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I.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89422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I.docx

《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I.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I.docx

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II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II)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包扎(zā) 消弭(mǐ)  不循私情(xún)   流水淙淙(cónɡ)

B.澎湃(péng) 顷刻(qǐng)  掎角之势(jǐ)   囿于成见(yòu)

C.昵称(nì)     妥帖(tiē)  头昏脑胀(zhàng) 气势磅礴(páng)

D.媲美(pì)   挫折(cuō)    酩酊大醉(dǐng) 诲人不倦(hu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小王当班长的消息公布后,他的好友激动不已,弹冠相庆。

B.最近到深圳、珠海特区,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巨大的变化,却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C.那些以权谋利的贪官初次尝到甜头,私欲便急遽膨胀,得陇望蜀,一步步滑向深渊。

D.没想到,由于楼房的工程质量不过关,结果造成了严重事故,这就叫祸起萧墙,没法子呀。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其实,网络文化并非与经典格格不入

②可以预见,网络文化的发展壮大,必定需要经典来滋养和提升文化品格

③目前呈现“浅文化”或“轻文化”状态只是其尚未成熟和健全的阶段特征

④届时,经典将借助网络手段而大放光彩

⑤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全社会长时间、有意识的努力

⑥人类离不开经典,网络时代亦如此。

A.⑥①③②④⑤B.⑥①②③⑤④

C.②①③④⑤⑥D.②③①⑤④⑥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我们需要抗腐烂的西红柿吗

基因技术在植物栽培方面的应用,即绿色基因技术有一定的难度。

随着基因技术合成药物的成功,基因技术方法应用于医学在社会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支持,然而植物基因技术却始终被侧目而视。

从生态学的结果对于人类健康可能产生的威胁到借助基因技术方法达到的培育目标有无意义的讨论持续不断:

我们需要抗腐烂的西红柿吗?

根据2006年消费研究协会的调查,四分之三的德国公民强烈反对基因实验室的产品。

赞同绿色基因技术的人,也可以用同样多的论点来反驳。

例如,植物基因技术可以增加产量,并且使经济作物具有或加强对付虫害或者极端恶劣气候的抵抗力,既有助于取得更高的产量并降低收获时的损失,又有助于保护人类超负荷居住的地球上有限存在的自然资源和解决世界性的饥荒问题。

可以预见的是,除了医学之外农业可能是基因技术方法最重要的应用领域。

市场研究者预言,到2010年的时候,农业生物技术的经济效益将上升到11亿欧元,其中美国将占有最大的份额。

第一种被准许供人消费的通过基因技术改变的植物是被称为“福拉福·萨福”的抗腐烂西红柿。

它是由美国卡尔根公司在1994年5月推向市场的。

在这种西红柿中,通过精密的基因技术方法除去了一个控制成熟的基因。

这个基因在西红柿自然成熟的过程中合成一种能够分解细胞壁的酶,以便使种子从成熟的果实中释放出来。

没有这个基因的话,西红柿可以长时间地保持丰满、新鲜的表皮。

从1996年2月开始,英格兰也以番茄酱和番茄泥的形式供应福拉福·萨福西红柿。

植物基因技术的第一次突破发生在80年代初,当时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改善了将基因技术应用于植物的可操作性。

例如,植物细胞被一层稳定的细胞壁包围,逾越它并不那么简单。

同样,从一个经过基因技术改变的单细胞培育出一颗完整的植物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科学家在自然界找到了自己的“老师”——一种名叫根癌土壤杆菌的土壤微生物。

从最开始起,它的细菌基因就被长期地植入植物细胞中。

如今,这种微生物作为多用途的运输工具,将外来基因植入某个植物细胞中。

在一个被称为“重组”的过程中,通过基因技术改变的细胞长大成为一个全新的植物有机体。

人们得到的是一株“转基因植物”,它除了自己原有的基因之外,还有一个能够给予它所需特征的附加基因。

1980年,第一株通过细胞控制得到的转基因植物在科隆福革昌的马克斯普朗克育种研究所诞生。

植物基因技术者最主要的目标要算是提高产量。

他们借助分子生物技术试验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使之尽可能多地生成有用部分或者有用成分。

它可以是淀粉、木头或者棉花的纤维。

例如,美国的蒙萨托公司培育出一种转基因的土豆,这种土豆的块茎存储了特别多的淀粉。

在它的细胞里添加了一种肠道细菌,即大肠杆菌的基因。

对产量有直接影响的因素还包括植物抵抗虫害或者恶劣气候的能力,因此基因技术者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植对于此类应激因素反应不怎么强烈的植物,例如具有附加基因的烟草植物,即便在盐碱地也能够茁壮生长。

人们还培育出对寒冷的敏感度较小的转基因植物。

原则上,转基因植物也可以合成出自然界植物体内从来没出现过的蛋白质。

研究者的观点是有朝一日能够培植出可以降解塑料、制造生物塑料,或者含有合成疫苗和其他药物重要成分的转基因植物,那么到时候只要收割就可以了。

(摘编自艾伯哈特·麦兹格著,梅西译《生命的分子:

神奇的遗传学》)

5.下列对于“抗腐烂的西红柿”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福拉福·萨福”的抗腐烂西红柿是第一种通过基因技术改变的植物。

B.在这种西红柿中,通过精密的基因技术方法直接去除了一种能够分解细胞壁的酶。

C.“福拉福·萨福”的抗腐烂西红柿没有控制成熟的基因,所以可以长时间地保持丰满、新鲜的表皮。

D.继美国卡尔根公司之后,英格兰也向市场推出了“福拉福·萨福”西红柿。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80年代初,科学家们首次突破了植物基因技术,成功地将基因技术用于植物。

B.可以预见的是,除了医学之外,农业是基因技术方法最重要的应用领域。

C.根癌土壤杆菌的土壤微生物被植入其他植物细胞中,经过“重组”成为一个全新的“转基因植物”。

D.“转基因植物”与正常植物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自己原有的基因之外,还有一个能够给予它所需特征的附加基因。

7.针对“我们需要抗腐烂的西红柿吗”这个问题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植物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5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

少颖敏绝伦。

十五为诸生。

巡抚顾璘奇其文,曰:

“国器也。

”未几,居正举于乡,璘解犀带以赠。

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

徐阶辈皆器重之。

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黔国公沐朝弼数犯法,当逮,朝议难之。

居正擢用其子,驰使缚之,不敢动。

既至,请贷其死,锢之南京。

漕河通,太仓粟充盈,可支十年。

互市饶马,乃减太仆种马,而令民以价纳,太仆金亦积四百余万。

又为考成法以责吏治。

初,部院覆奏行抚按勘者,尝稽不报。

居正令以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

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居正喜建竖,能以智数驭下,人多乐为之尽力。

俺答①款塞,久不为害。

独小王子部众十余万,东北直辽左,以不获通互市,数入寇。

居正用李成梁镇辽,戚继光镇蓟门。

成梁力战却敌,功多至封伯,而继光守备甚设。

居正皆右之,边境晏然。

浙江兵民再作乱,用张佳胤往抚即定,故世称居正知人。

未几,丁父忧。

户部侍郎李幼孜欲媚居正,倡夺情②议,居正惑之。

诸翰林皆以为不可,弗听。

吏部尚书张瀚以持慰留旨,被逐去。

时彗星从东南方起,长亘天,人情汹汹,指目居正,至悬谤书通衢。

帝诏谕群臣,再及者诛无赦,谤乃已。

帝初即位,冯保朝夕视起居,小捍格,即以闻慈圣。

慈圣训帝严,每切责之,且曰:

“使张先生闻,奈何!

”于是帝甚惮居正。

及帝渐长,心厌之。

亡何,居正病。

帝频颁敕谕问疾。

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

帝疑居正多蓄,益心艳之。

言官劾篆、省吾,并劾居正,篆、省吾俱得罪。

新进者益务攻居正。

诏夺上柱国、太师,再夺谥。

居正诸所引用者,斥削殆尽。

(《明史•张居正传》有删节)

注释:

①俺答,明时鞑靼首领。

②夺情,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称“丁忧”。

服满再行补职。

朝廷于大臣丧制款终,召出任职,或命其不必弃官去职,不着公服,素服治事,不预庆贺,祭祀、宴会等由佐贰代理,称“夺情”。

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张居正政治才干的一组是

①少颖敏绝伦②用张佳胤往抚即定

③居正擢用其子,驰使缚之④又为考成法以责吏治

⑤乃减太仆种马,而令民以价纳⑥吏部尚书张瀚以持慰留旨

A.①②④B.②⑤⑥

C.②④⑤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黔国公位高权重,多次犯法,张居正不惧困难,将其捕获,后来又请求宽恕他的死罪,将他收押在南京。

B.张居正善于用人,他使用了李成梁和戚继光,李成梁镇守辽东,戚继光戍守蓟门,两人屡立战功,被封为伯爵。

C.张居正在父亲死后,本应该按照当时的惯例丁忧守制,但在李幼孜等人的蛊惑下,他却想夺情,继续留在朝廷。

D.皇帝幼年时对张居正非常畏惧,渐渐长大后,内心却讨厌他。

在张居正死后,又疑心他贪污财物太多,就削去他的封号,而且把他推荐重用的人也都撤了职。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11.

(1)把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

①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译文:

②时彗星从东南方起,长亘天,人情汹汹,指目居正,至悬谤书通衢。

译文:

(2)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3分)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世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秋怀(其二)

孟郊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虑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注]孟郊老年居住洛阳,在河南尹幕中充当下属僚吏,贫病交加,愁苦不堪。

(1)“冷露滴梦破”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简要赏析。

(3分)

答:

(2)“(孟)郊寒”是对孟郊诗歌特征的评价。

请从内容上概括这首诗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寒”的特征的?

(4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⑴______________,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

⑵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

(李商隠《锦瑟》)

⑶吾师道也,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⑷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

(同上)

⑸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

⑹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___________。

(班固《苏武传》)

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

故乡的炊烟

郭宗忠

①清晨,走到颐和园南门的船营村时,突然被从树林里飘出的炊烟惊住了脚步:

多么亲切的炊烟啊!

我似乎很多年不见了,它缥缈似梦,此刻让我不知道身在何处何时,恍惚让我回到了故乡。

②故乡的炊烟是最早生起的一缕温暖。

每当冬夜里鸡叫过三遍,母亲起身点亮煤油灯,为去集市卖菜的父亲做一点面汤。

擀面杖响起时,炕炉子也点燃了,那一道蹿出烟囱的炊烟,慢慢氤氲地覆盖在故乡的池塘、树林上空,升腾起乡村的第一缕炊烟。

③父亲要早早地起床,把自留地里秋天种的菠菜、芫荽等蔬菜送到八里之外的天宝集,或者六里地之外的宫里集,或者十六里之外的楼德集,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卖掉赶回家来,还耽误不了去生产队参加劳动。

赶集卖掉蔬菜,是为了补给一个个长大的孩子上学的费用。

④麦苗上的霜,沟沟坎坎中的雪,河沟里厚厚的冰,增加着冬天的寒冷。

喝下一碗葱花和白菜炝锅的面汤,星光砭人的寒夜也会温暖一些。

远处村庄里的狗叫声,此起彼伏的鸡叫声,谁家的烟囱也跟着升起了一缕带着火星的炊烟。

半路上生产队的牛棚里燃烧的火光,知道今夜又有小牛犊降生了,喂牛的老人又是一夜守护着小牛犊,为这幼小的生命烤火取暖。

一边的炉火上烧着沸腾的茶炊,父亲推着独轮车吱扭吱扭经过牛棚前时,打盹儿的老人也惊醒过来,叫住父亲喝上几杯热茶,故乡的炊烟是温馨的。

⑤每当我们儿时撒欢儿玩,常常不知道跑到了哪儿。

是去河边捉鱼,还是去树林里捉鸟,还是去场院里玩游戏?

慢慢笼罩下来的黄昏也没有打消我们的忘情和快乐。

只有母亲的唤归声,和炊烟一样升起,我们会来不及穿上鞋子,边跑边看屋顶上的炊烟,才感到肚子已经饿得扁扁的。

回家来不及洗手,就端起黑瓷大碗喝着有豆粒的粥,玉米或是地瓜面的贴饼子也能美美地吃上三五个,吃得肚子圆鼓鼓的,然后又到热闹的大街上疯跑疯玩。

后来我在外地读中学,有时候一个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远远地看见村庄周围的树林里弥漫的炊烟,那种思乡之情和接近故乡的感觉是如此迫切,故乡的炊烟是甜蜜的。

⑥黄昏后,故乡的炊烟都飘到了村外的树林里。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年轻人会悄悄来到有炊烟的树林里沙滩上约会自己心爱的人儿,单身汉大虎叔又在河坝上吹起了那支竹笛,幽怨的笛声迷离,能传到对岸的邻村,增加着夜晚的幽深。

我们又在炊烟和月光里玩着百玩不厌的各种游戏,故乡的炊烟是浪漫的。

⑦当兵离开了故乡,最想念的是故乡的炊烟。

无论走多远走到哪里,故乡的炊烟总是牵着我的思念。

每一次离家前,母亲在低矮的柴火棚里给我煮鸡蛋,给我炒花生米,我都蹲在母亲的身边,故乡的炊烟飘满了四合院,炊烟的味道是呛人的。

此刻,不知道我的泪水和母亲的泪水是被烟火呛出来的,还是用烟火来掩饰心里的离别忧伤……故乡的炊烟是深情的。

⑧一次次离家归家,如今我在外漂泊了二十几年,已经过了不惑之年。

每一次再回家时,总是怯怯的。

离开故乡再回去时,奶奶已经长眠在故乡的河边,看着我长大的乡亲老人们,每次回去都一个个永远不能再和我蹲在墙角下聊天,冬日暖暖的墙根下显得有些落寞。

从前那种盼着数着日子回家的心思不再像从前一样强烈了。

这时我才体会到唐代宋之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心境,故乡的炊烟又是如此让人揪心。

⑨船营村的炊烟又袅袅地升起,是从故乡飘到了我寄居的地方?

让我情思绵绵,如梦如幻。

此刻,我也想变成一缕轻柔温馨的炊烟,飘在故乡的上空,浸染在故乡的树林和暮色里,沉醉在故乡的怀抱。

(选自2012年3月27日《中国文化报》)

14.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作简要分析。

(3分)

答:

15.怎样理解“我也想变成一缕轻柔温馨的炊烟,飘在故乡的上空,浸染在故乡的树林和暮色里,沉醉在故乡的怀抱。

”这句话的含义。

(2分)

答:

16.文章第②、第⑦自然段都写到母亲,请概括母亲的形象,并分析两次所写的内容情感有何不同。

(6分)

答:

17.这篇文章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5分)

答:

18.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经验,就“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谈谈你的理解,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7分)

答:

六.(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9.下面是南方某市2014年3月某日到第二天的天气预报概况图,根据相关信息写一段温馨的解说词,简要介绍天气情况(不得出现数字),并为市民第二天出行提出建议。

要求:

用语亲切、生动,不少于60字(4分)

答:

20.口头表达时,短句有时比长句表意更清楚。

下面句子是一个学生对老师讲课的记录,请按格式把它改写成两个短句。

(4分)

王维把绝句这种最能展示人的性情、气质、素养和才思,最难出珍品的诗歌体裁运用得出神入化,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答:

绝句是,王维却。

21.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

(4分)

今天中国独特而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直接源于“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生存危机。

在今天开放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不但摆脱了民族生存危机,而且成为全球化竞争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这时的爱国主义应当注入新的因子和意识。

它不再应当仅是一种内聚型的强烈感情,不应当是封闭的、种族的、排外的,而应当具有理性、深沉的意识,即开放的世界观、积极的进取心、普世的价值观念。

七、写作(本大题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哲人说:

社会是一锅沸腾的开水,关键看人用什么材料投入。

第一种是生鸡蛋,第二种是胡罗卜,第三种是干茶叶。

结果呢?

第一种被煮硬了,不再有梦想和鲜活。

第二种被煮软了,变成软塌塌的罗卜泥,随遇而安,迁就规则。

而第三种,干巴巴的茶叶渐渐舒展开来,一锅清水变成喷香的茶水。

  要求:

  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6.答案解析:

D(A80年代初,当时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改善了将基因技术应用于植物的可操作性,这是植物基因技术的第一次突破;B可以预见的是,除了医学之外农业可能是基因技术方法最重要的应用领域。

C这种微生物作为多用途的运输工具,将外来基因植入某个植物细胞中)

译文:

一般来说,涉世不深的人,所沾染的不良习惯也相对来说要少一些;而阅历比较丰富的人,所懂得的奸谋技巧也就比较多。

所以想做一个心胸坦荡的君子,与其精明老练,熟悉人情世故,不如纯朴天真,做个诚恳正直的人;与其处处谨小慎微拘泥小节,不如坦坦荡荡光明磊落。

 

12.答案解析:

(1)(3分)①比喻,冷露如泪,滴破残梦,用以表现诗人抑郁忍悲之情;

②虚实相生,实写住房破陋,寒夜难眠,虚写诗人梦想的破灭,人格的消损;

③情景交融,用秋天霜露的阴冷环境表现作者心情的伤痛和晚境的凄凉。

(2)(4分)①“秋月”“冷露”“峭风”“枯桐”等意象构筑的意境(自然环境)的凄寒。

②诗人年老多病、漂泊异乡的愁苦。

③诗人苦吟一生而穷困失意的悲哀。

19.

20.答案解析:

绝句是一种最能展示人的性情、气质、素养和才思,却又最难出珍品的诗歌体裁,王维却把它运用得出神入化,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21.答案解析:

爱国主义观念开放积极进取普世价值

22.答案解析:

按照最新考试说明中的评分细则进行评分。

 

参考译文:

张居正,字叔大,是江陵人。

年少聪明才思敏捷,十五岁就做了秀才。

当地的巡抚顾璘认为他的文章不同寻常,说:

“张居正是国家的栋梁啊。

”不久,张居正在乡试中中举,顾璘解下自己的犀牛皮腰带赠送给他。

嘉靖二十六年,张居正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徐阶等人都非常器重他。

张居正执政,把尊崇主权、考核吏职、信守赏罚、统一号令作为主要措施。

即使远在万里之外,早上下达政令而晚上就要执行。

黔国公沐朝弼屡次犯法,当逮捕法办,朝廷大臣议论感到为难。

张居正便提拔任用他的儿子,又派人飞快前往逮捕沐朝弼,他不敢动弹。

押到朝廷后,请求宽免死罪,便把他押到南京监禁。

漕粮运道开通以后,太仓粮食充足,可以支用十年。

通过边界互市贸易,马匹增多了,便减少太仆寺所养的种马,而按一定价格从民间买马,太仆寺马政费用也积累到了四百多万。

又制订考成法考核官吏政绩。

开始,部院审核奏报抚按调查处理意见,往往扣压拖延而不上报。

张居正命令按事情大小缓急规定期限,超过了期限而没有审批上报,当事者要判罪处罚。

从此以后,这些官员都不敢文过饰非,延误公事,政治风气整肃一新。

张居正喜欢建功立业,以用智谋权术驾驭下属,人们大多乐意为他尽力。

俺答和明朝在边境互市通好以后,很长时间没有入侵为害。

只有小王子部众10多万人,由东北直至辽东,因为没有获准互市贸易,多次侵入边地劫掠。

张居正用李成梁镇守辽东,戚继光镇守蓟门。

李成梁奋力作战,打败了敌人,因战功多,封为伯,而戚继光的守备设施也很齐备。

张居正很支持他们,边境于是安然无事。

浙江士兵、民众两次叛乱时,张居士派张佳胤前去安抚,立即平定,所以当世都称赞张居正知人善任。

不久,张居正父亲去世,应该弃官家居守制。

户部侍郎李幼孜欲讨好居正,倡议夺情,居正听信了他的话。

诸位翰林学士都认为不可以,不愿意接受。

吏部尚书张瀚因为根据私自心意压下圣旨不发,被驱逐回家。

当时彗星从东南方向升起,长时间的停留在天空,人们议论纷纷,直指张居正,以至于有人在大街上张贴指责张居正过失的文章。

皇帝下诏书告诫群臣,再有人谈论这件事的一律诛杀,绝不宽恕,议论的话才算停止。

皇帝刚刚即位,冯保早晚服侍起居,有一些错事,就把它告诉慈圣太后,慈圣太后训导皇帝严厉,每次深切的责备时,就会说:

“假使张先生知道,该怎么办呢?

”于是,皇帝非常害怕张居正。

等到皇帝年龄渐渐长大,内心非常讨厌他。

不久,张居正生病了,皇帝多次颁布诏书了解病情。

到张居正死时,皇帝为此而停止接见朝廷大臣,下旨在九坛祭祀,和国公师傅一样。

皇帝疑心居正贪污钱财甚多,心里更想得到它们。

言官们弹劾篆、省吾二人,并且弹劾张居正。

篆、省吾二人获罪。

刚刚提升的官员更加一心攻击张居正,皇帝下诏取消了他的上柱国、太师的封号和他的谥号。

张居正所重用的人,几乎全部被削去官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