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考研张康之《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9910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管理考研张康之《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公共管理考研张康之《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公共管理考研张康之《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公共管理考研张康之《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公共管理考研张康之《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管理考研张康之《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docx

《公共管理考研张康之《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管理考研张康之《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管理考研张康之《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docx

公共管理考研张康之《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

公共管理考研2021张康之《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

一、一、名词解释

1政策主体[人大2019年研]

答:

政策主体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参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或者政策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其构成因素主要包括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政治党派、利益集团、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个人等。

政策主体有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参与者之分。

官方决策者是指政治体制内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行动者,一般包括国家机构、执政党、政治家和官员。

非官方参与者相对于官方决策者而言,他们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较为间接,但同样是政策制定中不可忽视的主体因素。

非官方参与者不仅包括政治党派和利益群体的成员,而且包括代表个人的普通公民。

2治理工具[人大2019年研]

答:

治理工具又称政策工具或政府工具,是指政府将其实质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途和机制。

治理工具是政府治理的核心,没有政策工具,便无法实现政府的目标。

当代各国的政府治理工具主要包括:

①政府部门直接提供;②委托政府其他部门;③契约外包;④经营特许权;⑤补助;⑥抵用券;⑦市场供给;⑧志愿服务;⑨自我协助;⑩政府贩售特定服务。

运用何种治理工具,政府干预市场到何种程度,完全视问题情势、政府主观偏好、资源拥有程度、目标的正确性与选择性、对市场依赖程度、相对成本等综合因素而定。

3绩效预算[人大2019年研]

答:

绩效预算是基于政府的职能、业务与计划进行预算编制的制度,以便于政府在会计年度内,完成各项工作计划与列举的具体建议。

它包括决定适当的计划种类、将计划分割成数个子计划、针对每个子计划的细节活动进行评估并确定所需经费以及汇总所有经费资料编制预算等步骤。

绩效预算的特征包括:

注重最后产出而非投入;强调各种产出或计划所需投入间的关系;使计划更加全面,并关注于活动所具有的全部贡献及其发生的全部成本。

绩效预算的优点在于:

有助于衡量单位计划成本;有助于考核计划的成本变动情况;有助于考核行政管理效率;有助于政府机关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绩效预算的缺点在于:

忽视政府活动的政治性,尤其是政治回应性;未能建立成本会计制度与成本意识;对于无形成本和抽象成本难以确立工作衡量的标准;对组织的未来目标政策设计无法连贯;对国家资源的整体规划比较忽略。

4政策执行[人大2019年研]

答:

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方案被采纳以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经解释、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任何政策方案要变成现实都有赖于有效的政策执行,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其特征包括:

①对象的适用性;②执行的灵活性;③执行的有序性;④过程的动态性;⑤执行的协调性;⑥执行的时限性。

政策执行能够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将政策转换成可操作的具体活动,检验政策成效,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5政策评估[人大2019年研]

答:

政策评估是指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和事实标准,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对政策实施中的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利用这些政策相关信息,对政策结果和政策未来走向做出基本的判断。

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变化、政策终结的基础依据。

其内容主要包括:

①对目标群体产生的影响;②对目标群体以外的群体产生的影响;③对近期以及未来产生的影响;④直接成本;⑤间接成本;⑥机会成本;⑦物质性影响与符号性影响。

6新公共管理(NPM)[中山大学2018年研]

答:

新公共管理是指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政府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以新古典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以在公共管理中引进市场机制为核心的学术思潮。

新公共管理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引入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倡导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是人们不断改进政府、实现理想政府治理的一个努力方向。

它通过推进改革管理的整体的多元化和公共管理手段的企业化,促使政府不再担当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唯一提供者,而是担当公共事务的促进者和管理者,它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它倡导新型的公共部门,它们既与以往旧的公共组织决裂,又保留了明确的认同感和目标使命合法性。

7有限理性[中山大学2018年研]

答:

有限理性是由著名行政学家西蒙对基于“经济人”假设的“完全理性”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西蒙认为,在真正的决策过程中,基本上是不存在像经济学模型所提出的那些完全理性的假设前提的。

决策者往往很难对每一项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完全正确的预测,往往在不十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就要做出最后的决策,这就不可避免做出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主观判断,而且决策者也很难考虑到所有可能的决策方案。

此外,对于一项决策是否正确,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决策者本人的价值观、对决策目标的认识程度、有关的知识广度与深度以及决策资料的了解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这种意义上讲,所有的决策都应当是在有限的理性状态下进行的,在决策过程中收集到全部信息是不可能的,要满足这一条件意味着永远不能决策。

8市场失灵[中山大学2018年研]

答:

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存在许多的局限性或缺陷性,因而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不能实现预期社会经济目标的现象。

包括市场机制无法将社会资源予以有效配置和市场经济无法解决效率以外的非经济目标两种情况。

典型的市场失灵的表现有:

①垄断与低效率;②信息不对称与逆选择;③外部效应;④公共物品与免费搭便车;⑤市场波动与经济的不稳定性;⑥市场经济下的收入不平等。

9委托代理理论[中山大学2017年研]

答:

委托代理理论是针对私营部门的问题而产生的,旨在解释私营企业中管理者(代理人)和股东(委托人)的目标为何经常出现差异,以及该如何构建企业的问责机制。

在私营部门中,股东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管理者,即他们的代理人,追求的则是个人的长远发展和较高的薪金,动机的不一致导致代理人不一定按委托人的利益行事。

由于责任关系清楚明晰,委托代理理论对于责任制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法,如在合同中对义务作出明确的规定。

委托代理理论试图发现促使代理人根据委托人的利益行事的激励计划。

为了保证代理人的行为符合委托人的意愿,代理人应遵照契约的详细规定履行他们的权利和义务。

10整体政府[中山大学2017年研]

答:

整体政府是指一种通过横向和纵向协调的思想与行动以使政府实现预期利益改革的模式。

“整体政府”改革在批判与继承传统官僚制组织与新公共管理“企业家政府”组织的基础上,结合当代政府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不断地进行组织创新,形成了一种“整体政府”的组织模式及方法,开辟了后公共管理背景下政府改革的新视野。

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机构职能的“整体化”整合,形成“大部制模式”;②部门间的整体化协调,实现跨部门协调;③组织行为的“整体利益”导向,政府回归公共性;④融合多元文化差异,培育“整体性”行政文化。

二、张康之《公共管理学》复习笔记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

公共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 ★★★

1公共管理的概念

(1)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的概念具有三重含义:

一是,公共部门中的管理;二是,服务于公共事务的管理;三是,具有公共性质的组织及其成员对社会的管理。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及运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而对与公共利益实现相关的广泛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其目标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对公共管理的概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

①公共管理主体是一切从事和参与社会治理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的总和,或者说,一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围绕着社会事务开展活动的组织及其成员都属于公共管理主体的范畴。

②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目标体系,表现为提高社会治理活动的效率、促进社会发展和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③公共管理的途径是多样的,主要由政治途径、法律政策和管理途径构成。

④公共管理系统是一个由多元社会治理力量构成的以合作关系为纽带的和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统一体。

(2)公共管理的特征

①公共管理不以营利为目的。

②公共管理由公共管理组织内部的行政管理和外向的社会管理两个部分构成。

③公共管理担负着健全社会的责任,这是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以及日常生活管理的最根本的区别,也是它与以往任何一种社会治理方式的不同之处。

2公共管理产生的历史背景

后工业化和全球化浪潮是公共管理得以产生的总的历史背景。

(1)后工业化

后工业社会是指工业社会以后的社会发展时期,这一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首先提出的。

后工业社会的特征:

①经济上从制造业为主转向服务业为主。

②由于经济的变化,白领工人数量大增,从而导致社会的领导阶层由企业家变为科学研究人员。

③理论知识居社会的核心地位,成为社会革新和决策的根据。

④未来技术方向应是有计划有节制的,技术评价占有重要地位。

⑤制定各项政策都要通过智能技术,“理论知识的积累与分配”已成为革新与变革的直接力量。

(2)全球化

全球化意味着工业社会的领域分化进程的中断,那些分化成不同领域的部分又开始重新融合起来,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等所有原先边界清晰的地方都开始变得模糊起来,甚至国家间的边界也模糊了起来,那些原先被视作国家主权而不容他国觊觎的事务,也开始越来越多地通过谋求国际合作的途径来加以处理。

(3)工业社会的治理体系陷入困境

全球化、后工业化为人类带来的是社会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迅速增长,工业社会的治理体系在一切方面陷入了困境:

①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社会现实使得政府垄断社会治理的状态难以为继。

②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社会现实提出了社会治理格局重构的要求。

③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公共产品供给途径的多样化使得公共产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3公共管理对公共行政的替代

(1)公共行政的发展历程

①近代社会的早期,西方各国大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民族国家,从而出现了现代意义的政府,近代早期的政府往往被界定为“消极政府”或“有限政府”。

②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开始逐渐被资本垄断取代,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对社会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使得政府职能迅速扩张,政府规模迅速膨胀。

③19世纪末,基本上形成了“行政国家”的局面。

国家的行政部门迅速膨胀,行政权力迅速集中,行政管理活动的范围迅速扩大,政府对社会的直接管理活动迅速增加,对社会事务的介入越来越深。

特别是在1929年的大萧条之后,凯恩斯主义开始出现并为政府的经济干预以及社会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础。

④20世纪中期,出现了可以被称作“行政国家”的局面,政府介入国家与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⑤20世纪60年代,由政府所承载的公共行政达到了顶峰。

(2)公共行政产生的标志性事件

公共行政产生的标志性事件是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彭德尔顿法案》。

该法案彻底终结了“政党分肥制”,使得文官体系在美国确立,文官的“永业制”保证了行政体系不再归附于某个政党或利益集团。

几乎在同一个时期,英国用公务员制度终止和取代了“官职恩赐制”。

可见,公共行政的产生和系统化建构是以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为起点的。

(3)新公共管理运动

新公共管理运动发生在凯恩斯主义的终结和新自由主义的兴起过程中,它着重解决的是让政府回归到“有限政府”的边界内去,提出了“以私补公”的措施,即通过建立一个介于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第三部门”去提供公共产品。

这些措施被概括为“运用企业家精神改造政府”。

新公共管理运动是一场具有过渡性的改革运动,在性质上属于公共行政的范畴,同时又背离了公共行政传统的路线。

具体表现为:

①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公共行政的基本框架构成了实质性的挑战,不是让公共行政通过恢复政治价值去结束“价值中立”,而是要用“企业家精神”来对传统公共行政做出否定。

②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以私补公”“民营化”策略中,包含着促进非政府组织等社会治理主体生成的动力。

③新公共管理运动关于在政府中引进竞争机制的做法否定了官僚制组织的分工——协作关系。

在此意义上,“新公共管理运动”发挥了终结公共行政的作用。

换言之,在公共管理兴起的过程中,“新公共管理运动”发挥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4)公共管理的出现并不意味公共行政问题完全消失

①公共管理是多元治理主体以合作的方式开展社会治理的,使得原先的行政管理与社会管理的分化和分离进程发生逆转,开始走向融合和统一。

②公共管理范畴中的公共行政从属于合作治理的需要,以合作行政的形式出现。

③公共管理中的公共行政在形式上是合作行政而在实质上则是服务行政。

考点二:

公共管理的兴起 ★★

1应对变革时代中的治理难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变革在量上的变化达到了质变的临界点,世界各国政府相继开展了“全球性行政改革运动”。

这场改革运动爆发的原因:

(1)各国政府均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财政压力”。

(2)“政府失灵”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3)全球化与信息革命成为政府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4)后工业化的压力变成政府改革的动力。

2治理变革孕育了公共管理

在20世纪后期,为了应对社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陡增带来的治理压力,更好地实现政府的效率,世界各国先后开启行政改革的试验,其中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具有一个共同的特性——私有化或市场化。

(1)英国的私有化改革

1979年保守党上台执政,英国实施以私有化为特征的政府改革。

具体做法有:

①把国有企业转为私有,对保留下来的国有企业也实行改革,让其按照市场规则经营,将营利作为其经营管理的首要目标,并鼓励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展开竞争。

②政府的许多机构被精简或转为政府之外的服务机构,这些机构也称作“第三部门”。

由于第三部门的示范效应,非政府组织及其他社会治理力量迅速成长起来,为公共管理这一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出现提供了组织基础。

(2)市场化改革

就治理手段而言,西方各国在20世纪后期的政府改革中广泛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技术,即把以“合同制”为典型特征的市场规则广泛引入政府部门管理中,通过合同、承包等多种形式,在公营部门内部重组市场,把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公民自由选择的思想应用到政府管理中来,以提高其绩效。

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赞成市场导向的改革:

①政府应实行一种把政策制定(掌舵)与服务社会(划桨)分开的体制。

②政府不应控制公共服务,而应授权社区实施公共服务。

③政府应是竞争型的政府,政府必须具有创造性和使命感。

④政府活动的目的是满足民众的需要,而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

⑤政府的组织形式应从集权走向分权。

⑥政府要以市场为导向,引进市场机制,改善政府及其公共服务。

(3)分权化改革

20世纪后期的政府改革运动,客观上造成了推进社会治理变革的效果,其中,分权化改革使得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分散化,削减了中央政府职能,把中央政府的职能转移到了地方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中去。

从实践来看,分权化改革带来了诸多转变:

①不仅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增强了官员直接接触民众或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也提升了政府工作人员完成绩效目标的使命感。

②分权化的政府放弃了传统的官僚制集权模式,采取了扁平化的政府组织结构,在实现“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方面也有着较好的表现。

③在西方政府的机构改革中,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政府部门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层级关系,许多政府经济部门被改造为“第三部门”。

这种改革实现了决策权从地方向中央集中和管理权从中央向地方下放的有机结合。

总之,这场政府改革运动对公共行政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为各种各样的社会因素参与到社会治理过程中来打开了通道,从而为公共管理这一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出场扫除了障碍。

3公共管理的成长

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模式正在成长,它在取代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一定的服务性质,有望逐渐成长成为一种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

具体表现为:

(1)服务行政成为公共行政发展的新阶段

服务行政意味着公共行政范围的扩大。

公共行政不再仅指政府中的和政府所实施的行政管理活动,而是指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具有公共性的组织的行政管理活动。

服务行政与管理行政的根本区别在于:

①服务行政是服务导向的而非控制导向的。

②服务行政是公正导向的而非效率导向的。

③服务行政是客体本位的而非主体本位的。

④服务行政是开放式的行政而非封闭式的行政。

(2)参与治理成为从政府管理向公共管理转变过程中的过渡形态

参与治理是指让公众参与到公共事务和管理等公共产品的供给中来,也就是参与政府的决策和执行过程。

这有利于改变政府在治理上的垄断地位。

但因为参与治理并没有改变政府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中心地位,不合乎多元治理主体平等地开展合作治理的要求,所以他还不能看作是民主行政的目标,它可以被看作是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这一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转变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态。

(3)合作治理是公共管理的理想形式,也是民主行政的真正实现

合作治理从根本上排除了政府中心主义的取向,必将实现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自治力量之间的去中心化,彻底打破原先政府与社会的“中心一边缘”结构,代之以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自治力量在治理过程中的平等和在平等基础上的互动。

合作治理,实际上就是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自治力量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以服务为宗旨和以信任为纽带而进行的互动过程,在具体的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它们之间会展开竞争;而在公共利益实现的问题上,它们之间则是合作关系。

考点三:

公共管理学是关于社会治理的前沿性科学 ★★

1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定位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全新的、综合性的学科,是一门关于社会治理的科学,是社会科学中的前沿性科学。

(1)在科学发展的意义上,公共管理学将会继承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学科已经取得的成就,将它们整合进这一全新的学科中,并抛弃了这些学科的原有形式。

(2)在研究对象或研究内容方面,公共管理学不再像公共行政学那样限定于对政府的专门研究,而是要把一切参与社会治理行动中的因素都纳入自己的视野。

(3)在研究目标上,公共管理学是服务于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建构的需要的,不仅要实现全面的理论创新,而且要积极探讨创新社会治理实践方案的途径。

(4)研究准则方面,公共管理学更具有直接关注现实的特征,最基本的研究准则是:

“实事求是”和“一切从实际出发”。

(5)方法论原则方面,公共管理学的方法论原则是前瞻性创新。

(6)从学科渊源上看,公共管理学直接来自公共行政学,会直接地继承和发展公共行政学已有的成就。

2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1)研究和诠释公共管理。

(2)对公共管理系统进行科学规划。

(3)研究和解决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新的社会治理问题。

(4)关注科学技术新成果在公共管理中的运用。

(5)对人类社会治理历史的重新梳理和解读。

3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公共管理学将基于多个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分析视角去解决公共管理巾的实际问题,并且从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能够直接作用于实践的综合性的治理手段。

其具体特征如下:

(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2)公共管理学是以应用为取向的科学,是一门理论见诸实践的科学。

(3)公共管理学体现了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4)公共管理学体现了公共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5)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需要科学的和有效的方法。

4公共管理学的建构原则

公共管理学的建构将秉持开放性的原则,以宽广的研究视角去观察社会治理现实的总体性,进而摒弃以筑造学科堡垒为旨归的体系化建构方式。

具体表现为:

(1)既重视常态化管理,又特别注重危机治理的方面。

(2)既重视实体社会领域的治理议题,又重视对虚拟空间的引导和管理。

(3)既重视政府转型和履职方式,又将在合作的意义上探讨非政府组织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治理力量的成长和更好地发挥治理功能。

(4)既重视对既有社会治理规范的遵循,又重视呼唤伦理精神的复归和德治的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