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协议基本讲座.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479332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SM协议基本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GSM协议基本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GSM协议基本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GSM协议基本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GSM协议基本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SM协议基本讲座.docx

《GSM协议基本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SM协议基本讲座.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GSM协议基本讲座.docx

GSM协议基本讲座

 

GSM移动通信及协议栈

基础知识讲座

 

通信研究院

 

1.信令基本概念

人们要通过交换机接通电话,必须通过交换机发出操作命令。

图1为两个用户通过两个端局进行电话接续的基本信令流程。

主叫发端交换机收端交换机被叫

启呼(摘机)

送拨号音

拨号信令

占用信令

选择信令

回铃音信令振铃信令

应答(摘机)

应答信令

通话

复原(挂机)

后向挂机信令

复原(挂机)

前向拆线信令

拆线证实信令

 

用户线信令局间信令用户线信令

 

图1电话接续基本信令流程

以上是最基本的信令流程,当接续需经过多个交换机时,实际的信令比图1要复杂得多。

这些信令的共同特点是:

每一个信令都促使交换机产生一个动作。

如摘机信令,话机叉簧闭合,构成直流回路。

在直流回路上有电流通过,可检测到摘机信令,交换机收到后,产生动作,向用户话机送拨号音,通过话机的受话器变成声音信号,送到受话人的耳朵。

因此除了通信时的用户信息(包括语音信息和非话务信息)以外的控制交换机动作的信号,就是信令。

eg

 

2.GSM通信系统概述

2.1系统的组成

GSM系统主要是由交换网络子系统(NSS)、无线基站子系统(BSS)和移动台(MS)三大部分组成的。

其系统框图如下:

MSBSSNSS

MSC/VLR

EIR

HLR/AUC

 

BTS

No.7BSSAPNo.7MAP

BSC

MSC/VLR

ANo.7MAP.TUPPLMN

PSTN

BTS

X.25No.7TUPISDN

Um

SC

(Air)Abis

OMC

X.25或NO.7

 

MS:

移动台BTS:

基站收发信台

BSC:

基站控制器OMC:

操作维护中心

MSC:

移动交换中心HLR:

归属位置寄存器

AUC:

鉴权中心VLR:

拜访位置寄存器

EIR:

设备识别寄存器SC:

短消息中心

图2GSM系统框图

 

A接口往右是NSS系统,负责呼叫控制功能,呼叫总是通过NSS连接的;它包括MSC、VLR、HLR、AUC和EIR。

A接口往左,Um接口往右是BSS系统,负责无线通道的控制,每个呼叫都通过它连接;它包括BSC和BTS。

Um接口往左是移动台部分,包括移动设备ME和客户识别码SIM。

 

2.2交换网络子系统

NSS主要完成交换功能和客户数据与移动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需的数据库功能。

NSS由一系列功能实体所构成,各功能实体介绍如下:

 

MSC:

是GSM系统的核心,是对位于它所覆盖区域中的MS进行控制和完成话路(TCH)交换的功能实体,也是移动通信与其它公用通信网之间的接口(GMSC)。

它可完成网路接口、公共信道信令系统和计费等功能,还可完成BSS、MSC之间的切换和辅助性的无线资源管理(RR)、移动性管理(MM)和连接性管理(CM)等。

另外,为建立呼叫路由,每个MSC还能完成入口MSC(GMSC)的功能,即查询位置信息的功能。

 

VLR:

是一个数据库,是存储MSC为了处理所管辖区域中MS(统称拜访客户)的来话、去话呼叫所需检索的信息,如:

客户的号码,所处位置区域(LA)的识别,向客户提供的服务等参数。

通常VLR是和MSC集成在一块的。

VLR中,用户数据是被暂时存储的。

当用户移动至另一个VLR/MSC区时,用户数据将从旧的VLR中删除,并存储到新的VLR中。

 

HLR:

也是一个数据库,是存储管理部门用于移动客户管理的数据。

每个移动客户都应在其所属的HLR中注册登记,它主要存储两类信息:

一是有关客户的参数;一是有关客户目前所处位置的信息,以便建立至MS的呼叫路由,如:

MSC、VLR地址等。

HLR以永久的方式存储用户的基本数据。

在HLR中,唯一变化的数据是用户的当前位置(VLR地址)。

 

AUC:

用于产生为确定移动客户的身份和对呼叫保密所需的鉴权、加密三参数(RAND、SRES、Kc)的功能实体。

 

EIR:

也是一个数据库,存储有关ME的参数。

重要完成对移动设备的识别、监视、闭锁等功能,以防非法ME的使用。

(注:

在我国尚未启用这项功能服务)

 

2.3无线基站子系统

BSS系统是在一定的无线覆盖区中由MSC控制,与MS进行通信的系统设备,它主要负责完成无线发送接收机和无线资源(RR)管理等功能。

功能实体可分为BSC、BTS和码形转换器(TC)。

 

BSC:

具有对一个或多个BTS进行控制的功能,它主要负责无线网路资源的管理、小区配置数据管理、功率控制、定位和切换等,是很强的业务控制点。

 

BTS:

无线接口设备,它完全由BSC控制,主要负责无线传输,完成无线与有线的转换、无线分集、无线信道加密、跳频等功能。

 

TC:

在Air接口,传输媒介承载的是无线频率,但是通常存在大量PSTN与PLMN之间的通话,话务信号也要通过固定网传输。

为了使得数字话音信息在无线空中接口上的有效传输。

数字语音信号被压缩至13kbit/s(全速率)或6.5kbit/s(半速率)。

然而在PSTN中的话音的标准速率为64kbit/s,因此必须在网络中提供从一种速率到另一种的转换。

这就是所谓的代码转换器(TC)。

 

2.4移动台

移动台(MS)就是移动客户设备部分,它由两部分组成,移动终端(ME)和客户识别卡(SIM)。

ME:

就是“机”,它可完成话音编码、信道编码、信息加密、信息的调制和解调、信息发射和接收等功能。

SIM:

就是“人”,存有认证客户所需的所有信息,用户的识别号码,申请的业务目录和适用的网络。

并能执行一些与安全保密有关的重要信息(即包含鉴权和加密所需的信息),以防止非法客户进入网络。

SIM卡还存储与网路和客户有关的管理数据,只有插入SIM卡后ME才能接入进网。

 

2.5操作维护子系统

GSM系统还有个操作维护子系统(OMC),它主要是对整个GSM网路进行管理和监控。

通过它实现对GSM网内各种部件功能的监视、状态报告、故障诊断等功能。

 

3.GSM网的呼叫建立

3.1编号规则

1.移动用户国际ISDN码(MSISDN)

MSISDN=CC+NDC+SN

MSISDN号码是指主叫客户为呼叫PLMN中客户所需拨的号码。

(用于查询HLR)

CC:

国家代码,我国为86;

NDC:

国内目的代码,即网路接入号,中国移动为135~139,中国联通为130。

SN:

用户号码,指向HLR中数据库的项。

中国移动的SN号码结构为:

H1H2H3ABCD,其中H1H2H3为每个移动业务本地网的HLR号码,ABCD为移动客户码。

中国联通的SN号码结构为H1H2ABCDE,其中H1H2是每个移动业务本地网的HLR号码,ABCDE是移动客户码。

 

2.国际移动客户识别码(IMSI)

IMSI=MCC+MNC+MSIN15位

为了在无线路径和整个GSM移动通信网上正确的识别某个移动客户,就必须给移动客户分配一个特定的识别码。

这个识别码就是IMSI号,用于GSM移动通信网所有信令中,这样用户就可以在PLMN中进行登记。

IMSI号存储在SIM卡、HLR和VLR中。

MCC:

移动网国家代码,3位,我国为460。

MNC:

移动网代码,2位,中国移动为00,中国联通为01。

MSIN:

移动用户识别码,10位。

 

3.临时移动客户识别码(TMSI)

为了对IMSI保密,MSC/VLR可给来访的移动客户分配一个唯一的TMSI号码,即为一个由MSC自行分配的4bytesBCD编码,仅限在本MSC业务区内使用。

 

4.移动客户漫游号码(MSRN)

MSRN=CC+NDC+SN

被叫客户所归属的HLR知道该客户目前是处于哪一个MSC/VLR业务区,为了提供给入口MSC/VLR(GMSC)一个用于选路由的临时号码,HLR请求被叫所在业务区的MSC/VLR给该被叫客户分配一个MSRN,并将此号码送至HLR,HLR收到后在发给GMSC,GMSC根据此号码选路由,将呼叫接至被叫客户目前正在访问的MSC/VLR交换局。

路由一旦建立此号码就可立即释放。

CC:

被访国家代码。

NDC:

国内目的代码(服务的网络)。

SN:

用户号码,是一临时与IMSI相关的内部号码,指向VLR中的数据库项。

 

5.位置区识别码LAI

LAI用于移动客户的位置更新,具有全球唯一性。

LAI=MCC+MNC+LAC

MCC:

移动客户国家代码,同IMSI中的前三位数字。

MNC:

移动网号,同IMSI中的MNC。

LAC:

位置区代码,为2bytesBCD编码,表示为X1X2X3X4。

在一个GSMPLMN网中可定义65536个不同的位置区。

 

6.切换号码HON

HON是当进行MSC间越局切换时,为选择路由,由目标MSC(即切换要转移到的MSC)临时分配给移动客户的一个号码。

此号码为MSRN号码的一部分。

HON=CC+NDC+SN

 

7.HLR号码

HLR号码代表HLR的地址。

中国移动GSM网中的HLR号码结构是客户号码为全0的MSISDN号码,即:

1390H1H2H30000。

 

8.MSC/VLR号码

MSC/VLR号码代表MSC的地址。

中国移动GSM网中的MSC/VLR号码结构为1390M1M2M3,其中M1M2的分配同H1H2的分配。

 

9.全球小区识别码CGI

CGI是用来识别一个位置区(LA)内的小区。

CGI=MCC+MNC+LAC+CI=LAI+CI

CI:

小区识别码。

 

10.基站识别码BSIC

BSIC是用于识别相邻国家的相邻基站的,为6bit编码。

BSIC=NCC+BCC

NCC:

国家色码,主要用来区分国界各侧的运营者(国内区别不同的省),为XY1Y2。

X:

运营者(移动X=1,联通X=0)

Y1、Y2:

分配见下表:

Y1

Y2

0

1

0

吉林、甘肃、西藏、

广西、福建、湖北、

北京、江苏

黑龙江、辽宁、

宁夏、四川、海南、江西、天津、山西、山东

1

新疆、广东、

河北、安徽、上海、贵州、陕西

内蒙古、青海、云南、河南、浙江、湖南

BCC:

基站色码,识别基站,由运营商设定。

 

11.国际移动台设备识别码(IMEI)

唯一的识别一个移动台设备的编码,为一个15位的十进制数字。

IMEI=TAC+FAC+SNR+SP

TAC:

型号批准码,由欧洲型号认证中心分配,6位。

FAC:

工厂装配码,由厂家编码,表示生产厂家及其装配地,2位。

SNR:

序号码,由厂家分配。

识别每个TAC和FAC中的某个设备的,6位。

SP:

备用,1位。

 

3.2GSM网的呼叫建立

3.2.1固定客户至MS呼叫

1.固定网的用户拨打一个移动电话号码。

拨打的号码就是MSISDN。

2.PSTN交换机分析被拨打的号码。

分析的结果就是寻找被叫注册的PLMN所要求的路由信息。

PSTN在NDC的基础上识别移动网,之后它通过最近的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接入移动网。

3.GMSC以PSTN交换机的同样方式分析MSISDN。

作为分析的结果,它获得用户永久注册的HLR地址。

注意:

GMSC本身并不拥有被叫的任何位置信息。

用户的位置只能由HLR和VLR两个数据库确定。

然而,此时,GMSC仅知道HLR地址,所以它发送一个消息(其中包含了MSISDN)给HLR。

实际上,该消息就是为了建立呼叫而对被叫的位置进行查询请求,称之为“HLREnquiry”。

4.HLR分析信息。

它根据MSISDN识别被叫,然后检查它的数据库确定用户位置(结合IMSI)。

注意:

每次用户从一个VLR区移动至另一VLR区都会通知HLR,即HLR知道用户当前登记在哪一个VLR区。

应该指出,HLR并不处理话务。

话务连接需要两个能够提供话音连接的网络单元。

语音连接是网路服务的一种业务,而且只能由MSC处理。

因此,建立话务连接需要两个MSC,第一个MSC是与PSTN交换机相连的网关MSC。

对于建立连接,HLR在GMSC和目的地MSC之间扮演一个协调者的角色。

PSTN/ISDNGMSCHLRVLRMSCBSCMS

LAM

发送路由信息

(MAP)提供漫游号码

(MAP)

路由信息证实(MAP)

(MAP)

LAM漫游号码

发送信息

鉴权寻呼

(BSSMAP)寻呼请求

信道请求

立即分配

SCCP-CRSABML2

(寻呼响应)(寻呼响应)

(BSSMAP)(寻呼响应)L2

SCCP-CC

鉴权请求

鉴权响应

鉴权响应

信息证实加密模式命令

加密模式命令

加密模式完成加密模式完成

TMSI再分配

TMSI再分配完成

建立

呼叫证实

PSTN/ISDN指配请求指配命令

指配完成指配完成

ACM

提醒

CEV

连接

ANM

连接证实

数据流

 

图3MS终结呼叫流程图

5.HLR查询当前服务于被叫的MSC/VLR。

为什么我们需要先查询而不是马上连接呢?

首先,移动台的当前状态存储在VLR数据库中,我们需要知道状态以避免为一已关机的用户建立连接。

其次,我们需要知道可使GMSC将呼叫路由至可能是世界上任一地方的最终MSC的这类信息。

6.根据呼叫路由,提供服务的MSC/VLR就是呼叫的目的地。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通过以下的过程将呼叫路由出去:

收到来自HLR的信息后,当前服务的MSC/VLR产生一个临时的移动台漫游号(MSRN),并把它和IMSI相关起来。

漫游号用于呼叫的连接。

MSRN不仅识别用户,它也指向它本身的交换机。

因此如果中间有多个交换机的话,它们根据MSRN知道如何把呼叫路由到哪儿去。

由于漫游号是临时的,呼叫建立后,它亦可用于确立另一个呼叫连接。

7.MSC/VLR把漫游号送至HLR。

由于MSRN仅用于话务事务处理,HLR并不分析它。

并且由于HLR只是一个帮助用户的定位和协调呼叫建立的数据库,并不处理话务。

因此HLR只是简单地把MSRN转发给最初开始发起这个过程的GMSC。

8.GMSC接收包含MSRN的消息,并分析漫游号标识被叫的位置,因此分析的结果是识别呼叫目的地,即服务的MSC/VLR的呼叫路由。

9.路由处理的最后阶段是由服务的MSC/VLR完成的。

事实上服务的MSC/VLR也要接收漫游号,它知道这不是一个新呼叫,但是一个即将在这儿结束的,即一个已经分配了MSRN的呼叫。

通过检查VLR,识别出号码,找到被叫。

如何找到被叫呢?

由于我们并不知道用户的确切位置,在整个VLR业务区内搜索似乎不可避免。

这可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区域,显然这样搜索很费时。

eg除非这个区域被划分成较小的区域。

因此,MSC/VLR区被划分成较小的区域,它们被称为位置区域(LA)并由MSC/VLR管理。

每个MSC/VLR包含若干个位置区。

我们可以定义一个LA作为我们在其中搜索用户的区域。

每个LA由LAI识别。

注意:

BSC区和LA之间并没有关系。

LA的目的是方便寻呼处理(寻找用户)。

而BSC区与话务连接和无线资源有关。

10.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用户所属的LA,可以开始对其进行搜寻。

为了找到该用户,我们在位置区内启动一个寻呼过程。

寻呼是由LA向所有小区发出的一个信号。

LA内所有的MS都收到寻呼信号,但只有其中一个判断出识别码并作出应答。

应答的结果是建立一个点到点的连接。

现在两个用户连接在一起。

并且可通过网络通话。

 

3.2.2MS至固定客户呼叫

1.在服务小区内,一旦移动客户拨号后,MS向BS请求随机接入信道。

2.在MS与MSC之间建立信令连接的过程。

3.对MS的识别码进行鉴权。

如果需要加密则设置加密模式等,进入呼叫建立的阶段。

4.分配业务信道的过程。

5.采用No.7的ISUP/TUP,建立与固定网至被叫客户的通路,并向被叫客户振铃,向移动台回送呼叫接通证实信号。

6.被叫客户取机应答,向MS发送应答连接消息,最后进入通话阶段。

 

4.GSM关键技术

4.1协议栈体系结构

下图为协议栈体系结构的一个模型:

图4协议栈体系结构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整个协议栈分为三层:

PhysicalLayer(L1),DataLinkLayer(L2)和网络层(L3)。

这三层所提供的功能如下:

L1:

提供一定数量的物理信道、定义不同信道间的组合方式、数据块的组成、多址接入方式和时隙结构、跳频能力、编码和交织方式、调制解调技术、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功率控制、接收机在时间和频率上的同步、切换和质量监测、小区选择和重选过程中的测量、语音业务信道上的自适应帧的编解码模式。

L2:

a)在一个Dm信道(控制信道)上提供一个或多个数据链路连接,各个数据链路连接之间由DLCI(datalinkconnectionidentifier)来区别;

b)能够进行帧类型的识别;

c)能够与L3实体间透明传送L3消息单元;

d)能够进行顺序控制,以维护数据链路连接上传输的帧的有序性;

e)能够检测数据链路上发生的格式和操作错误;

f)把不可恢复的错误向L3实体报告;

下图显示了L2和L3层之间的关系以及L3的具体结构: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L3主要包括三个功能实体RR(RadioResource)、MM(MobilityManagement)和CM(ConnectionManagement)。

 

PD:

ProtocolDiscriminatorTI:

TransactionIdentifier

图5MS端的L3协议结构

由这张图我们还可以看出:

1.L2和L3之间有两个业务接入点标识:

a)SAPI0:

它支持信令信息的传输;

b)SAPI3:

它支持用户短消息的传输;

2.层和层之间,以及子层和子层之间:

a)应能将上一(子)层的message传递给下一(子)层;

b)应能将下一(子)层的message传递给邻近的上一(子)层,要使用到PD;

3.路由功能要使用到PD来实现,PD是消息头的一部分。

4.如果出现具有相同功能块的并行实体,CM子层还定义了TI,它也是消息头的一部分,在选择路由的时候同样要用到:

a)RR根据message中的PD,把上一层传来的消息分配到实际的信道配置中,或合适的SAP;

b)根据PD,RR把不同SAP处的message发送到各个子层(RR、MM、CM),但发送到上层(MM、CM)要通过RR-SAP;

c)MM根据PD或TI,把message发送到MM或CM,发送到CM要通过MM-SAP;

d)RR和MM的路由功能在把message传输到最近的SAP之前,不会对message作任何改变。

5.通过利用下(子)层所提供的服务,MS和网络的同一(子)层中的对等实体根据相应(子)层的协议相互交换信息。

6.RR、MM子层各有一个协议,CM子层的每一个功能实体(CC、SS、SMS)各有一个协议。

 

4.2协议文档总结

GSM技术规范:

01_serieGSMPLMN概述

02_serie业务stage1

03_serie网络功能&业务stage2

04_serieL3即air接口&stage3

05_serie无线路径L1和系统

06-serieHR、FR、EFR&AMR话音处理功能

07_serie终端适配功能

08_serieBSC-BTS、BSS-MSC接口

09_serie交互工作&某些接口上的信令应用

10_serie业务、计划、项目特征

11_serie设备、型号批准规范

12_serie运行和维护

13_serie接入附着要求

4.3工作频段的分配

在移动通信网内,传输连接的一部分使用无线链路,另一部分使用2Mbit/sPCM链路。

无线传输被用于MS和BS之间,并且必须通过网络的剩余部分进行调整以适于在2Mbit/sPCM上传输。

无线链路是连接的最脆弱部分,并且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以确保高质量和可靠运行。

这将在后文中分析。

1.工作频段

GSM900MHz频段:

890~915(MS发、BS收,即为上行链路)

935~960(BS发、MS收,即为下行链路)

DCS1800MHz频段:

1710~1785(MS发、BS收,即为上行链路,)

1805~1880(BS发、MS收,即为下行链路)

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不同频率的同时使用使得通信有发射(TX)和接收(RX)两个方向。

无线载波频率总是成对的安排。

两者(上行—下行)之间的差别称为双工频率,GSM中的双工频率为45MHz。

 

2.频道间隔

频率范围被分为一个个载波,相邻两载波(频道)间隔为200kHz。

每个频道采用时分多址接入(TDMA)方式,分为8个时隙,即8个信道(全速率)。

每个信道占用带宽200kHz/8=25kHz。

在GSM900和PCS1800中,最低和最高信道不使用以免与使用相邻频率的业务相互干扰。

GSM900中的总载波数为124,而PCS1800则为374。

 

3.干扰保护比

载波干扰保护比(C/I)就是指接收到的希望信号电平与非希望信号电平的比值,此比值与MS的瞬时位置有关。

这是由于地形不规则性及本地散射体的形状、类型及数量不同。

以及其它一些因数,如:

天线类型、方向性及高度,站址的标高及位置,当地的干扰源数目等所造成的。

GSM规范中规定:

同频道干扰保护比:

C/I≥9dB

邻频道干扰保护比:

C/I≥-9dB

载波偏离400kHz时的干扰保护比:

C/I≥-41dB

4.4空中接口上的传输

4.4.1FDMA和TDMA

GSM网的无线传输是基于数字技术的。

GSM的数字传输采用两种方案实现,这就是所谓的频分多址(FDMA)和时分多址(TDMA)接入方式。

FDMA是指每个基站被分配不同的无线频率信道。

在相邻小区(或相同小区)的移动电话能够同时(但根据频率被分割)操作。

TDMA是在多个用户之间,通过为每一个用户分配一个特定的时间(称为时隙)共享资源的方法。

在这种系统中,每个用户只在分配的时隙中接收或发射信息突发脉冲序列(burst),只有当用户完成呼叫的建立时,这些时隙才被分配给语音,而且有些时隙被用于提供呼叫间的信令和位置更新。

 

4.4.2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eg时分多路访问(TDMA),将一无线频率信道分成连续的时间段,每个被称为“TDMA帧”。

每个TDMA帧包含8个更短的时间段,就是所谓的“时隙(Timeslot)”。

TDMA时隙被称为“物理信道”(PhysicalChannel),被用于物理的将信息从一个地方送至另一个地方。

MS和BTS之间的无线载波信号被分成连续的时隙流,接下来在一连续的TDMA帧中被传送。

如果TDMA帧的时隙代表物理信道,那么有关内容是什么?

物理信道的内容根据它们的性质不同(逻辑作用不同)可分为不同的逻辑信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