助差生识字)

  设计意图:

全员参与,多感官互动,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任务。

  8、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自己的方法。

四、再读课文,感悟文章

  1、生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你想请几名同学来读课文,为什么?

(目的是明确文中的自然段)你希望他们怎么读?

(目的是使朗读的同学能发扬优点,发现不足)

  三名同学读课文,教师相机范读学生们容易读错的字、词、句,起示范、正音的作用。

  3、想象、扩展

  出示题目:

  a、毛主席初到沙坝时,看到乡亲们吃水难,心里会怎么想?

  b、乡亲们得到主席的关怀和帮助之后,又会怎么想?

  c、他们在挖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什么事?

学生自由组合小组A、可以分角色(即:

主席、士兵、乡亲)把题目表演出来;B、也可以用语言表述出来;比一比谁是优秀的小演员。

(教师必须参与各小组的表演中去,做一些必要的指导)

设计意图:

调动全员参与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在情境中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4、再读课文,把你体会到的通过读表现出来。

五、练习书写“忘、想、念”

  1、说说这几个字在字型上有什么特点。

  2、写好每个字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

谁还有不同意见?

(学生边说,老师边范写“忘”字)

  3、学生独立写其余2个字,随时进行指导。

六、总结、作业

  小朋友们,毛主席是伟大的,人们世世代代歌颂他、赞美他,因为他的一生中有很多光辉事迹。

下节课把你们搜集到的有关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小故事或小节目等准备好,从多方面认识这位伟人,领略他的风采!

  师生一起在《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舞中结束。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学习写启事。

2、阅读短文《美丽的水花》,进一步巩固独立识字的方法。

3、了解家乡的水,热爱家乡的水。

教学课时:

二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把字写对的基础上,练习把字写好。

2、学会根据字形猜字意。

3、背诵《忆江南》体会作者热爱江南风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熟读词语,识记词语。

听写词语。

同桌检查,指出写错的字。

讨论怎样才能把字写得更好。

二、你能根据字形,猜猜字意吗?

师生共同讨论“#”“尘”的意思。

小组研究剩余的字的意思。

三、读一读,选两个词语写话。

熟读词语。

听写词语。

在课文中找一找包含这些词语的句子,把它们读熟。

模仿课文中的词语口头造句,写下来。

四、读一读,体会每组两个句子的意思。

读一读三组句子。

比较句子有什么不同。

师总结:

每一组的第二个句子都有修饰语,句子变得更生动、表意准确。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写启示。

2、说说家乡的水,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教学过程:

一、学习写启事。

1、板书“启事”,问:

什么叫“启事”?

老师总结:

“启事”就是向大家说明事情的文字。

自己有什么话想跟大家说,都可以写启事。

2、你知道启事有哪几种?

老师讲解:

启事实际的用途很广,简短方便,不受时间、环境的限制,是个人与集体交流的好形式,但是不宜谈看法、抒发感情。

常见的启事有寻物启事、招领启事等。

3、怎么写启事?

启事类似便条,没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必须把要对大家说的事情讲清楚,签上自己的名字,写上日期。

注意:

写招领启事不能把捡拾的物品都描述清楚,以免冒领。

4、练习写启事:

你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了吗?

写个启事请大家帮忙。

可自选内容。

二、自读短文《美丽的水花》。

1、自由朗读短文。

解决不认识的字。

老师巡视,关照那些还不能独立识字的同学。

2、指名分段朗读,互相正音,互相学习。

全班跟读。

齐读全文。

3、重点区别:

“青”——“清”

“青”指颜色,表示绿色、蓝色或黑色。

组词:

青蛙、青草等。

“清”用来形容水的,水纯净透明,无杂质;淡,不浓也是“清”。

扩词:

清澈、澄清、清明、清朗、清风、清寒、清凉、清亮、清泉、清湛、清晨、清流、清白、清晰、清楚、清洗、清苦、清点、清算、清廉、清幽、清早等。

4、摘抄下你认为的重点句。

交流句子。

三、说一说家乡的水。

1、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家乡水的资料,集中填表。

2、评选家乡最美的水。

老师引导:

“美”可指水的味道、水面的景色、水周围的景色,也可以指水的重要性。

3、用一句话来形容家乡最美的水。

如果能说几句话,一段话就更好了。

展开说,为什么你认为它是家乡最美的水?

4、为最美的水起名字。

全班讨论活动。

名字应符合当地水的特点,美、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