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六章1.docx
《教育学第六章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第六章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第六章1
∙第六章教学
o教学概述
▪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在一定教学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教学的特点
o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o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教学四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o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o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关系
∙教学与教育
o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出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与智育
o教学与智育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智育,即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但不能把两者等同。
一方面,教学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另一方面,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才能全面实现。
把教学等同于智育将阻碍教学作用的全面发挥
▪教学工作的意义
∙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教学在传承文化、促进青少年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价值,在学校工作中局于主要地位
∙教学是贯彻教学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o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会经验的再生产、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o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o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教学的地位)
▪教学的一般任务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的智能和创造才能
∙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上述五项基本任务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其中掌握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是基础,发展智能是核心,发展体能是保障,思想品德是方向,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理想目标
o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内涵
∙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以认识活动为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教学过程的结构
∙激发学习动机
∙领会知识
∙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
∙检查知识
o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的概念
o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
o教学原则是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
o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o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o直观性原则
o启发性原则
o循序渐进原则
o巩固性原则
o因材施教原则
o量力性原则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概念
o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共同活动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指导思想
o注入式
▪把学生看做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
▪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新
o启发式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方法
∙常用的教学方法
o以语言传递为主的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o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
▪参观法
o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
▪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
▪实践活动
o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发现法
o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o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
o课程性质和特点
o每节课的重点、难点
o学生年龄特征
o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o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运用教学方法的一般要求
o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o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做到最佳选择和最优组合
o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o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
▪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的概念
o教学课堂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o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与发展
o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最早对班级授课制做了阐述,奠定了理论基础
o赫尔巴特提出教育过程形式论,班级授课制得以进一步完善
o凯洛夫,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使班级授课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o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京师同文馆,并在葵卯学制(1904年)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下来,在全国推广
∙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
o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
o按课教学
o按时授课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与不足
o优点
▪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
▪它以“课”为教学活动单元,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
▪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o不足
▪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不能很好的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
▪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教学与现场教学
∙个别教学
o概念
▪班级授课制的一种辅助形式
o意义
▪个别教学强调发现、珍惜、发掘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潜能和优势,弥补了班级授课制中平均、划一教学的不足,是满足特殊化教育需要、实现个性发展的手段和途径
∙现场教学
o概念
▪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教学进行教学活动的形式
o意义
▪可以给学生提供直接经验,丰富他们的感性认知
▪可以培养学生发展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可以通过对祖国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参观,使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祖国
▪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复试教学的概念
o复试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o特点
▪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适用于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较差的地区
∙复式教学的意义
o复试教学便于儿童就近入学,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师资、教师和教学设备,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有利于教育的普及
▪其他教学组织形式
∙分组教学
∙道尔顿制
∙贝尔---兰喀斯特制
∙设计教学法
∙文纳特卡制
∙特朗普制
▪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
∙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
∙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
∙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
∙探索个别化教学
o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
∙备课的意义
o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
▪备课分为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教师应如何备课(备课的要求)
o钻研教材
▪备教材
o了解学生
▪备学生
o设计教法
▪备教材
▪上课
∙上课的意义
o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和学生的最直接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课的类型
o教学任务
▪传授新知识课
▪巩固新知识课
▪技能技巧课
▪检查知识课
o教学方法
▪讲授课
▪演示课
▪练习课
▪实验课
▪复习课
∙课的结构
o组织教学
o检查复习
o讲授新教材
o巩固新教材
o布置课外作业
∙一节好课的标准
o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o要使学生的思维活动
o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o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o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
▪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
o教学内容准确
o教学结构合理
o教学方法适当
o讲究教学艺术
o板书有序
o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作业的布置与反馈
∙作业的意义
o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时课堂教学的继续,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巩固和消化课堂中获得知识,形成学生的技巧,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作业的形式
o阅读作业
o口头作业
o书面作业
o实践作业
∙布置作业的要求
o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o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
o分量适应、难易适度
o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项选择性
o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的时间
o作业反馈清晰、及时
o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
o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o尽量同现代
▪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的内容
o帮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做好作业
o主要对学困生提供特殊指导
o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辅导
o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
∙课外辅导的意义
o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的意义
o教师可以从中发现教学得失,进一步研究改进教学
o学校领导可以及时了解教学的情况,加强管理,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o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矫正信息,调整自己的学习
o学生家长也可以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配合学校指导和监督学生的学习
∙学业成绩检查的方式
o平时考试
o考试
∙学业成绩检查的基本要求
o坚持科学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o内容应力求全面,使其技能反应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的程度,又能反应出学生认知结构的情况
o方法要灵活多样
∙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
o客观公正,必须严格遵循评定标准
o方向明确,要使学生指出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的方向
o鼓励学生创新,在评定中,不仅要看答案,而且要思路,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o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常见的教学模式
∙当代国外主要的教学模式
o探究式教学
▪概念
∙依据是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的展开,注重学生的
▪基本程序
∙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
▪优缺点
∙优点,有力与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与合作的精神
∙缺点,是教学需要时间比较长,需要交好的教学支持系统
o抛锚式教学
▪概念
∙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教学”或“情境性教学”。
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
▪基本程序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优点
∙抛锚式教学要求情境设置与产生问题一致,问题难以适中且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只提醒
∙抛锚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合作能力的培养
o范例教学模式
▪瓦根舍因
▪特点
∙体现基本性,教学重视基本知识的学习
∙体现基础性,教学重视学生实际和可接受性,难度适宜
∙体现范例性,在学科知识中精选起示范作用的内容,便于学生学习时进行正向迁移
∙体现四个统一,即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统一、问题教学与系统学习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当代我国主要的教学模式
o传递----接受式
o自学----指导式
o问题----探究式
o情境----陶冶式
o示范----模仿式
o目标----导控式
o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概念和功能
∙概念
o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与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功能
o诊断教学问题
o提供反馈信息
o调控教学方向
o检测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
∙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学工作的评价,也可以划分为学生学业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根据评价采用的标准,可以分为绝对性评价、相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现代教育评价
∙以被评价者的素质全面发展
∙对评价者发展特征的描述和发展水平的认定甚至到进行必要的选拔,其目的都是为了更有利于被评价者后及发展
∙注重过程评价
∙关注个体差异
∙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
o教学改革
▪本次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
∙坚定不移的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
∙实施素质教育----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主体
∙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我国当前改革的基本策略
∙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
∙实施科学的教学评价
▪新的教学观
∙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过程
∙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