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试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4350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试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试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试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试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试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试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

《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试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试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试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

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试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凡是超出社会与个人经济能力而扩大的消费需求,必定包含着危机的因素,因为这种消费需求是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的。

”这句话可以用来解释20世纪美国()

A.20年代的经济繁荣B.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70年代的经济滞胀D.80年代的经济复苏

2、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曾说:

“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

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谊,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采取了一种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危险的态度。

”张伯伦不能确定的“某种东西”应该是()

A.法西斯及其侵略扩张B.苏联及其社会主义的影响

C.大萧条及其影响D.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

3、1929-1933年,胡佛任总统四年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修建了37000英里公路,国家公园增加了40%,森林面积扩大了250万英亩,1930年胡佛水坝开工兴建。

这说明面对危机,胡佛总统(  )

A.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对经济进行了大力度的全面干预

C.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D.实施的措施成效显著,解救了经济危机

4、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加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属于这类措施的是()

A.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

B.把进口物品平均关税率从40﹪提高到47﹪

C.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

D.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

5、1930年5月,美国国会提供了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到1931年底,有31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1932年4月更增加到76国以上。

这种状况

A.有利于缓解各国的经济危机B.有利于国际贸易额的增长

C.激化了各国的阶级矛盾D.在二战后有明显的改善

6、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

这一现象突出反映了(  )

A.人们对社会制度丧失信心B.人民对生活水平低下不满

C.工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D.美国人民期待救星的出现

7、1933年4月5日,罗斯福政府发布行政命令,要求所有黄金持有者将其持有的金币、金块或金元券移送至联储银行。

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

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

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

A.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发展B.克服了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C.有利于增强美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D.促使商品价格逐步回落从而保障市场稳定

8、罗斯福说:

“它不仅有助于个人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

”此评价针对的是(  )

A.《全国工业复兴法》B.《紧急银行法》

C.《社会保险法案》D.《农业调整法》

9、“当20世纪30年代的沙尘暴和大萧条引发人们的绝望之情时,她(AnnNixOnCooper,106岁的选民)看到一个国家用罗斯福新政、新就业机会以及对新目标的共同追求战胜恐慌……”这是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获胜演讲,其中“新就业机会”主要是通过何种方式提供的(  )

A.整顿财政金融B.调整工业生产

C.扩大农业生产D.举办公共工程

10、罗斯福新政受到“被遗忘的人”的拥护,致使某些垄断资本家攻击《社会保险法》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抄来的。

新政中最受“被遗忘的人”欢迎的措施是(  )

A.复兴工业B.以工代赈和社会救济

C.调整农业政策D.整顿金融财政体系

11、观察下表,美国各税种比例变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美国政府财政收入中主要税种所占的比例(%)

年份

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

消费税

1929

38%

43%

19%

1933

22%

25%

53%

1935

21%

23%

56%

A.减轻贫民负担,完善社会保障B.减少企业成本,复兴工业生产

C.刺激社会消费,扩大国内市场D.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干预

12、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节目中说:

“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

”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

A.不放弃自由经济制度B.出现国家干预经济的理念

C.希望依靠社会底层渡过危机D.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

13、“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英国另一经济学家凯恩斯”,“看得见的手”,“大规模干预经济”。

对此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

A.二者看似互相对立但目的一致B.货币供应学派学说广泛盛行

C.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推行经济改革D.克林顿实行第三条道路改革

14、罗斯福总统当政后,加利福尼亚的打字员在打字机上记下这样一句话:

就是罗斯福一把火烧了国会,我们也会大声欢呼:

“好哇,火到底点着了!

”这表明民众支持罗斯福(  )

A.否定资本主义制度B.实施彻底的革命计划

C.改革经济管理制度D.彻底否定民主秩序

15、美国总统罗斯福说:

“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

”为解决穷人的生存来源问题,提高就业率,他采取的“新政”措施是()

A.大力整顿银行B.兴办公共工程

C.调整工业D.缩减农业产品

16、戴高乐曾说:

“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

”据此,“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做法是(  )

A.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B.实行国有化,建立国有企业

C.进行福利改革,保障劳动者利益D.大力革新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

17、一部编年史如此描述1980年代世界局势的变动:

“经过20年社会、政治的剧变,一种新的政治浪潮在西方世界逐渐抬头。

这可说是一种反革命,开始于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但直到1980年底里根(R。

naldReagan)当选美国总统后,这一浪潮才真正发挥力量。

”文中所说“新的政治浪潮”及其主要政策路线是(  )

A.新自由主义;新中间路线B.新社会主义;福利国家

C.新保守主义;自由市场D.新民主主义;人权政治

18、戴高乐执政11年,其政府共制定了3个中期计划。

密特朗政府强调要把计划作为经济“总的调节因素”,以“缩减地区差别”和“保持各部门平衡”。

材料反映了二战后法国()

A.用计划经济取代自由放任政策B.靠国家力量控制私人企业生产

C.用“新自由主义”化解“滞胀”D.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19、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数总数的15%上升到72%。

导致这样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B.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C.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D.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

20、撒切尔夫人说:

“你不能通过剥削强者来增强弱者……你不能通过摧毁富人去赈济穷人……你不能不断通过包揽一切来帮助那些自己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的人。

”其实质是:

()

A.肯定了凯恩斯主义理论B.主张国家干预要有限度

C.主张扩大国有资本比重D.完全否定政府干预经济

二、非选择题:

(共3小题,共5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阅读以下材料,网答问题。

材料一1930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该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该法案后来被称为“20世纪美国国会所通过的最愚蠢的法案”。

1930年5月,加拿大通过法案,将美国输往加拿大的16大类产品关税提高30%。

德国也加入到报复行列,关税报复措施最终导致德国进口总值下跌61%。

——文亭《80年前的货币战争》

材料二1934年6月,国会众参两院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

该法最重要部分是新增加的对1930年关税法的修订,其主要内容包括:

授权总统和外国政府或机构进行关税协定谈判;在不经过参议院批准的情况下,总统可以与外国政府签订贸易协定,宣布对现行关税和其他限制贸易措施的修改;关税的改变适用于其他和美国签订的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协定的国家。

——摘编自谈谭:

《美国l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及其影响》

材料三1965—1980年美国进口关税率(%)

1965

1970

1975

1980

美国

6.7

6.1

4.4

3.1

(1)据材料一指出《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主要内容,如何理解这一法案是“最愚蠢的法案”。

(2)据材料一、二,说明美国的关税政策决策机制有何变化,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60~80年代美国进口关税率的变化情况,概括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本章程批准、制定或颁布的一切公平竞争法规、协议和执照,均需包括以下条件:

(1)雇员组织起来进行集体谈判……

(2)不得以必须加入任何公司或禁止参加工人组织,作为雇佣任何雇员的条件。

(3)雇主应遵守经总统批准或规定的最高工时、最低工资或其他雇佣条件。

——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6月)

材料二 新政从一开始就受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在国会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

“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一抄录的。

——内森·米勒《罗斯福传》

材料三 “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地分配工作,工作日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低的工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工农业产品的实际买主……大量失业所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我们最沉重的负担,它是对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

——《罗斯福选集》

材料四 若是罗斯福没有这些纲领,工人们在这个时期一定会采取比当时远为进步的行动……差不多可以肯定,他们一定会击破两党制度而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的政党。

——W·福斯特《美国共产党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材料二反映的资本家对待新政的态度及原因。

(2)材料三和材料四又反映出新政的哪些特点?

有何作用?

(3)结合材料分析罗斯福新政与材料二中资本家矛盾的实质是什么。

由此看出罗斯福新政的性质是什么?

23、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农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鉴于农产品价格低下和农民购买力猛降构成了大箫条的原因之一,罗斯福一上任就拟定一个农业法案。

它旨在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

从结果上看,它则使农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国家用补贴等重要杠杆来直接调控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购买力。

这在美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它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对挽救资本主义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罗斯福传》

材料二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

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

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

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

……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

——《苏联真相》

材料三在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70年代农业成就不能满足本国需要,其失误在于计划不周和管理不力,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

邓小平及其同僚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