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40196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1课新文化运动45分钟作业岳麓版必修3

第21课新文化运动

目标导航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大家一定要记住!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的分析、理解,把握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辩证关系。

3.结合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它在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历程中所起到的思想解放作用。

课前预习

(10分钟,10分)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政治:

民国初年,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2)经济:

一战期间,中国________进一步发展。

(3)思想

①袁世凯掀起________的逆流。

②激进民主主义者认为只有进行思想革命,才能在中国实现真正的________。

③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2.兴起

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指导思想

________、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________与科学

代表人物

________、李大钊、________、鲁迅、钱玄同、刘半农

思想阵地

《________》

活动中心

蔡元培任校长的________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民主与________——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1)民主:

包括________和反专制反特权的________。

(2)科学

①含义:

包括________、科学精神、科学的________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

②结果:

科学知识逐渐得到普及,崇尚________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2.“打倒孔家店”与批判旧礼教

(1)含义:

对以孔子和________为代表、维护________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攻击。

(2)表现

 项目

人物 

文章

意义

陈独秀

《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鲁迅

《狂人日记》

中国现代小说奠基之作

《我之节烈观》

揭露“忠、孝、节”伦理的危害

(3)实质:

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________、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胡适发表《________》,提倡________,反对文言文;提倡________,反对旧文学,系统地提出________主张。

(2)陈独秀发表《________》,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还主张建设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

4.文化平民化

(1)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形成________思潮。

(2)随着文学革命的深入发展,白话小说、散文大量涌现。

三、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1.它是辛亥革命在________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

2.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________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________的思想统治地位。

3.它是民主主义的________和文化革新运动,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作用。

4.它为________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________的发生。

答案:

一、1.

(2)民族资本主义 (3)①尊孔复古 ②民主政治 2.民权 民主 陈独秀 胡适 新青年 北京大学

二、1.科学 

(1)政治民主 民主理念 

(2)①科学思想 世界观 ②科学 2.

(1)儒家学说 专制制度 (3)思想体系 3.

(1)文学改良刍议 白话文 新文学 文学改革 

(2)文学革命论 4.

(1)平民教育

三、1.思想文化 2.专制主义 传统礼教 3.思想启蒙 4.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

课堂作业

(20分钟,30分)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陈独秀与《新青年》

1.有学者指出:

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地披露出来,到后来便有□□的结果。

可见这种顽旧的思想,与恶浊的政治往往相因而至。

文中“□□”处省略的两个字最可能是(  )

A.亡国B.革命

C.帝制D.尊孔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民国三四年”“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可判断,这些都与袁世凯复辟帝制相关,而袁世凯提倡“忠孝节义”以及提出“八德的建议案”是为其恢复帝制制造舆论,二者之间存在因果联系,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与材料中的“复古主义披靡一时”“忠孝节义”“八德的建议案”等不存在因果联系,故排除。

2.下图是著名画家沈嘉蔚所作的油画《宽容》,现名《北大钟声》。

画中的场景最有可能发生于(  )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

D

解析:

由图中人物的穿着可以看出,有身着长袍马褂者,有身着西服者,再结合油画名“宽容”可知,这体现了东西方文化并存。

据此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期间采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故该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新文化运动时期,D项正确。

知识点二

 “德先生”与“赛先生”

3.1923年,胡适撰文说:

“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

”材料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

A.变法B.革命

C.民主D.科学

答案:

D

解析:

本题易错之处在于对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的内涵理解不透彻。

解题关键在于抓住胡适所述的“三十年来”国内思想界的变化来分析。

根据题中时间“1923年”和“三十年来”推断,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科技、洋务学堂讲授自然科学,到西方启蒙思想传入中国,科学越来越深入人心,故这个名词应是“科学”,D项正确。

其他三项在近代中国皆曾遭到反对,不符合题意。

4.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的“民主”和“科学”口号的进步意义在于(  )

①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②反对愚昧,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③促进中国的富强

④使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当时思想运动的主流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①②论述分别对应了“民主”和“科学”的意义,③是它们的共同意义,“民主”和“科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所以④的表述是错的。

5.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刊有陈独秀的题为“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的文章,其中写道:

“近代文明之特征。

最足以变古之道。

而使人心社会划然一新者。

厥有三事。

一曰人权说。

一曰生物进化论。

一曰社会主义。

是也。

”这表明陈独秀倡导(  )

A.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相结合

B.学习资产阶级道德观念

C.以革命的手段推翻专制主义

D.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

答案:

D

解析:

题干所述三事涉及西方的民主、科学,据此可知D项正确。

其他三项均无法体现。

知识点三

 “打倒孔家店”与批判旧礼教

6.如图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幅宣传图画,该图画实际上是针对(  )

A.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

B.封建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

C.民众偶像崇拜和愚昧盲从

D.阻碍西学传播的反动势力

答案:

B

解析:

根据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可知B项正确,而其他三项均没有凸现“实质”问题。

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认为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应该坚决反对,题干图片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7.胡适曾说,孔教不能适应时势需要,现在大多数明白事理的人已打破了孔教的迷梦。

这一观点认为新思潮(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旧道德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答案:

A

解析:

从“孔教不能适应时势需要”可知,作者对儒学持否定态度,相应地则对现代文化持肯定态度,故A项正确。

材料并未涉及新思潮的内容,B项错误;C项同材料意思相反;从材料信息来看,新思潮对旧文化并无传承的意向,D项错误。

知识点四

 胡适与白话文

8.“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该观点可能出自(  )

A.《我之节烈观》

B.《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C.《文学改良刍议》

D.《狂人日记》

答案:

C

解析:

由“古人”“用典”“对仗”“俗字俗语”可知这些条规针对的是旧文学,题中观点主张改良旧文学。

胡适在其作品《文学改良刍议》中认为改良旧文学须从这八个角度入手,故选C。

9.民主与科学使当时的青年如获至宝,中国文化界也为之气象一新。

孙中山先生赞叹这是“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

这主要表明新文化运动(  )

A.促使中华民族出现巨大觉醒

B.将抨击封建专制运动推向高潮

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使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的第一句话可知,题干主要强调新文化运动对青年人的影响;再由孙中山的赞叹可知,新文化运动在思想解放上是空前的,故D项正确。

新文化运动没有深入到广大劳苦大众,因此谈不上中华民族的巨大觉醒,A项错误;B、C两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

知识点五

 文化平民化

10.20世纪20年代,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爱国知识分子推动的平民教育兴起,如图反映的是推行平民教育的主要目的,上面的文字为“中华民国”。

试给该漫画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

A.大国臣民秉承救亡图存

B.平民教育?

压迫平民?

C.良好公民肩负国家责任

D.男女平等

答案:

C

解析:

爱国知识分子推动的平民教育,希望的就是唤醒更多的民众,使众多受到教育的平民能以大众的力量来托起民国。

11.“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这种语体和风格的诗最早可能出现于(  )

A.鸦片战争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D.新中国建立初期

答案:

C

解析:

这是用白话文写的诗歌,白话文最早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数千年来立国的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理、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展流衍。

……本大总统程膺重任,日作夜思,以为政体虽革取新,而礼俗要当保守。

——1914年袁世凯《祭孔会》

材料二:

“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袁世凯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其目的何在?

对中国社会有何消极影响?

(2)材料二中,陈独秀是如何看待孔教的?

(3)针对材料一引起的社会影响,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是如何做的?

其实质是什么?

答案:

(1)他的核心观点是尊孔复古。

目的是为他复辟帝制制造舆论。

在他的影响下,各地纷纷成立各种名目的尊孔复古组织,形成了一股文化逆流。

(2)陈独秀认为孔教已不适于当时的社会。

(3)做法: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奋起反击,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文化运动,即新文化运动。

他们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新文学。

实质:

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试图以资产阶级的文化来取代封建文化。

课后作业

时间:

45分钟  满分:

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曾经有那么一个辉煌的时代……主张文学改良的,主张保护国粹的,主张三纲五常的,主张个性解放的,这边要打孔家店……”出现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B.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C.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影响

D.“文学革命”的促进

答案:

C

解析:

从“文学改良”“打孔家店”中很容易判断出,这时正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

而引发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原因是袁世觊复辟帝制,故C项正确。

A项是其根本原因;B项是对材料现象的变相重复;D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下图是近代中国某学者的一则日记(部分)。

该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

C.洋务运动D.戊戌变法

答案:

A

解析:

由“《新潮》”“白话文学”可知,该学者谈论的对象是新文化运动,故A项正确。

五四运动的主题是爱国主义,不是“白话文学”,B项错误;C、D两项所处时期没有提倡“白话文学”。

3.胡适在一封信中说:

“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

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

”这三个时代的共同主题是(  )

A.宣传西学B.维新变法

C.救亡图存D.民主共和

答案:

C

解析:

三份报纸分别是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办的,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三者共同的主题是救亡图存。

4.《新青年》从1918年1月出版第四卷第一号起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刊登一些新诗,此后全国用文言文的报纸中开始出现用白话文的副刊,随后短评、通讯、社论也都采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

该现象主要表明(  )

A.提倡白话文一直是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B.《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影响力强

C.袁世凯复辟帝制直接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兴起

D.新文化运动时期全国各地兴起了一股办报之风

答案:

B

解析:

分析题干材料可知,《新青年》采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直接推动了全国其他报纸纷纷采用白话文和薪式标点符号,这足以说明《新青年》的影响力较大,故B正确。

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由此可知A与史实不符;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C错误;D只是对材料表象的片面的描述。

5.“数年以来,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

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

……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材料说明(  )

A.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B.袁世凯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C.民主共和思想日渐占据主流

D.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

A

解析:

由“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可知,题干材料强调只有从思想层面上反封建,才能巩固民主共和制度,即阐明思想解放的必要性。

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势在必行,故A项正确。

其他三项从材料中均无法体现。

6.请观察下面两幅人物及其活动的照片。

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思想创新成果丰硕

C.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答案:

D

解析:

严复和陈独秀都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要人物,二人的活动反映出当时的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7.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实质是为了(  )

A.在思想上反对封建主义

B.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

D.彻底反对儒家思想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B、C两项是目的,D项是现象。

提出“打倒孔家店”实际上是反对封建主义的精神支柱,故选A项。

8.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实现文学的“革故更新”,而不是“朝代更迭”,“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

据此分析,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文学革命”的目的是(  )

A.推动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B.促进文化和教育的普及

C.彻底变革社会制度,实现民主共和

D.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中“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实现文学的‘革故更新’”和“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可知,陈独秀主张以文学革命推动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故A项正确。

B项是对材料的曲解;材料主要涉及“文学革命”,不足以说明彻底变革社会制度,实现民主共和,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9.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提出: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因为汉字的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

”陈独秀说:

“中国文字既难传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这表明他们(  )

A.开始结合本国国情研究实际问题

B.严重脱离群众,提不出科学纲领

C.对中西文化的看法绝对肯定或否定

D.发现中国古代文明中的缺陷和不足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史实的分析理解能力。

材料中鲁迅、陈独秀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是封建思想的表现,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为汉字是一种工具、载体,是客观存在的,与思想无关,这种观点是偏激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

10.《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

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仍然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

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  )

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答案:

A

解析:

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改造中国的要求,尽管新文化运动期间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但其改造中国的精神始终不变,故A项符合题意。

B、C两项无法体现先进中国人探索的核心目的,D项与题意无关。

11.陈独秀曾发表文章说,欧美各国的共和立宪出于多数人利益,中国的共和立宪“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

此言论意在(  )

A.否定中国的共和立宪

B.反对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

C.发动民众参与国民革命运动

D.唤醒国民的民主意识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题意是中国的民主共和制度并不被多数国民所接受,因为国民的民主意识不强。

要想建立真正的民主政治,必须唤醒国民的民主思想与意识。

12.下图所示是近代某杂志第一卷的目录。

对该期杂志评述正确的有(  )

①使用白话文,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②批判封建文化,反对尊孔复古逆流

③盛赞十月革命,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④提倡民主、科学,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C

解析:

由“敬告青年”“春潮”可知图中所示是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青年杂志》。

据此分析各个选肢:

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在新文化运动开始之后才出现,即1917年,故①错误;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科学,批判封建文化,故②正确;宣传马克思主义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期才出现的,故③错误;《青年杂志》(《新青年》的前身)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C项。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7分,共36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

无新政府?

无新国家?

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

材料二: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

抑将亡耶?

……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青年乎!

其有以此自任者乎?

……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

材料三:

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脱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涉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

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

——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

年之自觉》(1915年10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

答案:

(1)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有名无实),使他们意识到,以旧国民、旧心理驾驭新制度是不能取得成功的。

必须通过思想启蒙改造国人意识,培养新的国民,为社会变革奠定基础。

(2)“新”在成为自主的、进步的、开放的、富于进取和科学精神的新青年。

集中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

(3)梁启超提出要建立新国家必须先培植新国民,突出了国民素质与国家兴衰、社会进步之间的重要关联。

陈独秀继承发展了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将目标具体锁定在“新青年”上,更符合实际。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象(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新青年》第5卷第1号)

材料二:

我们对于旧有的学术思想,积极的只有一个主张——就是“整理国故”。

整理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

……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先须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

(《新青年》第7卷第1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陈独秀的思想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胡适不同于陈独秀的观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胡适不同于陈独秀的观点进行简要的评价。

答案:

(1)思想观点:

陈独秀认为新旧思想文化完全不相容;提倡学习新文化就要彻底批判和抛弃旧文化。

评价:

对旧有的君主专制思想进行全面彻底的批判,有利于思想解放,为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发展开辟道路;但是对待传统文化有偏激的一面。

(2)观点:

胡适主张对旧有的学术思想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进行“整理”。

评价:

胡适主张用科学的方法解读与整理国故,反对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或肯定,这对于纠正新文化运动中的偏激倾向、保留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积极意义。

解析:

(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新旧两种法子,好象(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归纳即可:

第二小问既要指出彻底批判旧文化的进步意义,又要指出彻底批判旧文化的局限性。

(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先须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对比二者的思想观点可知,胡适反对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或肯定,对保留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积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