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备考心得共18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51414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备考心得共18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公务员备考心得共18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公务员备考心得共18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公务员备考心得共18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公务员备考心得共18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备考心得共18页.docx

《公务员备考心得共1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备考心得共18页.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务员备考心得共18页.docx

公务员备考心得共18页

公务员备考心得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篇一:

公务员考试30天成功备考经验分享  最近,基于多位朋友向我打听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相关事项,我特意请教几位朋友并回忆总结了自己的考试经历,整理如下,希望能对诸位有少许参考价值:

  一、公务员录用考试简介  公务员录用考试主要分为两种,即我们俗称的国考和省考(以江苏省为例)。

  1、国考  “国考”是指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时间相对比较固定,一般集中在10-11月份。

国考是国家部、委、署、总局招考在中央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招考条件相对比较苛刻、严格,一般均要求全日制本科应届、历届毕业生,部分职位要求硕士研究生和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

  一经录用也就成为国家公务员,直属于省级或中央组织,他的工资一般较省公务员要高些(毕竟按国家标准么),但基本是阳光工资,且今后的晋升要么靠自身的真材实料,要么就得有够大够硬的关系(相对难度大些,但也相对公平些),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调动。

  2、省考  “省考”来源于“国考”,因为“省考”以“国考”的精神为指导,试题的命制与“国考”一脉相承。

“省考”与“国考”并非全然一致,“省考”从整体设计上略高或略低于“国考”,主要体现在题型结构、表现形式、试题难度、题量、题材和局部题型的称谓上。

考试时间集中在2-4月,招考条件最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是本地户口(研究生学历除外),录用后主要在全省范围内调动。

  福利待遇方面,要根据你所报考岗位所在地工资标准定夺,一般是泰州大市>海陵区>高港区+四县级市。

另工商、税务、海关这样的垂直部门采用(省标准+地方标准)的平均值。

福利则要看报考单位的性质和主要领导的意志。

  二、考试科目  无论国考、省考科目都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除特殊岗位需求外,大多数考生测试科目都是公共科目。

包括《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但江苏省省考附加了一门《公共基础知识》(国考中这一块融合进了行测,且分值很小)。

  以省考为例,考试时间和分值如下:

《行政能力测试》120分钟100分(上午)  《公共基础知识》120分钟100分(上午)  《申论》150分钟100分(下午)  其中,根据报考岗位的工作性质,考试分为A、B、C三类,一般来说,A类多个申论,也就是行政性的议论文,如果你作文比较好你是占优势的。

大部分职位都是A类,因为工作中需要你写材料。

B类一般是行政执法类的居多。

像工商、税务等大部分是B类(我就是B类,复习考试都比A类轻松点,因为少了申论,但大家都一样,所以就要在有限的200分内多得分)。

C类则一般是乡镇公务员,试卷难度略低于B类。

  A类考试为《公共基础知识》A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卷和《申论》三个科目;B类考试为《公共基础知识》B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卷两个科目;B类考试的时候《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会比A类多个10分钟的知觉与速度测试,10分钟必须答完60道题目,限时回答,结束此部分后再发余下的试卷。

  C类考试为《公共基础知识》C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C卷两个科目。

  三、报考  报考环节,主要是专业和报考人数的问题。

  专业。

在专业是否符合要求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建议打电话咨询,笔试阶段对专业是没有审查的,你说是什么系统就默认实际如此。

进入面试后则要严格审查毕业证,如果不符合要求,当即取消面试资格。

(我今年有一个朋友就吃了这个亏,自己误以为可以报考)报考人数。

报考一般有个10天左右,建议起初几天多研究招考职位表,将可以报考和愿意报考的都标注下来,接下来的几天耐心观察报考人数的增长趋势,综合自己的实力选择最为合适、最有把握的。

但不要挨到最后一天,因为笔试报考阶段也有可能不符合要求被退回来,重新等待审核。

  四、备考  说了许多废话,终于到最关键的部分了。

在我看来公务员考试若要成功,最重要的是4个因素:

心态、努力、智力、运气。

智力是爹妈给的,运气是老天赐的,真正能自我把控的也就是心态和努力两点了。

  1、心态  如果说报考公务员有父母的逼迫,朋友的教唆,那么若想稳妥考上,真的需要你内心的认可。

不论你的动机是当官、工作舒适、体面、还是为人民服务啥的,这些都无关紧要,只要你内心认可也只有你内心认可这一选择,你才有可能成功。

特别是在备考的中期阶段,必定是有痛苦和纠结的,这是客观规律,我们必须防患于未然。

所以,如果你还很抵触,或者过于急功近利,建议你还是等等或者全当练习吧。

“平和”才是王道!

  2、努力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公务员考试是择优考试而不是资格考试,所以你一直是跟人在斗,而不是与知识做斗争。

说到底就是一种比较,所以只要智力水平正常,谁勤奋谁胜出的几率就大。

而且考试内容远没有高考那样多而复杂,所以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认为我笨,我复习时间少,几十人竞争一个职位怎么胜出呢?

要知道你多复习一点胜出的几率必定大一些,我们不求高分,只求高他人几分。

  

(1)资料选择  目前市面上华图和中公是公务员备考资料的资深出版社,有较好的口碑和实际质量。

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我就买了这两家的,顺带翻看了下07年版本苏索的两本书。

  

(2)复习计划  以我自己为例吧。

决定备考那一刻到进入考场,我一共有34天复习时间,除去有可能有事情和浪费掉的,按30天算。

我将它分为15、10、5三个部分。

前十五天打基础,中期的十来天疯狂做题,最后的几天总结考试技巧和答题规律并且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做真题。

  A、15天  我买了华图和中公的《行测》和《公基》各1套。

起初15天是打基础,你需要了解各科目的题型、结构和分值。

《行测》主要是知觉与速度、数量关系、逻辑判断、图形分析、语言表达、材料分析等等,需要在分块复习的最初阶段找到感觉,并且培养自己的兴趣。

《公共基础知识》由历史、政治、法律、经济、地理等十多门学科杂糅而成,以前三块为主,需要积极了解前几年出题分布,这样好相应的明确今年的复习重点。

公共基础知识非一日之功,既有背诵的也有理解的,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多看多记,尤其是法律,要在前期花时间吃透理解。

(我考过法硕,所以法律方面沾了些光)B、10天  有了前面的学习和理解就要动真格的了。

建议以近10年真题为主攻方向,预测卷参差不齐,难度不一,容易让人丧失信心,选择性的做一些即可。

  我当时留下最近的4套真题卷子由最后的几天模拟考试。

其他的我都做了两遍以上。

同时还配了相应的单项训练。

我走的是题海战术,掐指一算,至少做了一两千的题目。

尤其是行测,行测120分钟100多道题目,还要涂答题卡,发卷收卷还要费时间,所以时间是很紧迫的。

行测本身并不难,给个3小时估计谁都能80以上,就是要看被测试者在压力下答题的准确度和思维能力。

了解到这一点,起初的时候你就不用过为时间不够而焦虑了,因为测试科目本身的设计就是为了不让常人答完。

  这个阶段做真题的时候我没有一套能严格按照考试时间答完的,于是每答一部分就记录下所花时间,等做完后分析,记录,并拿自己的时间和建议时间做比较,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再做专项训练(必须严格按照时间)。

公共基础知识不存在时间来不及的问题,就看平时功夫和运气了。

  再强调一遍,大量做题,只有量变才能积累成质变。

  C、最后5天  我在之前的复习阶段准备了一个记录本,记录自己复习期间的心得体会。

进入这个阶段后。

我将之前做过的若干卷子和习题上的全部错题重新过了一遍,进一步总结了一些答题技巧。

如末尾数字法,数量关系中各题型的简便方法,行测中知觉与速度的省时方法等等,有时候很多题目是不需要去计算的,观察就可以了,这就节约了时间。

我行测练习了数千题,考试当天最后还有15道来不及,全选的C,但成绩却有,算是很高的了,全市前几名(一年前的卷子我只有52分)。

而公共基础知识我69分(一年前是56分)。

可见花时间到行测,题海训练后会有明显的效果。

  模拟考试。

最后几天了,一定要严格按照考试安排的时间做几天模拟考试,并且要打印答题卡,将涂卡时间,发卷时间也考虑在内,这样才能万无一失,考试当天也就可以处变不惊了。

(我当天考试就发生了老师(吴旭)2到不知道怎么发卷子的事,这也是我15题来不及的小原因)。

  五、考试  各人的现实状况不同,我是全日备考的,每天8:

00-23:

00(最后慢慢加长了),中途稍作休息和调整,另两个晚上通宵打游戏,三个下午打球,但总体时间还是蛮长的。

你们要上班,只好把战线拖长点,不能集中则要极少成多。

但无论哪中复习方式,贵在坚持,贵在坚持,贵在坚持!

  做到了平和心态和勤奋准备,该上考场了,做好考试准备,回顾答题技巧和注意点,现在你欠缺的只是那一点运气了。

  祝君成功!

等进入面试环节了,咱再讨论接下来的流程。

  20xx年8月28日星期二  篇二:

公务员考试过关了:

我的备考经验谈【免费】  公务员考试过关了:

我的备考经验谈  publicservant原意是“文职服务员”、“文职仆人”,有人直译为“女王的仆有人译作“文职公务员”,或许这种译法更符合原意。

美国则称为“政府雇员”(governmentalemployee);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称“文官”,战后改称为“公务员”;法国直称为“公务员”;联邦德国称为“联邦公务员”或“联邦官员”。

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都纷纷仿效英美等国,建立起自己的公务员制度,把政府中从事公务活动的人员称为“公务员”。

用仍以任命为主。

在君主制国家,官职由国王恩赐、贵族委任或世袭;在政党政治操纵着国家权力的分配,政府公职人员也随着执政党的更替而不断变动。

恩赐官职与政党分赃导致了大量贪污腐败。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公职人员的管理并没有形成科学的规范与相应的制度。

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沿于英国的文官制度;而普遍认为世界上最早以考试方式取录公职人员的是中国。

隋唐年间的中国即设吏、兵两部选拔文官及武官,及后又有科举制度。

公务员  公务员制度的创立:

19世纪的后30年里,在两次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生产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议会至上”的时代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行政专横”。

国家行政管理职能迅速增强,迫切需要改革公职任用制度,提高行政效率。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主要的几个国家先后创立了公务员制度。

  我的所谓的公务员考试经验,仅供参考  国考临近,最近很多人向我打听公务员考试复习的经验,也许,我算是公务员考试的成功者,所以朋友们想听听我的经验之谈。

问多了,我就想着写出来,把经验公开分享出来。

但其实,所谓经验,仅供参考而已。

  在谈如何复习行测和申论之前,我想先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心态问题,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不亚于任何一个科目的复习和任何一个阶段,它贯穿着整个公务员考试的始终。

  总有人问公务员考试有没有黑幕什么的,如果你总担心  这个或者愤慨这个,就不要去考了。

怎么说呢,黑幕我没见过,但我不否认它的存在,但我觉得公务员考试总体是比较公平的。

至少,我可以负责的说,我经历的两次公务员考试我是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走后门,也可以成功。

  心态一定要好,正确的看待公务员考试,不要又畏惧心理,凡事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有着一定的自信以及对自身清楚的认识。

公务员考试说白了就是一门考试,考两本书,不要去想太多其他的东西。

复习的时候,心态要轻松与紧张并存;面试时,心态要紧张与轻松并存。

  笔试包括行测和申论。

其实我不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我复习任何考试,每天的学习时间不会超过五个小时。

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效率,学习一天有时并不比高效率学习几个小时有效果。

每个人看自己情况而定。

我是一天最多五个小时,多了我就会感觉到厌烦,影响心情。

  行测书和申论书随便些,不一定要买今年最新的或者什么所谓名家名机构出的书。

但历年真题及练习题一定要多练习。

推荐大家去【考试大会员中心】,注册个账号,添加公务员考试就可以免费在线做公务员试题,题库很齐全,更新也很快,而且里面的专家教授在线答疑也全是免费的,对我们这些穷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第一次考公务员时,那时大四,除了找工作,也没其他什么事,但我真正复习的时间只有十五天。

这十五天我是这样度过的。

  花一点时间把两本书大致看一遍,知道公务员考试考些什么。

每天上午花两个小时做一套行测卷子(历年真题或者模拟卷)。

这两个小时不能中断的,把它当真正的考试去做,带着紧张的心态,不管怎样,不能超时。

我每次紧张快速的做,基本上一个半小时就做完了。

这样真正考试的时候,你就已经很熟悉那种感觉了。

做完了我就去玩了。

  下午的时候,花两个小时。

这两个小时里,我先对着答案改自己做的试卷,打出分数(一般都是惨不忍睹),然后对着答案解析找出错误原因,这个过程一定要细致,认真考虑错误原因,以及题目陷井的规律。

分析试卷,自己那些比较强,哪些比较弱,了解自己水平后,就要做到扬长补短。

对自己要求严格一些,我是规定自己在擅长的文字填空和阅读理解上一定要少错,强烈的心理暗示自己,擅长的题型一定把错误降到最低。

对于弱项,就争取拿到分数,分出一部分精力重点进攻。

比如,数字题,我拿了本子按书上总结的总结了数字题的所有题型(书上总结了,但你自己也要总结一遍,其他你薄弱的题型也是这样),然后重点练习基础的。

  对于头疼的题型,就选择性的放弃。

我对于那个图形分析计算题,基本上是两眼一抹黑。

那样的题,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会做的计算量太大也不做。

但是,即使放弃,但是第一道题还是要做的,因为相对简单一些,还有就是,即使蒙,也要把答案看一遍。

  有人说,选择题是世界上最好做的题,因为答案就给你了,就在题下面,选出来就行了。

这话说得有些轻俏,但不无道理。

出题人也懒,一些常见的陷井百试不爽。

很多题真的不用老老实实的去把答案做出来,四个答案,很多题都可以直接推理出来的。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考试一紧张啥技巧就忘了,这就要求平时按考试强度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强迫自己把这些技巧加进去,形成一个反射的机制。

  复习的时间不要太多,这就是轻松,学的时候要高强度,这就是紧张。

  申论确实不好复习,但是有一点要明白,申论写作的高低与你平时是否爱好文学与写作没有多大的关系。

因为申论写作都有着相对固定的结构和形式,不需要你去创造和发挥,填写相应的内容就行了。

  关注热点、模仿范文这些大家都知道。

实在心里没底,可以这样。

好的申论文要有骨有肉。

下笔之前,想好结构,无非就是分三大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好,骨头好了,“是什么”提炼材料,注意不要抄太多材料,即使扯不了什么,就换个方式或者句式把材料里的话写出来。

为什么,就扯原因,扯原因之前打好草稿,有哪些,不要写了原因第一有什么什么,写第二的时候想不出来了。

怎么做,不  篇三:

  二、备考心得  前两次国考时都是应届生,准备的时候心态比较放松,没有总结什么心得。

最近这两次国考是楼主初次上岸几年后参加的,比起上学时心智成熟了许多,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总结心得就是做到“四个一”:

  1.一种谁与争锋的气魄。

既然选择了国考,选择了这个职位,就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

贴吧里常有这些现象:

报考某部委,比例很高,发帖求安慰;每天关注报名人数,频开水贴进行直播;进面后人肉对手,再次开帖求安慰。

试问,如果你报考职位比例很高,如果对手很强,你就不考了吗?

与其在贴吧上寻求大家的安慰,自欺欺人,倒不如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做题上。

楼主报名后,就只有一种心态:

这个职位楼主一定要努力考上,即使考不上,也要给对手造成很大的威胁。

楼主上学时喜欢看《足球小子》,里面大空翼所在的南葛队队员在赛场上经常会喊“让他们见识一下南葛队的真正实力!

”在国考的赛场上,不需要胆怯,不需要任何人的安慰,需要的只是自己一颗强大的内心,是“放马过来吧”的一种霸气。

有了这种霸气,在遇到瓶颈时,我们才有突破的勇气;在走进考场时,我们才有必胜的底气。

正如习总20xx元旦献词——只要我们善于抓住机遇,勇于开拓进取,敢于迎难而上,被动就会变成主动,后来完全可以居上!

  2.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

考研时,同学对楼主说,考研就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跑道上只有你自己,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你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也不知道对手的情况,开始时你会精神十足、信心百倍,慢慢地,你的耐心一点点被磨掉,信心一点点的消失,许多人会逐渐选择放弃。

考研如此,国考又何尝不是呢?

报名的时候人数有100多万,到交费的时候会少一些,考试的时候又少一些……在整个国考的备考过程中,楼主一直牢记这样一句话“成功和失败看似很遥远,其实却仅有一步之遥,这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你是选择咬牙坚持还是无奈放弃?

其实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

”  这点在楼主准备面试时感触颇深。

在准备面试的一个多月里,楼主每天坚持背十八大报告,看人民日报,练真题,看公务员吧官方微信:

gwyksb推送的大牛们分享的经验。

不夸张的说,每天中午坚持上YY或者看报纸,困了用凉水洗把脸,实在熬不住了躺下来歇20分钟,每天晚上做梦都是背报告、评论、答案,每天早起头都是晕晕沉沉的。

这段时间,身体严重透支,体重降了近10斤,但楼主硬是咬牙坚持着,当得知自己通过面试的一瞬间,绷紧了一个多月的神经倏然放松,身体似乎一下子跨了。

  3.一种精益求精的追求。

上大学时喜欢玩《大话西游》,里面北俱芦洲土地的一句话用在国考再恰当不过——“能来到北俱芦洲的人一定不是泛泛之辈”。

同样道理,敢报部委的人都不是平庸之辈,没有两把刷子,更进不了面试。

YY上一位考友的签名“最恐怖的事情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时时刺激着楼主的神经。

就是在这样的压力和动力下,楼主(笔试)把真题做了一遍又一遍,(面试)把十八大报告里面的常用词句背了一遍又一遍,确保对国考常见题型、常用技巧了然于胸,确保对妙语佳句信手拈来。

因为楼主始终信奉这样一个理念:

如果自己尽了最大努力,结果失败了,那是技不如人,输得心服口服;而如果是因为努力不够、功夫不到家而输给对手,是多么憋屈的事情!

我们既然比不了别人的天赋,那就以辛劳的努力来弥补,勤能补拙是我们战胜对手最好的资本!

  4.一种淡然处之的心态。

从楼主上岸几年后再次决定国考,发现自己早已没有了昔日舍我其谁的霸气,有的只是患得患失的忐忑。

“我一定要考上!

可是这次我能行吗?

”这种心态困扰了楼主很久,也一度影响了复习效率。

楼主向同学打电话寻求帮助,同学只强调一句话“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国考靠实力,但在很大程度上也靠运气,报名、笔试、面试各环节都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里面。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那句俗语:

“做最好的努力,最坏的打算”。

众所周知,应届生的考试成绩普遍比在职人员高,我想除了应届生年轻、脑子活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大部分应届生不像在职人员那样十分看重国考,只是把它当成找工作的一种方式,心态比较放松,所以容易出成绩。

国考最要不得的心态就是“想赢怕输”,最需要的心态就是“顺其自然”。

当然,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楼主最近这次国考之所以行测低于70分,就是因为压力过大,做题时瞻前顾后,以致于26道题没有做完。

所以,把握好心态,降低期望值,我们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行测心得  1.快还是稳?

对于每一个立志行测得高分的人来说,求快还是求稳都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又快又稳当然是最佳选择,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可谓凤毛麟角。

对于我等普通人来说,能在做到某一点的同时适当兼顾另一点,就已经非常不易了。

楼主的做法是求稳不贪快。

具体来说,做一道题就要努力保证做得有把握,一道题有把握了再做下一道(当然,实在不会的常识题只能迅速跳过,不在讨论之列)。

对于一道题来说,楼主读一遍选不出答案的话,会耐心读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直到选出最有把握的答案为止。

其实前3次国考,楼主每次都有20道左右的题做不完,但楼主的行测分数都能保证在70+,就是因为楼主拼的是正确率,而不是一味求快。

当然,楼主的方法只适合楼主这种慢性子,对于急性子的人来说,求快反倒是更好的办法。

所以,楼主再次强调,这个帖子只是楼主的一家之言,是心得,而不是经验,还是希望各位吧友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2.数量关系?

到底该不该重视数量关系?

这是令诸多考友为难的问题。

关于数量关系的分值,众说纷纭,贴吧里有无数帖子包括大牛的经验贴讨论这个问题。

说实话,楼主也不知道数量关系的分值到底是高还是低。

虽然楼主对贴吧里卡卡、水哥这样牛人无限膜拜,也做了大量数量关系题弥补自己的短板。

但现实中,楼主的做法是:

4次国考只有第一次是先做的数量关系(插一下:

之所以第一次考公先做数量关系,是因为本科毕业时忙着考研,一个准备考公的同学会时不时拿着数量关系题让我们来消遣,所以裸考的楼主只接触过数量关系题,而且那时自认为自己的数学还不错,所以很傻很天真地先做数量关系。

考场上才发现自己的那点数学对付高考还凑活,对付小学奥数那真叫心有余力不足啊),剩下3次均没有时间做数量关系,换言之,就是全蒙!

但楼主的行测依然能够得到70+(最后一次国考60+是因为状态实在太差,资料分析有7道题没做)。

楼主说这些的目的,是告诉那些数学不好的同学,如果经过自己的努力,数量关系仍然没有提高,那就别再纠结,果断放弃,把宝贵的时间放在自己擅长的题型上来,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此外,在蒙的时候,没有必要纠结蒙B还是C,楼主近两次国考后都会对答案,15道数量关系题,选ABCD的数量基本是平均的3-4道,所以好好利用最后的宝贵时间对着一个选项速度涂答题卡吧。

  3.真题!

真题!

只做真题,不做模拟题。

模拟题的质量跟真题简直没法比,而且答案的对错你敢保证吗?

这时也许有人说国考从不公布标准答案,真题的答案也不保证对啊。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保证的:

国考真题是各个辅导机构都会研究的,绝大部分答案是一致的,可以说就是标准答案。

我们不排除每年国考都有几道题是有争议的,但这不影响真题的价值。

而你做的模拟题呢,充其量也就出题的这一家辅导机构研究答案吧?

楼主最后悔的就是20xx年毕业时时间充裕,真题都做完了,买了几套模拟题来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