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三级排查 第12讲 共13讲每题都有解析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473116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前三级排查 第12讲 共13讲每题都有解析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前三级排查 第12讲 共13讲每题都有解析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前三级排查 第12讲 共13讲每题都有解析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前三级排查 第12讲 共13讲每题都有解析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前三级排查 第12讲 共13讲每题都有解析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前三级排查 第12讲 共13讲每题都有解析资料.docx

《高考前三级排查 第12讲 共13讲每题都有解析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前三级排查 第12讲 共13讲每题都有解析资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前三级排查 第12讲 共13讲每题都有解析资料.docx

高考前三级排查第12讲共13讲每题都有解析资料

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1.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特殊营养物质。

(√)

2.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

(√)

3.对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要进行灭菌,而对实验操作空间、操作者的衣着等要进行消毒。

(√)

4.微生物培养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

(√)

5.微生物的纯化培养常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

6.筛选微生物时要根据微生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如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要用尿素作为唯一氮源。

(√)

7.选择培养基是微生物选择培养中常用的,它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

8.统计菌落数目对细菌进行计数时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也可用平板划线法接种。

(×)

9.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常用刚果红染色法,根据颜色反应进行直接筛选。

(√)

10.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酒精发酵。

(√)

11.制作果酒或果醋的发酵液和发酵瓶要严格灭菌。

(×)

1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蛋白酶、脂肪酶等多种酶,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

13.制作腐乳所加的盐和卤汤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因此制作腐乳不需要严格的灭菌操作。

(√)

14.常用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

15.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能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

(√)

16.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

(√)

17.加酶洗衣粉中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

18.普通洗衣粉中含有磷,含磷污水的排放可能导致微生物和藻类的大量繁殖,造成水体的污染。

(√)

19.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酶适合采用包埋法,而细胞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

20.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先分离出来,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后分离出来。

(×)

21.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是在一定的pH环境下存在的,所以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需要模拟生物体的状态配制一定pH的缓冲溶液。

(√)

22.电泳能够将物质分离开是因为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

(√)

23.橘皮精油主要贮藏在橘皮部分,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部分水解,而使用水中蒸馏又会产生原料焦糊,所以一般采用压榨法。

(√)

24.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以采用萃取的方法进行提取。

(√)

25.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这两种途径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

错因分析:

8.用统计菌落数进行细菌计数时,只能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

11.制作果酒或果醋时产生的酒精或醋酸能抑制杂菌生长,无需严格灭菌。

19.固定技术中酶适合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细胞更适合包埋法。

20.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速度较慢,后分离出来,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只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短,移动速度快,先分离出来。

对下面几个问题的回答中有两项是错误的,找出错误的回答并改正。

1.倒平板时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

答案 通过酒精灯火焰的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2.什么是选择培养基?

这种培养基是如何起到选择微生物的作用的?

答案 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又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

这种培养基中含有特定成分,只允许特定的待筛选微生物生长,从而起到筛选目的。

如筛选尿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不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不能生长。

3.如图为果酒发酵装置示意图,简述该装置的使用方法。

答案 发酵瓶中装入大约瓶体积

的果汁,充气口用于间断充入空气(或氧气),排气口用于释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气体,出料口则用于定期取样,检测发酵结果。

4.腐乳制作是如何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加盐腌制?

答案 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排放在瓶中,同时逐层加盐,在瓶底和接近瓶口的位置增加盐的用量。

5.影响腐乳风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案 ①盐的用量;②卤汤中酒的种类和用量;③卤汤中香辛料的种类。

6.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有哪些优点?

答案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实现了酶的反复利用,降低了成本,且固定化细胞还能催化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

7.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如何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固定化时的CaCl2溶液有什么作用?

答案 ①配制海藻酸钠时要用酒精灯小火或间断加热,边加热边搅拌,直至海藻酸钠完全溶化;②将海藻酸钠溶液冷却到室温,再与酵母细胞混合。

③使用CaCl2溶液可使有酵母细胞的海藻酸钠溶液形成凝胶珠。

8.不同的植物芳香油有不同的性质,如何选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

答案 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要根据植物原料和芳香油的性质来确定。

如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以考虑水蒸气蒸馏法;橘皮精油在用水蒸气蒸馏时易发生水解,且橘皮易发生焦糊,则可考虑压榨法。

9.影响植物组织培养成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案 ①选材。

一般选取幼嫩部分进行组织培养;

②营养物质:

配制的培养基中一般含有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

③植物激素:

常用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

④适宜的温度、pH和光照。

10.PCR技术需要哪些条件?

答案 DNA模板,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相结合的两种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耐热的DNA聚合酶,适宜的温度。

高考验证

1.(2011·全国新课标)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

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

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强)。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

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2.(2010·广东高考)小李尝试制作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实验(见图),恰当的做法是(A.加入适量的酵母菌;C.一直关紧阀a,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

3.(2012·江苏高考)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合理的是(A.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B.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C.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

4.(2011·江苏高考改编)下列有关酶的制备和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透析、电泳和酸解等方法常用于酶的分离与纯化;C.棉织物不能使用添加纤维素酶的洗衣粉进行洗涤;D.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位于片剂的核心层)

5.(2010·浙江自选)某同学进行苹果汁制作实验,工艺如下图所示。

实验后,将洗涤过的固定化柱在低温环境中保存若干天,该固定化柱仍可用于苹果汁制作实验,说明固定化酶可被(重复)使用。

6.(2010·全国新课标)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

(6)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能)(能、不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由是(薄荷油和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相似)。

回答错误的问题

错因分析

正确回答

答案 

回答错误的问题

错因分析

正确回答

3

酵母菌酒精发酵需要无氧条件,不能间断充入空气。

充气口关闭,为酵母菌发酵提供无氧条件。

4

加盐量要随豆腐块层数的加高而增加。

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排放在瓶中,同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

认真阅读下列1~8题及回答,完成9~10题。

1.微生物的培养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需考虑哪些条件?

答案 还应考虑温度、pH、渗透压等条件。

2.工业生产果汁时常用到果胶酶来提高出汁率,某同学在研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得到了如下结果: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果汁量

8

13

15

25

15

12

11

据此分析工业生产中应选择的温度条件是多少?

为什么?

答案 从表中结果可知应选40℃。

因为此温度下果汁量最多,表明反应速率最快,酶活性最高。

3.下图为酶的几种固定方式,试说明各种固定方式。

答案 ①是共价键结合法,②是物理吸附法,③是包埋法。

4.下图是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据图分析选择培养目的是什么?

培养基有何特点?

答案 选择培养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所用的培养基是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5.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分析图中①~④过程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答案 具体环境条件见下表:

过程

氧气

温度

有或无均可

18~25℃

不需要

18~25℃

需要

18~25℃

需要

30~35℃

6.试从分类、代谢类型及发酵条件等方面比较传统发酵技术所用的几种菌种。

答案 传统发酵技术常用的菌种有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和毛霉等,具体比较见下表:

菌种

分类

代谢类型

发酵条件

酵母菌

真核生物

异养兼性厌氧

18~25℃前期需氧

醋酸菌

原核生物

异养需氧

30~35℃一直需氧

乳酸菌

原核生物

异养厌氧

室温无氧

毛霉

真核生物

异养需氧

15~18℃一直需氧

7.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方法有哪些,分别依据了什么原理?

答案 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

凝胶色谱法的原理:

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分子通过凝胶颗粒的间隙,路程短,流动快;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分子通过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流动慢。

电泳法的原理:

不同蛋白质的带电性质、电量、性状和大小不同,在电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大小、方向、阻力不同,导致不同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不同。

8.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答案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有以下四步:

①样品处理;②粗分离;③纯化;④纯度鉴定。

9.简述泡菜制作中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

答案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10.制作泡菜时能否加入抗生素抑制杂菌生长?

为什么?

答案 不能。

制作泡菜用的乳酸菌属于细菌,加入抗生素后乳酸菌生长被抑制。

(时间:

40分钟,满分:

65分)

小题满分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满分24分,限时10分钟)

1.(2012·济南一模)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纯化微生物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都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平板划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

C.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倒入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D.都会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解析 平板划线法不需要进行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法需要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滴加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答案 D

2.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富集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少

C.可通过定时测定葡萄糖产量的变化来衡量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

D.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解析 本题考查对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过程。

从实验的原理、基本流程入手来解答该题。

经选择培养后,再经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富集培养可省略;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纤维素能被水解成葡萄糖。

所以可通过定时测定葡萄糖产量的变化来衡量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设置对照能证明经富集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微生物。

答案 A

3.如图是应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葡萄糖发酵的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为使固定化酵母细胞可以反复使用,实验过程一定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B.加入反应液后应保持活塞1始终打开,活塞2则必须关闭

C.装置的长导管主要是为了释放CO2并防止杂菌进入反应柱

D.加入的反应液浓度不能过高以免酵母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

解析 酒精发酵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加入反应液后,活塞1应关闭;另由于使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葡萄糖发酵,故活塞2要打开。

答案 B

4.下列实验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装置甲可用于果酒或腐乳的制作

B.装置乙可用于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对装于Ⅱ中样品的处理

C.装置丙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

D.使用装置丁进行蛋白质的分离时,Ⅱ中为待分离的样品

解析 使用装置丁进行蛋白质的分离时,待分离的样品在Ⅰ中。

答案 D

5.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甲也保留在袋内

B.若五种物质为蛋白质,则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时,甲的移动速度最快

C.将样品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若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丙也存在于沉淀中

D.若五种物质为蛋白质,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戊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近

解析 甲比乙的分子量大,在透析时,容易透过透析袋;在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导致移动速度较快,故最快的应为丙;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电泳时,它的迁移率取决于它所带净电荷以及分子的大小和形状等因素,故分子丁和分子戊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近。

答案 C

6.(2012·清远调研)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①~④过程都是在酵母细胞的作用下完成的

C.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D.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解析 ①过程有氧无氧条件均可以发生,②过程属于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只能发生在无氧条件下,A错;④过程是在醋酸菌作用下完成的,B错;过程①②③为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最适宜温度约为20℃左右;④的适宜温度为30~35℃,C错;过程③是有氧呼吸的二、三阶段,其中第三阶段需要氧气参与,④过程中醋酸菌为需氧型,产生醋酸需要氧气参与,D正确。

答案 D

大题限时练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满分41分,限时30分钟)

7.(8分,7分钟)(2012·郑州三模,39)请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一些问题。

(1)微生物的分布:

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富含________的土壤表层;不同微生物对pH值的要求不同,细菌常生活在酸碱度________的潮湿土壤中。

(2)微生物的消毒和灭菌:

在菊花组织培养中,对外植体常用酒精和________进行消毒。

在微生物培养中,对培养基常用________方法进行灭菌。

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________。

如果要检测灭菌是否彻底,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生物的应用:

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运用吸附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________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

(4)微生物的接种:

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5)微生物的计数:

根据培养基上出现的菌落数目和稀释倍数计算得出细菌数目往往比实际的数目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微生物的鉴定:

为检测尿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________(选择、鉴别)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如果存在尿素分解菌,则指示剂将变________色。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1)微生物主要分布在有机质丰富的土壤表层,细菌常生活在酸碱度接近中性的潮湿土壤中;

(2)植物组织培养时,对外植体常用酒精和氯化汞消毒,对培养基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损伤DNA的结构;可通过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灭菌过的培养基看其是否有菌落产生来确定灭菌是否彻底。

(3)醋酸菌为需氧型生物。

(4)最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5)因一个菌落可由多个连在一起的细菌形成,所以计算得出的细菌数一般低于实际数目。

(6)用选择培养基筛选目的菌,加入酚红指示剂指示尿素分解菌,若存在尿素分解菌,指示剂变红色。

答案 

(1)有机质 接近中性

(2)氯化汞 高压蒸汽灭菌 损伤DNA的结构 将灭菌过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3)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有氧

(4)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5)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6)选择 酚红 红

8.(10分,7分钟)科学家运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已经把许多植物离体的组织或细胞,培养成了完整的植物体。

操作流程如下:

植物组织

愈伤组织

长出丛芽

生根

移栽成活

(1)该项生物技术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过程②表示________。

(2)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生命活动的关键性激素,两者的用量比例会影响细胞的发育方向,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适中时,促进________;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低时,有利于________,抑制________。

(3)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对外植体等进行一系列的消毒、灭菌,并且要求无菌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花药培养可以得到单倍体植株,其过程一般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花粉通过________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________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

(5)用PCR技术扩增产生抗癌药物的关键基因时,应向扩增仪中加入模板DNA、引物,此外还应加入________和________。

DNA体外扩增过程包括了三个连续的步骤分别是变性、________和________。

需要设计两种引物,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相关知识。

根据教材可知

(1)①是脱分化,②是再分化,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均促进植物生长,由于植物激素的两重性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对植物不同部位的生长影响不同。

(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必须保持无菌操作,以免微生物污染和争夺外植体的营养物质。

(4)花药培养可以由胚状体直接发育为植株,也可由愈伤组织发育而来。

(5)PCR技术扩增中需要模板DNA、引物、DNA聚合酶、四种脱氧核苷酸;DNA体外扩增过程包括了三个连续的步骤:

变性、复性、延伸,需要设计两种引物,引物的作用是使DNA复制(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连接脱氧核苷酸。

答案 

(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再分化

(2)愈伤组织的生长 芽的分化 根的形成

(3)外植体体积小、抗性差;微生物会和外植体争夺培养基的营养物质,并有可能产生对组织培养有害的物质

(4)胚状体 愈伤组织

(5)DNA聚合酶 四种脱氧核苷酸 复性 延伸 使DNA复制(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连接脱氧核苷酸

9.(13分,9分钟)当今世界,能源和资源日趋危机,人们希望能借助纤维素酶将地球上最丰富(占全球总生物量80%)、最廉价的可再生资源纤维素转化为能直接利用的能源和资源。

目前纤维素酶已被广泛应用到医药、食品发酵、烟草及饲料等各个领域。

纤维素酶的成本能否下降,是能否实现纤维素酶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

纤维素酶可以从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培养液中提取。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

土壤取样→选择培养→________→鉴别培养。

(1)请补充实验流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寻找纤维素分解菌应到________的土壤环境中。

             

A.湿润B.富含纤维素 

C.富含N、P D.干旱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环境,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该过程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该培养基为________(物理特性)培养基,其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________,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_。

(4)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上加入________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________方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________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解析 本题考查对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过程的理解。

从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代谢特征和微生物的培养、分离相关技术入手解答该题。

(1)经选择培养后,再经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2)由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含量相对提高,因此从这种土样中获得目的微生物的概率要高于普通环境。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环境,可以将滤纸埋在土壤中,过一个月左右也会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生长。

(3)在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之前,可用含纤维素的液体培养基培养,增加微生物的浓度。

(4)刚果红是一种酸性染料,可与纤维素反应形成红色复合物;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