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的工作人员的事迹.docx
《抗击疫情的工作人员的事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击疫情的工作人员的事迹.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抗击疫情的工作人员的事迹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抗击疫情的工作人员的事迹》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抗击疫情的工作人员的事迹
延迟婚礼主动请缨上抗疫一线普外科90后护士陈娟娟,原定正月初十结婚,为了坚守一线抗击疫情,她主动推迟婚期,从正月初七开始便投入隔离病房紧张的工作中,同战友们并肩作战。
作为年轻的护士,她说,进入隔离病房之前,我们都接受了严格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接诊、检查、治疗及自我防护等一系列相关救治流程专业培训。
当问及家人的态度时,姑娘腼腆着说到:
我的家人也很理解我,既然医院需要我,定当不辱使命、坚守岗位。
我和家人共同商量把婚期延迟,等这场战役结束,再来准备做最美的新娘。
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李艳艳、邢静护士因为长期戴口罩,鼻梁、耳背的皮肤都被压烂了,反复的洗手、消毒使他们的双手都开始皴裂,因为穿防护服如厕不便,她们甚至都不敢多喝水;同时进入感染科的党彪大夫的妻子也是医院妇产科的一名护士,因为工作两个小孩也只能留给年迈的父母照看了;李晓红结婚不到十天就放弃婚假,到感染病区工作当前通渭县人民医院隔离病房共有3名患者,其中1例为通渭县第1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其余2例均为医学观察患者。
目前,3名患者病情平稳。
新春佳节,本是万家灯火、阖家团圆的日子,疫情无情人有情,正是有无数医护人员坚守在抗疫防疫一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才多了一份保障。
医务人员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手机版他们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少医务人员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
他们的付出换来了一个个患者的康复,换来了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他们是新时代最可敬、最值得关爱的人。
在大屏播放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照片,既是向广大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表达敬意,也是在宣传医务人员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在一定意义上,宣传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事迹,不仅能起到激发医务人员战斗力的作用,而且也能激发更多人抗击疫情的信心,还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浓厚氛围。
宣传医务人员要找准宣传对象。
疫情肆虐,全国数万名医务人员不惧危险、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有的主动请战,写下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请战书;他们有的推迟婚期,立下疫情不结束,我们不结婚的承诺;他们有的亲人去世也没能看最后一眼、送最后一程,诠释了忠孝难两全的古语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体现着他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和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的责任担当。
宣传医务人员,我们就要深入挖掘这样的典型人物。
宣传医务人员还要找准宣传载体。
不同的宣传载体背后有着不同的受众群体,不同宣传载体也有着不同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我们要精准研究载体的特点和受众喜好,让典型医务人员事迹既走进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也要走进微信、抖音等新媒体,还要走上讲台、舞台,走进影视剧只有采取立体化的多载体多形式的宣传,医务人员的感人事迹才能走进千家万户,使之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
通过对典型医务人员事迹的宣传,就会发挥出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鼓舞和激励广大医务人员更加英勇地奋战在抗疫一线,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同时,也一定能鼓舞和激发更多的人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推动这场战疫尽快全胜。
疫情不退战斗不休护士长,拿套防护装备过来。
护士长,这个表格怎么填?
2月29日10点30分,黄冈市中医医院综合科里,护士长谭青苗正忙得团团转。
谭青苗是宜昌姑娘,在黄州安家多年。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她本该与父母、年幼的儿女共享天伦。
1月21日,她的父母从宜昌来到黄州,准备和她一起过个热闹的新年。
不料早在1月19日,谭青苗就已进入市中医医院感染科,回不了家。
她的父亲说:
你让我来过年,我整个春节都没看到你的人。
特殊时期没有办法。
她很愧疚地对父亲说。
1月22日晚,谭青苗转战黄冈市惠民医院。
那里三层楼住了97名新冠肺炎患者。
刚入院的病人还不适应隔离,范文写作每天谭青苗都得大着嗓音讲解着隔离知识,没两天嗓子都哑了。
护理部主任周祥想法找来扩音喇叭,这才让她的嗓子轻松了点。
每天的隔离知识讲解与安抚,让病人们慢慢接受了不能出门的治疗生活。
特殊时期又正值春节,保洁工人和护工都不好找,谭青苗就与另一名护士长承担了整个三层楼的所有垃圾清运工作。
每次做完清洁,两人的衣服都是从里湿到外。
这些垃圾处理不好,容易造成污染源。
谭青苗说,就算找到清洁工人,她们也是会跟着清洁工人,指导他们做好防护:
毕竟我们也要为他们的生命安全负责。
1月29日晚11点30分,有8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需要转运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
本该跟车的护士因不适应负压车无法跟车。
谭青苗当即顶上,一直到1月30日凌晨4点左右才转运完成。
在凌晨2点左右,一名70多岁的婆婆被抬上车,婆婆担忧地问:
我是不是好不了?
谭青苗握着婆婆的手,说:
别担心,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医疗条件很好,您一定会好起来的。
婆婆却说:
姑娘,你看起来好累,你睡会儿。
谭青苗一回想起此事,就抑制不住感动,她说:
我一定要坚持战斗到最后,为这样可爱的人尽一份力。
职责所在累也坚持虽然很累很辛苦,但只要工作需要,我还会继续干下去。
2月28日晚,刚回到驻地休息的黄冈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医生周敏表示,疲惫的声音里,透着坚定。
为了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病人,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自2月18日投入使用,急需大量医务人员值守,周敏第一时间请战。
而当时,他刚刚结束19天的县市疫情防控督导工作。
从2月22日开始,周敏和同事两人承担起新院区411楼的医疗废物转运工作。
每天早上7点多准时上岗,9点进入各楼层,对电梯通道前的医疗废物进行整理、搬运,送到楼下污物出口,再转运到暂存间因为医疗废物大多是患者的治疗和生活垃圾,为了保障所有人的安全,必须及时进行清运,最多时,仅一层医疗废物就达20多桶。
尽管接触医疗废物很危险,需要两个小时进行一次修整,但他和同事在工作时几乎没有时间概念,只想着全力加快进度,连续工作
6、7个小时是常事。
有时等同事招呼吃晚饭时,才发现自己的中饭都忘了吃。
前几天天气闷热,不到半个小时,口罩和身上的防护衣就全部湿透了。
周敏告诉记者,防护衣穿脱不便,加上密闭的防护镜和口罩,本就行动困难,呼吸不畅,每次搬运一桶桶重达几十公斤的医疗废物时,他们更会面临体力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稍有不慎还会受伤。
好几次,我坐着就睡着了。
周敏每天完成工作任务回到驻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快休息,好积蓄力量迎接第二天的高强度工作。
周敏的妻子余灿是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副护士长,每天早出晚归,一直在老院区负责产科病人的收治及护理工作。
两岁的儿子年前被送回浠水外婆家看护,夫妻俩已有一个多月没看到儿子。
我们都不敢和儿子视频,怕他哭,也怕自己难受。
周敏低声说,自己很想儿子,也知道妻子的辛苦,但是,身为医务工作者,站在抗疫一线,这是职责也是使命,他愿意付出,选择坚守。
我是一名好医生,但却不是一个好孩子我是一名优秀的医护人员,但我不是一个好孩子。
工作6年的90后武汉第四医院医护人员姜思达对健康时报记者这样评价自己。
几天前接到通知,医院需要紧急开设两层抗病毒的新病区,急缺人手,经过再三考虑后,他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连夜写好了请战书,交给了院领导。
姜思达说,母亲身体不好,早在十年前就做了子宫切除术,父母就只有我这一个儿子,我如果不幸感染牺牲了,谁来给他们养老。
但是时间不等人,病毒正在以飞快的速度肆虐传播。
我就是应该冲在最前面。
1月25日12点,医院下达了通知,下午两点钟之前到西院报道。
此前四天,他已经工作了70多个小时了。
姜思达作为东院第一批护理支援队队员,主动要求被划分到门诊输液室,感染病人最开始接受的治疗就是在输液门诊。
明显觉得自己身体极度透支,随时都有可能倒下。
姜思达回忆到。
当时心情极度困扰,一方面是因为没有休息好,另一方面是担心自己现在状态很差,免疫力是极度低下的。
上前线之前,必须要回家看父母一眼。
吃饭的时候骗父母说,科
室最近有人感染了病毒,自己跟那个同事有过接触,去科室住把自己隔离几天,如果没什么症状就回来。
这一餐我吃得特别多。
眼眶里的泪水不停的在打转,因为我知道,很久以后才能够再次吃到父母亲手为我做的饭菜了,下次回家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