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语文权威模拟试题分类汇编.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459014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高考语文权威模拟试题分类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权威模拟试题分类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权威模拟试题分类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权威模拟试题分类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权威模拟试题分类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考语文权威模拟试题分类汇编.docx

《浙江省高考语文权威模拟试题分类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考语文权威模拟试题分类汇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高考语文权威模拟试题分类汇编.docx

浙江省高考语文权威模拟试题分类汇编

浙江省2009年高考语文权威模拟试题汇编

新高考新题目

2009-05-271222

5cc149a20100dc75

浙江省2009年高考语文权威模拟试题汇编

2009年浙江高考权威模拟试题基础题汇编.doc

2009年浙江高考权威模拟试题诗歌鉴赏汇编.doc

2009年浙江高考权威模拟试题文言文阅读汇编.doc

2009年浙江高考权威模拟试题现代科学类阅读汇编.doc

2009年浙江高考权威模拟试题现代文学类阅读汇编.doc

 

    2009年浙江高考权威模拟试题诗歌鉴赏汇编

(一)2009年2月浙江六校联考

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和一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双调]清江引

       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22.这两首诗,诗人表达了怎样的共同情感?

(2分)

 

23.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二)2009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卷

三、古代诗文阅读(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

(6分)

禾 熟①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②谷登场。

老牛粗了③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①此诗很像一幅古代农村风俗画。

清初画家曾借此题画。

诗人做过地方官吏,熟悉农村情况。

他多遭贬谪,厌倦官场,正好借这乡村的野朴淘洗心情,抒发胸中的积郁。

②窦水道,水沟。

③粗了刚了结。

22.一、二两句,勾勒出了农村               的景象。

(2分)

23.三、四两句取象老牛,诗家评说“用意很深”。

对诗人的“用意”,你是怎样理解的?

(4分)

(三)杭高2009年月考6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二)阅读下面宋词,完成22—23题(6分)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宋·张先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22.“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看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请你就一“弄”字,谈谈它所显现的“境界”。

答________________                                                     ____

23.“沙上并禽池上暝”描写了什么景色?

写这一句的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四)浙江省杭州二中2009届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

语文试卷  2009.03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   题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2—23题。

(6分)

书边事

                  [唐]张乔

调角断①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流水,长愿向南流。

  【注】断占尽。

22.尾联运用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             思想感情。

(2分)

23.首联“征人倚戍楼”中“倚”字,有人建议改为“守”字更为确切。

你认为“倚”与“守”哪一个更好?

请说明理由。

(4分)

 

(五)杭州二中2009届高三第五次月考

语文试卷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1—22题。

(6分)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21.简要说说本诗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2分)

22.有人说这首诗的颔联在篇中如石韫(蕴藏之意)玉,似水怀珠,是全诗精妙之所在。

你同意这一看法吗?

请谈谈你的理解。

(4分)

(六)学军中学2008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

(二)古诗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8—9题。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8.词中“相思枫叶丹”与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都写了枫叶,两者表达的情感是否一样?

为什么?

(5分)

答                                                                                  

9.词的下片“菊花开,菊花残”两句对表现主题有哪些作用?

(3分)

答                                                                      

(七)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第7次月考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2——23题。

(6分)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22.从题材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      诗,与其他同类作品相比,我们看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襟怀,那是一种       的心态。

(2分)

23.后人评价王昌龄的这首诗“道是无情却有情”,你同意吗?

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4分)

                                                                         

(八)浙江省嘉兴一中2009届高三一模(2009.3)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2—23题。

(6分)

醉花间

(唐)冯廷巳

睛雪小国春未到,池边梅自早。

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

道。

少年看却老。

相篷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22.通过“晴雪”“池”“梅”等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请简析。

(2分)

2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正中(冯延巳)词除《鹊踏枝》《菩萨蛮》十数阕最暄赫外,如《醉花间》之‘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余谓韦苏州之‘流萤渡高阁’,孟襄阳之‘疏雨滴梧桐’不能过也。

”有人认为“斜月明寒草”句读来不顺,如将之改为“明月斜寒草”似乎更上口,意境也不为差。

你的看法是什么?

为什么?

(4分)

(九)金华一中2009年2月高三年级测试题

语 文  2009.2.28

 

(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22—23题。

(6分)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

(2)关山山川关隘。

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22.这两首诗中有关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2分)

                                                                                

23.两首诗在抒发感情上采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请联系诗句内容作简要分析。

(4分)

                                                                                

                                                                               

(十)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0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20~21题(7分)

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20.请分析首句“竟”的表达效果。

(3分)

 

 21.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十一)浙江省宁波市08-09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统考试卷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2-23题。

(6分)

答张十一①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②闲开艳艳红。

未报恩波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④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张十一名署,与韩愈同任监察御史,因劝谏德宗皇帝,两人同时被贬。

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张署被贬到湖南临武。

②踯躅杜鹃花科。

③恩波皇帝的恩泽。

④斗通“陡”。

22.前四句描写景物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请略加分析。

(3分)

                                                                           

23.前人评价尾联写得婉转含蓄,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3分)

                                                                               

 

(十二)浙江省上虞市2009学年高三第二学期期初教学质量调测语文卷(2009.02.04)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2—23题。

(6分)

玉   楼  春

宋  严仁

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

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

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注释】晴绿指池水。

奁镜匣。

22.词中“落红”是诗歌常见意象,请另写出两个含有“落红”意象的古诗词句。

(2分)

 

23.《白雨斋词话》评论该词“深情委婉”,结合词句就“深情委婉”进行赏析。

(4分)

 

 

2009.3

 

(十三)台州市2009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调考试题

 

语 文  

(二)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22—23题。

(6分)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22.这两首词的上阕都有写景的句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风柔日薄春犹早”,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分)

                                                                                

23.两首词主题相同,但风格却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4分)

                                                                               

                                                                               

                                                                               

 

(十四)温州中学20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0题。

(6分)

北陂杏花①(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

[注]①此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废止,后又被迫闲居江宁。

陂bēi,池塘,这里指的是池边或池中小洲。

 20、评论家说此诗末二句“艺术地写出了悲壮之情”,请作出赏析。

(1)简析“悲壮”                                                                       

(2)评赏“艺术”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20、21题。

(6分)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

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

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20.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

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3分)

   景象                                

   原因                                

   21.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3分)

                                                            

(一)

22.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家却没法回家,只能在远方思念亲人的深切之情。

23.相同都没有直接(正面)回答归期是在什么时候,都借助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

不同李诗想象将来和亲人团聚时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剪去烛花、回忆在巴蜀时的情景的喜悦幸福之情;张的散曲用北雁在霜林如醉的长空里哀啼、行人在黄花已瘦的疏篱边痛饮、秋雨打蕉而惊醒了神游故乡的美梦来回答什么时候是归期,暗示着回家还遥遥无期。

(二)(18分)

  22.丰收(2分)

  23.诗人借刚释重负、卧坡吃草的老牛抒发内心的郁闷自己仕途坎坷,官场劳顿,何异于老牛的耕耘之债?

然而老牛的役债有了结的时日,而自己何尝不想卸却重负,舒闲疲惫的心呢。

((4分。

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三)

22“弄”字具有拟人的特点,显出了姹紫嫣红的勃勃生机和月光皎洁、花枝摇曳的美景。

23写水鸟双栖并宿、燕婉亲昵之庭园池塘美景反衬自己的孤单愁苦和惜春恋春之情。

(四)

22.比喻,表现出诗人渴望民族团结和平的思想感情。

(2分)

23.“倚”字更好。

“倚”字更能表达出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好象是在倾听那悦耳的角声

和欣赏那迷人的秋色,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主旨。

而“守”字却给人一种

时刻提防边事的感觉,破坏了此诗宁静安详的意境。

“守”字更好。

“守”字刻画了戍边将士忠于职守保家卫国的精神风貌,为后文“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作了很好的铺垫,微妙地传达出边关的安宁就是有了这些忠诚的战士的主旨。

“倚”字不能展现战士的精神风貌。

(4分)

(五)

21.首联在全诗中起到提纲挈领、统帅全篇的作用。

后面的诗句,是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具体展开。

22.①呼应标题。

“掬水月在手”呼应标题中“夜月”二字,而“弄花香满衣”则呼应“春山”。

②从结构上看,该句承上启下。

“掬水”句承首联“夜”,“弄花”句承首联“春”;下启颈联,乃流连不舍之因。

③这两句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人情物态两面俱到,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

所写“胜事”虽只有两件,却足以以少胜多。

④“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然为一体。

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妙趣横生。

⑤精于炼字,“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

(答出三点得4分,答出两点得2分,答出一点得1分)

(六)

8.(5分)不一样。

前者通过“枫叶丹”来写秋之深,从而表现相思之苦;后者以春天的“二月花”来比枫叶,一扫常见的凄凉黯淡,透露出欣喜昂扬之情。

9.(3分)点明时令是秋季,从花开到花落的时间长,说明相思之久;用“残”字渲染出萧瑟冷清的气氛,衬托出愁苦的心情。

(七)

22.送别,乐观/豁达/开朗/积极都可(2分)

23.我同意。

诗的第二句说“送君不觉有离伤”,写自己送朋友离开,也不觉得悲伤,因此看似无情,(1分)但诗人接着说“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一句肯定,一句反诘,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2分)这两句既对朋友表示宽慰,又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更显体贴与深情。

(1分)

(八)

22.(2分)用“晴雪”“池”“梅”等意象,描绘出“小园”蓬勃生机的早春气息。

(1分)词句中春虽未到,但不远矣,概因日晴雪融,梅花盛开,池水碧绿,在点明“小园”已经充满了活力与生机,这都是大地苏醒的先兆。

(1分)

23.(4分)同意王国维的看法。

(1分)词中的“月”是“斜月”,说明此时的月并非满月,光为微光,这样的月光照在夜晚生出寒气的草上,渲染出一幅冷、寂之境。

(1分)再与前句“高树鹊衔巢”结合起来,环境的特点更为清晰。

(1分)而如改为“明月”,则光线小同,意境也会不同。

(1分)(如答同意“有人”的看法,分析合情理,能自圆其说,亦可。

(九)

22.陈诗中的将士们不畏严寒,勇登天山,精神振奋,豪情万丈,积极乐观;王诗中的征人背井离乡,感情苍凉、悲怆,心中充满离愁别恨。

23.都运用了烘托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

陈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用环境的恶劣来衬托戍边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用“横笛”“红旗”等意象烘托征人们的壮志和豪情,全诗具有诗情画意之美;王诗不直接抒写征人的离愁别恨,而是通过琵琶曲声、凄清的“秋月”等景物来烘托感情,深沉感人。

(十)

20、“竟”是“最终”之意,诗人怀着久旱盼甘霖的焦急心情注视着风云变幻,云不断幻化出各种形象,诗人也不断重复着盼望和失望,最后云彩随风飘散,化为乌有,诗人的希望也终于完全落空。

(2分)一个“竟”字,既含有事与愿违的深深失望,也含有感到被作弄之后的一腔怨愤。

(1分)

21、三、四句运用拟人、对比、象征手法(2分)一边是大片旱苗行将枯死,急盼甘霖,一边却是夏云高高在上,悠闲从容,化作奇峰在作自我欣赏。

表现了对见死不救的夏云的憎恨以及对“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抨击。

(2分) 

(十一)

22.⑴衬托以声衬静,猿的哀鸣打破了山村的宁静;⑵拟人“竞长”“闲开”写出了春天的生机。

⑶寓情于景猿的哀鸣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悲愁,色彩鲜艳、充满生机的春景反衬了诗人的哀怨之情。

(写出其中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

23.⑴诗人写愁不说愁,只说鬓发白了一半;⑵只说读张署的诗是白了鬓发的原因,不正面写自己的愁怨。

(写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

(十二)

22.唐·戴叔伦《相思曲》“落红乱逐东流水,一点芳心为君死。

  元·高克恭《过信州》诗“风送落红搀马过,春风更比路人忙。

  清·陈维崧《破阵子·拟过竹逸斋前探梅》词“四百八十南朝寺,二十四番花信风,鹃啼催落红。

  清·龚自珍《已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分)

23.

(1)首句动静对比,暗示衬托思妇的情怀,“只在”暗示春风吹不展愁眉,“花繁”暗示思妇因怀人而无意游赏的心情。

(2)次句静景场面中,词人借“一泓碧水”“一条花径”衬托出思妇的幽闺寂寞。

(3)三句“游丝短”,反衬情意长,“罗带缓”暗示相思日益消瘦。

(4)末句悬拟他日归来相见情形,未直接陈述自己的憔悴,而说明镜不会欺骗人。

全词显得委婉深情。

总体看,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以间接而曲折的手法显情,写得情深而委婉。

(4分)(写出两点即可。

(十三)

22.“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衬托的乡思离情,“风柔日薄春犹早”写出了的愉悦欣喜之情。

(2分)

23.范词豪迈,上阕写景从大处落笔,意境开阔高远;下阕抒情,“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抒情自然直接。

李词婉约,上阕写初春清晨起床后的感受,意境闲适优美;下阕抒情,“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不直说愁,而说酒,说熏香,抒情含蓄隽永。

(4分)

(十四)

20.

(1)末二句写花落。

北陂落花随流水而去,花魂无玷。

而南陌杏花将被车轮碾碎,变作尘土,其悲可见。

借杏花抒写人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甚是悲壮。

(3分)

(2)末二句托物言志,状物时运用了比喻(“雪”喻落花)、衬托(南阳杏花反衬北陂杏花)等修辞,生动、深刻地表达了心志。

(3分)

(十五)

 

 

 

浙江省2009年高考语文权威模拟试题汇编.rar(675.32KB)

下载次数:

0

11 秒前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