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常考的简答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96036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常考的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育心理学常考的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育心理学常考的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育心理学常考的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育心理学常考的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常考的简答题.docx

《教育心理学常考的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常考的简答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常考的简答题.docx

教育心理学常考的简答题

小编为大家整理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常考的简答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2)精深的专业知识。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

(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舆容易遗忘。

(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

(3)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

(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4、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5、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6、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page]

8、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9、简述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1)自我实现。

(2)需要层次理论:

①生理需要

②安全需要

③归属和爱的需要

④自尊需要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10、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些具体措施

(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1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12、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13、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page]

14、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3)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要求,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15、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

培养创造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

(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16、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

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注意的品质特征有:

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可分为:

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17、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1)记忆的敏捷性。

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

(2)记忆的持久性。

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

(3)记忆的准确性。

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

(4)记忆的准备性。

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18、怎样帮助学生?

(1)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

如果面临重要的考试,而学习者又不是十分有把握,往往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担忧。

(2)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值,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习受到抑制,最常见的问题是过度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

①自信训练。

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②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聪敏等,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

③考试焦虑还可用想像系统脱敏法降低。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

(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备战教师考试,中公讲师整理了教育理论高频易错题目及解析:

1、儿童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发展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A.循序渐进B.有针对性C.因材施教D.抓关键期

正确答案:

B

中公讲师解析:

抓关键期对应不平衡性,由于发展速度不同,如身高、体重,其中存在关键期。

阶段性则为针对不同阶段同学特点,如小学需要具体例子帮大家理解。

2、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师与学生的矛盾。

B.教师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

C.教师与教学媒介的矛盾。

D.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

ABCD

中公讲师解析:

两种考察方式。

教学过程涉及:

(1)教师

(2)学生(3)教学内容(4)教学手段。

如多选题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两两组合即为矛盾。

如教师和学生,内容与手段,教师与内容、学生与内容等,如多选则全选。

如单选题,将C选项改为“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则应选C教育学具:

有不规范的特点

3、地方课程的制定主体是()

A.学校B.地方教育行政部门C.省级教育行政部门D.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正确答案:

C

中公讲师解析: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按照编写主体划分。

国家课程编写主体为国家的教育行政部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即教育部;地方课程编写主体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行政部门。

4、学生已知“平行四边形”这一概念的意义,教师再通过“菱形是四边一样长的平行四边形”这一命题界定菱形,使学生在掌握平行四边形概念基础上学习菱形这一概念,这种学习属于_____。

A.派生类属学习B.总括学习C.相关类属学习D.组合学习

正确答案:

C

中公讲师解析:

下位学习包括:

派生类属和相关类属。

派生类属类似皮亚杰同化的概念,原有概念和看法没有变化。

相关类属类似于顺应,将原有概念或看法进行了改变。

如题目中菱形是四边一样长的四边形。

5、针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策略主要有()

A.认知策略B.模式再认策略C.精加工策略D.动作步骤学习策略E.组织策略

正确答案:

ACE

中公讲师解析:

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认知策略按知识类型分为:

陈述性知识(复述、精加工、组织)和程序性知识(模式再认、动作步骤学习)。

元认知(计划、监控、调节)。

6、现代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一种()交往关系,是一种基于“对话”基础上的教学活动。

A.合作的B.动态的C.平等的D.民主的

正确答案:

BCD

中公讲师解析:

19自主合作探究指学生与学生,小组内的探究。

7、评价一堂课的好与差,优与劣有多种标准,但共同的标准只有一种,即一堂课至少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A.教学方法B.教学策略C.教学原则D.教学手段

正确答案:

C

中公讲师解析:

易错项,A,主要教学方法有多种: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参观法、实验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过程中方法不在多在于合适,课堂中可以用单一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贯穿整个课堂之中,如因材施教原则、知行统原则。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易混淆知识点试题搜集

1.以培养有文化素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

B.埃及

C.希腊

D.雅典

【答案】C

【中公教师解析】斯巴达和雅典是古希腊的两个城邦,斯巴达尚武,雅典崇文。

大家对于这两个知识点经常容易混淆,时间长了就分不清哪个是尚武哪个是崇文啦,其实这个地方记忆,可以适当的借助背景知识记忆。

斯巴达这个城邦,它本族的人口仅仅占十分之一,所以他为了抵御外族的侵略,就必须要重视军事教育。

但是雅典与之则不同,它身处于地中海里边,四处都是山,它不用担心外族的侵略,所以它比较安逸。

所以说雅典重视智育、德育、美育,所以它崇文。

只要了解了背景,再做题的时候就不容易混淆了。

2.“道尔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于()。

A.《学记》

B.《论语》

C.《师说》

D.《存学篇》

【答案】A

【中公教师解析】首先这句古语的意思你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鼓励学生而不是压抑学生的个性,要启发开拓学生的思路而不是代替学生下结论。

所以说你要先知道古语的意思才能会做题,其次你要对古语进行区分看看是出自于哪个着作,那么我们常常将《学记》和《论语》中的教育思想、教育原则混淆,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进行区分,哪句话出自《学记》哪句话出自《论语》。

像《学记》中有一些比较经典的话:

“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当其为师,则弗臣也”“长善救失”等。

《论语》

中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隅反,则不复也。

”“有教无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

年,清政府颁布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人子癸丑学制

【答案】B

【中公教师解析】我国现代学制的确立及发展,这里涉及了很多学制的名称、特点和地位。

我们要熟记各个学制的地位才能正确的做题。

首先壬寅学制是中国首次颁布但是没有实施的学制。

癸卯学制是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的学制或实行新学制的开端,所以题干中问到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要选择癸卯,不能选择壬寅学制。

其外还有人子癸丑学制,它的地位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壬戌学制是北洋政府颁布的,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所以这几个学制注意不要混淆。

4.十几岁的孩子就其身体发育来看,已经很接近成人的水平了,而其心理的成熟程度却要比成人低的多,这体现了儿童个体发展的什么特点()。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答案】B

【中公教师解析】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有规律的连续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阶段性指的是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的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不平衡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

同一个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二是:

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在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

这里说的意思就是人的身体和心理具有不平衡性,身体发展较心理发展的快。

还有就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指的是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表到质变的过程。

互补性指的就是各组成要素部分之间的关系,机体某一方面受到缺失,可以在另一方面得到补偿。

5.在影响人得个体发展的因素中,个体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人的主观能动性

【答案】A

【中公教师解析】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四个,分别是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

但是每个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都不同。

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环境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在以上三个因素都具备的条件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6.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把教育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认识的是()。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答案】B

【中公教师解析】对于教育的起源有不同的学说主张,其中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是有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体现神或上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神。

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

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于成年人的一种无意义的模仿。

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这四个起源说也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先后发展的,但是题干问第一个正式提出把教育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认识的要选生物起源说,不能选神话起源说,因为神话起源说不光是教育,他把任何的问题都归因于神所创造,也就是说神话起源说并没有把教育作为一个问题来研究,说到底就是没有跳出神授的框架。

7.()是义务教育最典型的特征,也是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最根本的区别。

A.强制性

B.免费性

C.福利性

D.普及性

【答案】A

【中公教师解析】首先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强制性说的是年满6周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免费性指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费和杂费。

普及性指的是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题干中说的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义务两个字,义务就是你必须要做的,所以强制性是义务教育最典型的特征。

8.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A.柏拉图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涂尔干

【答案】C

【中公教师解析】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有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教育的无目的论以及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

教育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要从社会的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教育的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要从个体的本能需要出发,强调的是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教育的无目的论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社会发展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认为教育目的的制定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两个方面出发。

柏拉图、赫尔巴特和涂而干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9.教师的言行,为人处世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A.示范者角色

B.授业解惑角色

C.传道者角色

D.研究者角色

【答案】A

【中公教师解析】示范者的角色的意思是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学生具有向师性,老师的言行对于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授业解惑的角色指的是老师为学生解答疑难的问题,传道者的角色体现的是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

研究的角色指的就是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