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42236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docx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docx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

 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6年高二第一学期月考2

理科综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

12 H:

1 O:

16 Cu:

64I:

127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18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成分及其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B.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将引起细胞代谢的紊乱

C.免疫系统对稳态的维持有重要作用

D.呼吸酶、血浆蛋白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2.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3.下图为血液中某种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此营养物质是葡萄糖,因为其在血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8~1.2g·L-1

B.AB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消化吸收

C.由于血糖被用于氧化分解等途径而使BC段显著下降

D.CD段逐渐上升是由于肝糖原和肌糖原不断分解产生葡萄糖,并释放进入血液

4.右图表示人体某一免疫过程,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且细胞a是巨噬细胞

B.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b能大量分化成细胞c

C.图中d为抗体,主要在血液或内环境中起作用

D.若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T淋巴细胞

5.有关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升

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形,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

C.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的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

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

6.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7.三种正盐的混合溶液中含有0.2mol,则的物质的量为

 A、0.5mol   B、0.3mol    C、0.15mol   D、0.1mol

8.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增大CO的浓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增大B.逆反应速率先减小

C.达到平衡时,逆反应速率比原平衡要大D.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9.用水稀释0.1mol/L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B.

C.c(H+)和c(OH-)的乘积D.OH-的物质的量

10.下列各组离子,在pH=0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Al3+、Fe3+、Br-、SO32-  B、K+、Na+、SO42-、NO3-

  C、Na+、Cu2+、I-、NO3-  D、NH4+、K+、HCO3-、Cl-

11.根据实验目的判断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12.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L-1Na2S溶液中:

2c(Na+)=c(S2-)+c(HS-)+c(H2S)

B.0.1mol·L-1pH=9的NaNO2溶液中:

c(Na+)>c(NO2-)>c(OH-)>c(H+)

C.等pH的氨水、NaOH溶液、Ba(OH)2溶液中:

c(NH4+)=c(Na+)=c(Ba2+)

D.向NH4HC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7:

c(NH4+)+c(Na+)=c(HCO3-)+c(CO32-)

13.处于同一平面内的两根长直导线中通有方向相反大小不同的电流,这两根导线把它们所在的平面分成a、b、c三个区域,如右图所示,则磁感强度为零的区域

A.一定出现a区

B.一定出现b区

C.可能出现在b区

D.可能出现在c区

14.图中虚线1、2、3、4表示匀强电场的等势面。

一带正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a点运动到b点,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等势面1电势最低

B.粒子从a运动到b,动能减小

C.粒子从a运动到b,电势能增加

D.粒子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势能与动能之和不变

15.如右图所示是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电源的电动势为6.0VB、电源的内阻为12Ω

C、电源的短路电流为0.5AD、电流为0.3A时的外电阻是16Ω

16如图电路中,L1、L2两盏灯完全相同,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左移动时,则

A.L1变亮,L2变亮

B.L1变暗,L2变亮

C.L1变暗,L2变暗

D.L1变亮,L2变暗

二、双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选对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3分,错选、不选得0分。

17.在真空中,电量为q1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有一点P,P点与q1的距离为r,把一个电量为q2的检验电荷放在P点,它受的静电力为F,则P点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

18.一个正电荷在电场中沿某一电场线由M点移动到N点,在此过程中有可能的是

A.电场力的大小不断变大B.电场力的大小保持不变

C.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D.电荷的电势能不断变大

19.闭合回路由电阻R与导线组成,其内部磁场大小按B-t图变化,方向如图,则回路中

A.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B.电流强度越来越大

C.磁通量的变化率恒定不变

D.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来越大

20.如图所示为通电螺线管的纵剖面图,“”和“⊙”分别表示导线中的电流垂直纸面流进和流出,图中四个小磁针(涂黑的一端为N极)静止时的指向一定画错了的是 

A.aB.b

C.cD.d

21.两根相互平行的金属导轨水平放置于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与导轨接触良好的导体

棒AB和CD可以在导轨上自由滑动,当AB在外力F作用下向右运动时,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导体棒CD内有电流通过,方向是D→C

B.导体棒CD内有电流通过,方向是C→D

C.磁场对导体棒CD的作用力向左

D.磁场对导体棒CD的作用力向右

2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注:

的绝对值均正确)

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kJ/mol(燃烧热)

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中和热)

C.S(s)+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

D.2NO2=O2+2NO△H=+116.2kJ/mol(反应热)

23.用铜片、银片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

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子通过盐桥从乙池流向甲池

B.铜导线替换盐桥,原电池将不能继续工作

C.开始时,银片上发生的反应是:

Ag-e-=Ag+

D.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

应与该原电池总反应相同

24.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分泌细胞分泌物靶细胞

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

B.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

C.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性腺细胞

D.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岛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

25.下图为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细胞时种群的增长曲线。

曲线⑤是对照组,④保持恒定酸性,其余分别是每3h、12h、24h换一次培养液。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平均增长率越大

B.造成⑤的K值较小的原因有资源缺乏,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的变化等

C.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时,将培养液滴满计数室后加上盖玻片即可观察计数

D.曲线②表示每12h换一次培养液,曲线①表明资源基本不受限制

三、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11小题,共182分。

26.在正常情况下,动物和人体内环境是能够相对稳定的,这种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

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体血浆的pH值为,维持相对稳定,但剧烈运动时体内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__发生反应,最终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2).构成人体内环境的三种液体中,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是,但如果长期营养不良,该液体中蛋白质的含量会明显降低,从而引起内环境中另一种的液体增多,这种液体是______________,其结果将会引起               。

(3).调节人体体温恒定的神经中枢位于         中。

某人持续高烧39℃,此时体内产热量(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

27.为了更好地揭示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可用猴进行科学实验(如右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传递过程是:

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       →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经引起神经中枢兴奋,导致______

   分泌增加;同时,皮肤血管,汗腺分泌汗液,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以维持体温稳定。

(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

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

产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

推测脑内_____________区域被损伤,引起了       激素缺乏。

28.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问题:

(1).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

图一为实验示意图。

①α的范围为________(180°≥α>0°、180°≥α≥90°、90°≥α>0°)。

②如果其中两组实验的α相同,则这两块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________(一定、不一定)相同。

(2).图二是生长素浓度与根、茎生长的关系曲线,图中表示根近地侧的字母是________、茎的远地侧的是________。

(3).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

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有人做了这样的实验:

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物质。

他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

②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________,作为对照组。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