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中国地理下知识梳理背写.docx
《八年级中国地理下知识梳理背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中国地理下知识梳理背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中国地理下知识梳理背写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1、我国自然地理差异显著:
(1)自南向北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部的海南岛长夏无冬,的黑龙江长冬无夏。
(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来远,降水。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分布,逐级。
2、我国的人文差异也很显著:
(1)农业具有、的分布特点;
(2)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的分布特点;
(3)经济发展水平高,低。
3、综合位置、地理、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AB
CD。
4、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毫米等降水量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5、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大致沿-一线,与我国一月等温线接近,与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界线确定主导因素是。
6、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是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的东端)。
此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7、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影响因素
气候
1月气温
降水量
主要地形
河流
植被类型
农耕制度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
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传统民居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位置:
北方地区位于A.、以东,
高原以南,B.—C.以北,东临①海和②海。
2、地形:
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和为主。
东部有广阔的
D.平原和E.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F.高原。
3、河流:
③④⑤
4、气候:
北方地区地跨带和带、地区,
大部分属于气候,降水集中于季。
5、土壤:
人们常把称为“黑土地”,把和
称为“黄土地”。
6、农业条件:
北方地区,土壤,集中连片;降水
耕地多为,气候属。
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7、北方地区的作物:
主要种植、、等粮食作物,以及、、等经济作物。
8、自然灾害: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且降水集中于季,灌溉水源不足,
严重。
措施:
目前为缓解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采取了
等跨流域调水措施。
从长远看,发展才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9、读淄博(华北地区)各月气温和降水图,说明下面问题。
(1)淄博春季气温和降水特点:
。
(2)春季淄博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3)写出三条以上淄博农民应对该季节自然灾害(春旱)的措施。
①,②,③修建水库,④防治污染,
⑤(种耐旱作物,培育抗旱新品种),⑥建塑料大棚,减少风干和蒸发。
第六章第二节东北三省
1、位置和范围:
东北三省包括省、省和省,位于我国的部。
(重要港口:
大连)南临C.海和D.海。
2、地形和河流:
东北三省地形以和为主,东部为③山,
山地的东南方有④江和⑤江,这两条河是中国和B的界河。
北部为②,西倚①岭。
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⑥江,
这是中国和A的界河。
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平原
(该平原又包括了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甲:
)因此人们常用
“、”形容东北的山河大势。
3、气候:
东北三省气候,属于气候。
由于,紧临源地,东北大部分地区冬季,夏季。
降水集中在季,冬季较多。
4、农业:
(不利或有利条件)
(1)不利条件:
高,低,农作物熟;季节经常受影响,容易发生。
(2)有利条件:
东北平原,土壤,适宜大规模耕作;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东北盛产、、大豆、水稻等,是我国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的粮食基地。
分析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自然条件:
①,适宜农作物生长;②,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③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
人文条件:
④,本地粮食消费少。
⑤水平高。
⑥基础好,发达。
(4)东北平原的北部,历史上被称为“”,如今已变成“”。
5、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①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的开荒,东北的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②解决措施:
为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湿地。
6、工业:
(1)特点:
东北三省是我国第一个、也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20世纪90年代后,东北经济滞后,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老工业基地)
(2)资源:
右图可知,东北三省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
等矿产资源丰富。
3)工业部门:
依托丰富的,东北形成了、、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工业布局特点(资源、交通):
工业布局产地,集中分布在--
-等铁路沿线地带。
(4)图中的工业城市和铁路线:
城市:
A、B、C、D
铁路线:
①、②线、
(5)东北工业发展的条件:
①;
②;
③。
(6)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①;②;③等原因经济发展滞后。
措施: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发展第三产业。
7、东北雪期变化图:
(课本p16活动)
(1)从漠河、齐齐哈尔和沈阳,三地的雪期由北向南的变化规律:
由北到南雪期始期越来越晚,终期越来越早,雪期。
(2)延吉和长春积雪厚度差异:
雪较厚,原因:
近,位于长白山,冬季较多,气温.
(3)漠河与长春积雪厚度差异:
长春雪较,原因:
。
(4)东北传统民居的特点:
冬季气候,房顶、墙体、窗户。
房顶坡度大,利于;墙体厚、窗户小,利于冬季。
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
1、风成说:
“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干旱的、和我国
由风吹来堆积而成的。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土质:
;
②植被:
;
③降水:
;
(2)人为原因:
①,,导致生态恶化;
②、等活动破坏地表。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后果(危害):
①带走地表,破坏。
②加剧,恶化。
③河流剧增,堵塞河床、水库,给及造成了困难。
4、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建设措施:
一方面,采取等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缓坡,陡坡地,坡脚;禁止。
5、窑洞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
黄土具有性,不易,易开挖,当地气候;窑洞特点。
6、陕北民歌信天游歌腔高亢,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受
的地形特征影响,与黄土高原的地形、、有关。
7、地理位置:
黄土高原东起B,西至D,北连,南抵C。
8、范围:
主要跨①、④、⑤甘肃、⑥宁夏回族自治区等省区。
9、地貌特征:
(1)②河流经黄土高原,流水侵蚀,形成塬、梁、峁、川等黄土地貌。
(2)、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堆积区,其地表、支离破碎。
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地区。
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1、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
大致位于。
北京城位于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
东南面向。
2、右图中的地理事物。
临省、市:
A;B运河:
①京杭运河
铁路:
②线,③线,④线,⑤线。
3、北京的气候:
位于带区,属于气候,
气候特征为夏季,冬季。
4、北京的地形、地势和河流特点:
地势特点:
,
判别的依据:
。
5、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战略位置等方面评价北京的地理优势。
(1)纬度:
地处,位于地区,适宜城市发展。
(2)海陆:
虽处,距海,海陆交通便利。
(3)区位:
东出山海关进入;西北出居庸关进入;向南进入。
物资供给充足,区位优势明显。
6、城市职能:
北京是全国的(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国务院所在地等)、
(高校集中、体育场馆、博物馆、国家级文艺团体、文化古迹等)和中心(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国际会议的召开等)。
北京是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和港。
7、北京有无数名胜古迹,、颐和园、、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8、北京下在朝着“”的目标迈进。
9、北京现代化大都市发展:
(1),在城市中心外围形成了一批卫星城;
(2)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网络,市区形成了的快速路网;(3)重视的保护和
的改善。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地理位置:
南方地区位于—以南、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和。
2、地形:
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西部以和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和。
3、气候:
南方地区纬度,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8-30℃,最冷月平均气温在以上,受季风影响,降水,年平均降水量在毫米以上。
属于气候。
夏季、冬季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4、植被:
水热充足,植被常绿,以为主。
5、土壤:
南方地区被称为土地,四川盆地被称为盆地。
6、农业发展条件:
耕地多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水田连片;山区水田分布在和。
农业发展条件:
1气候;
2地形
③河流。
7、农作物:
主要种植,也种植小麦、、
等。
南方地区盛产茶、竹、、橡胶,
及、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8、南方图中的地理名称:
A.(山脉)B.(河流)C.(河流)
D.E.(湖泊)F.G.(海域)
地形区:
①②
③④
9、列举南方3-4种主要食材,并解释南方地区食材丰富的原因。
食材(分布):
莲藕()、椰子()、竹笋()
原因:
丰富,多样,广阔,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
10、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请分析原因。
原因:
11、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为什么?
原因:
。
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1、范围: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市、省南部和省北部。
2、位置及其优越性:
①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地区,濒临和,地处之地,沿江沿海众多。
②依托联系内陆,
③是中枢,通过到世界主要港口。
3、地形:
地势,河网,湖泊,是我国著名的“”。
4、气候:
。
5、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列举至少两条)
为长江三角洲,有利于农业发展,为长江三角洲提供,利于对外联系。
6、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①;
3;
4;
成为我国重要的产区和产区;
7、地位及作用: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城市群。
是该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它对长江三角洲及至全国都有作用。
8、文化及旅游:
(1)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
和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乡风貌别具特色,江苏的周庄、同
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因为保存着传统和较为完整的,成为著名的旅
游用地。
长江三角洲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
旅游需求。
(2)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发展的条件:
①:
();
②:
(化、文化、文化等)
③。
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旅游为业发达的地区之一。
8、读图,长江三角洲主要地理名称。
城市:
ABC
DE
铁路线:
①②
河流、海洋:
③④
第七章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1、地理位置:
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端,分别位于的东、西两侧,与省相邻。
2、范围:
香港由、和组成,面积1104平方千米,人口710万。
澳门由、岛和岛组成,陆地面积约为29.7平方千米,人口55万。
3、中国政府于年月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年月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4、香港建设用地分布在。
香港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方式是:
“上天”—建(节约用地),“下海”—(扩大建设用地)。
5、香港土地资源稀缺,但仍留有大片的绿地,说说你的看法。
说明经济高速发展并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做到高密度人口、经济与高质量和谐发展。
内地强有力的支持,经济持续繁荣,被誉为“”。
7、香港是世界著名的港,也是重要的国际中心、中心、服务中心及中心。
澳门博发达,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8、一直以来,港澳所需的、、等生产和生活资料主要依靠祖国稳定的供应。
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合作是,。
9、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合作模式
初期:
。
香港利用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
优势,扮演厂的角色。
目前:
合作模式(香港服务业+广东制造业)
10、内地与港澳各自优势:
内地的优势:
众多的。
香港的优势:
丰富的,众多的海外定单。
10、珠江三角洲图中掌握地理名称。
A(自南向北包括:
香港岛、九龙、新界)
B(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
水域:
①(河),②海,
城市:
③,④,⑤,
铁路:
⑥,⑦。
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读台湾图,熟悉台湾的自然环境。
(1)范围:
台湾省包括岛以及附近的
①岛、③岛、等许多小岛。
②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2)位置:
台湾北临A,东临B,南临C,西隔D海峡与E省相望;北回归线穿过台湾部。
地跨、(温度带)
(3)台湾的地形以为主,平原多分部
在地区。
图中②为,台湾山脉最高峰H。
(4)气候:
台湾属于气候,冬季,夏季,雨量,夏秋多。
台湾地处板块和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多(地质灾害)。
(5)河流:
台湾岛上河流,丰富。
(6)工业城市:
④,⑤,⑥。
2、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稠密,人口稀疏。
人口分布的原因:
3、资源:
(1)为什么被称为美丽富饶的宝岛:
①台湾岛因为自然环境十分优越,、
.和十分丰富,被誉为“”。
②台湾风景名胜不胜枚举,如、。
(2)台湾森林树种丰富的原因:
①。
②。
(3)台湾的美称:
海上米仓,东方甜岛,兰花之乡,水果之乡,植物王国
4、农业:
台湾农业分布在,(分布原因:
)盛产、、茶叶和亚热带水果。
一半以上的土地覆盖着森林,森林主要分布在,(分布原因:
)有亚洲的美誉,著名树种:
,特有树种:
。
5、工业:
(1)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以和为主。
60年代开始,重点发展工业,形成了型经济。
90年代开始,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产业。
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目前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2)台湾出口导向开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①;
②,③,④。
(3)台湾经济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时间
主导产业
主要出口产品特征
主导产业类型
20世纪50年代
以和业为主
产品
型产业
20世纪60-90年代
工业,形成了经济
工业品
型产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以为主的产业
产品
型产业
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地理位置:
西北地区大体位于
A以西、和F山
H山、G山以北,深居
内陆,距海较远。
与⑦
⑧⑨等国相邻。
2、地形:
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
地势第级阶梯,地形以和
.为主,东部主要是③高原,西部以和
为主。
图中的山脉和地形区名称:
①山脉,C山脉,②盆地,D盆地,F山,新疆的地形特征:
。
东部的山脉⑤山,⑥山脉。
3、气候:
(1)西北地区属气候,气候特征:
(2)西北地区气候,降水,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毫米以下,一半以上的地区降水量不毫米。
原因:
4、河流:
西北地区的河流数量,多为性河流,是我国河的主要分布区。
图中河流E为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河。
外流河较少,B为河,④为河。
5、植被:
西北地区和广布。
自东向西的植被的变化:
——,植被变化的原因:
。
6、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基地。
贺兰山以东降水,地表水资源较,分布有草原、锡林郭勒草原,贺兰山以西地区降水,但降水较多,分布有。
7、西北地区降水较少,在有、、灌溉的地区形成农业区。
8、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9、西北地区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
10、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原因:
11、蒙古包是牧区传统的民居,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12、图中牧区①为牧区,
主要的优良畜种有、。
②为牧区,优良畜种有。
13、图中C、新疆高山山麓绿洲,
人们利用发展农业,成为粮棉瓜果之乡。
14、图中D、E,人们引水发展灌溉农业,被誉为。
15、是新疆古老的引水工程,工程修暗渠的原因:
.
第二节塔里木盆地
1、位置:
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的南部,山脉与
山脉之间,是我国的盆地。
2、气候:
属于气候,塔里木盆地,周围有,,气候,降水稀少。
3、植被景观:
塔里木盆地戈壁、广布,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4、绿洲、人口、城镇的分布:
分布在。
原因:
。
5、资源:
(1)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和资源,尤其是储量占全国陆上总储量的1/4左右。
(2)随着西部大开发,塔克拉玛干两条沙漠公路的建成,为良好条件。
6、西气东输:
(1)西气东输工程将的输送到我国地区。
(2)西气东输工程分两条线路,一线(图中的①)工程西起新疆盆地的气田,东至;二线(图中的②)工程主干线于新疆口岸将从进口的天然气向南运至。
(3)西气东输对西部的意义: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4)西气东输对东部的意义:
,。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位置:
青藏地区位于我国,E以西,①山脉—C山脉以南,南至国界,与A、B巴基斯坦、D尼泊尔、G不丹、H等国相邻。
2、地形:
(1)青藏地区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有之称。
图中的地形名称:
F高原,②山脉。
(2)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3、青藏地区是⑧、⑨
、⑩、⑥雅鲁藏布江等众多河流发源地。
成为大江大河发源地的原因:
①
;②。
4、气候:
属于气候。
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特点:
,,。
拉萨成为“城”的原因:
由于,。
5、④湖是全国最大的咸水湖。
被称为高原之舟。
6、从北京乘火车到拉萨旅游,在青藏高原上需沿⑦铁路,途经③盆地。
沿途可能见到的景观有:
青海湖、错那湖等高原湖泊;可可西里的藏羚羊、藏野驴等特有动物;雪域牧场;雪山风光等。
旅途中必须的日用品有用品、衣、袋等,原因是。
7、牧业:
青藏高原是我国的牧区。
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广布,生长着能适应、、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
8、河谷农业:
(1)在青藏高原上一些海拔较低的地区,如南部的⑥,东部的⑤,分布着农业,适宜喜温凉的、等作物的生长。
(2)河谷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②
;③;④。
9、文化:
(1)服饰:
是藏族传统的服饰。
(2)饮食文化:
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爱喝和酥油茶。
(3)民居:
牧民居住在用牛毛毡搭成的中,在农区和城镇多见平顶的。
10、河谷地区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青稞、小麦穗大粒饱的原因):
11、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
。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1、三江源地区位于南部,是B源区、A源区、C源区的总称。
总水量的25%、总水量的49%、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
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
2、图中铁路E,铁路两端的城市①,②。
D为江。
3、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最高、面积的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涵养地。
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
的发展 。
4、三江源地区的环境问题及原因:
(1)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
、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的恶化。
其中,加剧、严重、、锐减等问题尤为突出。
5、三江源保护:
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自然保护区。
目前,采取了;;;;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6、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不断萎缩,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黄河中下游会出现;长江中下游可能会出现灾害。
7、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使生态环境退,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
西北与青藏地区比较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区域显著特征
地形
地势阶梯
气候类型
河湖
稀少,水量,多河、内流湖,最长的内流河:
。
中华水塔,三江源(、
、的源头),最大的湖泊:
湖。
植被
温带草原,自东向西:
(植被变化原因:
)
高寒草地
牧区
牧场特色
(内蒙古)
(新疆)
(青海和西藏)牧场
畜种特色
(内蒙古)、
(新疆)细毛羊滩羊(宁夏)
(青海和西藏
农业类型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山麓)农业
(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农业
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
①
②
不利:
有利:
;土质;日照;昼夜。
不利
主要农作物
主要能源
太阳能、地热能、水能
第十章可爱的家乡——山东
1、地理位置:
山东省位于中国的,黄河的,省会城市A。
东部的G半岛,位于B海和C海之间,与E、D朝鲜、F等国隔海相望。
2、地形:
山东地形以、为主,西部、北部平原(鲁西北平原)是平原的一部分,中部为,东部半岛多是起伏和缓的。
(即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
3、气候:
山东气候属于气候,特点:
4、河流:
山东省水系发达,重要的河流有
河、京杭运河、徒骇河、小清河、沂河等。
5、自然灾害:
是山东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发生于每年的月,原因是。
6、自然资源:
(1)特点:
自然资源,不足。
(2)山东省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少,而且地区分布不均匀。
属于严重省份。
(3)山东省已经发现的矿产资源,大,但全省人均矿产资源储量仅是全国人仅值的65%,属于人均占有矿产资源较少的省份。
(4)海洋资源:
沿岸海域种类多、数量大,资源丰富。
胶东半岛海岸风能资源丰富,并有利用潮汐、波浪、温差发电的广阔前景。
7、人口:
(1)2010年山东人口总数为9588万,居全国第位,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
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人口快速增长,20世纪70年代后实行,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控制在较低水平,但由于人口大,人口总量增长的压力仍然很大。
(2)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人口问题逐渐显现,我省已经进入社会。
8、交通:
山东省地处我国大陆东部的南北交通要道,发达,开成了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的现代网络。
9、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