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七日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76281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日报七日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京日报七日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京日报七日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京日报七日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京日报七日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日报七日谈.docx

《北京日报七日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日报七日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日报七日谈.docx

北京日报七日谈

以新的民生成就写好“十二五答卷”

毛晓刚

  观点提要:

  站在“十二五”开局的历史节点上,我们比以往更有机遇意识,有信心再书

首都发展华章,也更有忧患意识,对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保持清醒头脑。

北京未来的城市发展成就,取决于木桶最短板的提升程度,而这些短板,无一不与民生息息相关,与民心紧紧相连。

“硬骨头”、“难骨头”越来越多,而且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啃下来,从而整体性、普惠性地提升社会福祉和民众幸福感,这是首都“十二五”无法逃避的抉择。

  在2011年元旦到来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冒着隆冬严寒,在北京实地考察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对保障性住房、冬季供热、城市“菜篮子”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体现了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心。

在“十一五”收尾和“十二五”开局之际,北京市也频传惠民利好消息:

日前,地铁大兴线、亦庄线、房山线、15号线一期、昌平线一期等5条轨道交通新线和蒲黄榆路、阜石路二期、温榆河大道等3条城市高等级道路同时建成开通;从元月1日开始,包括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最低工资、工伤保险定期待遇、失业保险金等在内的社保“新六线”首次联动上调,各项待遇调整金额均创历史最高;与此同时,包括“一老一小”和无业居民在内的150万城镇居民将开始享受门诊报销,实现持社保卡就医即时结算。

  年底年初本市在民生领域的一系列举措,是首都“十一五”期间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

过去的五年,作为首都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最高、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北京在民生领域始终紧抓不放,肯投“真金白银”,成果也颇为丰硕。

仅从财政支出情况看,“十一五”期间的教育、医疗、社保等支出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了1.8倍、1.7倍和1.6倍,北京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建立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

可以说,在首都发展的五年坐标系上,民生领域留下的是清晰而深远的刻度,交出的是一份沉甸甸的“十一五答卷”。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今天,站在“十二五”开局的历史节点上,我们比以往更有机遇意识,有信心再书首都发展华章,也更有忧患意识,对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保持清醒头脑。

  一方面,完成了“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极端考验,未来五年首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经济总量跨越万亿元大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大关,地方一般性预算收入跨越2000亿元大关,消费、投资、进出口和节能降耗水平都实现历史性跨越,为今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整体提升和首都功能、潜力、影响力拓展释放,全球资源更加关注北京,为我们以世界城市为坐标定位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分工提供了新契机。

北京的目光和思路,应聚焦于如何适应、参与并推动开放竞争格局深刻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深度转变、城市布局和形态日趋完善、社会形态加速转型、城市竞争力综合较量、各领域改革攻坚突破,并且将这些方面的努力真正出发和落脚于民生领域。

  另一方面,国内外形势环境空前复杂多变,特大城市诸多弊病加剧滋长蔓延,未来五年首都还处于集中力量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的重要关口。

比如,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近些年人口规模的持续膨胀,令资源平衡、环境承载、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比如,城市建设、运行和管理压力空前凸显,交通拥堵、垃圾治理、公共安全、应急协调等现实问题,给市民生活和城市保障带来的困扰愈发加剧。

再比如,社会转型和利益博弈更趋复杂激烈,对教育、医疗、健康、住房、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人口老龄化等社会焦点难点,统筹协调解决的难度还在加大。

北京未来的城市发展成就,取决于木桶最短板的提升程度,而这些短板,无一不与民生息息相关,与民心紧紧相连。

“硬骨头”、“难骨头”越来越多,而且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啃下来,从而整体性、普惠性地提升社会福祉和民众幸福感,这是首都“十二五”无法逃避的抉择。

  民生无小事,民生最关情。

当经历过十一个五年计划、规划的努力之后,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期待,已然不仅仅是城市整体繁荣进步的“大成就”,不仅仅是GDP、财政收入、“三驾马车”、三大产业等方面的“大数字”,而是更在乎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小实惠”,更关心自己的腰包收入、教育支出、看病花销、出行成本、住房条件、社保水平、健康程度等等“小账目”。

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开放和多元化的时代,但决不应醉心于历史功劳簿而迷失于未来发展的航程之中。

面对正在开启的“十二五”时期,我们当更好地回答发展为了谁、为了什么这样的基本性问题,下决心撇去过去发展理念不够科学时所累积的繁荣泡沫,不再盲从和纠结于速度第一、GDP至上、城市无限扩张等数字浮云,扎扎实实地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老老实实地在实现老百姓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等目标上下功夫,让人们在民生持续改善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将在不久之后的市“两会”上正式面世。

从日前公布的市委规划建议来看,保障和改善民生占据重要篇幅,并且因应着首都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和群众新期待,作出了针对性的强化和完善。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上下再接再厉、同心协力、锐意进取,一定能抓住机遇大有作为,也一定能以新的民生成就写好“十二五答卷”!

提升社会道德,司法要多给力

梁凤鸣

  继2010年12月15日深圳市发生78岁老人跌倒路边、无人相救的事情后,12月29日,福州市再次发生八旬老者当街摔倒猝死,众人围观、无人救助的悲剧。

  助人为乐、救死扶伤是中国社会的优良传统,而近几年来,见危不扶、见死不救的事情却接连不断地发生。

说起原因,很多人归咎于社会道德水准下降。

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但笔者以为,导致今天那么多人不敢“见义勇为”、“搭一把手”,最直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司法在解决因助人行为引发的纠纷时,没有保护好“雷锋”们的利益,最终导致了“不敢助”、“不肯救”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2006年11月发生在南京的“彭宇案”。

市民彭宇因救助一位在公交车站被撞倒的老人,反被指为肇事者。

而法院不仅未进行事实认定,相反却采用大量“常理推定”,最终判定彭宇真金白银地补偿对方。

这一判决结果经媒体广泛报道后,在全社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为不想当“彭宇第二”,很多人在面对当街跌倒需要救助的老人的时候,采取了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的态度。

也难怪,既然法律不能保证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者的利益,既然按照法院判决的导向,不去扶一把摔倒的老人对自己更稳妥、更安全,那么还会有谁去冒可能赔钱的风险救人呢?

可以说,从几年前的“彭宇案”,到近日引发热议的“男子开车撞人后先送医,被交警认定未保护现场负全责,最终承担70%的民事赔偿责任”,这些明显与道德传统相悖的判决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社会风气,对社会道德的负面影响将长时间难以消除。

  由此可见,“不敢扶摔倒的老人站起来”,与其说是一个社会道德问题,不如说是一个法律层面的问题。

法律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代表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其对社会行为的引导和社会风气的形成影响巨大。

特别是在信息广泛传播的这个时代,依法做出一个利于弘扬社会正气的司法判决,会产生鼓励更多的人择善而从的作用;而一次草率或失误的司法行为,反过来会使更多的人趋利避害、明哲保身,甚至置社会道德于不顾。

从“彭宇案”至今对社会风气造成的恶劣影响,我们不难看出,司法给不给力确实是对社会道德水准和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提升社会道德,司法给力很关键。

而司法要给力社会道德的提升,至少从不断发生见危不扶、见死不救事情的社会现状来看,当务之急就是要及时从法律层面堵塞漏洞,依法维护好见义勇为者的利益。

特别是要在法律的执行过程中,注意防止再次出现像“彭宇案”那样与整个社会的道德取向背道而驰的判决。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单靠效果有限的道德说教和劝解,让更多的人不仅乐于,更敢于伸出助人之手。

“十二五”要让人民得到更多实惠

毛颖颖

  观点提要:

  恰逢“十二五”开局的历史节点,今年的“两会”也被寄予了更多期待,人们关切,通过“两会”这一民意平台的推动,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将得到怎样解决,新五年的“民生蓝图”又将如何就此展开。

在人们对改革发展的社会预期普遍提高,对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明显增强的时代大背景下,执政者只有以更鲜明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回应民心所思所盼,让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真正体会到民生的持续改善,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够实现。

  全国“两会”拉开帷幕。

站在“十二五”开局这一特殊的历史节点上,今年的“两会”被注入了更深内涵、寄予了更多期待。

  “两会”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与网友互动。

他强调,民生是“十二五”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让人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

同样,在众多代表委员提交的议案提案中,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在各大网站的论坛中,民生问题不约而同地成为焦点。

  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蛋糕”越做越大,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期待,已经从GDP、财政收入、外汇储备等宏大数字,转到普通个体如何得到更多实惠,如何实实在在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来。

瞩目“两会”,人们最关切的是,通过这一民意平台的推动,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将得到怎样解决,新五年的“民生蓝图”又将如何就此展开。

面对这样的强烈诉求,执政者亮出了态度决心,相关政策举措“还利于民”的信号意义也十分明显——3月2日,社会各界减轻个税负担的热切呼吁,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得到明确回应。

兑现“今年给老百姓办的第一件实事”,无疑将是未来更多、更大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的开端。

  进入新世纪,中国用10年时间完成了GDP翻两番,连续超越意、英、法、德、日,成为世界经济规模第二大国,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历史性改变。

而与此同时,一些不和谐问题也摆在面前:

房价攀升,物价走高,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不尽如人意……可以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现象依然突出,社会事业还存在不少欠账,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仍有很多难题待解,特别是与2020年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相比,与亿万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比,与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相比,民生任务还很繁重,必须坚持以更大决心、下更大气力予以保障和改善。

  2010年,我国GDP达397983亿元,人均GDP达29748元,同期全国财政收入达83080亿元,同比增长21.3%。

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既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打下了物质基础,也让满足人民合理的民生诉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更为紧迫。

  一方面,黄金发展期往往与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的凸显期、高发期相生相伴。

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意味着改革正逐步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

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大量的新问题新矛盾扑面而来。

处于社会高速转型期的公众,也加速分化为不同的利益群体,博弈日趋直接、尖锐、激烈,诉求日渐多元、多样、多变。

  另一方面,随着公民意识、权利意识的不断觉醒,中国开始进入所谓“税感”时代。

从围绕个税起征点的持续热议,到车船税草案征求意见时的广泛参与,再到社会舆论对小小“馒头税”的高度关注,无不体现出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为自己争取利益,积极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在人们对改革发展的社会预期普遍提高,对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明显增强的时代大背景下,执政者只有以更鲜明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回应民心所思所盼,让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真正体会到民生的持续改善,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够实现。

  当下,我国的社会矛盾主要是发展过程中因利益诉求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解决好了民生问题,社会矛盾很大程度上也就迎刃而解。

要把民生问题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就是要走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之路,就是要在“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良医”、“住有宜居”、“老有所养”上下功夫。

解决民生问题就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问题就是最大的政绩,这应该成为共识。

  惠民生方能顺民心,顺民心方能聚民力。

从根本和长远来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绝不亚于保持经济增长。

“两会”开幕,只有不断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才能化民力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持久动力,中国未来五年、十年的发展才是有本之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会拥有更加坚实的基础。

用工荒”不见得是坏事

徐非儿

  春节刚过,沿海地区的“用工荒”便来势凶猛,甚至蔓延到了部分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

从市场来看,农民工薪资待遇普涨,一些岗位甚至超过了大学生的工资水平。

农民工向沿海转移变缓,大学生就业形势却依然严峻,“用工荒”显然没有表面上看那么简单。

  说实话,农民工往沿海跑的少了,与这些年中西部大发展有很大关系。

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等战略实施多年,劳务输出地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都已有了很大改善,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迁至内地,以规避沿海地区生产成本的不断高涨。

中西部地区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大大增加,再加上近些年当地的工资待遇、福利水平也跟了上来,相比大城市打拼的高额生活成本,就近就业对农民工来说更具吸引力。

  对于沿海地区来说,“用工荒”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从眼前看,部分企业招不到人手,生产经营受到一定影响,但实事求是说,这是在产业调整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

农民工随产业转移而向内陆回流,沿海地区想要重新吸引劳动力前来,就必须改变以往单一靠外向经济、加工贸易打天下的路子,向更高层次提升。

部分企业既招不足普工,又无法吸引大学生前来就业,在某种程度上正说明这些企业依然固守劳动密集型的低端扩张方式,而在技术和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方面严重不足。

现实已经对此敲响了警钟,一再上演的“用工荒”,完全应该刺醒企业家们的改革神经,只有敢于承受产业升级的一时“阵痛”,才可能赢得今后长远的发展。

  对于“用工荒”,应该辩证地看。

目前,我国劳动力总量并不匮乏,人力资源储备还在增加,“用工荒”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而是相对于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不合理而显现的。

对此,中央已有清醒认识,国家也在出台不少措施,而对于直接参与生产经营的企业来说,不妨将其视为一个契机,以此形成倒逼机制,推动企业求新求变,主动融入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潮流之中。

反腐取信于民关键要“三问于民”

毛晓刚

  观点提要:

  在新形势下,反腐败工作的实效来自实践,来自走群众路线的实践。

只有多多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可能做到取信于民。

执政者不妨把“反腐无效论、无用论”当作一记警告、一种鞭策,多在发生信任危机的地方下功夫,多从民意民声中寻找症结、寻求办法。

  1月11日,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在京闭幕。

会议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突出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总书记的讲话和全会公报,再次表明了执政党深入持久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坚定决心,为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指明了方向,做出了部署。

  坚持不懈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

这已经被实践所证实,也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空前加快,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空前开放多元,反腐败的形势十分严峻。

这既有外部环境不断变化、日益复杂所带来的新现象新问题,也有各方面政策法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所累积的滋生腐败的空间和漏洞,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不容回避。

  从根本上看,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能否继续扎实推进并取得实效,在于能否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贯彻落实好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具体而形象地让群众看得着、感受得到这种理念,光喊口号、开会下文件绝对不行,眉毛胡子一把抓、逮着什么干什么恐怕也不行,应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优先回应和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关键是,只有多多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可能做到取信于民。

  比如,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在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面,近些年腐败现象呈多发易发势头,大案要案频现,被群众批为“前腐后继”,同时也成为“反腐无用论、无效论”等舆论经常引用的佐证。

应该看到,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形势变化和利益资源划分在不断改换,而且由于以往一些案件的恶劣示范,滋生腐败的领域和岗位范围还在扩大。

除了以往较为集中普遍的工程建设、国土资源、交通、公务接待、干部选拔等领域和项目审批、规划调整、拆迁征地、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工程监管、公务消费、提拔升迁等环节之外,在住房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教育就业、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多有侵害私权、与民争利、失职渎职等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滋长。

另外,随着近年来涉案金额不断攀高、腐败情节愈发恶劣,不少群众对腐败问题深恶痛绝的同时也出现了见怪不怪的心态。

这种信心损耗及其带来的恶劣后果值得重视,需要以更为有力的措施和切实的反腐败成果加以扭转。

  腐败的产生,有经济条件和社会背景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

试想,如今哪个领域不重要?

哪个岗位不关键?

哪个环节不要紧?

因此,预防和惩治腐败,最核心也是源头性的就是要做好选人用人工作,完善监督体系和制度约束,确保少出事,出了事严惩不贷。

实际上,现在群众对于腐败问题的意见和怨气,包括对反腐成效的一些质疑和抨击,最终往往都会归结到对选人用人的不信任上。

对此,执政者不妨把“反腐无效论、无用论”当作一记警告、一种鞭策,多在发生信任危机的地方下功夫,多从民意民声中寻找症结、寻求办法。

  反腐败要以实效取信于民,而实效来自实践,来自走群众路线的实践。

反腐倡廉工作,不能光靠在办公室里传达传达精神、开开会、看看材料、听听汇报,必须要走出去、走下去,到基层去,到群众中间去,问问领导干部施政干事的利弊得失,问问群众对官治吏治、扶正祛邪有什么需求,问问老百姓对预防和惩治腐败有什么高招良策。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对当地官员的操行业绩表现最有发言权,对腐败问题的滋生最有敏感度,对腐败现象的监督最有积极性。

只有充分地掌握基层和群众对腐败问题和反腐败工作的实际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举措,把以往民意失分的地方尽快弥补回来。

  媒体是反映民意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在如今各种媒体竞合争鸣的时代,民意比以往展示得更为直接、更为真实、更为全面。

反腐败离不开媒体监督和舆论监督,工作成效也无法忽视舆论的评价,因此,反腐败要“三问于民”,尤其要重视媒体的作用和价值。

在这方面,同样需要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

用世界语言来引导正确的“中国观”

毛晓刚

  观点提要:

  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来介绍中国的发展情况,用世界公众能够接纳和理解的形式来讲述中国故事,引导国际社会形成正确的“中国观”,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尤为必要、意义深远。

中美关系以往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基于两国人民广泛参与的公共外交大有可为,所体现出的价值独特而不可替代,应当高度重视、持续推动。

  在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由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17日开始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

宣传片将持续播放近一个月,共计8400次,同时还通过CNN各个频道覆盖全球播放。

在这段60秒的宣传片中,中国各领域的杰出代表和普通百姓相继亮相。

国内外舆论普遍评价,这次重大的国家公关行动和宣传攻势,有助于将一个更直观、更立体的中国国家新形象展示在美国和世界民众面前。

  毫无疑问,推动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不仅需要领导人互访这样的政治外交,需要工商企业界交流这样的经济外交,更应该基于两国人民广泛参与的公共外交。

我们看到此次胡主席出访,政府高层、企业精英相伴而行,政治公关和经济公关规模空前,再加上国家宣传片的配合播出,民间性的社会公关也在升温。

在政府主导、社会各界普遍参与下,我们也在熟悉着用一种不同于传统外交形式的公共外交语言来表达自己、展示自己,并且注重借助媒体传播、民间交流等手段,向国内外公众介绍中国国情、政策理念、发展情况、行动举措等信息,从而更好地获取国际社会的理解、认同和支持。

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来介绍中国的发展情况,用世界公众能够接纳和理解的形式来讲述中国故事,引导国际社会形成正确的“中国观”,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尤为必要、意义深远。

  进入21世纪,当中国以空前的崛起速度打破西方的所有预言时,国际社会的“中国观”也变得比以往愈发复杂纠结,愈发摇移不定。

这一点在美国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有不少人乐见中国的繁荣发展,为中国的成就进步而欢欣;也有不少人在警惕戒备,不时抛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论调;还有甚者则忙于搞对华“压力测试”,动辄祭出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武器,鼓吹货币战争、军事行动、颜色革命等极端对抗;而更多的美国人则表现出狐疑、模糊的态度,对华认知受美国媒体的左右。

新世纪头十年里,中美关系矛盾冲突不断、分歧问题成堆,却同时也取得显著进步、长足发展,这是国家关系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奇现象。

面对复杂局势,如何让美国人、让全世界更全面准确地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避免误判形势而步入歧途,应该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我们必须重视的课题。

  在西方头脑里,一个大国的崛起必然导致世界权力格局剧烈震荡,用军事、金钱等强力手段重新瓜分世界资源、安排霸主坐次势不可免。

不少人之所以对华好奇、羡慕、猜忌、不安、恐惧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就是源于在这种固有思维之下研判解读中国发展的不确定感。

针对这种思维和情绪,我们应该向世界发出清晰的声音,这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应有担当和胸襟,也是一国软实力的体现。

保障这种信息传递的成效,除了领导高层的政治宣示,除了经济合作的利益纽带,最雄厚的能量在普通公众的民间交往之中,在于感情和心灵的沟通。

要更好地实现这种沟通,就不能老是自说自话、各说各话,而要学会用对方的语言,让对方听得懂、感受得到,有效接收到善意和真相。

以往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公共外交大有可为,所体现出的价值独特而不可替代,应当高度重视、持续推动。

  过去十年的事实证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国的崛起完全可以通过平等有序、互利互惠的国际竞争与合作来推动,不需要也不可能再走挑战国际秩序或侵占掠夺别国的老路。

我们要告诉世界:

过去十年,中国的块头大了,说话更有分量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确实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走向霸权,中国和平发展的决心和信念是矢志不渝的。

对于中美关系来说,当前最重要的是累积战略互信,摒弃“零和”的冷战思维,中国的崛起并不意味着美国的衰落,地球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美两国合作共赢。

面对今后十年,我们既坚持以实际行动,也善于用各种传播语言,来引导国际社会形成正确的“中国观”,有助于为聚精会神谋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更有助于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未来的发展意图,不应成为大大的问号。

一个和谐世界,不是没有矛盾、没有分歧、不分是非、一团和气的世界,而是能有效解决各种问题、有机实现共同发展的世界。

作为大国,中美之间在新十年开局之际进一步明确未来关系的定位和战略,受益的将是整个世界。

填上法律空白才能抚平民心焦虑

毛颖颖

  房子住不住得起、住不住得稳一直是国人的心病,近日,有关上海规定土地使用权期满后“无偿收回”的报道,再次引发一片哗然与质疑。

  而随着上海国土部门的紧急澄清和全国媒体的纷纷跟进,我们很快明白,原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