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于《道炬释论》中别说学处的评论分二一《道炬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480667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对于《道炬释论》中别说学处的评论分二一《道炬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二对于《道炬释论》中别说学处的评论分二一《道炬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二对于《道炬释论》中别说学处的评论分二一《道炬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二对于《道炬释论》中别说学处的评论分二一《道炬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二对于《道炬释论》中别说学处的评论分二一《道炬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对于《道炬释论》中别说学处的评论分二一《道炬释.docx

《二对于《道炬释论》中别说学处的评论分二一《道炬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对于《道炬释论》中别说学处的评论分二一《道炬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对于《道炬释论》中别说学处的评论分二一《道炬释.docx

二对于《道炬释论》中别说学处的评论分二一《道炬释

二、对于《道炬释论》中别说学处的评论分二:

一、《道炬释论》中别说的学处;二、宗大师的评论。

一、《道炬释论》中别说的学处

如是于此发心学处,《道炬释论》别说,恩扎补底、龙猛、无著、勇识、寂天、大德月、静命等派各有差别。

像这样对于发心的学处,《道炬释论》中特别讲到,恩扎补底、龙猛、无著、勇识、寂天、大德月、静命等派都有它们各自的差别。

有者许为尽初发心及行诸行所有学处。

有的承许发心的学处完整地包括了从胜解行地初发心到一至七地的所有学处。

又有许为经说一切皆应守护。

又有的承许经上说到的一切学处都应当守护。

复有许为尽资粮道所有学处。

又有承许是包括了资粮道的所有的学处。

余者有谓不许如此如此定相。

又有的说不承许是这样这样的定相。

有余更许于其归依学处之上应护八法,谓不忘心法及忘失心法。

还有的承许在归依学处之上应当守护八法,就是要修持不忘发心的四种白法以及舍离会忘失发心的四种黑法。

说此诸轨皆是经说,应随自师所传受持,说云“我师所说”,许彼一切皆是经义。

《道炬释论》里又说,这些轨则都是经上所说的,应当随自己的师长所传的学处而受持,说“这是我的师长所传”,承许这一切都是经义。

二、宗大师的评论

总此释论,从善知识敦巴所传诸大知识,皆不说是觉沃自造,拏错所传则说是觉沃造,是拏错之秘法。

关于《道炬释论》的作者,总的来说,从善知识敦巴所传的诸大善知识们,都不说是觉沃阿底峡尊者自己造的,而由拏错所传的诸善知识却说这是觉沃所造,是拏错的秘法。

然诸先觉传说,觉沃于补让时作一略释,次在桑耶,译师请其更为增释,觉沃教令广之即可。

是以觉沃所作略解,更引众谈说之事而为增补,故亦略有数处谬误,然于正义亦多善说。

诸无谬者,我于余处及《道次》中亦多引述。

然而诸先觉传说阿底峡尊者在补让的时候作了一部《略释》,其次在桑耶,译师请尊者再作广释。

阿底峡尊者教导,只要把略释增广就可以。

所以是以阿底峡尊者所作略解作为基础,再以众多谈说之事来作增补,因此也稍微有几处的谬误,然而对于正义也有很多善说。

那些无错谬的,我在其它地方和《道次第》中也多有引述。

此说学处多不可信,若以发心是为行心,其学处者则于归依学处之上,仅加取舍白黑八法,定非完足,故不应理。

若单取愿心者,则其学处不须俱学经说一切,及入行以后所有学处。

若非尔者,则与律仪学处,无差别故。

但是《道炬释论》所引的这些学处却多不可信。

原因是,这里说的发心学处要辨明所发的是行心还是仅取愿心,而这两方面都不合理,因此这个说法是不可取的。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发心定义为行心,那么他的学处只是在归依的学处之上,加了取四个白法、舍四个黑法,这样决定不完足,所以不应理。

假使这个发心仅仅是受取愿心,那他的学处就不必包括经中所说的一切,以及趣入行心以后的所有学处,否则,就与行心律仪的学处无有差别了。

除前所说二学处外,诸余学处,是如《道炬论》及《发心仪轨》所说。

本论除了前面所说的两个学处,即学自心不舍有情和修学积集福慧二种资粮之外,其它的学处都是按照阿底峡尊者的《道炬论》和《发心仪轨》所说而作了宣说。

须学《七法经》者,说是欲求速发通者所应修学,故非发心特别学处,此中不录。

须要修学《七法经》者,说是欲求速疾开发神通者所应修学的项目,所以不是发心的特别学处,这里不作抄录。

二、真实还出之方便

如是自宗除舍愿心,心舍有情,犯余学处,乃至未具菩萨律仪,无依菩萨之罪犯。

仅违所受中类善性学处,故是恶行,应以四力而悔除之。

像这样自宗除了弃舍愿心、心舍有情之外,犯了其它的学处,乃至没受菩萨律仪之间,并未犯菩萨罪,只是违背了所受的中类善性学处,因此是恶行,应当以四力来作悔除。

从得菩萨律仪之后,即犯违越律仪学处,如论所说还出罪法,依行即可,故即摄入行心学处,非为别有。

然六次发心是为愿心不共学处。

从得了菩萨律仪之后,假使有违犯,那就是违犯了律仪学处,按照论中所说还出罪法,依着实行就可以。

所以,受了行心律仪以后,愿心学处已经摄入在行心学处里,不是在行心学处之外另有愿心的学处。

然而六次发心是愿心的不共学处。

第三,既发心已于诸胜行修学道理分三:

一、发心已后须学学处之因相 二、显示学习智慧方便一分不能成佛 三、正释学习学处之次第

发心之后对于诸菩萨胜行修学的道理分三:

一、发心后须学学处的因相;二、显示学习智慧和方便仅仅一分不能成佛;三、正式解释学习学处的次第。

今初(发心已后须学学处之因相)

如是发愿心已,若不修学施等学处,虽如前引《慈氏解脱经》说有大胜利,然不修学菩萨学处定不成佛,故于胜行应当修学。

这样发愿心以后,如果不修学布施等的学处,虽然像前面所引《慈氏解脱经》所说有大胜利,但是不学菩萨学处决定不会成佛,所以对于殊胜的菩萨行应当修学。

《伽耶经》云:

“菩提是以正行而为坚实,诸大菩萨之所能得,非以邪行而为坚实诸人所有。

《伽耶经》说:

菩提是以正行而为坚实的那些大菩萨们所得,而不是以邪行而为坚实的诸人所得。

所谓坚实,就是在正行上达到坚固,这是菩萨实践菩提行的表达。

“邪行而为坚实”就是指能成就佛果的菩提行之外的其它行为。

也就是如果以不为菩提心所摄持的这些邪行作为坚实,那是不可能得到佛果的。

《三摩地王经》亦云:

“故以正行而为坚实,何以故?

童子若以正行而为坚实,无上正等菩提非难得故。

《三摩地王经》中也说:

所以,以正行而为坚实。

意思是说在正行上达到实际处,或者说得到坚固、得到真实的内涵。

什么缘故呢?

童子如果以正行而为坚实,也就是真实出现了正行的内涵,无上正等菩提不难得的缘故。

因此需要在发了愿之后实行,实行才能到果位,实行必将到果位,光是空谈或者仅有发愿是没办法到达菩提果地的。

言正行者谓成佛方便,即是学习菩萨学处故。

所谓的正行就是成佛方便,也就是学习菩萨学处。

因此发心菩萨应当修学菩萨学处。

《修次初篇》亦云:

“如是发心菩萨,自未调伏不能伏他,如是知已,自于施等极善修学,若无正行不得菩提。

《修次初篇》也说,像这样,发心菩萨自己没有调伏的话,不能够调伏他人。

这样知道以后,自己对于布施等菩萨的学处要做到学得非常好。

如果没有这样的正行,是不得菩提的。

因此在发心以后,重要的是实践菩萨行。

《释量论》云:

“具悲为摧苦,当修诸方便,彼方便生因,不现彼难宣。

”谓于他所若有大悲,须除他苦。

又除彼苦但有善心,愿其离苦犹非满足,故应转趣除苦方便。

又若自不先趣方便,不能度他,故欲利他当先自调。

又于自调,经说:

“正行而为坚实。

”其正行者,说:

“受律仪已,学其学处。

”故以正行为坚实者,于所行处无错为要。

《释量论》里说:

具有悲心者为了摧灭他者相续中的诸苦,应当修习除苦的方便,方便生的因——方便,没有在心中现起,就难以向他者解说除苦的方法。

这是说对于他者如果有大悲,需要遣除他的苦,而不是空口说悲。

要遣除他的苦,只是有个想让他离苦的善心不应满足,还应当转趣除苦的方便,也就是要出现一个能除他苦的方法。

就像医生单单有一个想要治病救人的善心是不行的,一定要转趣能治病的方法。

要转趣除苦的方便,如果自己不先行趣入此方便是不能度他的。

所以要想利他,首先必须自己调伏,就像一个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会某种知识,自己首先一定要掌握它。

再者对于自调,经中说“正行而为坚实”。

所谓正行,就是受律仪后学习菩萨学处。

以正行为坚实者,也就是认为所谓得菩提一定是正行坚实才能达到实处,光是口说、发愿还不足够。

因此以正行为坚实的人对于所应行之处心无错谬的了知,这是要点。

要想正式发起正行、要实践这个道,那当然首先对应行之道不要错认。

这个一旦错了,这样行下去必定是一错到底。

如果有偏差,也没有办法契合到道要。

因此,发心以后先要学学处,而且要学得正确,之后再去行持才是正确的。

这就是发心后需要学学处的因相。

总之,菩萨要拔除众生的苦就只有把众生安立在六度当中,遣除他的悭吝、毁犯戒律等的烦恼罪行。

而要把众生安立在六度中,菩萨自己首先要在六度上做到坚实,也就是他要能调伏自心,要出现六度的真实内涵。

所以仅仅发愿心还不够,发心以后必须要受菩萨律仪,极善修学布施等学处,由此才能利益众生。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九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

(二、显示学习智慧方便一分不能成佛)

第二者,如是欲求成佛犹非满足,应须进趣成佛方便。

又此方便须无错谬,于错谬道,任何励力终不生果,如欲构乳而扯牛角。

若虽不错然不圆满,纵多励力亦不生果,犹如种子及水土等,随缺一缘亦不生芽。

故如《修次中篇》云:

“若于错因殷重修习,虽极长时终不能获所欲得果,譬如从角而构牛乳。

若不修行一切因者,亦不生果,如种子等随缺一缘,亦不发生芽等果故。

故欲得果,当依无错一切因缘。

第二,显示学习智慧方便一分不能成佛。

像这样欲求成佛还不足够,应当进趣成佛的方便。

这个方便必须是没有错谬的,于错谬的道无论付出多少努力终究不会生果,就像想挤奶却去扯牛角一样,终究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再者,虽然方便没错,但如果因缘不圆满,纵然付出很多努力也不会生果。

就像种子和水土等因缘都要具足,如果缺少任何一个,比如缺种子,或者缺水、缺土等也不会生芽。

因此就像《修次中篇》所说,如果是在错误的因上殷重的修习,那纵然经过极长时间也终究不会得到所欲求的果,就像想要从牛角里挤牛奶一样。

如果不修行一切因,也就是没有修圆满因,也不会生果,就像种子等因随缺一种也不发生芽等果。

所以想得果应当依无错圆满的一切因缘。

以上说明仅仅发愿欲求成佛不能满足,应当要净修成佛的方便。

而净修成佛的方便时,错因决定不得果,不圆满因也不得果,应当依止无错圆满的一切因缘。

若尔何为圆满无错因缘耶,如《毗卢遮那现证菩提经》云:

“秘密主,一切种智者,从大悲根本生,从菩提心因生,以诸方便而至究竟。

”其中大悲如前已说,菩提心者谓世俗胜义二菩提心,方便者谓施等圆满,是莲花戒大师所说。

那么,什么是成佛的圆满无错因缘呢?

如同《毗卢遮那现证菩提经》所说:

秘密主,一切种智由大悲根本生,由菩提心因生,由诸方便而至于究竟。

这里说到了成就一切种智的三因:

一、大悲;二、菩提心;三、方便。

大悲的体性等如前已说,菩提心是指世俗和胜义两种菩提心,方便指布施等度至于圆满,这是莲花戒大师所说。

支那堪布等,于如此道颠倒分别,有作是云:

“凡是分别,况恶分别,即善分别亦能系缚生死,其所得果不出生死。

金索绳索皆是系缚,黑白二云俱障虚空,黑白狗咬皆生痛苦,是故唯有无分别住是成佛道。

其施戒等为未能修如是了义愚夫而说,若已获得如是了义,更修彼行,如王为农,得象求迹。

”和尚于此引八十种赞叹无分别经根据成立。

支那堪布对于这样的道颠倒分别,他曾经这样说过:

凡是分别,不必说恶分别,就是善分别也能系缚生死,其所得的果不出生死。

金索绳索都是系缚,黑云白云都障虚空,黑狗白狗咬了都生痛苦,所以只有无分别住是成就佛果之道。

其余的布施、持戒等是为不能修如是了义的愚夫而说的。

如果已经获得如是的了义再修彼布施等行,就像国王降级为农民,又像得了象还去寻找它的足迹一样,多此一举。

和尚对此引了八十种赞叹无分别的经为根据来作成立。

此说一切方便之品,皆非真实成佛之道,毁谤世俗破佛教之心藏,破观察慧思择无我真实义故,故亦远离胜义道理。

任何胜进终唯摄于奢摩他品,于此住心执为胜道,是倒见中最下品者。

这里说到一切方便品类都不是真实成佛的道,毁谤了世俗,破了佛教的心藏,而且破了观察慧思择无我真实义的缘故,也远离了胜义道理。

任何胜进最终唯一摄于奢摩他的品类,对于这个住心执为胜道,是倒见中最下品的倒见。

莲花戒大菩萨以净教理已善破除,宏扬如来所爱善道。

然由圣教将近隐没,能以了义无垢教理,判决正道圆满扼要,诸善士夫亦尽灭亡。

又诸有情多是薄福,虽于正法略有信仰,然其慧力最极羸劣,故现仍有轻毁行品持戒等事,于修道时弃舍此等,宛如和尚所教而修。

又有一类除毁谤方便而外,见解道理许和尚说而为善哉。

又有余者弃舍观慧,全不思惟,意许和尚修法为善。

莲花戒大菩萨以清净教理对此已善为破除,宏扬了如来所爱的善道。

然而由于圣教将近隐没,能够以了义无垢的教理判决正道圆满扼要的那些诸善士夫也差不多都过世了。

而诸有情多数是薄福者,虽然对于正法有少许信仰,然而慧力极其羸劣,所以现在仍然有轻毁行品持戒等事,在修道时弃舍此等,就像和尚所教那样而修。

又有一类除毁谤方便而外,见解道理承许和尚所说是善妙的。

又有余者弃舍观慧全不思惟,心中认许和尚的修法为善。

此等之道,全未接近修空方所,纵许修空,然若说云“已得无倒空性之义,无谬修习,有修证者唯当修空,不当更修世俗行品”,或说“行品不须执为中心,多门修习”,亦与一切圣教相违,唯是违越正理之道。

诸如此类的道完全没有接近修空的方面。

纵然承许修空,然而如果说“已经得了无倒空性的义理、无谬修习而有修证的人,只应当修空,不应当再修世俗行品”,或者说“不应当把行品执为中心多门修习”,也和一切圣教相违,唯是违越正理之道。

为什么说“舍弃修习世俗行品”或者“不执为中心多门修习”和圣教相违呢?

又为什么和正理之道相违呢?

首先说与正理相违的道理。

以诸大乘人所应成办,是为无住大般涅槃。

其能不住生死者,是由觉悟真实义慧,依胜义道次甚深之道,智慧资粮智慧支分之所成办故。

不住寂静般涅槃者,是由了悟尽所有慧,俗谛道次广大之道,福德资粮方便支分之所成办故。

由于大乘人所应成办的是无住大般涅槃,而不是小乘偏在寂静边的涅槃,因此就要行持能得无住涅槃的圆融的道。

这个道要做到能不住生死,就是要由觉悟真实义的智慧,依胜义道次第的甚深之道,智慧资粮智慧支分所成办的缘故。

而要做到不住寂静涅槃边,是由了悟尽所有的智慧,世俗谛道次广大的道,福德资粮方便支分所成办的缘故。

以此可见,如果只执空性为道,而破斥世俗行品为道,或者不执为中心,那就只是在胜义道次甚深之道上修习,最多做到不住生死。

由于舍离了尽所有慧,世俗谛道次广大之道福德资粮方便支分这一分的缘故,那就无法做到不住寂静涅槃边,由此无法得到无住大涅槃的果。

因此,这是与成就无住涅槃的大乘之道相违的,与此道的缘起相违的,因此说这种观点违越了正理之道。

接着说明此观点与一切圣教相违。

如《秘密不可思议经》云:

“智慧资粮者,谓能断除一切烦恼,福德资粮者,谓能长养一切有情。

世尊,以是因缘,菩萨摩诃萨当勤修习福智资粮。

就像《秘密不可思议经》里所说:

智慧资粮有能断一切烦恼的功能。

福德资粮能长养一切有情。

世尊,以此因缘,菩萨摩诃萨应当精勤修习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

既然说到了菩萨要修习福德资粮,那就不应当舍弃世俗谛的行品的修行,也就是不能舍方便分。

《圣虚空库经》云:

“由慧智故而能遍舍一切烦恼,由方便智故而能不舍一切有情。

在《圣虚空库经》里说到:

由两分智慧,一、慧智;二、方便智,有两种作用。

由慧智故,能遍舍一切烦恼,由方便智故,能不舍一切有情。

这都是佛道所须,既然方便智有不舍一切有情的作用,那就不应当舍弃方便分的修行。

《圣解深密经》云:

“我终不说一向弃背利益众生事者,一向弃背发起诸行所作者,能得无上正等菩提。

在《解深密经》里佛坚决的说:

我终究不说一向弃背利益众生的事、一向弃背发起诸行所作而能得无上正等菩提。

意思是说,如果弃背了发起诸行品是不能得无上菩提的。

那么作为寻求无上佛果的菩萨,怎么能舍弃方便分行品的修行呢?

《无垢称经》云:

“何为菩萨系缚解脱?

若无方便摄取三有是为菩萨系缚,若以方便趣向三有是为解脱。

若无智慧摄取三有是为菩萨系缚,若以智慧趣向三有是为解脱。

方便未摄慧为系缚,方便所摄慧为解脱。

慧所未摄方便为缚,慧摄方便是为解脱。

在《维摩诘经》里说到:

什么是菩萨的系缚和解脱呢?

如果没有方便摄取三有,那是菩萨的系缚。

如果以方便趣向三有,那是菩萨的解脱。

如果没有智慧摄取三有,那是菩萨的系缚,如果以智慧趣向三有,那是菩萨的解脱。

在这里明显说到要以方便趣向三有,以智慧趣向三有,也就是不舍世间的意思,这才是菩萨的解脱。

如果不去摄取三有,那是菩萨的系缚,显然是不承认为菩萨的解脱境界。

再者,方便没有摄的智慧是系缚,方便所摄的慧是解脱。

慧没有摄的方便是系缚,慧所摄的方便是解脱。

显然,方便没有摄持的那个单单的慧是菩萨的系缚,是佛不赞成的。

因此要以方便来摄持智慧才是解脱。

再者,慧没有摄的方便也是系缚,要以智慧来摄方便才是解脱,因此智慧和方便要双运,缺一不可,由此才能到达无上菩提的彼岸。

可见,不能舍弃方便这一分,就像鸟不能舍弃一个翅膀一样。

如是广说。

是故欲得佛果,于修道时须依方便智慧二分,离则不成。

像这样在经中作了广说。

因此凡是想获得佛果的人,在修道的时候需要依方便和智慧两分,两者脱离就不会成道。

《伽耶经》云:

“诸菩萨道略有二种,何等为二?

谓方便智慧。

在《伽耶经》里说:

诸菩萨所行的道品归摄起来有两种,哪两种呢?

一、方便;二、智慧。

因此以方便和智慧摄尽了一切菩萨道的内涵。

如果舍掉方便分那就缺了一半。

《祥胜初品》云:

“般若波罗蜜多者是母,善巧方便者是父。

在《祥胜初品》里说到:

般若度是母,善巧方便是父。

由于此父此母才生出菩萨、生出佛果。

如果缺了善巧方便,等于无父单母,如何能生子呢?

如何能得果呢?

《迦叶请问经》云:

“迦叶,譬如大臣所保国王,则能成办一切所作,如是菩萨所有智慧,若由方便之所摄持,能作一切诸佛事业。

在《迦叶请问经》里同样说到:

迦叶,比如被群臣所保卫的国王能成办一切所作。

也就是这些大臣在护卫国王的事业,他们分管教育、军事、交通、经济等等,由此国王的宣令能够畅通无阻地实行起来,国王的各种主张能够落实下去。

像这样,菩萨的所有智慧,如果由方便来摄持的话,就能成办一切诸佛的事业。

如果没有以方便来摄持,就如同没有手脚,如何能完成呢?

故当修习完具施等一切方便,具一切种最胜空性。

仅以单空,于大乘道全无进趣。

所以应当修习圆满具足布施等的一切方便,修习具一切种的最胜的空性。

仅仅以单空对大乘道根本就没有进趣,也就是不会有所前进的。

《宝顶经》云:

“应披慈甲住大悲处,引发具一切种最胜空性而修静虑。

何等名为具一切种最胜空性耶?

谓不离布施,不离持戒,不离忍辱,不离精进,不离静虑,不离智慧,不离方便。

”如经广说。

《上续论》中释此义云:

“此诸能画者,谓施戒忍等,具一切种胜,空性为王像。

”谓如有一善能画首,不善画余,有知画手不知余等,集多画师画一王像,若缺一师亦不圆满。

国王像者譬如空性,诸画师者譬如施等。

施等方便若有缺少,则同缺头残手等像。

《宝顶经》中说到:

应当披上慈甲住于大悲之处,引发具有一切种类的最胜的空性而修静虑。

什么叫做具一切种最胜空性呢?

就是不离布施、不离持戒、不离忍辱、不离精进、不离静虑、不离智慧、不离方便。

换句话说,就是要圆具布施等六度的一切种类。

如果是这样的空性,那就叫做具一切种的最胜空性,而不是一个单空。

所谓的单空就是像孤家寡人一样的单独的空义。

《宝顶经》这样作了广说。

《宝性论》解释此义说,能画国王像的就是布施、持戒、安忍等,具一切种胜的空性是所画的国王像。

意思是说,如果有一画师善于画头却不善于画其它的手脚等支分,而有的知道画手却不知道其余部分等等,那么就要集合众多的画师来完成一个王像。

有的画头,有的画手,有的画脚,各自都画自己擅长的部分。

如果缺少一个画师也不能完成一幅完整的国王像。

国王像好比空性,诸画师就好比布施、持戒、安忍等等方便,如果布施等方便有所缺少,那就不能证得最胜的空性。

因此不仅不能弃舍方便分的修行,而且一分都不能缺少。

只有圆具方便分的修行,才能证得最胜的空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