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裁剪机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7814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7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裁剪机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数控裁剪机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数控裁剪机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数控裁剪机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数控裁剪机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控裁剪机行业分析报告.docx

《数控裁剪机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裁剪机行业分析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控裁剪机行业分析报告.docx

数控裁剪机行业分析报告

 

数控裁剪机行业

分析报告

 

一、行业管理体制与行业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数控裁剪设备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其主要负责行业政策、发展规划的制定,指导行业结构调整,实施行业管理,参与行业体制改革、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等工作。

行业实行自律性管理,主要的行业自律管理组织为中国缝制机械协会。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管理,其主要职能包括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开展行业调查研究、制订行业发展规划、促进行业结构调整、修订产品质量标准、组织行业科技交流、搜集行业经济信息、培育行业专业市场、协助企业开拓市场、规范企业竞争行为、建立产业预警机制,以及反映会员合理要求等。

目前,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对行业的管理仅限于宏观层面,行业内企业生产经营完全遵循市场化原则。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近几年来,我国对数控裁剪设备行业及其上下游行业和所属配套行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极大地促进和规范了行业的发展,其具体情况如下:

(1)2000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18号),该通知提出:

国家鼓励在我国境内开发生产软件产品。

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2010年前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

2011年1月,国务院再次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该通知要求继续实施前述软件增值税优惠政策。

(2)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该通知提出:

应大力推进纺织技术进步,加快技术结构调整;加强对高技术、功能性、差别化纤维和纺织先进加工技术、清洁生产技术以及行业关键设备的研究开发,使重点纺织加工技术和装备制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快企业ERP、电子商务平台和在线控制等技术的研究推广,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和市场快速反应能力。

(3)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该规划提出:

要在信息技术应用等新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即加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强化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运用,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新应用带动新增长。

(4)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该规划提出:

要提高纺织装备自主化水平,坚持自主创新、技术改造与淘汰落后相结合,通过加强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国际先进技术,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纺织机械技术的重大突破,加快纺织机械技术装备自主化。

(5)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该规划提出:

以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支持企业自主开发新产品,鼓励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导企业逐步由依赖引进技术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力推进技术产业化为基本原则;纺织工业要结合实施《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粗细联、细络联、高速织造设备,非织造成套设备、专用织造成套设备,高效、连续、短流程染整设备等为重点,推进纺织机械自主化。

(6)200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纺织企业管理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提出:

应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促进产品品种更新和质量水平提升;加快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企业生产的融合,在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物资采购、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环节,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等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产品设计数字化、生产管理自动化等。

(7)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该决定提出: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8)2010年11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了《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该纲要提出:

在全行业范围内加快研发和推广绿色环保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高性能、高效率、节能减排的先进适用工艺、技术和装备,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任务,加快产业技术升级;大力开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纺织制造技术,从纺织品服装的设计、工艺、生产、设备、测试、评价及销售网络体系全面入手,实现电子技术产业化、信息化的对接,开发纺织物联网技术;推广服装企业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生产工艺技术,到2015年实现服装CAD普及率达到30%以上,CAM普及率达到15%以上。

作为对传统手工缝前操作的替代产品,数控裁剪机、自动铺布机产品的应用将有利于纺织服装行业以及整个下游行业的产业升级。

上述产业政策为我国数控裁剪机及相关数控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产业健康发展,尤其是有关振兴制造业、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有力地推动了计算机辅助加工技术在纺织服装、箱包、鞋帽等行业的应用,从而为本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二、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1、行业背景知识

(1)数控裁剪机及工作原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越来越发展成熟。

由于使用CAD/CAM技术具有加快新产品的开发速度、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优势,因此CAD/CAM技术在各行各业中被广泛接受并应用。

CAD/CAM技术在服装加工领域的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并迅速形成了一种新的技术产业,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服装生产企业的设计、裁剪、生产、管理、市场等各个领域。

数控裁剪机(AutomaticCutter)就是CAD/CAM技术实用化的典型,其技术核心为计算机数值控制(即数控)。

①工作原理

以公司生产的数控裁剪机为例,其工作原理为:

计算机将编辑好的裁剪数据传送到运动控制卡,由运动控制卡向X、Y、C三轴联动伺服驱动器发出运动控制信号,驱动伺服电机带动相应的机械结构(包括刀头、横梁等)完成服装图样裁剪;最后由Z轴变频刚毛电机配合变频拾料台电机完成裁剪面料更换,进入连续裁剪过程。

数控裁剪机工作原理图如下:

以应用于服装生产为例,数控裁剪机通过搭载的计算机读取CAD系统相关裁片排料信息并设计出刀头移动的最佳轨迹,控制系统根据刀头定位信息生成数控加工指令,并控制刀头按照数字信息进行裁剪工作。

②基本构成

数控裁剪机一般由裁剪台、机头装置、真空吸附装置和拾料装置四部分组成。

其各部分具体功能如下:

裁剪台由具有良好避刀性的刚毛垫(构成数控裁剪机裁剪台垫的刚性毛刷状物体)组成,是面料放置、裁剪的工作平台;机头装置作为数控裁剪机核心部件,控制着裁刀的整个裁剪动作、裁剪路径及裁剪过程;真空吸附装置安装在裁剪台下,通过真空泵产生真空负压,将材料牢牢吸附在裁剪台上,防止材料在裁剪时移位;拾料装置是与裁剪台联动的平台,裁剪完成后,裁片自动输送到拾料平台上,由操作工将裁片进行分类整理,而后输送到缝制岗位。

数控裁剪机构成图示如下:

自动铺布机是一种可与数控裁剪机配套使用的设备,它采用计算机控制,可根据衣片排料长度和计划裁剪数量,通过人机对话方式进行各种功能设定,自动完成铺布机的驱动、松布、送布、对边、断料等各项操作,从而能较高效的将成卷的或折叠的面料展开并逐层平铺在裁剪台上,以便于数控裁剪机进行裁剪。

(2)数控裁剪机分类

根据所应用的领域不同,数控裁剪机大致可以分为普通数控裁剪机(适用于针织面料、梭织面料、化纤面料、皮革面料等常规材料的裁剪)和特种数控裁剪机(适用于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碳纤维等特殊材料的裁剪)两类。

根据裁剪方式的不同,数控裁剪机又可分为机械裁剪机(以机械刀具为裁切工具)、激光裁剪机和水刀裁剪机。

各种裁剪机的区别及使用范围具体情况如下:

通常所说的数控裁剪机(狭义数控裁剪机)一般是指数控机械裁剪机。

目前,在缝制机械行业内较为常见的是数控机械裁剪机和数控激光裁剪机,其中又以数控机械裁剪机的应用最为广泛,公司生产的数控裁剪机即属于数控机械裁剪机。

2、行业发展历程

作为数字化先进加工设备的代表,数控裁剪设备行业伴随着纺织服装行业的复兴发展而兴起。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纺织服装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步入产业调整阶段,整个行业深受劳动力紧缺、用工成本上升之苦。

1969年,美国格伯(GERBER)公司率先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控制裁剪机S-70,其后数控裁剪机因其出众的工作效率而在美国迅速得到普及,极大地推动了美国服装业的自动化、信息化进程。

上世纪80年代,日本迎来了真正的“服装时代”,步入高速发展期。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川上株式会社、日本株式会社高鸟、日本NCA株式会社等企业开始数控裁剪机的研发与生产,并获得成功,随后数控裁剪机在日本得到普及。

然而,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能的提高,日本纺织服装市场逐渐趋于饱和,企业加快了生产业务向中国等海外转移的速度。

上世纪80年代末起,纺织服装产业逐步转移至中国,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纺织服装大国,纺织服装生产量、消费量、出口量多年来一直位居世界前列。

但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生产装备的自动化、信息化以及机电一体化水平较低,与服装大国地位极不相符。

截至2010年末,我国服装行业数控裁剪机的普及率不到1%,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普及水平。

近年来,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特别是用工荒的出现,国内纺织服装企业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产业升级挑战,通过自动化、信息化改造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需求日益迫切。

与此同时,政府也充分认识到必须对我国传统纺织服装产业进行产业升级和装备现代化改造,并出台了大量产业政策以促进纺织服装行业的产业升级及自动化水平提高。

3、国内数控裁剪设备行业状况

(1)起步晚、潜力大

数控裁剪机进入中国20余年来,前期一直为少数国外企业所垄断,其动辄百万元以上的高昂产品价位以及每年超过10万元的售后费用,使得国内众多下游企业只能“望机兴叹”、“鲜有问津”。

相对于前端CAD软件的迅速普及,以及后端缝纫机的大规模普及,数控裁剪机普及率极低,已成为国内纺织服装行业产业升级的瓶颈之一。

根据全国缝制设备工业信息中心的数据,截至2010年末,我国服装企业数控裁剪机保有量不足1,800台,使用数控裁剪机的企业不足千家,普及率不到1%,自动铺布机的普及率不到2%,数控裁剪机和自动铺布机的普及率远低于发达国家80%、85%左右的水平。

据全国缝制设备工业信息中心的数据,按照40%的普及率保守估算,未来数控裁剪机在国内服装行业的潜在市场容量规模约为5万台,自动铺布机在国内服装行业的潜在市场容量规模至少为10万台。

数控裁剪机具体潜在市场情况如下表所示:

为了促进我国纺织服装等行业的产业升级,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中将“推广服装企业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生产工艺技术,到2015年实现服装CAD普及率达到30%以上,CAM普及率达到15%以上”作为未来5年的发展重点。

根据中国服装协会出具的《说明》,CAM指计算机辅助制造,服装CAM在现实形态中,主要表现为通过计算机控制数控裁剪机及其他附属装置完成服装的生产,一套服装CAM应当至少包括一台数控裁剪机;中国服装生产企业超过10万家,“十二五”末CAM普及率达到15%以上,即到2015年末要实现1.5万家以上的服装企业应用数控裁剪机进行生产。

综上,根据国家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的要求,未来5年数控裁剪机在我国服装企业的市场保有量将达到1.5万台以上。

随着数控裁剪机市场保有量的增加,普及率将逐步提高,如按照40%普及率估算,数控裁剪机在我国服装行业未来潜在市场容量可达5万台。

(2)市场发展迅速

随着国内数控裁剪机生产企业的快速成长和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数控裁剪机产品的价格门槛不断下降、产品性价比不断提升。

截至2010年末,数控裁剪机在国内市场平均销售价格已从本世纪初的每台300多万元下降至100万元以内。

随着产品性价比以及产品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不同行业的企业也开始关注数控裁剪机产品,数控裁剪机的下游应用领域呈现明显扩散趋势,由最初的纺织服装行业领域逐渐向产业用纺织品、交通运输领域、特种材料领域等下游行业扩张。

在产品价格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下游行业发展和应用行业领域扩大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国内数控裁剪设备行业发展迅速。

据调查,近五年数控裁剪机的价格和销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随着销售价格的下降,数控裁剪机的销量不断攀升,当销售均价下降到每台100万元以下时,市场对于数控裁剪机的需求出现井喷,使得数控裁剪机的销售量出现大幅增长。

(3)未来前景良好

根据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战略部署,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将大规模推广与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与装备,以提高生产与服务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

原国家纺织工业部部长、现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2010年11月20日举行的中国服装高新技术成果交流推广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未来将迈入以“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为支撑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科技进步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建设强国的重要支撑。

《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更是将“推广服装企业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生产工艺技术,到2015年实现服装CAD普及率达到30%以上,CAM普及率达到15%以上”作为未来5年的发展重点。

此外,由于中国经济产业结构变化明显,传统行业的用工荒问题在近年日益突显,劳动力成本上涨趋势明显,服装等传统企业以先进装备替代人工的需求非常迫切。

由此可见,在我国大力推进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我国数控裁剪机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再加之国产数控裁剪机生产企业的崛起,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垄断,不断降低购买数控裁剪机及相关服务的价格门槛,使得数控裁剪机在我国步入了加速普及期,由原先高不可攀的“贵族”设备逐渐成为中小型企业的日常生产装备。

根据全国缝制设备工业信息中心预测,“十二五”期间,随着下游服装、箱包等行业规模企业的制造信息化、数字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预计数控裁剪机的销量将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速,自动铺布机的销量将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

三、行业竞争情况

1、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数控裁剪机制造行业起步较晚,再加上行业技术壁垒高等因素限制,使得我国数控裁剪机生产企业数量极少。

目前,活跃于国内数控裁剪机市场的企业主要为美国格伯公司、法国力克公司等外国企业。

2、行业竞争趋势

未来,随着数控裁剪机普及率的进一步提高,行业内的市场竞争将会更加充分、激烈,预计市场竞争将会出现如下趋势:

第一,数控裁剪机生产企业的行业精耕细作能力不断提高,越来越注重客户的实际需求,并不断挖掘下游细分应用行业的市场深度。

第二,生产企业在产品日趋同质化的趋势下,更多比拼的是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等软技术能力,只有不断提高前述软技术实力才能赢得市场的青睐,从而提高市场进入壁垒。

第三,各企业将会谋求在不同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下游应用领域涵盖的细分行业将会逐渐增多,先进入新应用领域的企业将会享受到独占市场的超额利润。

3、市场化程度

从整体来看,国内数控裁剪设备行业不存在行业准入及政策壁垒,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各主要生产企业均在全球范围的市场内展开竞争。

但由于数控裁剪机具有较高的技术、服务和品牌壁垒,使得行业内生产厂家数量较少,具有较大规模并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更少,因而行业集中度较高。

四、行业内主要企业及市场份额

作为数控裁剪设备行业老牌企业,美国格伯公司和法国力克公司凭借其雄厚技术实力以及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国际市场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

五、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数控裁剪设备行业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行业,数控裁剪机技术涵盖了计算机软件、工业自动化、电气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工业设计等多学科知识,要想掌握先进的数控裁剪机生产技术需要企业长期技术积累,以及持续、大量的资金投入。

此外,以控制技术为代表的数控裁剪机核心技术至今仅为少数厂商所掌握,对其进行仿制的难度非常大。

这些都对行业新进入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人才壁垒

数控裁剪机是服装、皮革等行业自动化生产线的核心设备,具有构造复杂、机电集成度高、控制难度大等特点,而且需要深入了解目标客户的行业特点和生产技术,并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产品设计、持续改进和技术创新,因此要求新进入者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以满足行业技术创新的要求。

但多学科、高技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综合性科研技术队伍的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且培养成本较高,需要企业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及持续的资金投入才有可能组建和维持一支高水平的技术队伍,这也对新进入者提出了较大挑战。

3、品牌壁垒

对于客户而言,数控裁剪机产品属于较大的固定资产投资,使用周期较长,产品的质量、技术性能以及售后服务直接影响客户的生产效率,因此客户非常关注产品的品牌。

一个良好品牌的建立需要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备的客户服务体系作为支撑,同时也需要较长时间的市场积淀,而客户一旦建立起对产品的信任,忠诚度将会比较高。

因此,生产商的品牌声誉对公司的产品销售影响很大,而产品声誉的建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时期内逾越。

4、管理壁垒

数控裁剪机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客户响应等各个方面都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新进入者没有长时间的行业经验积累,很难具备相应的管理水平,贸然进入本行业面临的风险将比较大。

六、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作为世界纺织服装第一生产大国,我国服装企业生产自动化、信息化程度普遍很低,迫切需要引进先进制造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全国缝制设备工业信息中心预测,我国仅服装行业对数控裁剪机的需求就在5万台以上。

与此同时,数控裁剪机产品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除服装、箱包、鞋帽、汽车内饰、航空内饰、家具等传统领域外,数控裁剪机已被成功应用于碳纤维、玻璃纤维、包装材料等新领域和行业。

由此可见,下游应用行业信息化、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产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造就了我国数控裁剪机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

但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要转化为现实的有效需求须具备一定的必要条件。

由于我国数控裁剪设备行业起步较晚,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市场为少数国外企业垄断、产品价格高昂,制约了我国数控裁剪机市场有效需求的释放,市场处于低水平的供求平衡状态。

截至2010年末,我国服装市场数控裁剪机保有量不足1,800台,普及率不足1%,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80%左右的普及率。

2007-2010年,我国数控裁剪机销量由120台迅速扩大至381台,年复合增长率达47%。

未来国内企业凭借其创新能力以及规模化、本土化优势必将不断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大幅提高数控裁剪机在国内下游行业的普及程度。

国内数控裁剪机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将有效提升产品性价比,进而刺激下游行业需求的释放;反之,下游行业需求的释放将推动数控裁剪机产品的市场供给,进而推动国内数控裁剪机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七、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通常而言,影响行业利润率水平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一是行业技术水平,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推陈出新,有利于行业总体获得较高的利润率;二是市场集中度水平,若行业内的竞争企业数量很少、行业集中度高,则行业利润率水平较高,反之则较低。

从技术水平上看,数控裁剪机属于典型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其复杂的结构设计、高度智能化的软件控制,使得生产企业可从下游客户处获得较强的议价能力,从而有可能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较高的毛利率水平。

从市场集中度和行业竞争上看,由于数控裁剪机产业的进入门槛较高,目前全球市场上的生产企业为数不多,行业竞争并不充分。

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产品性价比的不断提升以及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国内数控裁剪机平均售价迅速下降,在相当程度上挤压了外资厂商的利润空间,但国内企业由于综合成本较低且规模效应又为成本的进一步下降打开了空间,因此仍然维持了较高的毛利率水平。

由于国内数控裁剪机市场是少数厂商参与、竞争并不充分的市场,同时考虑到巨大的潜在市场规模以及生产厂商理性竞争等因素,未来几年国内数控裁剪机产品价格降幅空间将逐渐收窄。

根据全国缝制设备工业信息中心的预测,未来2-3年数控裁剪机国内市场价格将在保持合理毛利的前提下稳中有降,下降空间为5%-10%。

因此,拥有核心技术和规模、成本等竞争优势的国内厂商的利润率水平仍将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上。

八、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扶持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大量鼓励和支持数控裁剪设备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主要内容包括:

推进纺织服装工业、装备制造业等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支持纺织服装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广服装企业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生产工艺技术;鼓励纺织服装企业通过加强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国际先进技术,加快纺织机械技术装备自主化。

上述政策有助于数控裁剪机、自动铺布机等先进设备在国内轻工业和纺织工业等行业的加速推广。

此外,从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这项改革措施降低了企业购买新设备的实际成本,大大提升了企业进行技术装备更新的积极性,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数控裁剪设备行业的快速发展。

(2)下游应用行业领域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的高增长带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数控裁剪机产品广泛应用于服装、箱包、鞋帽等市场,并不断向汽车内饰、航空内饰、家具、风力发电机叶片用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特种材料等新领域渗透,这些下游产业的发展快慢是影响数控裁剪设备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消费市场,据中国服饰网统计,美国的人均纤维消费量和服装消费金额分别为36.6千克和867美元,但中国只有6.6千克和67美元,增长潜力巨大。

中国同时又已成为最大的世界工厂,据统计,2007年我国鞋类进出口总额为246亿美元,占全球鞋类贸易总额的18%,位居世界第一;箱包进出口总额为112亿美元,占全球箱包贸易总额的17%,位居第世界第一;在新应用行业中,我国汽车内饰等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最近五年的年增长率均在18%以上,而家具行业近十年来的年均增速达29.27%。

下游应用行业领域的不断扩大和相关市场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必然会带动数控裁剪设备行业的快速增长。

(3)我国劳动力供给形势变化和用工成本上升促进产业升级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后,产业结构正发生着显著变化,昔日取之不尽的劳动力供给已一去不复返,劳动力成本出现持续上涨态势,不少地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用工荒问题日益凸现。

1999-2010年,我国职工平均工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这使得纺织、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先进装备替代人工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从而为数控裁剪机等先进设备的推广及市场拓展提供了发展良机。

2、不利因素

(1)人才短缺和技术经验不足

数控裁剪机行业属跨多学科的综合性应用行业,目前国内掌握数控裁剪机核心技术的人才稀少,而培养同时掌握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周期长、成本高。

此外,数控裁剪机的生产和售后服务对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要求也较高,这类专门人才的培养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较大的投入。

因此,人才短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业的发展。

(2)下游行业认知度还有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