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活学巧练夯实基础1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89797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 活学巧练夯实基础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 活学巧练夯实基础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 活学巧练夯实基础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 活学巧练夯实基础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 活学巧练夯实基础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 活学巧练夯实基础11.docx

《高考生物 活学巧练夯实基础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 活学巧练夯实基础11.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 活学巧练夯实基础11.docx

高考生物活学巧练夯实基础11

2014高考生物活学巧练夯实基础11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一些农产品因农药、化肥残留较高而被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禁止进口,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的“绿色壁垒”已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最大障碍。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下列措施中能有效突破“绿色壁垒”的是()

A.调整粮食种植结构,使农田生态系统食物链延长

B.普及推广生物防治,大量引入害虫的天敌

C.研究和开发生态农业,生产高品质的绿色产品

D.积极引进国外优良农作物

2.右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曲线变化的事实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图中的食物链为:

丙→乙→甲

C.C点丙种群繁殖速度最快,E点种内斗争最激烈

D.若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强,图中曲线的振幅缩小,周期缩短

3.右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狐狸同时占据了两个营养级

B.松毛虫数量增加时,灰喜鹊的数量也会增多,从而使松毛虫种群的增长受到抑制

C.生物群落内部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使各种生物的数量能维持相对稳定

D.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最常用的估算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B.种群数量增加至K值时,其种群的出生率为零

C.人类活动可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有利于提高其环境容纳量

5.2011年5月,中国环保当局承认,尽管措施更为严厉,但随着经济回暖,中国的污染情况加剧。

部分地方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原来种群密度较高的青蛙、泥鳅、鳝鱼、田螺等动物,种群数量均在减少。

下列对该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这些显著变化是群落自然演替的结果B.有害昆虫将呈“J”型曲线增长

C.信息传递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中不发挥作用D.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所降低

6.生态系统是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和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作为一个生态单位,交叉作用形成的一个动态复合体。

下列对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图中只有两条食物链②细菌与狐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③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④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③④

7.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缔约国就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CO2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进行争辩磋商,缔约国均采取措施进行减排。

结合右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的箭头代表的生理过程主要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生物圈维持稳态的重要因素

B.增加图中A、D、E等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E每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kg的A

D.大气中C的含量增多造成温室效应,缓解的措施是控制B的活动和植树造林

8.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与事实不符的是()

A.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B.生态系统各个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

C.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D.生态农业利用了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

9.右图是以种植番茄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的食物链是A→B→C

B.B→C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

C.先进行物质循环,再进行能量流动

D.如果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1000J/(cm2·a),A、B、C三个种群中,未被利用的能量占其同化量比例最高的是C种群

10.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

A.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B.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

C.组成生物体的所有元素D.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

1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物种多样性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D.为增加物种多样性,从国外引进多种经济作物和观赏植物

12.右图为一个普通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图中方框表示各营养级,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考虑有机物质输入,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入射日光能

B.对于人工鱼塘生态系统,有机物质输入大于日光能输入

C.若植食动物的摄入量为a,则顶位肉食动物最多可获得a/25的能量

D.能量的输出包括群落呼吸产生的热能和贮存的现成有机物

13.2010年11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出台。

该决定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将树木、农作物秸秆、林业加工残余物和各类有机垃圾等生物质所蕴藏的能量,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的可再生能源。

燃料乙醇、沼气、固体成型燃料、生物柴油等就是生物质能产品。

下列关于生物质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展生物质能可有效控制“温室效应”B.生物质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发展生物质能有利于发展“绿色经济”D.发展生物质能对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4.2009年12月7~18日,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大大提高了人们对于环境气候的关注。

其中一个观点就是提倡素食。

请应用生态学的知识分析,如果人们把食品结构植食性动物∶植物=1∶3全部改为素食,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那么地球上现有的食物量可养活人口数将为现在的倍。

()

A.0.5B.2C.3D.5

15.新华社2011年消息:

国家质检总局扩大暂停进口台湾受塑化剂污染产品,数量从22种猛增至812种。

下列关于塑化剂污染产品对生物的危害以及治理塑化剂污染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废弃塑料袋在农田中不断积累,破坏土壤通透性,影响作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以及根细胞的呼吸作用,导致农作物减产

B.植食性动物牛、羊等家畜吞食塑料后,长时间滞留在胃中难以消化,可能是家畜的胃中缺乏消化塑料的酶或缺少分解塑料的微生物

C.自然界中能降解塑料的微生物极少,塑料在生物圈中越来越多,物质循环受阻

D.可应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原理,培育出能降解塑料的细菌

16.右图表示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能量传递过程中,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B.鸟类排泄物中的能量最初来自叶的光合作用,最后全部用于分解者的生长

C.叶中只有1.5%的能量被鸟同化

D.呼吸代谢产生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17.“环境激素”是指在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释放到环境中并持久存在的天然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化学污染物,被称为21世纪的公害。

如杀虫剂、塑料增塑剂、除草剂、洗涤剂等。

在动物体内富集会引起神经系统失调、内分泌紊乱等症状。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环境激素”可能通过破坏激素的生成和降解导致激素分泌异常

B.“环境激素”可能通过干扰调控类固醇代谢的激素调节导致激素分泌异常

C.“环境激素”只能通过干扰动物体内的反馈调节机制影响健康

D.受污染的河流中出现雄性化的雌鱼,表明环境中存在类雄性激素的“环境激素”

18.某生态系统中只含有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图a为某段时间内该系统中的食物关系,图b为甲、乙两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

C.T时间后若丁大量死亡,则甲、丙数量急剧增加

D.甲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19.目前全球大气中的CO2浓度增高,引起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假如某海域水体富营养化会发生以下变化,其顺序是()

①水中溶氧量下降②需氧微生物迅速繁殖、分解尸体③水中溶解氧增加

④厌氧微生物迅速繁殖、分解尸体,产生的有害气体增加

⑤浮游藻类等迅速繁殖⑥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A.⑦③⑤④⑥B.⑤①②④③⑥C.⑤③②①④⑥D.①③④②⑤⑥

20.2011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森林生物多样性”。

从该主题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对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外来物种的入侵是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B.基因重组是形成森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C.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1.生命系统有许多结构层次,下列选项中属于种群层次的是()

A.洞庭湖湿地的所有生物B.广东和广西境内的全部猕猴

C.一块草地中所有狗尾草D.一个蜂箱中全部的工蜂

22.信息在现代社会中十分重要,同时信息业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传递只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不存在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

B.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把生态系统中各组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D.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23.深圳海域发生今年最大规模赤潮,影响海域达15平方千米。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赤潮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引起赤潮的浮游生物的颜色

②赤潮发生的关键因素是海水中N、P含量增高,导致海水富营养化

③赤潮会造成水体缺氧,引起虾、贝类等生物的大量死亡

④赤潮的发生,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从而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④D.③

24.2010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给当地人民的生命及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泥石流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就是滥伐乱垦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山体疏松。

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A.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建设,可以预防泥石流的发生

B.为实现快速绿化,保护山体,应由外地引入一些繁殖迅速的新物种

C.人力进行经济活动时,需要遵循生态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

D.人类经济活动违反自然规律时,必然引起大自然的报复

2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分解者

B.大部分动物属于消费者

C.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0分。

26.(8分)右图表示某稳定池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没有标出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

(2)若该系统中种群c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kJ,种群d含的能量1.3×108kJ,则种群a至少约含kJ。

(3)养殖户借鉴外地经验,改变了生产方式,在塘基上种桑树,用蚕砂喂鱼,塘泥肥桑。

这样做的优点是。

(4)由于生活污水大量排入,该池塘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c死亡。

导致c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生活环境中。

27.(8分)右侧甲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乙图表示一个长期有效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生态系统中碳循环首先依赖于。

图中①②③④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是。

(2)图甲中分解者通过和两种方式将碳放回大气中。

(3)乙图食物网中的肉食动物是,若人们想通过此生态系统中更多地得到种群X,你认为达到目的的最有效手段是。

28.(8分)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

下图a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模型,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J/(cm2·a)。

(2)图a揭示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在该生态系统中由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时的传递效率是。

若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还需要不断的获得。

(3)表b显示该草原生态系统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生存受到威胁的各种原因及比例。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哺乳动物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请根据这些数据绘制柱形图,横轴表示每类动物受威胁的各种原因,纵轴表示数值。

29.(8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恢复和改善受灾地区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既是灾后产业重建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支撑,又是有效防止地震次生灾害发生的关键环节和必然途径。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灾后河流污染,藻类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

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缺点是。

(2)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

(3)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此过程属于演替。

30.(8分)2010年秋至2011年上半年,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灾害天气使我国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专家预测如不采取对应措施,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可能减少5%~10%。

有关专家认为,低碳农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低碳农业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农业经济模式。

下图为某地建立的低碳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是,鸭与害虫之间的关系是。

(2)若鸭从植物中获得的能量为4/5,从害虫中获得的能量为1/5,则鸭每增加1kg体重,最少需植物(水稻、杂草)供给。

养鸭户很注意控制鸭群的数量,主要受稻田养鸭场限制。

(3)乙醇作为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可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

利用植物秸秆生产乙醇时,植物秸秆经处理后,被微生物A所产生的酶水解,转化成葡萄糖。

微生物B所发生的反应式为。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其原因是。

31.(10分)下图a为某地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示意图,图b为该生态系统中四个种群和分解者的能量相对值,图c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

要使人工生态系统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能量来源外,各种生物的要保持相对稳定。

(2)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的作用后可被桑基、蔗基所利用。

蚕粪中的氨经过的作用形成的可被植物利用。

(3)根据图b信息,请绘制由甲、乙、丙、丁4个种群形成的食物网简图。

(4)在图c中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型。

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受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水平,因为此时。

答案与解析

1.【命题立意】本题以“绿色壁垒”为信息,考查食物链和害虫的生物防治等知识。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绿色壁垒”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食物链长短与能量损耗的关系。

(3)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

【答案】C【解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链延长,会造成能量大量损失;大量引入害虫天敌,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引入国外农作物,可能会引起外来物种入侵,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命题立意】本题以直角坐标系为命题形式,考查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变化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如何根据种群数量的变化确定生物之间的关系?

(2)生态系统稳定产生的原因。

(3)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答案】C【解析】图中甲、乙、丙三种生物数量呈上升、下降波动,反映出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A项正确;根据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相对数量先升先降的为被捕食者,后升后降的为捕食者进行判断,图中的食物链为:

乙→丙→甲,B项正确;D点丙种群数量的增长率最高,故在丙曲线的点A到点E内,D点种群繁殖速度最快,但种内斗争最激烈的应在种群数量最大时对应的点,即图中A点,C项错误;当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后,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故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振幅缩小,周期缩短,D项正确。

3.【命题立意】本题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考查食物网的相关知识。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如何确定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

(2)食物网中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对其他生物的数量有什么影响?

(3)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

【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可以发现,该食物网中一共有3条食物链,其中狐狸在每条食物链上所占的营养级别都不同,故在这个食物网中狐狸应该同时占据了三个营养级。

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有关知识。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种群数量变化的特点。

(2)理解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3)生态系统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

【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高,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人类活动可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对濒危动物的保护直接有效措施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其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增加至K值时,其种群的增长率基本为零。

5.【命题立意】本题以热点信息为材料,考查群落演替、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什么是群落的演替?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环境的变化是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演替;有害昆虫由于受到空间、食物等限制不会呈“J”型曲线增长;信息传递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环境污染导致越来越不适合生物生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所降低。

6.【命题立意】本题以食物网为载体,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食物网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2)食物网中不同生物占有的营养级。

(3)什么是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

【答案】B【解析】图中共有两条食物链,分别是:

草→兔→狐,草→昆虫→鸡→狐。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组成,也不占任何营养级。

细菌营腐生生活,属于分解者,与狐之间不存在种间竞争和捕食关系。

7.【命题立意】本题以“哥本哈根会议”为背景材料,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生物新陈代谢的关系有哪些?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计算方法。

(3)温室效应的产生及防止方法。

【答案】D【解析】观察题图可知,参与碳循环过程的生物有生产者A,消费者D、E,分解者B,C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参与碳循环的生理过程主要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呼吸作用以及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所致,缓解的措施主要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其次是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等。

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越复杂,组分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图中的食物链为A→D→E,增加各个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当E增加lkg的体重,至少需要D5kg,所以至少需要25kg的A。

8.【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之间的关系。

(2)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作用。

(3)能量多级利用与能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的关系。

【答案】D【解析】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中信息传递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生态农业利用了物质循环利用,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没有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9.【命题立意】本题以种植番茄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为载体,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能量传递的计算方法。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3)如何根据物质循环图确定食物链?

【答案】C【解析】从A、B、C与大气中CO2库的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A是生产者,B和C分别是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所以图中的食物链是A→B→C,B的同化量是200(J/cm2·a),C的同化量是20(J/cm2·a),所以B→C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C是次级消费者,没有更高级的消费者存在,C种群的同化量为20J/(cm2·a)。

未被利用的能量=20-8-2=10J/(cm2·a),未被利用的能量占其同化量的1/2,比例最高。

10.【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明确物质循环中“物质”的含义。

(2)明确生物体的元素组成。

【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各种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循环反复的过程。

1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之间的关系。

(2)生物多样性与群落演替之间的关系。

(3)增加物种多样性的手段。

【答案】A【解析】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就是指对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在群落的初生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盲目引进物种会导致外来物种入侵。

1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的含义。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3)能量流动的计算方法。

【答案】B【解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而不是入射的太阳能;人工鱼塘需要投入大量饵料,即有机物质输入;摄入量中有一部分是不能被该营养级固定的,这部分不能进行传递,进行传递的是被营养级固定的那部分;能量的输出还应包括被分解者利用的部分能量。

13.【命题立意】本题以“生物质能”为信息,考查能源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什么是“生物质能”?

(2)“生物质能”与“温室效应”和“绿色经济”之间的关系。

(3)发展“生物质能”的意义。

【答案】B【解析】温室效应主要由传统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引起,生物质能可有效控制“温室效应”,故A项正确;生物质能归根结底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故B项错误、C项正确;发展生物质能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对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14.【命题立意】本题以热点信息为材料,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提倡素食与能量流动有什么关系?

(2)怎样利用能量传递效率进行能量计算?

(3)通过计算,了解提倡素食的意义。

【答案】B【解析】如果一个人生活所需能量为X,如果食品结构中植食性动物:

植物=1∶3,则需要消耗植物(1/4)X÷20%÷20%+(3/4)X÷20%=10X,如果全部为素食的话,需要消耗的植物为5X,所以在地球所提供的植物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多容纳1倍的人口。

15.【命题立意】本题以塑化剂污染产品为材料,考查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