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二轮复习中的开发与应用.docx
《微课在二轮复习中的开发与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课在二轮复习中的开发与应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课在二轮复习中的开发与应用
“微课”在二轮复习中的开发和应用
一、解读微课(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的活动过程。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的组成核心
①教师:
在个人电脑上或者手机上录制微课,只需5至10分钟;无需专业摄像设备及摄制团队;内容丰富,可以是课件、试题、动画或手写内容,在微课堂系统中发布。
②学生:
在平板电脑学习微课;丰富的搜索方式,找到希望学习的知识点;自主节奏学习,可以快进、后退、重复播放。
③知识点:
以知识点和教学重难点为基本单位,每个微课讲述或者复习一个主题(一个重点内容)。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微课的优点)
(1)教学时间较短: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
(2)教学内容较少:
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集中,主题突出,“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
(3)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自己掌控学习,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
学生在课外或自习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观看视频的节奏全由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以停下来仔细思考或做笔记。
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4)教学效益大大提高:
课堂上初步落实了分层教学,真正实现了一对一教学,教师的一次讲述,将被多次播放和学习,避免了人工重复的解答相同的疑问,大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可以跨越年级、届别的局限,一个老师可以给数以万计的学生传授课程,一切都通过搜索和播放完成。
节省了重复劳动的时间后,教师将有更多时间进行更高层次的教学活动以及增加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和指导。
(5)教学资源将得到有效的积累。
教师逐渐积累个人的教学成果,教师团队互相共享资源,所有教师都会越教越轻松;学校整体将持续构建一个宏大而珍贵的知识宝库,名师永不“退休”,年轻老师从中学习前辈的授课功力,快速成长;每一届新的学生也都能“师承”以往的任何一个名师。
三、我们学校实施的“微课”---即“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把现在的教学模式完全翻转过来。
一是把老师的教学搬出正课外。
老师提前录制教学视频发布到网上,上课前一天自习时间让学生观看视频学习。
二是把以前学生独自做的作业搬到课堂上,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作业,有疑难时跟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来讨论展示、点评,完成知识吸收与内化。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校总结出了“翻转课堂”的“四步”“二段”“十环节”
四步:
是指教师备课的四个步骤,即:
课时规划→难点精选→教学设计→微课录制
二段:
是指“自学质疑课”和“训练展示课”两种课型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以前的自习课变成了现在的“自学质疑课”。
自习课上教师给学生复习时必要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事先设计制作的自学预习学案和微课视频上。
学生根据预习学案明确自学复习的目标,根据提示的复习要求,完成预习题并记录疑难。
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节奏看视频,有了在线视频和小组讨论,所有学生在上课之前,都能掌握80%以上的自主复习内容,相当于以前自习课加上大约30分钟正课的学习程度。
现在的“训练展示课”则相当于把原先的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都拿到课堂上完成,通过个人练习、小组讨论、展示点评、反思总结,学生的学习内容在小组和教师帮助下得到巩固。
通过事先的微课视频讲解重难点和有针对性的解疑答惑,教师就有充分的时间关注学困生,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在线测试数据指明了帮扶目标),从而使一对一教学真正走进了课堂。
十环节:
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十个环节。
自学质疑课包括五个环节:
目标导学→自学复习→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
训练展示课也包括五个环节:
目标导学→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合作提升→评价点拨
四、“微课”在二轮复习中的开发和应用
1.实做好学习内容的规划即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承上启下,巩固一轮复习成果,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关系到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解题能力能否得到提升的重要阶段。
通过研究根据近几年的山东高考和考试说明,我们打破了原有的复习专题,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为主干,把即将展开的二轮复习大致划分成了十三个专题。
专题一、钠、镁、铝及其化合物。
专题二、铜及其化合物。
专题三、铁及其化合物。
专题四、氮及其化合物。
专题五、碳、硅及其化合物。
专题六、氯、硫及其化合物。
专题七、化学中的平衡(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
专题八、热化学与盖斯定律。
专题九、流程图类型题。
专题十、化学计算。
专题十一、化学实验。
专题十二、有机化学基础。
专题十三、高考选择题专项训练(STSE、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反应、物质的组成、变化、性质与分类、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物与材料、有关有机物的性质、水溶液及化学平衡、有关实验的表格题等)。
平日我们还可以出一些限时训练,形式完全与高考一致,7个选择题,3个必做题,1个选修题,时间为45分钟。
专题复习与考试相结合,共同提高效益。
2.编好自学质疑课和训练展示课
①首先根据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我们老师都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与新课程标准,组内老师集体讨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讨论制定出学习目标。
我们的做法就是搜集近几年的高考题,分析高考考查的重点是考什么,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考查,比如说是选择题还是填空题,是表格题还是图像题等,我们要认真分析,在出课时学案时尽量与高考内容一致,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高考考试重点和形式。
比如在出铜及其化合物这节学案时,我们出学案的小组先收集关于铜及其化合物近几年的高考题,并把这些知识归类整理,老师们共同讨论制定出较为详细的目标。
通过研究高考题我们发现,对铜及其化合物的考查,有三个方面,一是关于电解精炼铜及有关铜的电极方程式的书写,二是流程题中关于铜的考查,三是铜和硝酸的反应的相关知识
②第二步我们再讨论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何突破。
学案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探究部分,我们根据制定的具体目标把核心内容设计成几个问题来讨论处理,这些问题可以是由浅到深,层层递进,也可以是几个相对独立的问题,但是在出学案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的难易情况,尽量能使知识前挂后连,串联在一起,构成基本的知识框架,也就是说在课堂探究问题的设计上要合理,有讨论的价值。
再例如铜及其化合物这节内容,我们通过整合设计了两个问题。
【问题一】高纯铜(纯度可达99.99%)广泛应用于电器工业。
某粗铜样品中含Fe、Ni、Ag、Au等四种金属杂质,可用电解法进行精炼制得高纯铜。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下图1中标明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的名称
图1图2
2.已知Ni的金属活动性介于Fe和Sn之间。
已知Ni的金属活动性介于Fe和Sn之间。
则精炼完成后,在阳极底部的沉积物中可回收到的金属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电解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Cu2+的浓度。
(变大、不变、变小)
3.图1,两极均该为惰性电极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
(1)向溶液中加入8gCuO能使溶液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_____mol
(2)向溶液中加入0.1molCu(OH)2能使溶液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_____mol
4.若在实验室中完成此实验,可用铅蓄电池做电源。
铅蓄电池的电池
总反应式为:
PbO2+Pb+2H2SO4
2PbSO4+2H2O。
在完全放电耗尽PbO2和Pb时,若按上图2所示连接进行充电,充电一段时间后,则在A电极上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电完毕,铅蓄电池的正极是________极(填“A”或“B”)
5.电解完毕后,某兴趣小组欲对电解液中的离子进行分离,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
知相关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①结合右图分析,相同温度下Ksp[Cu(OH)2]、Ksp[Ni(OH)2]、Ksp[Fe(OH)2]由大到小的顺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离过程中,使上
述溶液的pH逐渐增加,则溶液中的Cu2+、Fe3+和Fe2+沉淀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问题二】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大酸”。
请就“三大酸”与金属铜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知道,稀盐酸与铜不反应,但向稀盐酸中
加入
后,则可使铜溶解。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_。
某同学未加入氧化剂,而是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
也能使铜很快溶于稀盐酸。
请在方格中画出该装置。
2.在一定体积的l8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是0.9mol.则该硫酸的实际体积_______(“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
有同学提出:
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盐,可行吗?
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如果可行,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如果不可行,此空可以不填________。
3.将等质量的铜片分别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提出可能是Cu2+浓度起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__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同学提出溶液呈“绿色”是溶液中Cu2+与NO2共存的结果,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此说法正确与否,简述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
4.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
(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mL。
3.在自学质疑课的基础之上,设计好本节的训练展示课学案
在设计训练展示课学案注意一下几点:
一是根据预设的训练展示课目标,精心设计定时训练题组。
要注重基础,突出重点、难点。
二是要针对自学质疑课中生成的难点,及时补充、拓展习题。
三是要体现题型多样化,可以设计知识梳理题、思考题、材料分析题、读图识图题等。
四是要有合适的训练量。
理科要合理增大训练量。
要注重规律总结、方法指导,避免就题论题,要讲深、讲透,避免“水过地皮湿”,通过疑难突破,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讲解后,要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当组织针对训练或变式训练。
对铜及其化合物的这节设计如下:
【练习1】铜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Li-Cu0电池总反应为:
2Li+CuO=Li
O+Cu,电解质溶液为高氯酸锂有机溶液,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2.Cu
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可在碱性溶液中用电解法制取。
电解总反应式为:
2Cu+H
OCu
O+H
。
阳极反应式为;
Cu
O投入稀硫酸中,得到蓝色溶液和红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纳米级铜粉对高氯酸铵的热分解有催化作用。
1mol高氯酸铵分解时除产生2moI水蒸气和1mol氧气外,其它组成元素均形成气态单质。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1mol高氯酸铵分解所产生的气体有__mol。
4.已知:
在氯化铜溶液中有如下转化关系:
Cu(H2O)42+(aq)+4Cl-(aq)
CuCl42-(aq)+4H2O
(1)
蓝色黄色
取氯化铜晶体配制成蓝绿色溶液Y,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能够证明CuCl2溶液中有上述转化关系的是(填序号)。
a.将Y稀释,发现溶液呈蓝色
b.在Y中加入CuCl2晶体,溶液变为绿色
c.在Y中加入NaCl固体,溶液变为绿色
d.取Y进行电解,溶液颜色最终消失
5.由CuCl2溶液得到CuCl2晶体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航母螺旋桨主要用铜合金制造。
为分析某铜合金的成分,用酸将其完全溶解后,用NaOH溶液调pH,当pH=3.4时开始出现沉淀,分别在pH为7.0、8.0时过滤沉淀。
结合下图信息推断该合金中除铜外一定含有
【练习2】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_____________;
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________________mol·L-1(Kap[Cu(OH)2]=2.2×10-20)。
若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_______________mol·L-1。
5.CuSO4溶液也可用于制备胆矾,其基本操作是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和干燥
6.高温下,炽热的Cu2S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金属铜、氢气和二氧化硫(氢气和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有1molCu2S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4.合理科学的落实好微课设计
一是精选重点难点。
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考试说明,科学选择本课时复习的重点、难点。
二是针对重点难点设计微课。
微课要有主题;微课不是所学全部内容的浓缩,而是重点、难点的深入剖析;微课不是学案问题的答案展示,微课不是课件内容的复述,而是针对重点、难点的讲解(与我们过去的课堂讲解重难点相似,有引入、有情境、有分析);微课要有足够的容量,扩大知识面,拓展学生思维。
基于我校高三的实际,高三的学生还没有平板电脑,可以利用教室中的电脑进行“微课”学习,学完后,学生们按照要求进行小组讨论,把小组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存在是疑惑写在学案的制定地方,等第二天训练展示课时,老师有针对性的处理。
训练展示课重点是根据学案进行训练,老师指导,和学生共同处理完本节的复习内容。
5.开展“微课”讲评课教学
讲评课是高三二轮复习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课型。
学生的能力在复习中能否有效提高,讲评课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微课”讲评课教学一是改变了反馈方式。
日常测验可以将选择题放到平台上让学生作答,作答情况及时反馈,教师只需批阅非选择题即可。
二是改变了讲评方式。
教师可以在讲评课之前根据反馈情况分类讲评,形成微课,并根据错题分组设计针对性训练题目,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根据自己的错题情况选择观看微课并进行针对性训练,而教师可以进行个性化指导。
在“微课’讲评时,要做好归类讲评,可以按考点归类,按能力要求归类,按解题思路方法归类,按高考题型归类,按错题错因归类等,同时错因分析,有知识方面的又有思维、心里方面的。
讲评时要讲学生的易错、易混、易模糊点,重在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
讲评后要及时跟踪补偿,做好二次过关。
针对学生存在的重点问题,要设置当堂补偿练习,数量不多,质量要高,针对性要强。
6.开展“微课”实验课教学
化学实验不仅仅是化学的重点,更是高考的考点,但是学生往往在实验方面有所欠缺。
为此我们可以利用“微课堂很好的展开教学。
首先可以用网络平台展示常考的各种仪器,并有针对性的讲解一种仪器的多种功能和多种仪器的同一用途,归类梳理,举一反三,注意从理解原理、掌握方法、学会分析、注重表达四个方面巩固深化。
二是查缺补漏,利用“微课”强化实验教学的薄弱环节及盲点。
三是下载或者有针对的做一下演示实验让学生观看,加深学生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
老师们,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复习亦无定法。
以上是我校在“微课堂”方面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在此交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我们会非常珍惜您的宝贵意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