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407675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危险化学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危险化学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危险化学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危险化学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docx

《危险化学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险化学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docx

危险化学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

本专项预案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泄漏,主要是指液氨、二氧化碳、沼气、盐酸、CIP刷洗酸碱类清洗剂、除垢剂及化验室危险化学品试剂等。

因危险化学品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特别是常温常压下为气态或是易挥发品的大量泄漏,其有毒、可燃组分能迅速扩散到泄漏点以外的区域,易造成较大的人员中毒、窒息伤害事故,并可能引发火灾、爆炸及环境污染等事故。

1.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影响范围

本公司氨制冷系统的液氨储罐、管道、阀门、法兰、压缩机、氨液分离器,二氧化碳回收系统相关设备等在设备老化、操作不当、设备维修等特殊情况下可能存在化学品泄漏的危险。

危化品泄漏事故的特点是危险性大、危害性大、突发性强、处置难度高。

1.2.1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包括:

人为因素造成危险化学品泄漏、在搬运过程中由于碰撞造成的泄漏、保管不当造成的泄漏;使用过程中方法不当造成的泄漏、施工过程造成的泄漏以及自然因素造成的泄漏,如遭电击等。

1.2.2公司主要危险化学品贮存装置、设备:

1.2.2.1工程部制冷站液氨储罐、板换制冷装置;水汽班组CO2储罐;污水处理站盐酸储罐、厌氧池及沼气回收锅炉;

1.2.2.2包装部盐酸罐;

1.2.2.3酿造部CIP刷洗酸、碱清洗剂及二氧化氯储罐;

1.2.2.4品管部化验室瓶装试剂(如硫酸汞、异辛烷、甲醇、酒精、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甲苯、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

1.2.3危害程度分析

序号

危化品名称

类别

危险性

1

沼气

2.1类

易燃气体

健康危害: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

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

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

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2

二氧化碳

2.2类

不燃气体

健康危害:

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

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性中毒:

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

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汽化,能造成-80~-43℃低温,引起皮肤和眼睛严重的冻伤。

危险特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3

2.3类

有毒气体

健康危害: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

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危险特性: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4

甲苯

3.2类

中闪点易燃点液体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

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

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慢性中毒:

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

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5

酒精

3.2类

中闪点易燃点液体

健康危害: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6

硫酸汞

6.1类

毒害品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一般起病急,有头痛、头晕、低热、口腔炎、皮疹、呼吸道刺激症状、肺炎、肾损害。

慢性汞中毒表现有:

神经衰弱,震颤,口腔炎,齿龈有汞线等。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

7

异辛烷

3.3类

高闪易燃点液体

健康危害:

吸入或口服对身体有害。

对皮肤有刺激性。

本品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8

甲醇

3.2类

中闪易燃点液体

健康危害: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的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谢性酸中毒。

急性中毒:

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

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9

盐酸

8.1类

腐蚀品

健康危害:

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

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

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10

硫酸

8.1类

腐蚀品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

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

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

燃爆危险:

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与可燃物接触易着火燃烧。

11

氢氧化钠

8.2类

腐蚀品

健康危害:

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环境危害:

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12

高锰酸钾

第5.1类

氧化剂

健康危害:

吸入后可引起呼吸道损害。

溅落眼睛内,刺激结膜,重者致灼伤。

刺激皮肤。

浓溶液或结晶对皮肤有腐蚀性。

口服腐蚀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口内烧灼感、上腹痛、恶心、呕吐、口咽肿胀等。

口服剂量大者,口腔粘膜呈棕黑色、肿胀糜烂,剧烈腹痛,呕吐,血便,休克,最后死于循环衰竭。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13

重铬酸钾

第5.1类

氧化剂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

吸入后可引起急性呼吸道刺激症状、鼻出血、声音嘶哑、鼻粘膜萎缩,有时出现哮喘和紫绀。

重者可发生化学性肺炎。

口服可刺激和腐蚀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和血便等;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休克、肝损害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为致癌物,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14

液化石油气

易燃液体

健康危害:

本品有强烈刺激,高浓度的液化石油气被人吸入体内,就会中毒,使人晕迷、呕吐、严重时可使人窒息死亡。

环境危害:

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由于液化石油气的闪点低,引燃能量小,爆炸下限低,爆炸范围大,遇着火源就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液化石油气的爆炸速度为2000~3000m/s,火焰温度可达2000℃,闪点在0℃以下,最小引燃能量在0.2~0.3mJ。

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极易气化,气化后体积能迅速扩大250~350倍,而且它比空气重,容易停滞和积聚在地面的空隙坑、沟、下水道、墙角等低洼处,一时不易被风吹散。

液化石油气的热值远比其它燃料高得多,它的液体低发热值可达45.98MJ/kg(11000kcal/kg),为煤的3倍;它的气体低发热值为91~108MJ/m3(22000~26000kcal/m3),是煤的6倍。

一旦液化石油气着火爆炸,就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根据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类型,成立相应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同综合预案中的应急指挥机构,具体职责类似。

应急办公室,应急电话和综合预案一致。

应急救援工作小组设置和综合预案一致。

但抢险救灾组主要由危险化学品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负责关断阀门等操作,穿戴合格劳保用品,进行抢险。

3、处置程序

3.1事故及事故险情信息报告程序

3.1.1信息报告与通知

①应急指挥办公室设立值班室,值班室明示应急组织通信联系人及电话等。

②突发事故发生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立即通过电话或对讲机迅速报告应急指挥机构(应急指挥办公室)。

③应急指挥办公室值班人员接警后,立即将警情报告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相关领导;特别重大事故,可直接向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副总指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报告。

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立即报告公司主管部门的同时,及时向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公安、环境保护、质检等有关部门及上级工会报告。

3.1.2信息传递

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员→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同时报告总指挥)→现场安全第一责任人→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有关车间、部门。

3.2应急响应

3.2.1应急响应流程图

3.2.2应急响应分级

响应分级根据危化品泄漏的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划分为三级:

Ⅲ级响应:

所属部门班组发生紧急泄漏事故后,启动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在自有及可利用的外部资源范围内,组织应急救援等响应措施。

同时向本部门和公司安全环保部报告事故情况。

Ⅱ级响应:

当部门负责人接到班组泄漏事故报告后,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当部门无法独立处置向应急指挥中心请求支持时,扩大应急响应进入Ⅱ级应急状态,启动本专项应急预案,由公司应急指挥部现场指挥应急抢险行动。

Ⅰ级响应:

当出现下述情况

(1)可能造成1~2人重伤或有人员死亡的泄漏事故。

(2)厂区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和逸散,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

(3)厂区发生大量的泄漏,导致或可能导致发生火灾爆炸,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撤离或周边群众恐慌性撤离。

公司不能独立处置的危化品泄漏事故时启动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3.2.3应急响应与应急指挥

根据现实发生危化品泄漏事故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将事故预警级别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

Ⅰ级预警适用于威胁程度很严重,引发的事故已超出本公司处置能力可控范围内,需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同时向日照市应急救办报告。

Ⅱ级预警适用于威胁程度很高,需立即启动公司二级应急响应。

Ⅲ级预警适用于威胁程度较高,造成的泄漏事故影响未超出公司控制范围。

需及时上报指挥部,同时启动三级应急响应立即进行现场处置。

3.2.4应急资源调配

泄漏事故发生后,各级响应级别的现场指挥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对救援资源进行调配。

需要调动其它部门资源时,及时请示上级领导,支援事故救援。

在紧急状态下,采取“特事特办”、“手续从简”的办法,快速办理各种资源的调配手续。

3.2.5应急救援

3.2.5.1应急指挥部应通知应急组织成员赶赴现场。

3.2.5.2抢险救灾组应急处置人员应佩戴好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及防化服并携带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然后才能进入事故现场切断泄露源,完成侦检救援等任务。

根据泄漏物质的理化性质、燃爆特性、毒性以及现场监测结果设定初始隔离区。

3.2.5.3现场治安组紧急疏散转移隔离区内所有无关人员。

抢险救灾组消除事故现场所有点火源,防止燃烧和爆炸。

3.2.5.4根据现场情况,当泄露较大时,立即研究抢险及堵漏方案,所有堵漏行为必须采取防爆防毒措施,确保安全。

3.2.5.5现场治安组应密切监视事故现场,一旦出现爆炸征兆时,所有应急人员均应及时撤离事故现场,尽量降低人员伤亡。

3.2.5.6发生危险火灾、爆炸时,应同时启动《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3.2.5.7后勤保障组应保证应急救援所用器材和物资的供应,及时将抢险物资、工具、器械到现场。

3.2.5.8应急指挥部应与应急救援小组保持联系,若事故超出本公司处置能力,应通知通讯联络组拔打当地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电话报警,现场治安组成员到路口接应相关外部救援人员。

3.2.5.9发生危化品泄漏事故后,为防止无关人员误入现场造成伤害,由现场治安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划定警戒区,设立红白色相间警戒色带标识,在其位置设置一个警戒人员。

专业警戒人员(保安)必须穿着正规服装。

警戒人员负责对警戒区内的人员进行疏导,带领至指定的安全地点,同时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警戒区。

所有人员到达指定安全地点后,由现场安全第一责任人或指定专人对人员进行清点,并将清点情况报告给上级领导,确保所有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地点。

如发现有人失踪时,必须第一时间通知指挥部,说明失踪人员最后出现的地点及当时正在从事的工作等详细情形。

3.2.5.10液氨及CO2泄漏应急预案具体参照《氨泄漏专项应急预案》及《CO2泄漏专项应急预案》执行。

其他气体如沼气、液化气泄漏,公司应执行现场处置方案。

3.2.6扩大应急程序

泄漏事故发展较快,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立即启动上一级应急响应程序,以便得到更好的援助,控制住事态的发展。

可能危及周边外部单位时,现场人员立即向指挥部报告,由指挥部上报到日照市人民政府或者安监部门,请求外部支援,同时向周边单位通报事故情况,提前做好准备。

4、处置措施

4.1处置措施

4.2.1发生危险化学品中毒时:

4.2.1.1抢险救灾组必须佩带防护器材迅速进入现场危险区,沿逆风方向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根据受伤情况进行现场急救。

呼吸困难者应予吸氧。

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

4.2.1.2通讯联络组应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请求救援。

4.2.1.3指挥部在救护车没到时,应通知后勤保障组调派车辆把重伤员紧急送往就近医院。

4.2.2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溅到人身体上时,首先确定是否能用清水进行冲洗(现场具体处置按照《化学品安全使用指导书》进行),然后通知本部门领导,派人员陪同当事人到医务室救治,必要时通知120送医院抢救,同时派其他人员对泄漏的化学品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处置:

4.2.2.1酸类化学品发生泄漏

(1)公司内使用酸类化学品主要有盐酸、过氧乙酸等。

物理形态为液态,包装形式主要是塑料桶;

(2)发生酸类桶泄漏时,使用或搬运人员应立即带好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将泄漏的桶先放置到备用的大口容器内,以免溶液继续滴洒到地面,然后用备用的抹布或沙土将漏洒在外面的溶液吸干,现场清理干净,将用过的抹布或沙土回收,交品管部作无害化处理(碱中和)。

4.2.2.2碱类化学品发生泄漏

(1)公司内使用碱类化学品主要有片碱等,物理形态为固态,包装形式主要是编制袋装;

(2)发生碱类包装袋漏洒时,使用或搬运人员应立即带好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将漏洒缺口堵住,防止继续漏洒,将漏洒到外面的化学品清理回收,交品管部作无害化处理(酸中和)。

4.2.2.3有毒、腐蚀类化工品泄漏

(1)公司内使用有毒、腐蚀类化工品主要有氨、次氯酸钠、消毒剂、漂白粉、洗瓶剂、除垢剂、胶水、润滑剂、喷码添加剂、油墨等;

(2)发生泄漏时,带好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将漏洒的桶放置在备用容器内,防止继续滴洒到地面,然后用备用的沙土或抹布将漏洒在外面的溶液吸干,现场清理干净,将用过的沙土或抹布回收,定点放置;

(3)如果泄漏量较大,不能够控制时,当事人立即通知部门领导赶赴事故现场,如果泄露物易燃易爆的,当事人应首先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事故中心区应严禁火种,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部门领导报告公司安全环保部(内线电话:

8211),安全环保部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并请示是否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

4.2.2.4各实验室发生酸、碱泄漏、灼伤时:

(1)化验室配备:

5%NaHCO3溶液及5%硼酸溶液、沙土、空桶;

(2)强酸、强碱溶液抛洒桌面或地面时:

带好橡胶手套,将倾倒的瓶子扶起或清理瓶渣,使用实验室应急用酸、碱溶液中和,然后用抹布或用沙土吸收,并用清水冲洗。

酸、碱不小心溅到皮肤或眼内,立即用清水冲洗(现场具体处置按照《化学品安全使用指导书》进行),然后通知本部门领导,派人员陪同当事人到医务室救治,必要时通知120送医院抢救,同时派其他人员对泄露的化学品按照以上方法进行处置。

4.2.2.5事故部门领导在知晓事故情况后,5分钟内赶到现场,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组织人员及时清理现场,通知品管部,品管部与事故部门共同确定化学品事故会影响的生产区域范围,当事部门对该范围内涉及的与酒液直接接触的原辅材料、添加剂、中间制品、成品等进行隔离标识,由品管部进行有关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检验后,确定相应处置办法,各部门依照执行。

4.2.3注意事项

(1)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后,现场人员应沉着冷静,由当班班长或其他领导判断危害程度,视危害程度来采取措施,在确定要进入现场进行抢修时,应预先穿戴好各类防护用品,避免人员受到意外伤害;

(2)在泄漏过程中如发生人员受伤情况,应立即组织人员送往就近医院或拨打120并说明原因,同时对伤者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

(3)在确认所有有毒气体被驱散、泄漏的化学危险品被控制时,由应急指挥部门宣布解除警戒,恢复事故区域水、电、气供应。

(4)安全环保部负责联系当地环保部门对事故及受影响区域进行环境检测,确定事故区域的污染程度和危险性。

(5)各部门负责设备设施及安全生产的恢复;负责事故现场的清理,及时将现场泄漏物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将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发生次生事故或环境污染。

4.2应急处置原则

4.1.1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4.1.1.1受困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安全优先;

4.1.1.2防止事故扩大优先;

4.1.1.3保护环境优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