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重点汇总1.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38516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重点汇总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重点汇总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重点汇总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重点汇总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重点汇总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重点汇总1.doc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重点汇总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重点汇总1.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重点汇总1.doc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重点汇总

一、选择题:

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最主要的矛盾。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在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4.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5.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6.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8.中国无产阶级:

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9.农民:

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10.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11.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12.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既不同于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又和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相区别。

13.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①“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②“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内容。

③“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14.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1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1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两个联盟:

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

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17.党在领导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强调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18.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保持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

19.军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㈡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份:

①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②具有社会主义成份的合作社经济;③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④私人资本主义经济;⑤个体经济。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

“一化三改”。

①“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

①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

②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行业公私合营;

③第三步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5.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几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㈢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提出:

“以苏为鉴”,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1956年4月,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

3.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⑴毛泽东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提出一系列观点:

①在领导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时提出,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

②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③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④毛泽东还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有它自身的规律,必须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才能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⑤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⑥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难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是不行的,要准备着由于盲目性而遭受到许多的失败和挫折;

⑦还提出了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

⑧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应当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

⑨从世界范围内两种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与斗争的角度,提出了要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保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和永不变质的思。

等等。

⑵我们党许多领导同志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①刘少奇提出,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

他认为,农村生产和分配的单位不能太大,如果生产关系跑到生产力的前头就会破坏生产力;他主张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同产量联系起来的责任制。

②周恩来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的观点,科学技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以及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反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严重存在的官僚主义的观点。

③陈云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以及计划指标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制定计划必须做好物资、财政、信贷平衡等观点。

④邓小平提出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以及加强执政党建设,执政党要接受党内外监督等观点。

⑤朱德提出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他还强调党执政后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护生产、巩固和纯洁党的组织、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保证党的集中统一。

⑥邓子恢等提出了农业总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

4.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社会主义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邓小平一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6.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③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奠定了思想基础。

7.1992年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8.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9.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10.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

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2.毛泽东两个阶段的划分:

毛泽东意识到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

3.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

“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5.我国原有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6.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理论和实践):

①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②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基石”。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基本依据。

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排除“左”右干扰,夺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胜利的思想武器。

第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和思想准备。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从1956年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算起,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8.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观点重要性:

①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克服急躁情绪,克服各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

②有助于我们坚持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方面的方针政策;

③有助于我们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底完成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9.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

后来被概括为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逐步形成。

10.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1.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1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结合起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

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起来,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13.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4.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

①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②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中。

③最高纲领为最低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