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议论文阅读15篇含答案.docx
《海南省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议论文阅读15篇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议论文阅读15篇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南省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议论文阅读15篇含答案
议论文阅读(15篇)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11分)
成大事当养静气
刘绪斌
①“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以通俗之语把自然之美和童真童趣刻画得活灵活现,不著一“静”字,而境界全出。
②文静,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为美;心静,不单在经历,尤在觉悟透彻。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莫不是广阔心胸的外在写照?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莫不是静夜游子的心灵呼唤?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莫不是青山绿水的诗意寄情?
浩如烟海的中华诗词,随手可及充满静美的细腻文字、传神之笔,因为静的心态、美的意境,早已融进中国人的心灵深处。
③从哲学意义上讲,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自有其力量之美,而静,则是一种精神之美、觉悟之美、灵动之美。
智慧无言,静,其实正是不经雕琢、不加刻意的恬淡境界。
静之大美,缓若春风拂面,轻松怡然,又如空谷幽兰,轻灵恬淡,又像天人共语,化冥顽而向圆通。
④静,一种超凡脱俗的心灵状态。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陷于名缰利锁,何得心灵的自如?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背负外物重负,怎会有真实的自我?
在静的世界里,开展叩问心灵的对话,青涩消褪,迷茫渐远,推开尘世间的权利情色、世故圆滑,复归生命的本原。
静能涵养简约心态,美便升腾在胸间。
⑤静,一种厚积薄发的精神气度。
身心之静,不同于孤独和寂寞。
孤独与寂寞,是对自我处境的艰难咀嚼,如鲠在喉,如石压胸,有一种吐纳不出、吞咽不进的味道;身心之静,则是一种个体的内省和审视,若倒啖甘蔗,若曲径通幽,显示出内敛精神和进取气度。
身心之静如射手屏气,若奔者躬身,时机既到,则毅然勇进气势如虹。
《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以龙之变化喻世间英雄: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这种胸怀大志、腹有良谋的气魄,正是静之深藏、静之积蓄的结果。
⑥静,不单是自然之美的精致呈现,更是内心修为的优雅展示。
诸葛亮在《诫子书》有句名言: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翁同龢在一副对联中也有类似的表达: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有静气、守静心,为的是恢复心灵的清明。
平心静气、心平气和,方能临大事而不乱,处危机而不惊,专注于探究本质、解析机理,从而抽丝剥茧寻找本质,让问题迎刃而解。
所谓“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⑦静,如此之美,如此难得。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2.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作用是什么?
(3分)
3.本文从哪几个方面阐明了“静”的内涵?
(3分)
4.文章第⑥段中加点的“这个道理”具体指代什么?
请简要说明。
(3分)
一、1.(2分)成大事当养静气。
2.(3分)道理论证,通过诸葛亮和翁同龢的名言,有力地论证了静是内心修为的优雅展示这一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说服力和权威性。
3.(3分)静,一种超凡脱俗的心灵状态;静,一种厚积薄发的精神气度;静,不单是自然之美的精致呈现,更是内心修为的优雅展示。
4.(3分)“这个道理”指的是“平心静气、心平气和,方能临大事而不乱,处危机而不惊,专注于探究本质、解析机理,从而抽丝剥茧寻找本质,让问题迎刃而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11分)
机会的把握
张勇
唐代诗人孟浩然40多岁时,到京师游历,他曾在太学作诗,满座宾客都感慨佩服,无人能及。
一次,大诗人王维邀请他到内署,外头忽报唐玄宗到了。
对于孟浩然来说,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想不到,他却惊慌地躲到床底下。
王维实话实说,唐玄宗大喜道:
“我听说过这个人,但从来没见过,他为什么要害怕得躲起来呢?
”下令叫孟浩然出来见面。
没想到,孟浩然仍然没有好好把握这次机会,反而作诗激怒了唐玄宗。
此后,孟浩然被放还,而且一生未受重用。
好花盛开,就该尽先采摘,切莫待美景难再。
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就用了非常简练的词汇,记录了子贡经商的成功之道,说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赀”,意思是说子贡这个人特别会做买卖,善于在货物和钱财之间互相转换。
其实,商人的活动无非就是买进卖出,但是这里面有一个核心的东西,司马迁用的词叫作“与时”,就是指特别会抓住时机,这才是真正的制胜之道。
其实,时机是商业世界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最难把握的东西。
但是,子贡非常聪明,连孔子都佩服得不得了。
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子贡易择立众。
意思是说子贡每次猜什么事,总是能猜准了。
这说明他博学而识之,广见而多记。
许多人不成功的最大原因就是缺乏行动力,凡事拖延,犹豫观望,总是要看到别人成功了他再去做,可是,他没有看到世界上许多事业的发展规律都是这样的:
别人把握机会成功了,观望的人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机会来的时候往往像闪电一样短促。
雷军虽然在1988年就参与创办了“金山软件”,但还是在互联网大潮到来之时,尝到了落后的滋味。
也就在那个时候,雷军想通了一个问题:
想要成功,就要顺势而为。
他认定移动互联网是未来,所以,想要赢在未来十年,就要在这上面下功夫。
谈起自己对“顺势而为”的感触,雷军说:
“把握战略点,把握时机,要远远超过战术。
”
思路决定出路,机会决定未来。
机会从不对某一个人格外青睐,也不会对谁格外吝啬,人们所能做的,就是在它到来之前,去努力做好准备。
(选自《河北日报》)
1.从论证思路来看,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分)
2.从结构上看,文章第②段有何作用?
请加以分析。
(3分)
3.文章第⑥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作用是什么?
(4分)
4.文章通过论说“机会的把握”,阐明了什么道理?
(2分)
二、1.(2分)本段从反面举例,论证了机会决定前途,与后文写了子贡经商的成功之道形成对比,进一步证明了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2.(3分)第②段照应了文章标题“机会的把握”,同时承接了上文孟浩然没有把握好机会的事例,引出了下文内容。
3.(4分)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把握时机的重要性。
4.(2分)思路决定出路,机会决定未来。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11分)
读书养颜
鲁先圣
①曾国藩官做得很大,但是他最看重的不是官位,而是学问。
有一年,他听说一个侄子纪瑞在全县科举考试中夺得第一名,特别写信祝贺:
“我并不希望我家世代富贵,但是希望代代出秀才。
所谓秀才,就是读书的种子、世家的招牌、礼仪的旗帜。
”
②曾国藩还就读书说过一句话:
“书味深者,面自粹润。
”意思是说,读书体味很深的人,面容自然纯粹、温润。
一个深入读书的人,必定心智高度集中,将人间的一切杂事、琐事、烦心事,渐渐抛到身外,久而久之,在心中渐渐养成一股充实、丰沛的浩然之气。
读书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
书可以医愚,可以益智,可以养生。
看一个人,无须看他做什么,只要看他读什么书就可以了。
③古代那些精通相术的人,甚至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骨相。
自卑的人,因读书而自信;浮躁的人,因读书而宁静;轻浮的人,因读书而深沉;愚鲁的人,因读书而明达。
其实,不论你身处哪里,只要你拿起一本书进行阅读,就走在了心灵修行的路上,何止是曾国藩的面容温润,而是具有了超凡脱俗的仙风道骨。
④读书让人渐渐摆脱了“可憎的面目”,具有了一种冲淡的气质。
冲淡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也是人生的情趣;冲和、淡泊,就是冲淡。
冲淡和纤秾不同。
纤秾是浓彩,冲淡是淡墨。
冲淡并非淡而无味,而是冲而不薄,淡而有味。
⑤一个冲淡的人,自然拥有了一种气量,这是一个人接受、容忍他人批评的勇气与胸襟。
清代学者钱大昕说:
“谤之无实者,付之勿辩可矣;谤之有因者,非自修弗能止。
”他的意思是,别人诋毁批评你,无中生有,你不需辩解;如果诋毁批评得对,你只有自修改正才能不让别人再批评。
说得太好了,这就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气量。
只有具备了这种建立在自信基础之上的气量,不断检点自己,才会周身散发出人格的光芒与魅力。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2.第②段引用曾国藩的话有什么作用?
(3分)
3.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4.文章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
(3分)
三、1.(2分)读书可以养颜。
2.(3分)曾国藩的“书味深者,面自粹润”一句照应了文章标题“读书养颜”,同时这句话引出下文关于读书重要意义的论述。
3.(3分)道理论证。
通过引用清代学者钱大昕的话,充分有力地论证了“一个冲淡的人,自然拥有了一种气量,这是一个人接受、容忍他人批评的勇气与胸襟”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3分)文章开头通过举曾国藩的事例,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然后论述读书带给人的变化和益处:
读书使人面容自然纯粹、温润,在心中养成一股充实、丰沛的浩然之气;读书可以使人修身养性,超凡脱俗;最后读书使人达到达观的人生境界,拥有自信的气量,再次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11分)
善待磨难
①冬小麦必须在冬季来临之前播种完毕,出土的幼苗需经历一整冬的雪压霜冻,才能在来年扬花吐蕊、结出果实。
冬天是冰冷残酷的,但对冬小麦来说,却必须要经历。
“没有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
”其实人生也一样,错过最艰难的那段经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就会浅薄,生命的价值和厚度也会打折扣。
②古人说: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河蚌忍受了沙粒的磨砺,日积月累孕育出绝美的珍珠;顽铁经受了烈火的锻造,千锤百炼锻造出锋利的宝剑。
艰难困苦、挫折失败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考验,最能激发人的潜能、磨砺人的意志。
有志之人把它当做垫脚石,踩在脚下继续前行,把它视作磨刀石,磨砺出锐利的刀锋。
无志之人把它当做拦路虎,整天担惊受怕徘徊不前,视其为绊脚石,跌倒了就再也爬不起来。
③人生所能取得的最大成就,不是看顺境中能走多远、能爬多高,而是跌到了人生的最低谷,看能否站得起来。
一个能看淡困境的人,必定内心强大;一个能直面失败的人,必定敢作敢为。
成功只不过是爬起来的次数比跌倒的次数多一次而已。
④漫漫人生路,有时像山路一样蜿蜒曲折、荆棘密布;有时像小溪一样九曲回肠、山石林立;有时又像迷宫一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生在世,难免会犯错误、挨批评、走弯路、撞南墙、遇变故、遭打击,但只要胸怀永不服输、永不言败的斗志,保持永不停歇、永不松劲的精神,敢于向自己挑战,敢于向困难叫板,敢于同命运抗争,敢于同失败搏斗,就一定能够到达胜利彼岸。
⑤同是一块石头,一半做成了佛像,一半做成了台阶。
一天台阶不服气地问佛像:
“我们本是一块石头,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却虔诚地朝拜你?
”佛像说:
“因为你只挨了一刀,而我经历了千刀万剐。
”经历是一种财富,吃苦是一种历练,别在最能吃苦的年龄选择了安逸,别在困境面前丧失了前行的斗志。
今天的忍辱负重,就是为了明天的扬眉吐气;今天的摔打磨炼,就是为了明天的凤凰涅槃;今天的坚忍不拔,就是为了明天的破茧成蝶;今天的奋斗拼搏,就是为了明天的灿烂辉煌!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文章标题是“善待磨难”,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善待磨难”具体指什么。
(2分)
2.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3.文章第①段在结构和内容上起到什么作用?
(3分)
4.下列的选项中,能够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2分)()
A.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失败了1000多次最终取得成功。
B.俞敏洪为了上北大,历经次高考,终于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