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556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docx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docx

一.目录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

二.设计任务与步骤

1.确定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以及有关的处理构筑物;

2.对各处理构筑物进行工艺计算,确定其形式、数目与尺寸(附必要的草图);

3.进行各处理构筑物的总体布置和污水与污泥处理流程的高程设计。

三.设计资料

雨水与污水采用分流制,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为合流制,污水处理厂只考虑处理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

输入污水厂的污水干管直径为1400mm,管底埋深为地面以下6.0m,充满度为0.75。

设计规模为10×104m3/d,生活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为1.25。

污水平均水温为20℃(夏季)和

13℃左右(冬季),工业废水的水质不影响生物处理。

该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可满足受纳水体水质要求。

表1 设计进、出水水质 单位:

mg/L(pH除外)

项 目

BOD5

COD

SS

pH

TN

NH3-N

TP

进水

190

380

260

6~9

45

34

4.2

出水

≤20

≤60

≤20

6~9

≤20

≤8

≤1

该城镇地面由北向南坡度为0.8%,污水处理厂拟用场地选在某城镇南部,此处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的坡度为0.4%。

四.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

表2 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

风向

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

年平均风速

3.3m/s

降雨量

年平均700~800mm,其中2/3集中在夏季

温度

年平均14.7℃,极端温度:

最高32℃,最低-2.5℃

土壤冰冻深度

0.24~0.33m

地基承载力

各层均在100kPa以上

地下水位

6.5~8.2m(地面下)

地震烈度

小于7级

五.其他设计资料

1.地质钻探结果表明,处理厂厂址土壤性质良好,地下水质对各类水泥均无侵蚀作用。

2.进入污水厂的排水管端点的地面标高为25.00mm。

3.据1960~2000年连续观测,河道的最高洪水水位标高为19.00m,常水位标高为16.00m,枯水位标高为14.00m。

设计流量和水质污染程度

总设计流量Q=10×104m3/d×1.25=1.25×10m3/d

进水BOD190进水COD380

进水SS260 进水PH6-9

进水TN45 进水NH3-N34

设计流量

总设计流量:

Q=100000m3/d=1.447m3/s

六.工艺流程选A2/O法

本工艺又称厌氧—缺氧—好氧法,其宗旨是开发一项能够同步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工艺。

其特点是:

1、本工艺在系统上可是称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总的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它工艺。

2、在厌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增殖,无污泥膨胀,

SVI值一般均小于100。

3、污泥中含磷浓度高,具有很高的肥效。

4、运行中勿需投药从城市污水的设计水量分析,要设计的污水处理厂为中型污水处理厂,从城市污水的水质特征分析,该城市污水中有机物及悬浮物等

的浓度较高,而且还含有氮、磷等无机污染物,因此要求选择的污水处理工艺要有较强的去除有机物、无机物和悬浮物的能力,而且具有效率高,去除率高等特点,所以选择了A2/O法脱氮除磷工艺。

内循环

器缺氧反应器

回流污泥(含磷污泥)

剩余污泥池

污泥浓缩

贮泥

污泥脱水

二沉

好氧反应

厌氧反应

初沉

集配水

曝气沉砂

细格

进水中格栅

房 栅 池 井 池

栅渣 栅渣 泥砂 初沉

池污泥

污泥外

七.各构筑物工艺计算

1.中格栅

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斜置在污水经过的渠道上或水泵前集水井处,用以截流污水中的大块悬浮杂质,以免给后续处理单元的水泵或构筑物造成损害。

中格栅的净间隙为10~40mm。

设计中选择两组格栅,n=2组,每组格栅的设计流量为0.7235m3/s。

(1)栅前水深:

h=0.75×1400=1050mm

格栅安装角:

α=60°栅条间隙:

e=30mm过栅流速:

v=1.0m/s

栅条间隙数:

n=

Q1sina

ehv

=23

(2)栅条宽度:

S=0.01m

栅槽宽度:

B=S(n-1)+en=0.01×(23-1)+0.03×23=0.83m

(3)渐宽部分展开角:

α1=20° 进水渠宽:

B1=0.65m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l1=(B-B1)/2tanα=(0.91-0.65)/2tan20°=0.25m

(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l2=l1/2=0.36/2=0.125m

(5)系数:

k=3 阻力系数:

β=2.42

(6)过栅水头损失:

h1=h0k=β(S/e)4/3×v2/(2g)×sinα×k

=2.42(0.01/0.03)4/3×[1.02/(2×9.8)]sin60°×3=0.074m

(7)栅前渠道超高:

h2=0.3m

栅槽总高度:

H=h+h1+h2=0.468+0.074+0.3=1.424m

(8) 栅槽总长度:

L=l1+l2+1.0+0.5+(h+h2)/tan=0.25+0.125+1.0+0.5+(1.05+0.3)/tan60°=2.655m

(9)栅渣量:

W1=0.07m3/103m3污水

每日栅渣量:

W=Qmax·W1·86400/(K总×1000)

=1.447×0.07×86400/(1.4×1000)=7.00m3/d>0.2m3/d

采用机械清渣及皮带输送机或无轴输送机输送栅渣,采用机械打包机将栅渣打包汽车运走。

2.提升泵房

提升泵房用以提高污水的水位,保证污水能在整个污水处理流程过程中流过,从而达到污水的净化。

(1)水泵选择

设计中选择4台潜污泵(3用1备),则单台提升泵流量为:

1

Q=Q=1.447´3600=1736.4m3/h

3 3

选择300QW800-12A型潜污泵

(2)集水池

①有效容积

污水泵房的集水池容积一般采用不小于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出水量,本设计集水池容积采用相当于一台泵6min的容量。

W=1736.4´6=10.42m3

1000

②有效水深及面积

有效水深指栅后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高差,本设计取H=2m,则集水池面积

A为:

A=W=10.42=5.21m2

H 2

③集水池直径:

D=(4A/3.14)1/2=(4×2.44/3.14)1/2=2.58m

④保护水深为1.0m,则实际水深为3m。

3.细格栅

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斜置在污水经过的渠道上或水泵前集水井处,用以截流污水中的大块悬浮杂质,以免给后续处理单元的水泵或构筑物造成损害。

细格栅的净间隙为3~10mm。

本设计取8mm

1、工艺尺寸及水力计算

设计中选择两组格栅,n=2组,每组格栅的设计流量为0.7235m3/s。

(1)栅前水深:

h=0.5m 格栅安装角:

α=60°栅条间隙:

e=10mm 过栅流速:

v=1.0m/s

栅条间隙数:

n=

Q1sina

ehv

=135

(2)栅条宽度:

S=0.01m

栅槽宽度:

B=S(n-1)+en=0.01×(135-1)+0.01×135=2.69m

(3)渐宽部分展开角:

α1=20° 进水渠宽:

B1=0.65m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l1=(B-B1)/2tanα=(1.25-0.65)/2tan20°=2.80m

(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l2=l1/2=2.80/2=1.40m

(5)系数:

k=3 阻力系数:

β=2.42

(6)过栅水头损失:

h1= h0k=β(S/e)4/3×v2/(2g)×sinα×k=2.42(0.01/0.01)

4/3×[1.02/(2×9.8)]sin60°×3=0.32m

(7)栅前渠道超高:

h2=0.3m

栅槽总高度:

H=h+h1+h2=0.5+0.32+0.3=1.12m

(8)栅槽总长度:

L=l1+l2+1.0+0.5+(h+h2)/tan=2.80+1.40+1.0+0.5+(0.5+0.3)/tan60°=6.16m

(9)栅渣量:

W1=0.1m3/103m3污水

每日栅渣量:

W=Qmax·W1·86400/(K总×1000)

=1.447×0.1×86400/(1.4×1000)=10m3/d>0.2m3/d

采用机械清渣及皮带输送机或无轴输送机输送栅渣,采用机械打包机将栅渣打

B1 B1

L1 500H1/tga 1000 L2

4.曝气沉砂池

沉砂池是借助于污水中的大颗粒与水的比重不同,使大颗粒的砂粒、石子、煤渣等无机颗粒沉降,减少大颗粒物质在输水管内沉积和消化池内沉积。

工艺计算

设计中选择两组曝气沉砂池,n=2组,每组曝气沉砂池的设计流量为

0.7235m3/s。

(1)停留时间:

t=3min

总有效容积:

V=60Qt=60×0.7235×3=130.23m3

(2)水平前进流速:

v=0.06m/s

池断面积:

A=Qmax/4=1.447/4=14.47m2

v

(3)有效水深:

H=3m

0.06

池总宽度:

B=A=14.47=4.82m B:

H=4.82:

3=1.608,合乎(1,2)的要

H 3

(4)池长:

L=V=130.23=9m L:

B=9:

4.82=1.87,合乎要求。

A 14.47

(5)1m3污水所需空气量:

d=0.2m3/m3污水

每小时所需空气量:

q=3600Qd=3600×1.447×0.2=520.92m3/h

(6)清除沉砂的间隔时间:

T=2d

城市污水沉砂量:

X=30m3/106m3污水

沉砂室所需容积:

V=86400QXT=86400´0.498´30´2=2.58m3

106 106

(7)每个沉砂斗容积:

V0=V=2.58=1.29m3

n 2

(8)沉砂斗高度:

h3′=1.4m沉砂斗底宽度:

a1=0.5m

沉砂斗壁与水平面的倾向:

α=60°

2h`

沉砂斗上口宽度:

a= 3+a=

2´1.4



+0.5=2.12m

(9)沉砂斗有效容积:

tana

1 tan600

h` 1.4

Vo′=3(a2+aa+a2)=

(2.122+2.12´0.5+0.52)=2.71m3>1.29m3

3

(10)排砂装置

1 1 3

采用吸砂泵排砂,吸砂泵设置在沉砂斗内,借助空气提升将沉砂排出沉砂池,吸砂泵管径DN=200mm。

曝气沉砂池剖面草图

5.集配水井

设计中选择倒虹管式配水井,它适合2座或4座为一组的圆形处理构筑物的配水,具有对称性好,配水效果好等特点。

污水在配水井内平均分配,然后流入每座沉淀池。

工艺计算

设计中选择1座集配水井,n=1,每座配水井的设计流量为1.447m3/s。

(1)设配水井中心管内污水流速:

v2=0.7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