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岳麓版总复习选修1 第2讲 高考探究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85376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岳麓版总复习选修1 第2讲 高考探究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政治岳麓版总复习选修1 第2讲 高考探究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政治岳麓版总复习选修1 第2讲 高考探究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政治岳麓版总复习选修1 第2讲 高考探究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政治岳麓版总复习选修1 第2讲 高考探究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岳麓版总复习选修1 第2讲 高考探究课.docx

《高考政治岳麓版总复习选修1 第2讲 高考探究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岳麓版总复习选修1 第2讲 高考探究课.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岳麓版总复习选修1 第2讲 高考探究课.docx

高考政治岳麓版总复习选修1第2讲高考探究课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考情分析】

试题

来源

材料引文出处

问题设计

设问方式

考点关键词

命题分析

2011全国卷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1)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

(5分)

(2)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

(10分)

比较类、作用(影响)类

(明清)盟旗

1.从材料出处看,以叙述类材料为主,选材多是经典性史学著作,其中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连续出现。

2.从问题设计看,问题之间的逻辑关联性很强,学生若在第1问判定失误很容易导致第2问答案偏离。

3.从设问类型来看,多采用概括类、比较类、作用类等设问方式,注重对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理解和分析。

4.从考查内容看,以古代中国史为主,着重经济领域的改革,也涉及到了政治和法律领域的改革。

5.去教材化程度,古代史试题与选修教材内容无直接联系,近代史试题与必修教材有一定的联系,如清末新政题。

2012全国卷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

(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

(10分)

概括(目的)类、原因类

(汉代)王莽、币制改革

2013全国Ⅰ卷

摘编自《清德宗实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6分)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

(9分)

比较类、原因类、实质类

(晚清)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2013全国Ⅱ卷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

(9分)

概括(背景)类、比较类、作用(影响)类

(唐朝)两税法

2014全国Ⅰ卷

摘编自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

(7分)

概括(特点)类、作用(影响)类

(魏晋)法律改革

2014全国Ⅱ卷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

(9分)

概括(背景)类、作用(影响)类

(南朝)山泽管理

2015全国Ⅰ卷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

(9分)

概括(内容)类、作用(意义)类

(唐代)币制改革

2015全国Ⅱ卷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

(7分)

概括(原因)类、作用(影响)类

(清代)养廉银制度

2016全国Ⅰ卷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

(6分)

概括(内容)类、作用(影响)类

(唐代)唐太宗谱牒改革

2016全国Ⅱ卷

据《清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

(6分)

概括(特点)类、作用(影响)类

(清末)军事改革

2016全国Ⅲ卷

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

(7分)

概括(内容)类、作用(意义)类

(北魏)孝文帝庙号改革

【真题体验】

1.(2016·课标全国Ⅰ,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

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

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

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

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

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

“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

”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

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

答案 

(1)内容:

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

(2)作用:

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

2.(2016·课标全国Ⅱ,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

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

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

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

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

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

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

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据《清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

答案 

(1)特点:

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

(2)影响:

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

3.(2016·课标全国Ⅲ,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

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

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

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

答案 

(1)内容:

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

(2)意义:

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

4.(2015·课标全国Ⅰ,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

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

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

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

币值混乱,影响流通。

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

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

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

答案 

(1)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

(2)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行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基础。

5.(2015·课标全国Ⅱ,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

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

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

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

“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

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

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

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二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

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这些银两……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引发民变”“雍正帝……决定改革”等信息概括。

(2)问,养廉银制度的作用可从积极作用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分析。

答案 

(1)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整顿吏治。

(2)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抑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

一、改革的定义和分类

1.改革的定义

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2.改革的分类

(1)从程度上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从内容上看,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3)从性质上看,可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①奴隶制改革:

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②封建性质的改革:

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北魏孝文帝改革。

③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3.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

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二、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

1.社会发展趋势:

经济条件——根本原因。

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

3.社会危机:

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

4.改革力量:

阶级条件——组织条件。

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

思想条件——主观条件。

6.外部因素:

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

三、归纳“改革结局”的一般方法

1.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

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

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

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2.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

(1)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2)看当时力量对比:

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3)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

(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四、评价改革的原则及改革规律性的认识

1.原则

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

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2.规律性认识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4)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

(5)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

五、改革的艰巨性和多样性

所有改革无一例外都是在新旧势力激烈冲突和斗争的背景下展开。

改革过程中,陈旧观念受到猛烈冲击,旧势力的利益受到影响,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会演变成生死较量,改革者必须以大无畏的勇气战胜困难,才能完成改革。

改革也具有多样性,历史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改革,改革者要实现预期目的,只有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当时的历史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改革。

六、综合分析中国古代改革内容的特点及规律性认识

1.特点

(1)从政治角度看,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都涉及了政治制度改革。

商鞅变法更侧重于制度的重建,如废分封,推行县制,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而北魏孝文帝改革更侧重于接受汉族先进政治制度,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和考核制度,任用汉族地主为官,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王安石变法很少涉及政治制度变革,这是时代背景决定的。

(2)从经济角度看,三次改革都涉及经济举措。

商鞅变法涉及土地制度、农业、商业政策以及经济衡量计算单位等,本质上反映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特点,有助于政治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涉及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体现了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耕作方式的特征;而王安石变法从富国角度出发,改革赋役制度,重视农业,兴办水利工程,加强市场流通管理等,目的是限制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农民阶级与封建国家的矛盾,以达到改变积贫的局面。

(3)从军事角度看,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进行了军事改革,商鞅变法军事改革本质目的是为了强兵,达到称霸天下的目的;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虽然也是为了强兵,但更侧重于防范人民的反抗和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

(4)从思想文化及生活习俗方面看,三次改革都有所涉及。

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强调加强思想控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汉化政策的体现;王安石变法对教育进行改革,从科举制度入手,达到整顿吏治的目的。

2.规律性认识

王朝初期改革容易成功,王朝中后期改革大多失败。

这主要是因为:

(1)王朝初期:

新王朝建立决定了统治阶级必须恢复并发展经济,部分调整生产关系,这为新王朝的改革减少了阻力;统治者能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当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多有强大王权的保障。

(2)王朝中后期:

统治阶级内部保守势力强大,既得利益者不愿改革;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某些政策调整和利益再分配的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顽强抵抗。

七、分析比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三次改革(俄、日、中)

1.三次改革都是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出现的,但从背景上看,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具有相似之处,即都是在遭受西方工业国侵略、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的结果;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则是在对外争霸战争失败、阶级矛盾尖锐、农奴制落后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

2.三次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变革,其性质相同。

三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虽然1861年俄国改革的领导者是沙皇政府,但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从三次改革内容上看,只有中国的戊戌变法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日本的明治维新最为彻底,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化进程。

4.从结果与影响上看,改革后俄国、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戊戌变法未成功,但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近代化的发展。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中山,古国名今河北定县一带)之地,至房子(今河北临城),遂至代(今山西大同),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山名,位于黄河岸边)之上。

……与肥义(赵国国相)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

“愚者所笑,贤者察焉。

虽驱世(注:

世上所有的人)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遂胡服。

国人皆不欲,公子成(赵武灵王的叔父)称疾不朝。

王使人请之曰:

“家听于亲,国听于君。

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

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明德先论于贱(底层百姓),而从政先信于贵(贵族),故愿慕公叔之义(仰仗叔父的声望)以成胡服之功也。

”公子成再拜稽首曰:

“臣闻中国(中原地区)者,圣贤之所教也。

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

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图之也!

”使者以报。

王自往请之,曰:

“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

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依仗)齐之强兵,侵暴吾地。

系累(用绳索捆绑)吾民,引水围鄗(古县名;在今河北省柏乡);微社稷之神灵,则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

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

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

”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

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三

(注:

“胡服骑射”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扮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时代背景和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概括赵武灵王推进改革的显著特点并说明你对“胡服骑射”改革的认识。

解析 本题考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时代背景、策略实施及其历史评价,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分析历史问题和比较、概括、阐释历史认识的能力。

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和时代潮流的基础上,迁移所学的相关改革或变法的学科知识,分析评价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背景、目的、策略、特点,并能从历史的角度进行阐释评价,从而在更宏大而深远的历史发展角度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赵武灵王改革的影响及其历史地位。

答案 

(1)历史背景:

变法图强成为战国的时代风潮;民族融合和封建化是历史大势。

目的:

提高军队战斗力;应对周边诸侯国或少数民族的威胁;洗雪中山攻赵的耻辱。

(2)特点:

目标坚定、策略灵活;因地制宜、以身示范;注重实用、勇于改革。

认识:

胡服骑射有利于北方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服饰改革是推动政治军事改革的重要配套举措;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成为战国时期重大变革事件。

(答出两点即可)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纲纪有序,六亲和睦,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

人之所设,不为不立,不修则坏。

汉兴至今二十余年,宜定制度,兴礼乐,然后诸侯轨道,百姓素朴,狱讼衰息。

……立经陈纪,轻重同得,后可以为万世法程,虽有愚幼不肖之嗣,犹得蒙业而安。

——班固《汉书·礼乐制·贾谊传》1962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

……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

——《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的政论家严助,总结汉武帝时代的特点是:

“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

”汉哀帝时的太仆王舜、中垒校尉刘歆等人,在议论汉武帝的历史地位时特别强调:

“招集天下贤俊,与协心同谋,兴制度,改正朔,易服色,立天地之祠,建封禅,殊官号,存周后,定诸侯之制,永无逆争之心,至今累世赖之。

单于守藩,百蛮服从,万世之基也,中兴之功未有高焉者也。

”班固在论及这一问题时,则在人才济济之外,特意强调“孝武之世,外攘四夷,内改法度”。

——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初提议礼仪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对汉武帝变法的各种评价的共通之处。

解析 本题考查汉武帝变法的背景及其历史评价,以汉初治国从无为向有为的转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分析历史问题和比较概括的能力。

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汉初历史发展脉络和时代潮流的基础上,分析汉武帝变法的背景、目的,并能辨析、鉴别、比较历史上对汉武帝变法的各种评价,从而在更广阔的层面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改革的重大历史作用。

答案 

(1)解决等级失序问题;制度治国可弥补人治的缺陷;稳定社会秩序;改变奢靡骄躁风气。

(2)推崇汉武帝的制度变革;肯定其文治武功对后世的突出贡献;表现出自身的理性与远见;其思想认识均源于武帝的变法实践。

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凡此种种,无不显示商业气息的浓厚,表明这一时期的商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据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说,当时中国的商品交换的价值,合计相当于1500万至1800万盎司黄金,折合成现在的价值,约合60亿至70亿美元。

如此庞大的商品流通量,在当时世界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在这种情况下,金属货币已难以适应商品的巨额流通,铜钱、铁钱体积大、分量重,对于长途贩运或巨额批发贸易,十分不便。

于是货币发生了突破性变革——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宋真宗时期,益州(今四川成都)十六户富商联手发行一种钱券,称为“交子”,是由商业信用关系孕育出来的纸质货币。

宋仁宗时期,政府从商人那里收回了发行纸币的权利,在益州设立“交子务”(按:

“务”是机构名称),负责印刷、发行交子。

这种政府发行的纸币,面额固定,盖有官印;用户以现钱换取纸币时,要把商业字号登记在册,兑现时按字号销账,以防伪造,随着这种纸币的流通范围日益扩大,中央政府在首都开封设置交子务,负责面向全国的发行事宜。

南宋时,纸币逐渐成为主要货币,有四川的钱引、湖广的会子、两淮的交子、东南的会子。

所谓“会子”,原先叫做“便钱会子”,“便钱”即汇兑,“便钱会子”就是汇票、支票之类的票据;大约在12世纪中叶,发展为兼有流通职能的纸币。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指出宋朝币制改革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纸币最早在宋朝出现的原因。

答案 

(1)特点:

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最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