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湿药消食药.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69871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祛风湿药消食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祛风湿药消食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祛风湿药消食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祛风湿药消食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祛风湿药消食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祛风湿药消食药.docx

《祛风湿药消食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祛风湿药消食药.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祛风湿药消食药.docx

祛风湿药消食药

祛风湿药-消食药

 

 

————————————————————————————————作者:

————————————————————————————————日期:

 

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案

教研室:

中医学 教师姓名:

 陶庆 

课程名称

《中医学》

授课专业和班级

2011年级

授课内容

祛风湿药、祛湿药、授课学时 2  

清热药、消食药

教学目的

掌握常用中药的功效、主治

教学重点

常用中药功效

教学难点

中药功效的理解

教具和多媒体使用

图片,激光笔、多媒体电脑、黑板、笔

教学方法

运用图片,便于理解;药物之间比较,掌握异同。

教学过程

1祛风湿药概述;2分

(1)含义:

以祛除风寒湿邪,治疗风湿痹证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

(2)性味:

辛散温燥。

(3)特点:

功效:

祛除关节、经络等处的风寒湿邪。

其他功效:

清热祛风、通络止痛、补肝肾、强筋骨等作用。

(4)适应证:

风湿痹证。

(5)慎用:

阴虚血亏。

(6)主要药物:

独活、秦艽。

2  独活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2分

  

(1)性味:

辛、苦,微温。

(2)归经:

肾、膀胱经。

(3)功效主治:

①祛风除湿:

用于风寒湿痹,用独活寄生汤。

②散寒止痛:

用于外感风寒挟湿头痛,用羌活胜湿汤。

(4)用法用量:

3-10克(煎服),可浸酒或入丸散用。

(5)慎用:

阴虚血亏。

3秦艽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2分

(1)性味:

辛、苦、微寒。

(2)归经:

胃、肝、胆经。

(3)功效主治:

①祛风除湿:

用于风湿痹证,配防风、独活。

② 清热除蒸:

用于阴虚内热证,用秦艽鳖甲散。

③清利湿热:

用于湿热黄疸,配茵陈、栀子。

焦树德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曾用大量茵陈栀子黄柏板兰根蒲公英多剂而不退,遍身如金。

他经辨证立法用了秦艽12g和白鲜皮30g而愈。

(4)用法用量:

3-10克(煎服)。

4独活、秦艽的比较;1分

  功效主治之相同点:

治身体下部风湿疼痛。

不同点:

独活用于风湿寒痹;秦艽用于风湿热痹。

5威灵仙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2分

  

(1)性味:

辛、咸,温,有小毒。

(2)归经:

膀胱经。

(3)功效主治:

①祛风除湿:

用于风湿痹证,配秦艽、独活、桑枝、羌活、牛膝、当归等。

②通络止痛:

跌打损伤所致瘀滞疼痛,单用或配川乌、五灵脂、乌药。

③软坚消鲠:

诸骨鲠喉,配乌梅、醋。

(4)用法用量:

3-10克(煎服)。

骨鲠可用至30g。

(5)慎用:

本品性急善走窜,耗伤气血、损伤正气,故气血虚者忌用。

6五加皮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2分

(1)性味:

辛、苦,温。

(2)归经:

肝、肾经。

(3)功效主治:

①祛风除湿:

风寒湿痹,配当归、木瓜、松节等。

②强筋键骨:

肝肾不足证,配龟甲、续断、杜仲、牛膝。

③利水消肿:

水肿、小便不利—配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

(4)用法用量:

5-15克(煎服);浸酒、或入丸散用。

(5)慎用:

阴虚火旺者慎用。

7祛湿药及化湿燥湿药概述;2分

(1)祛湿药:

① 含义:

具祛湿功效,以祛除湿邪为主要作用,治疗水湿停聚的药物。

② 分类:

化湿燥湿、利水渗湿、清热利湿。

③慎用:

易耗伤阴液,阴虚血燥者慎用。

(2)化湿燥湿药:

①含义:

具化湿运脾功效,以化湿燥湿、强健脾胃为主要作用,治疗湿阻中焦的药物。

② 特点:

气味芳香,又称:

芳香化湿药。

③适应证:

湿犯中焦之脘腹痞满,食少倦怠,呕恶泄泻。

④注意:

多含挥发油,不宜久煎。

⑤ 主要药物:

藿香、苍术。

8藿香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特点、禁忌;2分

(1)性味:

辛、微温。

(2)归经:

脾、胃、肺经。

(3) 功效主治:

① 化湿解暑:

用于暑湿证,配佩兰、薄荷、厚朴。

②和中止呕:

用于湿阻中焦,配半夏,白术,生姜,木香。

③辛温解表:

用于夏季外感风寒,用藿香正气散。

(4)用法用量:

3-10克(煎服),鲜品解暑化湿、辟秽力强,用量加倍。

(5)特点:

芳而不烈,温而不燥。

(6)禁忌:

阴虚内热、胃热呕恶。

9苍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2分

(1)性味:

辛、苦、温。

(2)归经:

脾、胃、肝经。

(3)功效主治:

① 燥湿健脾:

用于中焦湿滞,配茯苓、厚朴、陈皮。

② 祛风除湿:

用于风寒湿痹,配桂枝、独活、防风。

③散寒解表:

用于外感风寒,用九味羌活汤。

④养肝明目:

用于夜盲症。

(4)用法用量:

3-10克(煎服)。

与玄参同用可降低血糖。

(5)禁忌:

(香燥伤阴)阴虚内热,大便燥结、表虚多汗者忌用。

10利水渗湿药概述;2分

 

(1)含义:

具利水渗湿功效,以利水渗湿、通利小便为主要作用,治疗水湿停聚的药物。

(2)特点:

多味淡 又称淡渗利湿药。

(3)适应证:

水湿停聚之水肿胀满,小便不利。

(4)注意:

易伤阴耗液。

(5)禁忌:

阴虚津亏者慎用。

(5)主要药物:

茯苓、猪苓。

11茯苓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分类;2分

(1)性味:

甘、淡、平。

(2)归经:

心、脾、肾经。

(3)功效主治:

①利水渗湿: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用五苓散。

②补中健脾:

用于脾虚湿盛之食少便溏,用参苓白术散。

③宁心安神:

用于心悸失眠,用归脾汤。

(4)用法用量:

10-15克(煎服)。

(5)分类:

利水用茯苓皮,安神用茯神(亦称抱茯神),健脾用茯苓。

12猪苓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与茯苓比较;2分

(1)性味:

甘、淡、平。

(2)归经:

肾、膀胱经。

(3)功效主治:

利水渗湿,用于各种水肿。

(4)用法用量:

6-12克(煎服)。

(5)与茯苓比较:

猪苓利尿作用比茯苓强;茯苓有健脾、宁心作用。

13清热利湿药概述;2分

(1)含义:

具清热利湿功效,以清利湿热为主要作用,治疗湿热证的药物。

(2)适应证:

湿热所致黄疸、热淋、血淋证。

(3)配伍:

热盛配清热解毒药,湿盛配芳香化湿药。

(4)主要药物:

茵陈、木通。

14茵陈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2分

 

(1)性味:

苦、辛、微寒。

(2)归经:

脾、胃、肝、胆经。

(3)功效主治:

① 利湿退黄:

治湿热阳黄,用茵陈蒿汤;治寒湿阴黄,用茵陈术附汤。

②除湿止痒:

用于湿热内蕴之皮肤病,配黄柏、苦参、地肤子。

(4)用法用量:

10-15克(煎服),不宜久煎。

(5)禁忌:

脾虚血亏致萎黄忌用。

15 木通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2分

 (1)性味:

苦、寒、有毒。

(2)归经:

心、肾、膀胱经。

(3)功效主治:

① 清热利湿:

用于心火下移小肠,用导赤散;湿热下注膀胱之热淋,用八正散。

②清心除烦:

治疗心火内扰,用导赤散。

③通经下乳:

血瘀痛经,配当归、牛膝;气滞血瘀之乳汁不通,配王不留行。

(4)用法用量:

3-6克(煎服)。

(5)注意:

关木通有肾毒性,不能过量久服,孕妇忌用。

16 金钱草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2分

(1)性味:

甘、咸,微寒。

(2)归经:

肝、胆、肾、膀胱经。

(3)功效主治:

①清热利湿:

肝胆湿热,配茵陈、栀子;膀胱湿热,配车前子、萹蓄。

②排石退黄:

石淋,配海金沙、石韦、鸡内金;肝胆结石见胁痛黄疸,配茵陈、郁金、生大黄。

③解毒消肿:

用治疮疖疔毒、虫蛇咬伤、烧伤及烫伤。

(4)用法用量:

15-30克(煎服),鲜品加倍。

17车前子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2分

(1)性味:

甘,微寒。

(2)归经:

肝、肾、肺、小肠经。

(3)功效主治:

①清热利湿:

热结膀胱所致小便涩痛,配木通、滑石、栀子。

②渗湿止泻:

湿盛引起的水泻,单用或配香薷、猪苓。

③清肝明目:

肝热所致目赤肿痛,配菊花、决明子、夏枯草。

④清肺化痰:

肺热所致咳嗽痰黄,苦杏仁、桔梗、前胡。

(4)用法用量:

5-10克(煎服),包煎。

(5)注意:

肾虚滑精者慎用。

车前草长于清热解毒;车前子长于利水。

18 泽泻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2分

(1)性味:

甘,寒。

(2)归经:

肾、膀胱经。

(3)功效主治:

①清热利湿:

湿热下注所致带下淋浊,配车

前子、黄柏;水湿停聚所致水肿胀满、小便不利,配茯苓、猪苓。

②渗湿止泻:

湿盛所致泄泻尿少,配茯苓、

车前子、白术。

(4)用法用量:

3-15克(煎服),生用或麸炒、盐炒用。

(5)注意:

无湿热及肾虚滑精者忌用。

19清热药及清热泻火药概述;2分

 

(1)清热药:

①含义:

具清热功效,以清除里热为主要作用,主治热性病证的药物。

②分类:

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热燥湿、清热解暑、清热明目、清虚热。

③注意:

多性苦寒,过用易伤脾胃。

④禁忌:

脾胃虚弱者慎用。

(2)清热泻火药:

① 含义:

具清热泻火功效,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治疗气分实热证的药物。

②适应证:

热入气分之四大证。

③ 主要药物:

石膏、知母。

20石膏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2分

(1)性味:

辛、甘、大寒。

(2)归经:

肺、胃经。

(3)功效主治:

①清热泻火:

用于肺胃气分实热,用白虎汤;治疗肺热咳嗽,用麻杏石甘汤;治疗胃火牙痛,用玉女煎。

② 除烦止渴:

用于肺胃燥热之消渴,用白虎加人参汤。

③生肌收敛:

用于疮疡溃不收口。

配青黛,黄柏。

(4)用法用量:

15-60克先煎(煎服),清热泻火宜生用,敛疮止血宜煅用。

21 知母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2分

(1)性味:

苦、甘、寒。

(2)归经:

肺、胃、肾经。

(3)功效主治:

①清热泻火:

用于肺胃气分实热,用白虎汤;肺热咳嗽配黄芩,栀子,瓜蒌。

② 滋阴降火:

用于阴虚之骨蒸潮热,用知柏地黄汤。

③生津润燥:

用于内热津伤,配生石膏、葛根、麦冬等;肠燥便秘者,配生首乌、当归、火麻仁等。

(4)用法用量:

6-12克(煎服),清热泻火宜生用,滋阴降火宜盐水炙用。

(5)禁忌:

性寒滑润,有滑肠之弊,脾虚便溏忌。

22栀子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2分

(1)性味:

苦、寒。

(2)归经:

心、肺、三焦经。

(3)功效主治:

① 泻火除烦:

实热证。

邪热扰心所致郁闷心烦,配淡豆豉;高热烦躁谵语,配黄芩,黄连、连翘。

②清热利湿:

湿热黄疸,配茵陈、大黄;热结膀胱所致小便淋漓涩痛—配木通、滑石、甘草。

③凉血解毒:

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尿血,配生地黄、白茅根;目赤肿痛、热毒疮疡,配大青叶、黄芩、黄柏。

(4)用法用量:

6-10克(煎服);清热泻火宜生用;止血宜炒焦用;除烦止呕宜姜汁炒用;外治扭挫伤宜生品研末调敷。

(5)禁忌:

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忌用。

23清热解毒药概述;2分

(1)含义:

具清热解毒功效,以清热解毒为主要作用,治疗各种热毒、火毒证的药物。

(2)适应证:

痈疽疔疮,瘟毒发斑,丹毒喉痹,热毒血痢。

(3)主要药物:

金银花、连翘。

24 金银花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2分

(1)性味:

甘、寒。

(2)归经:

肺、心、胃经。

(3)功效主治:

① 清热解毒:

用于疮痈初起,用五味消毒饮。

② 疏散风热:

用于外感风热表证,用银翘散。

③凉血止痢:

用于热毒血痢,配白头翁,马齿苋。

(4)用法用量:

6-15克,热毒重用30-60克(煎服)。

(5)禁忌:

脾胃虚寒者忌用。

25连翘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2分

(1)性味:

苦、微寒。

(2)归经:

肺、心、小肠经。

(3)功效主治:

①清热解毒:

热入心包者,配水牛角,莲子芯,竹叶。

②消痈散结:

用于痈疮痰核,配浙贝,蒲公英,皂角刺,夏枯草。

③疏风散热:

用于外感风热表证,用银翘散。

(4)用法用量:

6-15克。

(5)禁忌:

脾胃虚寒、虚寒阴疽者忌用。

26 金银花、连翘的比较;1分

金银花:

兼能散风热,升散透达作用大于连翘;连翘:

兼散血中郁火壅结,消痈散结作用大于金银花。

27蒲公英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2分

(1)性味:

苦、甘,寒。

(2)归经:

肝、胃经。

(3)功效主治:

①清热解毒:

内外热毒疮痈,配野菊花、紫花地丁、金银花;肠痈腹痛,配大黄、牡丹皮;肺痈吐脓,配鱼腥草、芦根。

②利湿通淋:

湿热证。

湿热黄疸,配柴胡、黄芩、大黄;膀胱湿热所致小便涩痛,配白茅根、金钱草、车前子。

③清肝明目:

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羞明多泪,配夏枯草、菊花、黄连。

(4)用法用量:

10-15克,煎服。

(5)禁忌:

阴疽忌用。

剂量过大可致腹泻。

28白头翁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2分

(1)性味:

苦,寒。

(2)归经:

胃、大肠经。

(3)功效主治:

①清热解毒:

热毒疮疡,红肿热痛—配鱼腥

草、败酱草。

②凉血止痢:

热毒血痢,里急后重—配黄连、秦皮。

③杀虫止痒:

阴痒带下—配秦皮、苦参煎汤外洗。

(4)用法用量:

9-15克,煎服。

外用适量(5)禁忌:

虚寒泄泻慎用。

29清热凉血药概述;2分

(1)含义:

具清热凉血功效,以清热凉血为主要作用,清营分、血分热的药物。

(2)适应证:

身热夜甚,躁扰不安,神昏谵语,吐血衄血。

(3)主要药物:

生地黄、牡丹皮。

30生地黄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2分

(1)性味:

甘、寒。

(2)归经:

心、肝、肾经。

(3)功效主治:

①清热凉血:

热入营血用清营汤;血热妄行之发斑、出血用犀角地黄汤。

②养阴生津:

热病伤津用增液汤;潮热盗汗用青蒿鳖甲汤。

(4)用法用量:

10-15克(煎服)。

(5)禁忌:

脾虚食少、腹满便溏慎用。

31 牡丹皮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2分

(1)性味:

苦、辛、微寒。

(2)归经:

心、肝、肾经。

(3)功效主治:

① 清热凉血:

热入营血之身热口渴,发斑、出血,用犀角地黄汤。

②活血散瘀:

血瘀之痛经闭经用桂枝茯苓丸;外伤肿痛配乳香,没药,赤芍。

(4)用法用量:

6-12克(煎服)。

(5)禁忌:

血虚有寒及孕妇忌用,月经过多慎用。

32清热燥湿药概述;2分

(1)含义:

具清热燥湿功效,以清热燥湿为主要作用,治疗湿热内蕴或湿邪化热的药物。

(2)适应证:

湿热证。

(3)注意:

苦寒伐胃,性燥伤阴。

(4)禁忌:

脾胃虚寒、津伤阴亏者慎用。

(5)主要药物:

黄芩、黄连、黄柏。

33黄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2分

(1)性味:

苦、寒。

(2)归经:

肺、脾、胆、大肠、小肠经。

(3)功效主治:

① 清热燥湿:

湿温证配滑石,蔻仁;湿热中阻之呕恶配黄连,半夏;湿热痢用葛根芩连汤。

②泻火解毒:

肺热咳嗽可单用;火毒炽盛之疮痈,咽喉肿痛配连翘,牛蒡子,板兰根。

③清热凉血:

热毒迫血妄行配丹皮,赤芍。

④清热安胎:

胎动不安配白术,白芍。

(4)用法用量:

3-10克(煎服),清热生用,安胎炒用,止血炭用。

(5)禁忌:

脾胃虚寒及阴虚津伤者慎用。

34 黄连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2分

(1)性味:

苦、寒。

(2)归经:

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3)功效主治:

①清热燥湿:

湿热中阻之呕恶配黄芩、木香、半夏;湿热泻痢用芍药汤。

②清热解毒:

三焦热盛之高热烦躁配黄芩、黄柏、栀子。

③清热泻火:

火热扰心之心烦不寐配栀子、黄芩,胃火牙痛配升麻,丹皮。

(4)用法用量:

2-5克(煎服),吞服1-1.5克。

(5)禁忌:

脾胃虚寒及阴虚津伤者慎用。

35黄连的临床应用配伍特点;2分

(1)配吴茱萸:

治疗肝火旺,肝胃不和的胃痛嘈杂,泛酸。

(2)配细辛:

治口疮。

(3)配肉桂:

治疗心肾不交之失眠。

(4)配木香:

治疗痢疾。

(5)配干姜:

治疗腹寒下痢。

(6)配大蒜:

治疗大便下血。

这些配伍一寒一热、一阴一阳,相互配伍、相互制约。

36黄柏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2分

(1)性味:

苦、寒。

(2)归经:

肾、膀胱、大肠经。

(3)功效主治:

① 清热燥湿:

治疗膀胱湿热配萆薢、车前草;黄带臭秽配车前子、薏苡仁;赤白下痢配白头翁、黄连。

② 清热解毒:

热毒壅盛之痈疡,配栀子。

③ 滋阴泻火:

潮热腰酸配知母,山茱萸。

(4)用法用量:

3-12克(煎服)。

清热燥湿宜生用,泻相火、退骨蒸宜盐水炒,清热止血宜炒炭。

(5)禁忌:

脾胃虚寒忌用。

37黄芩、黄连、黄柏的异同;1分

(1)相同:

清热燥湿,解毒。

(2)不同:

黄芩:

泻中、上二焦的火热;黄连:

泻心、胃的火热;黄柏:

泻下焦膀胱、肾的火热。

38清热解暑药概述;2分

(1)含义:

具清热解暑功效,以清热解暑为主要作用,清解暑热或暑湿证的药物。

(2)适应证:

感受暑邪之发热烦渴,头痛眩晕,吐泻腹痛。

(3)主要药物:

荷叶、青蒿。

39荷叶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2分

(1)性味:

苦、凉。

(2)归经:

肝、脾、胃经。

(3)功效主治:

①清热解暑:

暑热之发热烦渴,头晕眩晕,配扁豆花、西瓜翠衣、绿豆衣;暑湿吐泻不止配藿香、佩兰。

②健脾升阳:

脾胃虚弱之食少便溏,配白术、黄芪、党参。

③凉血止血:

血热之出血,用四生丸。

(4)用法用量:

9-15克(煎服),解暑宜鲜用,健脾宜干用,止血宜炭用。

40 青蒿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2分

(1)性味:

苦、辛、寒。

(2)归经:

肝、胆经。

(3)功效主治:

① 清热解暑:

暑热之发热口渴,配滑石、连翘、西瓜翠衣。

②退热除蒸:

温病后期邪伏阴分之夜热早凉,配鳖甲,知母,丹皮;潮热盗汗配银柴胡、地骨皮。

③清胆截疟:

邪郁少阳之寒热往来,配黄芩、竹茹;治疟疾可单用。

(4)用法用量:

6-12克(煎服),不宜久煎。

(5)禁忌:

脾胃虚弱者慎用。

41清热明目药概述;2分

(1)含义:

具清热明目功效,以清热明目为主要作用,治疗目赤肿痛及目暗不明的药物。

(2)适应证:

风热、热毒、湿热、脏腑积热上炎所致之目疾证。

(3)主要药物:

决明子、谷精草。

42决明子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2分

(1)性味:

甘、苦、咸、微寒。

(2)归经:

肝、大肠经。

(3)功效主治:

①清热明目:

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配夏枯草、菊花、钩藤;风热上冲之羞明流泪,配青葙子,菊花;热毒上攻之目赤涩痛,配黄芩、赤芍。

②润肠通便:

热结肠燥配火麻仁,瓜蒌仁。

(4)用法用量:

10-15克(煎服)。

(5)禁忌:

脾胃便溏者慎用。

43谷精草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2分

(1)性味:

辛、甘、凉。

(2)归经:

肝、肺经。

(3)功效主治:

①疏风散热:

风热上扰之羞明流泪,配木贼草,密蒙花,菊花。

明目退翳:

配赤芍、白蒺藜、苍术。

(4)用法用量:

5-10克(煎服)。

(5)禁忌:

脾胃便溏者慎用。

44 清虚热药概述;2分

(1)含义:

具清虚热功效,以清虚热为主要作用,治疗虚热病证的药物。

(2)适应证:

阴虚内热之骨蒸潮热,五心烦热,盗汗。

(3)配伍:

与凉血养阴之品同用以治其本。

(4)主要药物:

银柴胡、地骨皮。

45银柴胡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2分

(1)性味:

甘、微寒。

(2)归经:

肝、胃经。

(3)功效主治:

①清虚热:

阴虚内热配鳖甲,地骨皮,青蒿。

②清疳热:

小儿疳积发热配胡黄连,使君子,连翘,党参。

(4)用法用量:

3-10克(煎服)。

(5)禁忌:

外感发热忌(无发散之性)。

46银柴胡、青蒿的比较;1分

银柴胡:

清肝胃虚热,兼能退疳积发热;青蒿:

清肝胆虚热,兼治温热留连不退。

47地骨皮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2分

(1)性味:

甘、寒。

(2)归经:

肺、肝、肾经。

(3)功效主治:

①清虚热:

阴虚内热配鳖甲,知母,银柴胡。

②清肺热:

咳、痰、喘,配桑白皮。

(4)用法用量:

6-15克(煎服)。

(5)禁忌:

外感发热、脾胃虚寒。

48地骨皮、青蒿的比较;1分

地骨皮:

泻肝肾虚热,退有汗之骨蒸,兼清肺中伏火;青蒿:

清肝胆虚热,退无汗之骨蒸,兼除温热久留。

49消导药概述;2分

(1)含义:

具消食导滞功效,以消除胃肠积滞为主要作用,治疗饮食积滞的药物。

(2)适应证:

饮食不消,宿食停滞致脘腹胀满,嗳腐吞酸等证。

(3)主要药物:

山楂、鸡内金。

50山楂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2分

(1)性味:

酸、甘、微温。

(2)归经:

脾、胃、肝经。

(3)功效主治:

①消食化积:

肉食积滞配莱菔子、神曲。

②行气散瘀:

气滞血瘀之胁肋刺痛,血瘀经闭,配川芎、桃仁、红花;产后恶露不尽,配当归,川芎,益母草。

(4)用法用量:

10-15克(煎服),消食散瘀宜生用或炒用,止泻止痢疾宜炒焦或炭用。

(5)禁忌:

孕妇慎用。

51鸡内金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2分

(1)性味:

甘、平。

(2)归经:

脾、胃、小肠、膀胱经。

(3)功效主治:

①消食健胃:

食积配山楂、麦芽、神曲、白术。

②涩精止遗:

肾气不固之遗精滑精,配芡实、莲须,菟丝子;遗尿配桑螵蛸,牡蛎,黄芪。

(4)用法用量:

3-10克(煎服),研末服1.5-3克。

开胃消食宜生用;活血化瘀、消食导滞宜炒焦用,消食止泻宜炭用。

52小结。

3分

独活、秦艽、威灵仙、五加皮、藿香、苍术、茯苓、猪苓、茵陈、木通、金钱草、车前子、泽泻、石膏、知母、栀子、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白头翁、生地黄、牡丹皮、黄芩、黄连、黄柏、荷叶、青蒿、决明子、谷精草、银柴胡、地骨皮、山楂、鸡内金的功效、主治。

讲授新

进展内容

外语关键词

课后总结

需掌握的内容

任课老师(签名)   日期

教研室主任(签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