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高科技产业兴衰与创新经济的崛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610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波士顿高科技产业兴衰与创新经济的崛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波士顿高科技产业兴衰与创新经济的崛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波士顿高科技产业兴衰与创新经济的崛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波士顿高科技产业兴衰与创新经济的崛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波士顿高科技产业兴衰与创新经济的崛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波士顿高科技产业兴衰与创新经济的崛起.docx

《波士顿高科技产业兴衰与创新经济的崛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波士顿高科技产业兴衰与创新经济的崛起.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波士顿高科技产业兴衰与创新经济的崛起.docx

世界城市空间转型与产业转型比较研究 (

第2版)

7 波士顿高科技产业兴衰与创新经济的崛起

20世纪60年代以后,波士顿城市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以纺织品和皮革制品为主的传统制造业向高科技、金融和商务服务业等新型产业的转型,成为美国金融、贸易、教育及高科技中心城市之一。

之后,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影响,波士顿高科技产业先后经历了兴起、衰退、再兴起的发展进程。

在近些年,波士顿依靠大学城坎布里奇、滨海创新城区等创新空间平台推动城市创新发展的经验,对我国城市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 波士顿高科技产业分阶段发展波士顿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首府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新英格兰地区最大的城市。

波士顿位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始建于1630年,是美国最古老、最有文化价值的城市之一。

2007年,波士顿GDP总量达到2900亿美元,人均GDP达47000美元,高于美国平均水平。

波士顿是马萨诸塞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2005年波士顿以占马萨诸塞州9% 的人口,创造了

23% 的总产值,纳税额占比更高达19% 。

波士顿产业发展经历了从制造业向高科技产业、服务业并举的高级化过程。

在每一个经济发展阶段,波士顿都有相应的产业支撑着其经济快速稳定

8 7 1

感谢张剑涛老师为本研究提供的人口资料。

7 波士顿高科技产业兴衰与创新经济的崛起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软件、电子通信、专业服务、商务服务、旅游、教育、医疗、金融等占据产业结构的主体部分,形成了以多元化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布局。

与此同时,波士顿利用全球化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在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中与最高层次的全球城市竞争与协作,这种高端定位使得波士顿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高科技产业城市、美国主要的高科技创新中心、最大的医疗研究中心、全美

第二大生物科技中心。

(一)

第一轮高科技产业的兴起与衰退:

以军事工业和航天市场为动力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技术工人资源,波士顿早期成为一个以港口贸易和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到1865年发展成为美国

第四大制造业城市,主要经营皮革业、纺织业及船舶制造业。

从20世纪50年代甚至20世纪20

年代开始,波士顿地区的纺织业、皮革业、服装业等制造业部门企业开始迁往美国南部等低成本地区,波士顿传统的制造业开始进入衰退期。

在同一时期,波士顿地区逐渐发展成为美国电子工业创业浪潮的中心。

20世纪50年代初,众多高技术企业汇聚在波士顿128公路附近地区,该地区高技术产业粗具规模,不断升温的美苏军备竞赛为波士顿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此时硅谷则刚刚起步。

处于电子学前沿的麻省理工学院成为美国尖端军事技术研究中心,许多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企业利用机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在美国联邦政府巨额国防开支的有力推动下,1959 ~1971年波士顿128公路区迈入高速增长阶段,公司总数从39

家跃升至1200家。

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 “ 越战”临近尾声和美苏太空竞赛趋于缓和,美国联邦国防开支锐减,波士顿地区所获军事合同直线下降,当地严重依赖防务和航空航天市场的企业遭到打击。

1970 ~ 1972年,有近3万个与防务相关的就业机会消失,高技术部门的失业率则达到20% ,仅雷声公司一家就临时解雇1万多名工人,占雇员总数的40% 。

波士顿128公路区的发展就此陷入低谷。

(二)

第二轮高科技产业的兴起与衰退:

以小型计算机产业为动力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波士顿128公路区逐渐走出低谷,小型计

9 7 1

世界城市空间转型与产业转型比较研究 (

第2版)

算机产业成为此阶段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动力。

数字设备公司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DEC)是波士顿128公路区小型计算机产业的龙头,其他还有从DEC公司分离出来的通用数据公司,美籍华人王安创立的王安电脑公司。

到1980年,马萨诸塞州的高技术制造业企业达到900家,此外还有700家从事咨询和技术服务的公司。

但到了1988年夏,波士顿持续了十余年的高速增长戛然而止,马萨诸塞州自1975年以来首次出现财政赤字。

到1990年底,在一年半的时间内,马萨诸塞州由全国11个发达工业州中失业率最低的地区转变为失业率最高的地区。

1991年6月 ,马萨诸塞州的失业率高达9Ʊ 5% ;从1990年到1992年,128公路区的高技术产业失去9000

多个工作岗位。

在该阶段,波士顿地区高技术制造业几乎由小型计算机产业一统天下。

但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的日益扩展,小型计算机产业日趋衰落。

然而,128公路区多数小型计算机企业并未意识到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新技术的广阔前景,依旧墨守成规,顽固坚持旧的经营策略,迟迟不愿推出配备标准操作系统、价格较低的计算机。

马萨诸塞州小型计算机产业在个人计算机咄咄逼人的攻势之下遭受沉重打击,日趋萎缩,小型计算机产业的危机将波士顿拖入衰退的深渊。

(三)

第三轮高科技产业的再兴:

以多元化经营与创新活动为动力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波士顿迅速调整产业结构,拓宽产业范围,实行主导产业多元化,改变对特定产业部门依赖程度过高的状况。

软件业、电子通信业、计算机外围设备成为地区新的支柱产业,并带动128公路区走出低谷。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波士顿地区的经济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1996年马萨诸塞州的就业水平达到了1990年以来的最高点。

在1999

年10月 ,美国经济报道的权威杂志 《商业周刊》 指出,随着软件业、电子通信业快速发展及大量网络公司的创建,波士顿128公路区已经重现繁荣。

近年来波士顿地区更是已经发展成为美国主要的生物技术中心之一。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麻省理工学院教师和毕业生纷纷走出校园,借助自身技术优势率先推进生物科技产业发展,使128公路区成为全美著名的生物技术走廊,推动波士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

Biogen、Genzyme、

Millennium、PerseptiveBiosys⁃tems、Abott、Vertex等皆为全美著名生物技术

0 8 1

7 波士顿高科技产业兴衰与创新经济的崛起厂商。

在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的引领下,128公路区重振高科技雄风,虽然硅谷仍是高科技之王,但波士顿对于 “老二”的地位是志在必得,并已吸引到一些顶尖高科技公司进驻。

据 《电脑世界》 报道,当前128公路区创造的高科技就业机会是硅谷的2倍。

总结波士顿城市

第三轮高科技产业再兴的经验,鼓励政策和基础设施,创新文化与实践,受过高等教育、熟练且多元化的劳动大军是波士顿创新活动发展的三大优势。

前两大优势构成了波士顿富有竞争力的基础,而

第三大优势同世界其他城市比较则略显落后。

根据三大优势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波士顿在近些年提出了三大战略措施,支持知识经济和创新活动的发展。

一是波士顿1 /3计划 (1 in 3 Boston)。

波士顿1 /3计划面对的是波士顿的年轻人群体,因为20 ~ 34岁的人群约占波士顿人口数的1 /3,是波士顿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波士顿1 /3计划敦促政府重视年轻成人群体的问题与意见,涉及的领域包括经济投资、住房、就业等。

二是波士顿后街计划 (Back Streets)。

波士顿中小企业当前的雇员大部分在29岁以下,总量超过10万,约占波士顿就业人口的20% 。

波士顿后街计划主要是针对当地中小企业发起的,目的就是解决波士顿企业发展所需的土地问题。

此外,波士顿后街计划还支持企业培训员工,支持企业建立网络联系,帮助企业升级关键的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资助等。

三是波士顿生物科技计划 (Life Tech Boston)。

生物科技产业对波士顿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波士顿发展管理局设立生物科技波士顿计划的目的是引导波士顿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波士顿丰富的教育、医药、制造资源。

近些年波士顿生物科技产业取得空前成功,大量科学家加入默克研究实验室工作。

进入许可、融资、培训和运输是困扰生物科技企业的瓶颈,波士顿生物科技计划可以为波士顿生物科技企业解决上述瓶颈问题提供帮助。

二 波士顿地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经验分析

(一)产学研融合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强大的智力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波士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特

1 8 1

世界城市空间转型与产业转型比较研究 (

第2版)

点。

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等高校是128公路区发展的支撑,为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大量高级科研人员。

据统计,128公路区的发明中麻省理工学院占到57Ʊ 3% ,马萨诸塞州有1000多家科技企业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或毕业生创办。

更为重要的是,波士顿的大学具有企业家精神及与企业合作的传统,这增强了该区域的研发创新氛围。

波士顿良好的创新环境使之成为人才集中地,许多学生毕业之后选择在波士顿地区工作,人力资本的集中也吸引了公司来此投资,人才与公司的集聚更进一步优化了波士顿的创新环境,成为发展的引擎。

波士顿高科技产业的产学研融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政府、社会与高校合力推进。

政府主要通过设立产业基金鼓励高校老师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如马萨诸塞州设立的10亿美元生物产业基金;各类社会组织主要发挥中介推动作用,如马萨诸塞州科技合作联盟即由大学、企业共同组成,主要开展行业技术的研究、分析、交流、专利转让等工作;各高校一般也建有技术转移机构,帮助教师申请和转让技术专利。

二是市场机制起到基础性的资源配置作用。

企业与高校师生市场化的合作非常紧密,主要包括课题委托和技术顾问等方式,大部分与产业相关的高校教师从事企业技术项目研究,或者为企业担任技术顾问。

三是以知识产权作为产学研融合的纽带与保障。

知识及创新成果在产学研各个环节流动的主要形式就是专利、版权等知识产权,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工作的主要抓手也是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成为科技创新的最大激励。

(二)非政府组织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非政府组织 (NGO)在波士顿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非政府组织属于非营利性组织,其目标取向带有明显的公益性,即为公众、政府及会员群体服务,这些组织大部分与政府关系十分密切,很多都从事政府导向的工作,有些组织的资产甚至直接来自政府。

其中有三个组织对波士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用突出。

一是马萨诸塞州技术领导委员会 (Mass Tech Leadership Council)。

这是一个高技术产业促进组织,共有500多个企业会员,其宗旨是促进中小科技企业发展,协助政府完善产业政策,促进新技术的宣传推广,帮助企业开拓全球市场,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帮助引进新的高技术企业等。

二是马萨诸塞州发展公司 (Mass

2 8 1

7 波士顿高科技产业兴衰与创新经济的崛起

Development)。

这是马萨诸塞州土地银行和工业资产公司联合创立的金融性非政府组织,主要帮助政府开展经济规划及为科技企业融资。

该组织设立再发展基金、新技术基金及文化设施基金,这些基金审定符合政府导向投资对象,然后再联合商业银行一起给予低息按揭贷款。

三是多切斯特海湾经济发展公司 (Dorchester Bay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该组织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和企业联合出资组建,主要职责是帮助政府发展社区经济及运作廉租房。

产业发展方面,该组织主要收购一批废弃厂房,重新改造后再出租或出售给符合当地产业定位的中小企业,从而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波士顿地区还有马萨诸塞州港务协会、马萨诸塞州经济技术咨询委员会等一大批非政府组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为当地的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由此可见,非政府组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弥补政府职能和市场职能失灵的十分有益的机构,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十分有力的依托。

(三)风险资本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引擎风险投资发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一直以来,美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发展风险资本市场,出台优惠的税收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