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笔记整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99218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当代文学笔记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当代文学笔记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当代文学笔记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当代文学笔记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当代文学笔记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文学笔记整理.docx

《中国当代文学笔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当代文学笔记整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当代文学笔记整理.docx

中国当代文学笔记整理

(1)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确立了新中国的文艺方向,即“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为工农兵服务。

(2)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过渡时期的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

(3)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苏联解冻文学。

(4)1957年,反右运动。

(5)1958年,大跃进。

(5)1960年,第三次文代会政治色彩更浓。

(6)1962年,以阶级斗争为纲。

(7)1966年,《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出台,开“文革”先声。

(8)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邓小平致“二为”方针:

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

小说编

大纲:

一、建国初三十年(现实主义一元化形态)

1、建国初期小说创作——颂歌阶段(1949-1956)

(1)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确立了新中国的文艺方向,即“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为工农兵服务。

(2)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过渡时期的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

2、曲折发展时期的小说创作——探索阶段(1956-1966)

(3)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苏联解冻文学。

(4)1957年,反右运动。

(5)1958年,大跃进。

(5)1960年,第三次文代会政治色彩更浓。

(6)1962年,以阶级斗争为纲。

3、文革小说(1966-1976)

(7)1966年,《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出台,开“文革”先声。

建国三十年小说创作的两个时期主题相同,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主题,分别为农村题材(重点是合作化小说)、革命历史小说、工商业题材、干预生活题材

 

二、新时期小说创作

(8)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邓小平致“二为”方针:

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

1、复兴时期小说76-80:

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

2、八十年代上80-85:

反思小说继续发展,产生改革小说

3、八十年代下85-90:

出现寻根小说、现代主义小说,另外还有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

三、后新时期小说创作

90年代以后新时期小说创作商业大潮兴起,雅俗文化共存,出现世纪末的“断裂事件”。

有新写实、新历史、女性小说、新生代小说。

 

一、建国初三十年(现实主义一元化形态)

(一)建国初期的小说创作(1949——1956)

•1、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作。

•第一类:

反映农村婚恋问题的小说

•赵树理《登记》“山药蛋派”※(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07填空)

•马烽《结婚》

•谷峪《强扭的瓜不甜》

•康濯:

《春种秋收》

•第二类:

反映如何对待农业集体化问题的小说(合作化小说)

赵树理:

《三里湾》范登高,王玉生,王满喜(“合作化小说”※的代表;大众化“问题小说”的范例)

李准:

《不能走那条路》

•2、革命历史小说(革命战争题材)

一、歌颂革命战争,并通过描写战争来普及现代革命历史和中共党史。

(1)抗日战争:

•《风云初记》(孙犁)“荷花淀派”※

•《铁道游击队》(刘知侠)

(2)解放战争:

•《保卫延安》杜鹏程

《黎明的河边》峻青和茹志娟《百合花》是五六十年代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优秀短篇06填空

•《铜墙铁壁》柳青

•《活人塘》陈登科

(3)抗美援朝:

《三千里江山》(杨朔);

《上甘岭》(陆柱国);

《洼地上的“战役”》(路翎)

二、不同的探索尝试:

《洼地上的“战役”》(路翎):

尝试表现个人幸福与战争、个人情感与部队纪律之间的矛盾。

《我们夫妇之间》(肖也牧):

捕捉新的社会矛盾

《铁道游击队》(刘知侠):

尝试利用民间文化形态(情节传奇化,人物草莽化,战争场景灵活化,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3、“双百方针”鼓舞下的干预生活创作潮流。

•㈠干预生活、直面现实,大胆暴露社会生活阴暗面的创作。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王蒙(刘世吾)

《改选》李国文

《沉默》何又化(秦兆阳)

•㈡突破禁区的婚姻爱情小说。

•《红豆》,宗璞(江玫、齐虹、萧素)

•《在悬崖上》邓友梅;

•《美丽》丰村;

•《小巷深处》陆文夫

•这批创作把文学对婚爱问题的思考引入了揭示人的情感冲突和内在矛盾的领域,在“人学”意义上显示了双百方针之后现实主义创作的深化。

•“干预生活”创作潮流。

曲折发展时期的小说创作(1957——1966)

1、革命历史小说

吴强《红日》、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梁斌《红旗谱》(朱老忠、严志和)

杨沫《青春之歌》(最先引导林道静走上革命道路的05填空、卢嘉川、江华、林红)

曲波《林海雪原》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欧阳山《三家巷》(周炳)

革命历史小说※

2、农村题材的小说

短篇:

赵树理《锻炼锻炼》(杨小四,王聚海)

李准《李双双小传》《不能走那条路》《黄河东流去》

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

长篇:

柳青《创业史》(梁生宝、梁三老汉最典型的中间人物是-07填空)

周立波《山乡巨变》

浩然《艳阳天》《金光大道》《喜鹊登枝》

陈登科《风雷》

3、工商业题材的小说

工业题材:

《百炼成钢》(艾芜);

《在和平的日子里》杜鹏程(梁建则、阎兴、刘子青)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上海的早晨》(周而复)

4、历史小说

《陶渊明写〈挽歌〉》陈翔鹤

《杜子美还家》黄秋耘

《李自成》姚雪垠

 

新时期的小说创作。

复兴时期的小说(76——80)

一、伤痕文学

㈠《班主任》刘心武(张俊石、宋宝琦、谢惠敏08填空)。

思考文革在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精神上造成的伤害。

㈡《伤痕》卢新华(王晓华、母亲),伤痕文学的命名03填空

㈢《铺花的歧路》(冯骥才)白惠

㈣《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

“大墙文学”葛翎《第十个弹孔》、《泥泞》

㈤、《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许茂08填空)

㈥、《将军吟》(莫应丰)

知青伤痕小说,《蹉跎岁月》(叶辛)《生活的路》(竹林)

▲伤痕文学※99

▲对伤痕文学的理解评价、伤痕文学的地位不足

二、反思小说

早期代表作品

•㈠反思五十年代末的大跃进运动,追问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重新确立人民是上帝的观念。

•《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㈡描写小人物的命运悲喜剧。

《李顺大造屋》(高晓声)

•㈢质疑五十年代末期的反右运动。

《布礼》(王蒙)

•㈣张贤亮的反思小说:

《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黄香久)《唯物论者的启示录》章永璘、马缨花

•㈤知青反思小说: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史铁生)《本次列车终点》(王安忆)《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梁晓声)

概念:

反思文学

•八十年代的小说写作(上)(80——85)

•一、反思小说的进一步发展

•1、超越现实政治主题,文化指向逐步明晰。

•《芙蓉镇》(古华)胡玉音黎满庚黎桂桂秦书田。

“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

•2、突破军事题材的“雷区”。

•《高山下的花环》(李存葆)赵蒙生、靳开来、梁三喜

•3、知青反思小说的发展。

《隐形伴侣》(张抗抗);《雪城》(梁晓声);《血色黄昏》(老鬼)

•4、对婚恋伦理问题的思考。

《爱是不能忘记的》(张洁)钟雨、老干部《方舟》;《祖母绿》;《毒蘑菇》;《无字》。

女性主义写作:

《错!

错!

错!

》、《懒得离婚》(谌容)

•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天堂公社:

菱花、存妮、荒妹

•5、追问知识分子政策。

《人到中年》(谌容)陆文婷

•二、改革小说的崛起

创作情况:

•第一个阶段:

歌颂与呼唤改革。

《乔厂长上任记》(蒋子龙)乔光朴

•“开拓者家族”人物系列。

高晓声:

“陈奂生系列”《”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出国》——《陈奂生上城出国记》

•第二个阶段:

对改革进行全方位的反映和审视。

•一些作品从歌颂改革的巨大效益转向表现改革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老人仓》(矫健)《秋天的愤怒》(张炜)

•一些作品着重表现人们的道德观念、思想情感在经济改革的冲击下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路遥:

《人生》高加林。

《平凡的世界》(路遥)

•第三个阶段:

与文化批判意识相结合。

《古船》(张炜);《浮躁》(贾平凹);《河魂》(矫健)

•八十年代的小说写作(下)(85——90)

•一、寻根小说

代表作:

《文学的根》,韩少功。

《我的根》,郑万隆。

《理一理我们的根》,李杭育

几种形态

•㈠透视文化特征及其构成。

•对民族文化的理性批判。

《爸爸爸》,韩少功,丙崽《红高粱》,莫言,

•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辩证认同。

《棋王》(阿城)王一生《商州初录》贾平凹《小鲍庄》王安忆

•㈡在乡土与市井中寄寓理想。

•《受戒》、《大淖记事》(汪曾祺);《蒲柳人家》(刘绍棠);

•㈢对民族生存问题的思索与追问。

李杭育:

“葛川江系列”(《最后一个渔佬儿》);郑万隆:

“异乡异闻”系列(《老棒子酒馆》)

•概念

寻根文学(小说)

•二、现代主义小说创作

•㈠以荒诞手法表现现实。

《我是谁》宗璞《减去十岁》谌容《春之声》,《活动变人形》王蒙

•㈡追寻真实的自我和表现生存的荒诞感。

《你别无选择》(刘索拉)《无主题变奏》(徐星)

•㈢对潜意识、性心理等深层人性内容的表达和对人的非理性本质的揭示。

•残雪:

《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突围表演》。

莫言:

《红高粱》。

•㈣倡导叙事革命的作品(形式主义小说)

代表作家及作品:

马原、格非、余华、孙甘露、洪峰、北村、扎西达娃等

•马原:

《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虚构》

•叙事圈套:

假定性原则和新虚构理论;叙述视角的局部化和叙述人的诡秘化。

•余华:

《难逃劫数》、《世事如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

•三、新写实小说

2作家及作品:

池莉:

《烦恼人生》刘恒: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刘震云:

《一地鸡毛》方方:

《风景》。

李晓:

《继续操练》、《关于行规的闲话》

•四、新历史小说

•新历史小说在处理历史题材时,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历史的图解,尽可能地呈现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显示了一种用文学重构历史的努力。

•苏童:

枫杨树村系列;叶兆言:

夜泊秦淮系列。

寓言化心灵化的历史,文化化生命化的历史

后新时期(九十年代以来)的小说

1商业化思潮的胜利进军和人文主义思潮的悲壮抵抗。

1993——1994年的人文主义精神大讨论:

2、雅俗文学的对立共存与互补。

3、市民话语和知识分子话语的互渗与互拒。

•新市民小说,新状态小说;新体验小说;新女性小说

•世纪末的“断裂”事件

诗歌编

建国初三十年诗歌

一、热情昂扬的颂歌浪潮

主要诗人

•1崛起于朝鲜战场上的青年军旅诗群,未央、张永枚

•2崛起于祖国内地的青年军旅诗群以公刘、白桦、顾工等为主力的西南军旅诗群,还有梁上泉、雁翼

•3新闻传媒诗群,如闻捷、邵燕祥、李瑛

•4来自解放区的当红诗人,如李季、阮章竞、张志民

艺术特征:

乐观情调对比模式,叙事写实手法,人性温情与政治理性的对立与互补(深层结构)

•二、现实主义探索诗潮的昙花一现

创作特点

(1)现实主义精神的高扬和社会批判职能的强化

邵燕祥:

《橡皮墙》;流沙河:

《风向针》;艾青:

《养花人的梦》、《蝉的歌》;郭小川:

《致大海》

(2)题材扩大,艺术风格趋于多样化。

爱情诗:

公刘:

《迟开的蔷薇》咏物抒情之作:

流沙河:

《草木篇》

(3)国际题材的诗作艾青:

《南美洲的旅行》、《大西洋》

(4)诗的风格也趋向深沉,真实表达诗人内心苦闷哀伤的诗歌出现

•三、大跃进民歌和长篇叙事诗

•1大跃进民歌。

•特征

(1)全面发展了颂歌主题,并将之推向一个高度

(2)艺术上遵循所谓“革命的浪漫主义”,理想、豪情是基本内涵,想象、夸张是基本手法

•影响

(1)重振颂歌潮流

(2)推动诗歌进一步大众化,将民歌确立为新诗的基础和主流(3)为浪漫主义争得位置

•2、长篇叙事诗

(1)反映革命斗争历史。

闻捷:

《复仇的火焰》;臧克家:

《李大钊》;郭小川:

《将军三部曲》

(2)以民间传说和神话为题材。

李冰:

《巫山神女》

•四、粗犷豪壮的时代战歌——政治抒情诗

•基本特点

(1)诗歌进一步政治化

(2)抒情性、议论性增强

(3)抒情主人公由“小我”转向标准化的“大我”

代表诗人:

郭小川、贺敬之

建国初三十年诗歌创作的总体特征

(1)个体抒情主人公的退隐

(2)隐喻的退隐(3)形式的整饬

新时期诗歌写作

•一、现实主义诗歌潮流(1978~1980)

•两批诗人:

•归来者:

艾青、公刘、郑敏、曾卓等;

•新人:

雷抒雁、叶文福等。

全国诗歌座谈会召开(1979年),倡导“说真话、抒真情”

认识:

现实主义的新声,吸收了一些现代主义诗歌的因素

•二、朦胧诗潮(新诗潮)(1980~1986)

•1、命名:

章明:

《令人气闷的“朦胧”》,《诗刊》

•2、发展:

发端于文革后期,一些知青群落中形成了一些地下诗歌中心,如白洋淀诗歌群落。

一位诗人和一份刊物:

•食指,被称为文革诗歌第一人,在1968年就已经写下《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1978年12月,北岛、芒克在北京创办了一份民间刊物《今天》。

思想审美特征:

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的思想内核;象征和暗示基本的艺术特征,现代主义性质。

界定

•是八十年代前期兴起的一股基本符合现代主义诗歌美学特征的创作潮流,大都以回首十年动乱留下的心灵伤痕、反思极左路线下社会和个人的历史悲剧为主题,艺术上主要采取心灵独白和倾诉的方式,注重形象、意象的刻画与表现,形式和语言具有明显的陌生化效果,对独占诗坛三十年的现实主义诗歌进行了超越和补正。

代表诗人有北岛、顾城、舒婷、江河、杨炼等。

•5、代表诗人。

北岛,成为朦胧诗派的奠基人之一

艺术特征

1)坚硬的力度和冷峻的风格2)具有较强的现代主义特征多运用隐喻暗示象征,以及跳跃切换等手法;将形象、事件陌生化、抽象化,使之富有歧义和弹性的深度;大量使用冷色调的意象。

舒婷:

《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文集》

•诗歌内容:

㈠来自自我内心世界的抒情

(二)温情的人性之歌㈢深情的恋歌

顾城《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舒婷顾城抒情诗选》;《英儿》(小说)(与雷米合作)

•一位短命的诗才,一个自我放逐的歌者

•创作观念:

表现自我,追求纯美,虚构童话

•诗歌内容:

对少年时代生活的追怀和对生命的咏唱;以特有的方式反思时代、历史;

具有探索倾向,引起争议和指责的诗作。

•6、后期朦胧诗:

一部分诗人停止了写作,一部分诗人把主题引向了更加深入的历史空间和文化思考,具有了文化寻根的倾向。

代表诗人:

江河、杨炼等。

•江河:

前期:

《没有写完的诗》、《纪念碑》、《祖国啊,祖国》后期:

《太阳和它的反光》

题材变化;激情消失;悲剧意识淡漠。

•7、局限

(1)启蒙主义的思想性质和现代主义的艺术选择之间的分裂和悖论;

(2)朦胧诗崛起时严峻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使之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简单进化论的困境。

三、新生代诗潮(1986~1989)

总体美学特征:

对文化的逃离,或称“反文化”、“非文化”.;美学精神的反崇高.;对神圣的破除和对审丑的刻意追求;语言上的反意象化倾向

•意义:

缓解了诗歌文化运动的困境,为诗歌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的空间;推进了新时期文学变革的进程。

•局限:

所提出的观点过于极端,在某种程度上会陷入偏执的困境;理论的夸大与实践的渺小。

•王蒙创作生平

•五十年代早期:

创作的第一个时期,多是为新生活唱出的欢快的赞歌,如《青春万岁》等。

•五十年代后期:

第二个时期,大胆干预生活,如《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创作:

(1)塑造了一批历尽苦难痴心不改的布尔什维克形象

(2)以一个革命者的身份对自己的坎坷命运进行历史的反思成为相对集中的主题。

(3)艺术上富于探索精神。

《布礼》钟亦成。

《蝴蝶》《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风筝飘带》《布礼》集束手榴弹

戏剧部分

当代的三大剧体:

戏曲、话剧、歌剧。

一、第一个发展期(1949~1957)

1、戏曲:

推陈出新,第一次戏曲大变革

2、话剧:

独幕剧1952~1957,政治性强。

“第四种剧本”1956年

二、第二个发展期(1958~1976)

1、戏曲:

京剧现代戏的革命,第二次戏曲大革命

2、话剧:

历史剧热潮1958~1962.教育剧的繁盛

3、歌剧:

辉煌一时,新歌剧讨论会,1957~1966辉煌十年

三、第三个发展期(1977之后)

“戏曲化”和“现代化”改革

1977~1979年:

戏剧从废墟上再生,现实主义传统恢复

1980~1985年:

探索戏剧,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戏剧

1986之后:

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

 

散文和报告文学

一、第一个阶段(1949~1956)

1、通讯报告:

率先掀起创造的高潮,写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喜人成绩。

二第二个阶段(1957~1966)

当代文学史上散文创作趋于活跃的时期

1、抒情散文,异常活跃。

1956秋~1957第一个高潮,1961~1962上半年第二个高潮。

2、报告文学,活跃独立。

1956年双百方针和苏联批评特写影响下,出现“干预生活”的特写作品。

1958年,虚假浮夸。

1963年,报告文学专门会议后蓬勃发展。

3、杂文:

1956蓬勃开展,1957反右运动后夭折。

60年代初活跃,62年后艰难。

三、第三个阶段(80年代)

1、散文:

伤痕文学——哀悼散文

反思散文

2、报告文学:

最轰动的时期,走向开放的特点

1980~1984作品重新人物的再现,写知识分子的命运。

1985年后有对人物命运的关注到对社会问题的关心,“问题报告文学热”兴起

四、第四个阶段(90年代)

“散文热”兴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